丹心铁骨齐鲁英杰 壮烈殉国民族脊梁——记长桓县委(工委)书记张奎濂

张经勇(浚修阁主)

<p class="ql-block">  导读:他出身寒门,生逢乱世;他不惧危难,精忠报国;他机智勇敢,重情尚义;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他慷慨赴死,气壮山河……。在寻找国家前途卫国安民的道路上,他于民族危亡时刻毅然奋起,困苦磨难中奋斗淬炼,险境绝地中坚守忠诚,把自己溶入了民族独立与解放事业的滚滚洪流。他就是张公奎濂——楼子庄张氏家族第20世传人,黑铁山抗日武装著名烈士之一。</p><p class="ql-block"> 奎濂公,字河清,以化名“李本荣”进行工作并闻名于抗战时期的清河抗日根据地[1],当时也有同事、战友以字称其为“张河清”[2]。</p><p class="ql-block"> 奎濂公1916年生于桓台县二区北岭村[3]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先祖是从桓台县楼子庄经五里庄,而后辗转迁居到兴隆庄(南岭、北岭的前身,人们习惯将这两个村合称为岭上)一带的,到奎濂公这一代,迁至北岭已是第五代了。内忧外患之下,此时的北岭卫固一带,日本侵略势力横行,西方宗教渗透加剧,旧的统治势力分化瓦解与各派军阀混战交织在一起,新式教育和民族工商业顽强成长,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广大底层百姓在迷茫中艰难生活,像奎濂公所在家庭这样靠父亲打短工、扛觅汉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更甚。</p><p class="ql-block"> 奎濂公从小就脑瓜聪明又喜欢钻研学习,很是讨父母兄长喜欢,这让迫切盼望家里出个文化人的父母逐渐下定决心:即使再苦再难,也要送五个儿子中的这个老小去学文化,以重现张氏家族“文教世家”的荣光。就这样,奎濂公得以读书,后于1932年考入不远处街子村的“桓台县第四高小”,毕业时家中实在无力再供其升学,只得回家务农。艰难的家庭生活,混乱的世道,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老师和尊长的教育熏陶等各种因素,让小小年纪的奎濂公,早早就立下了精忠报国、为穷人和民族翻身解放而奋斗的坚定志向,也铸造了他勇敢、坚毅、机敏的独特性格。</p><p class="ql-block"> 1935年,奎濂公以优异成绩考入桓台县师范补习班,学习一年即作为10名优秀学生之一提前结业,被派到大龙子庄[4]做了小学教员。由于他有文化且志高阔达,加之有三龙庄的表哥李本荣、表弟李本厚[5]等协助,因而结识和团结了一部分优秀青年朋友。期间,他与卫固村的祝姓姑娘结为夫妻,一年后生了个儿子名曰“福山”。</p><p class="ql-block"> 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炮声震动了中华大地,也极大地震撼着奎濂公这批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灵。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民族危机,奎濂公毅然加入了由师兄孙焕文(孙铁民)等人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长桓区队”,是当地最早的一批抗日积极分子之一[6]。根据安排,奎濂公以大龙子庄为中心,走村串户,四处联络当地小学教师、爱国青年,到卫固大寺高小参加“抗敌后援会”,奔走呼号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活动。他们的担当与呐喊,似惊雷、如闪电,唤醒了一大批沉睡的民众,推动着桓台二区、长山九区一带迅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1937年冬,经时任花山支部书记孙铁民介绍,加入中共党组织[7]。这年12月26日晚,在马耀南、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等人组织领导下,在铁山脚下的太平庄,100多名勇士庄严举起了抗日武装起义的大旗,其中不少是桓台二区与长山九区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奎濂公怀着激动的心情,约同大龙子庄张信传[8]等,赶赴起义地点,参加起义部队,见证了这一声震鲁北的壮举。</p><p class="ql-block"> 起义不久,在主力部队即将转移外线开展游击战之际,负责留守的五军政治部主任赵明新找到奎濂公,希望他留在本地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发展抗日力量。为此,奎濂公当即返回北岭、南岭一带,动员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参加抗日队伍,发展党员,很快组建了北岭村第一届中共支部并任书记。同时,大力发展抗日救国会在村与乡的青年组织、妇女组织,建立地下交通站(又称发行科),仅青年抗日救国会就拥有骨干成员数十人。在他带领之下,北岭村及周边区域,很快成为了桓台二区乃至四县边区的红色沃土。在这前后的一个时间开始,因党的秘密工作需要,奎濂公即化用表哥 “李本荣”之名进行革命活动,直至牺牲。这年10月,长(山)桓(台)临(淄)益(都)四县边区的党组织,在傅家山村胡华庭场院北屋召开活动分子会议,奎濂公是出席会议的20余名代表之一,会议宣布了中共清河特委成立中共长桓临益四边县委(对外称八路军驻长桓办事处)的决定。因工作能力出众,第二年十月,奎濂公又被上级任命为桓台二区区委书记,1940年夏被增补为长桓临益四边县委委员并任组织部长。他从物色和培养骨干入手,积极而又稳妥地发展党员及为部队输送兵员,区内党员很快发展到200余人;领导全区与日伪军展开了“反掠夺”斗争,他把石桥据点附近的伪村政人员集合起来,阐明党的抗日救国政策,要求他们对日伪能抗的抗、能拖的拖、表面应付但决不允许献媚,并做细致工作促使部分伪乡村政权转化成了白皮红心、暗中支持抗日的“两面政权”;同时,动员群众坚壁清野,搞得敌人到处碰壁;多方为八路军筹粮筹款,接待和掩护上级党政军领导过境;调整充实县内党政群组织、输送接收与培养调动干部等。由于日夜奔忙,即使在家门口一带开展工作,也是无瑕照顾家庭,甚至长时间难以与家人见上一面。被誉为“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干部。在他的影响下,三哥张奎修、堂弟张奎海相继参加八路军。前者后来入党提干,建国后回本村任党支部委员;后者1942年牺牲在沂水县鲁村战场。</p><p class="ql-block"> 1941年5月,上级党组织任命奎濂公担任长桓县委副书记,仍兼组织部长。此间,他不仅担负着教育党员干部、健全党的组织、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发动群众坚持抗战的重要任务,而且在分化瓦解伪军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他机智勇敢的斗争品格。</p><p class="ql-block"> 一天夜晚,他带着通信员张经文冒雨到家乡北岭村,传达县委关于与敌人针锋相对,开展游击战、麻雀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指示。第二天黎明准备转移时,发现敌人已包围了村子。为尽量不给庄里乡亲惹来祸端,奎濂公决意冒着巨大危险主动把敌人引向村外,遂趁乱绕到村口敌岗哨背后,手起枪落消灭了两名鬼子哨兵,在把村内敌人引出后,迅速凭借有利地形,安全撤到李家楼子村。</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蜕化为日寇帮凶的国民党二十四旅一部,在获知中共县委机关在傅家山一带活动后,即派人向日军告密,要求合围。县委及时知悉敌人的阴谋立即转移,留下奎濂公负责善后工作。他和张经文连夜组织党员、干部转移。至拂晓两人最后撤走时,敌人已包围了村庄。他二人乔装改扮,迎着二十四旅队伍走去,并大声问指挥部在哪里,对方连长真伪难辨,只好说在北面,俩人趁机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p><p class="ql-block"> 张店北面的曹村一带,驻有两个伪军中队,一个中队长叫万新成,另一个叫姜行章。万新成较老实;姜行章死心塌地地投靠日军,处处与人民为敌。奎濂公向县委汇报了情况,提出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县委遂决定由奎濂公执行打击姜行章、教育争取万新成这一任务。奎濂公先派人送给万新成一封信,向他宣传党的政策,不要与人民为敌,万新成即按兵不动。随之,奎濂公集中县、区抗日武装,于1940年6月25日夜晚,突然向姜行章中队发动攻击,杀伤伪军20余人,打击了姜的嚣张气焰。后来,万新成秘密为中共地方组织和八路军部队提供了不少情报和帮助。</p><p class="ql-block"> 此时,侵华日军及大批伪军集中主要兵力,将主要矛头对准了中共领导区域和军政组织,山东及清河平原抗日斗争压力陡增,形势趋于严峻。奎濂公会同县委一班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坚守抗日阵地、巩固和发展长桓地区党的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尤其是这年6月,由他主持召开的“甘鲁乡县委扩大会议”,开得适时、成功,被称作“一次挽救长桓地区危局的历史性会议”“在长桓地区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中共桓台地方史》第一卷】。这次会议主要是传达清河区党委指示,纠正指导性错误,转变工作方针、斗争形式和方法,系统部署应对措施等,这对于统一思想加强内部团结、扭转乱局、有效保存革命力量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1942年农历正月初八,中共长桓县委书记兼长桓军政工作团政委马兢生(马同贵),刚回到长桓任职一个月左右,即不幸被叛徒张裕安等围捕,在军屯村壮烈牺牲。3月,清河区党委决定将县委改为工委,任命奎濂公为中共长桓工委书记。在此前后,抗日战争已进入最艰苦的阶段——长桓由于紧靠交通干线胶济铁路,是日伪军集结重兵推行“治安强化运动”“肃正建设计划”争夺的重点地区之一,日伪层层设防,增建岗楼、据点,逐村设立眼线,疯狂推行“蚕食”“清剿”“扫荡”,并发出疯狗一样的叫嚣“宁放走一挺机枪,也不能放走一个共产党!”;国民党顽固派势力积极推行“溶共”“防共”“限共”,甚至暗中勾结日伪充当打击抗日力量的忠实走狗;内部也有不少投机分子,经不起严峻斗争的考验投敌叛变,其中就有掌握地方党政军核心机密的县公安局长王应声(王建华)及县公安队正副队长、县政府两名副科长、三名区长及多名中队长、领导身边的警卫员等重要干部、部队关键岗位人员20余人。这些人熟悉当地情况为祸甚烈,对抗日力量造成巨大威胁。多重夹击之下,中共地方组织与抗日部队牺牲减员严重,小清河以南的长桓及周边抗日游击根据地几近全部沦陷,绝大部分精干力量奉命后撤,只留四十多名干部战士坚持斗争[9]。在此极端严酷局面下,奎濂公与军政工作团团长相子正等,仍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分组带领干部战士锄奸反特、慰问军烈属、开展游击战,同敌人展开了百折不挠的殊死斗争。孤悬敌后,暗夜星月常为伴;处处艰难,忍饥挨饿是等闲。遇有情况,破庙或谷子高粱地、坑洼地,就是他们的藏身之所。有段时间,奎濂公白天隐蔽在长山县六区的焦桥一带,夜晚经常徒步跋涉乃至绕道往返几十公里,到长桓地区秘密活动,恢复党的组织,发展扩大抗日力量,伺机打击敌人,与相子正等人同是这一时期长桓地区抗日斗争的中流砥柱。</p><p class="ql-block"> 1943年春节前后,日伪军以重兵对清河抗日游击区连续进行“铁壁合围”式大扫荡,长桓工委/军政工作团与上级失联两个多月。奎濂公肩负组织使命,3月8日前往长山县六区的大省庄,计划随后绕道高苑去博兴寻找上级组织汇报[10],不料被当地叛徒告密[11]。苑城日本宪兵特务队长刘荣纲知悉后,立即调集伪军300余人,于9日拂晓将大省庄围了个水泄不通。奎濂公得到报告后,从容镇定,首先想到的是村里群众的安全与如何保存抗日力量。他果断地吩咐民兵分队长李云禄:我和经文向外冲,吸引敌人注意力,你随即和民兵带领群众分散隐蔽。说完,奎濂公与张经文双枪开路,冲出敌人重围,向马家洼子[12]转移,刚至村头,突然被埋伏在墓田里的一伙敌人挡住了去路,因寡不敌众、弹尽无援,二人不幸被捕。</p> <p class="ql-block">  奎濂公二人被捕后,关押在日伪苑城据点。无耻叛徒王应声(王建华)指认了奎濂公县委负责人及曾任组织部长的身份后,日军如获至宝,先是诱降无效,后由日军驻张店宪兵队长前来直接坐镇问案,逼迫他交出全县中共党员、抗日干部名单及其它重要情报,妄图一举搞垮当地的共产党、八路军。见到奎濂公沉着机智,日伪恼羞成怒,相继对他们动了大刑,上老虎凳、灌辣椒水、放狼狗咬,致使他们身上血肉模糊、腿上露出骨头,但依然毫无所得。不甘心之下于七八天后,把他们押解往张店监狱,先是好酒好菜等妄图软化,无效后再继续加大审讯力度,轮番刑讯折磨,并施以“反剪双手掼摔”等毒刑,直到把身躯高大的奎濂公折腾得七窍流血、奄奄一息。幸亏有个担任看守的好心人严志诰(临淄人),偷偷多方关照,才得以维持性命。狱中,奎濂公与张经文等除了和敌人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还成功地策划组织实施了200余名“中国劳工”越狱行动。此次越狱行动中,奎濂公考虑到自身极度虚弱及镣铐重很难逃走,为了尽可能地保存革命力量,曾命令张经文借机随民工们一同逃出。但张经文再三表示:我是通讯员,也是警卫员,绝不能脱离上级而逃生,无论啥时候也要同生死共担当……,感动得奎濂公热泪盈眶。被关押张店期间,奎濂公的母亲、二嫂闻讯曾急急托关系到监狱看望,见到他被剃了光头,但还没等说三言两语,就被看守强行赶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鉴于奎濂公是有重要价值的“要犯”,日寇仍是贼心不死,又派兵把他们提级押解到济南监狱,并增加了残暴的折磨,连续30多天跪墙壁动则毒打,强行让他们赤裸身体烈日暴晒再用冷水浇身等,导致他们全身上下立时脱皮、剧痛难忍,妄图再次从身体更从精神上彻底摧垮他们,但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所需要的情况。期间,即使身体极端虚弱、奄奄待毙,奎濂公依然主动向难友们宣传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救国的主张,鼓励全监室30多名难友团结起来同敌人坚决斗争。</p><p class="ql-block"> 1943年7月23日[13],正当他们策划与难友越狱的时候,日寇点名把奎濂公等19人带到济南市郊四里山[14]下,将其中6名“要犯”枪杀,奎濂公即是其中之一。牺牲前,奎濂公知道为国捐躯的时刻到了,毅然带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慷慨就义,年仅27岁。</p><p class="ql-block"> 噩讯传来,家乡父老无不为奎濂公惨遭毒手悲愤难平,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熊熊燃起,更为他卓绝的战斗精神感佩不已……。青山含悲,清河垂泪,一位忠诚的民族义士,一位优秀的地区领导干部,一位文化精英、家庭支柱,就这样不幸陨落了。英雄虽逝,但“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义大勇,明知前路艰辛荆棘遍布仍“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气满乾坤”的凛然正气,深陷绝地仍坚守初心威武不屈极限奋战的坚贞大节,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正是:铁山巍巍,照丹心铁骨,舍生取义总归精忠报国;乌河清清,映高洁情怀,坚贞不渝必将千古流芳!</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作家曾说过:英雄的意义,就是会使一个坚韧的民族重燃斗志并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与意志……。中华全民抗战的胜利,以及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或许是对包括奎濂公在内的无数民族英烈的最好告慰。当今,民族复兴大业正深入推进,中国人民所展示出的巨大热情、团结精神、经济与文化力量,无疑是献给先烈群体的最鲜艳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族侄 经勇 敬撰</p><p class="ql-block"> 2020年2月 于张店</p><p class="ql-block"> 注释:</p><p class="ql-block"> [1]时任中共清河地委(后升格清河区党委)书记兼清河军区政委的景晓村同志,在回忆录及多篇文章中提到张奎濂(李本荣)的牺牲,痛惜之情溢于言表,节选如下:…另一个与四边县类似的地区就是长桓县,这一地区因靠近敌人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军事据点张店,所以从1941年起局势即开始恶化。特别是由于这个县的公安队长张裕安、副队长张宇良和一个短枪队投敌,斗争形势更加险恶。在这种情况下,原县大队及地方党政干部大部抽出,精兵简政,党、政、军、民领导一元化,组成军政工作团,坚持斗争。历尽艰苦,先后牺牲两任县委书记,即马兢生和“李本荣”(张奎濂——引者注,下同)。——《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清河区的地方武装(文/景晓村)》 又:敌人还大搞特务活动,组织武装特务“三角部队”“拉鸡队”等,专门破坏我坚持斗争的地方武装和武工队,捕捉杀害我工作人员,破坏党的组织,勾引我内部不坚定的分子叛变投敌,利用叛徒进行破坏。如长桓县公安局张裕安及张宇良带领20余名武装叛变投敌后,对我破坏,造成了严重损失,我两任县委书记——马同贵、“李本荣”(张奎濂)的被其杀害。——《粉碎敌人蚕食保卫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清河区反蚕食斗争的回忆(文/景晓村)》</p><p class="ql-block"> [2]时任中共长桓县委宣传部长向旭(原名向德昌,黑铁山西麓大寨村人,建国后曾任上海市高教局长)回忆:1941年春节,我回县委任宣传部长。这时组织(部长)是张河清,社会部长张国峰,青年部长韩其志,妇女部长王公锋。——刘庆镇《终端访谈47页》 又:淄博市档案馆编张精忠《长桓革命回忆录(1937—1949》第三章第二节《各区党政建设•二区概况》载:1939年10月,张敏调出,张河清任区委书记。</p><p class="ql-block"> [3]北岭村:今属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p><p class="ql-block"> [4]大龙子庄:今果里镇龙南、龙东、龙北三个行政村区域。</p><p class="ql-block"> [5]表哥李本荣、表弟李本厚:李本荣(1914~1992),三龙村(今属桓台县果里镇)之李家龙王庄人,奎濂公的表哥,积极支持中共组织包括奎濂公领导的抗日工作,1949年后改名“李本孝”。李本厚(1918~1980),三龙村人,奎濂公的叔伯表弟,积极参加抗日组织包括奎濂公领导的抗日工作,曾任村抗日自卫团副团长,抗战中期被日伪当做八路军干部“李本荣”抓去,遭受酷刑折磨及押去东北老头沟下煤井,侥幸逃出,期间为保护抗日干部始终坚贞不屈。</p><p class="ql-block"> [6]1937年9月…成立了长桓“民先”区队部,孙焕文(孙铁民)任队长。区队部建立后,先后将抗日积极分子“李本荣”(张奎濂)、南一萍、向旭、张岚等30余人发展为“民先”队员,为建立党的组织和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桓台县党史工作办公室《中共桓台地方史•第一卷》54页。</p><p class="ql-block"> [7]时任中共花山支部书记孙铁民回忆:从此之后,我新介绍的一些经过长期考验的“民先”队员,我便个别的逐步地把他们介绍成为共产党员了。三七年冬被介绍入党的有马兢生、杨子荣、“李本荣”(张奎濂)…——孙铁民《长桓党的早期活动》</p><p class="ql-block"> [8]大龙子庄张信传:今果里镇龙北村人,1917年生,跟随张奎濂(“李本荣”)参加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逐步成长为八路军优秀基层指挥员,曾任廖容标司令通讯员、四支队四团三营八连排长、九连指导员、胶济大队副大队长、鲁中军区二团三营副教导员等职,1943年春在泰莱山区马鞍山对日作战中壮烈牺牲。王之谦先生编撰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系列丛书第三部196页《铁山碑-胶济大队英烈千秋记:…张信传(胶济大队副大队长)》载:“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张信传在学校结识了教学的张奎濂老师(后化名“李本荣”,任桓台工委书记时牺牲)。两人情投意合,经常通宵畅谈,倾诉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张奎濂的带领下,张信传到卫固大寺高等小学参加“抗敌后援会”,积极参加花山党支部组织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秘密组建抗日游击武装,经张奎濂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26日,张信传跟随张奎濂一块到太平庄参加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担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政治部宣传员。…(余略)</p><p class="ql-block"> [9]只留四十多名干部战士坚持斗争:这批干部战士在一年时间内大部牺牲,仅余10多人——《张精忠回忆录》)</p><p class="ql-block"> [10]时任长桓军政工作团团长相子正(抗战时期曾两次任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张奎濂战友)1983年9月回忆:孙义伦常与“李本荣“”(张奎濂)一起活动。我最后一次与“李本荣”(张奎濂)会面是在南岭,商量着如何与(清河)区党委联系(马兢生牺牲后)。过了几天,听说“李”(张奎濂)被捕,带去张店后就没消息了。——刘庆镇《终端访谈》62页 又:1944年初秋,中共渤海区党委书记、渤海军区政委景晓村指示说:“桓台原县委书记李本荣(张奎濂)被捕牺牲,县长相子正带部分人撤到长白山区,全县抗战转入低潮,区党委决定派你们三人去桓台工作……”——难忘的四年——在桓台开展对敌斗争的回忆(文/宋鲁源)</p><p class="ql-block"> [11]被当地叛徒告密:也有一说是叛徒暗中从桓台境内追踪而至——《张精忠回忆录》)。</p><p class="ql-block"> [12]马家洼子:今邹平市长山镇马家洼村。</p><p class="ql-block"> [13]7月23日:一说25日。</p><p class="ql-block"> [14]四里山:马鞍山西邻的山岭,因距济南老城有四里地,故名“四里山”。1966 年以来,四里山、马鞍山等几个山岭改名为“英雄山”,建设了济南革命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附录:</p><p class="ql-block"> 1、时任山东清河(战略)区中共区党委书记、清河军区政委的景晓村同志,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长桓烽火》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熟悉的孙铁民、刘耀文、马兢生(马同贵)、李铁锋、相子正、“李本荣”(张奎濂)、李晓光、张精忠、向旭、孙义伦、王玉淼、张华、王岗峰、刘国先等同志都是较长时间在长桓坚持工作,其中不少同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始终坚持在这里战斗。这些同志不畏艰险,发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这里的人民同呼吸、共患难。马兢生同志和“李本荣”(张奎濂)同志是1942年至1943年的两任县委书记,相继牺牲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2、原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耀亭同志(原名满英田,北岭村人,1938年春在桓台二区参加革命)2013年回忆说:“同敌人作斗争,最重要的是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气节。我时常怀念一位非常敬佩的老同志,是我信仰共产主义理想的指路人,曾任桓台县委(应为“长桓县委”——引者注)组织部长的李本荣同志,他在对敌斗争中不幸被日寇逮捕,敌人将铁丝穿在他的锁骨上,逼迫他去破坏我们党的组织,而他英勇不屈,视死如归,冷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誓死保护党的组织,保护党的机密,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坚定性,最后被敌人杀害,受到党和人民的尊敬,提高了广大革命群众的战斗意志。一个人倒下了,激发起千万人的觉悟和斗志。在抗日战争中,没有那一大批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我们的斗争就很难坚持下去,万恶的侵略者也不可能那么快地被赶出中国去。”(王耀亭回忆录《忆悟人生》第23页)</p><p class="ql-block"> 3、中共桓台县委书记林恒,2021年4月16日在线讲党史:</p><p class="ql-block"> ……27岁牺牲的李本荣。李本荣原名张奎濂,字河清,“李本荣”是他在革命时期的化名,当时也有同事、战友称他为“张河清”。……“李本荣”(张奎濂)是桓台地区革命军民的杰出代表。小清河伏击战是桓台乃至淄博地区抗战的开篇之作。像这样的人和事,桓台历史上灿若繁星、不胜枚举。正是一个个舍生忘死的“李本荣”、一次次奋勇当先的“小清河伏击战”,构成了这片土地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尽苦难、流尽鲜血,用血肉之躯和坚强意志重铸了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可以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  说明:奎濂公家族世系信息,详见张经楠主编1997版《张氏谱系》卷一第1至5、第80至81、第489至490,卷三1835至1836,以及北岭族人相关访问记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鸣谢:</p><p class="ql-block"> 一、本文主要根据和参照以下文章、资料撰写整理:① 张经勇、张亭《张奎濂(“李本荣”)身世及事迹访谈》;②中共桓台县委组织部等 李希彦/李恒提等主编《中共山东省桓台县组织史资料》第二章.抗日战争时期;③郭立民先生主编《淄博抗战记事》抗日英烈篇《工委书记李本荣》(作者张精忠,抗战时期曾任<span style="font-size:18px;">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长等许多</span>重要职务,奎濂公战友);④桓台县党史工作办公室《中共桓台历史人物》第二卷之《李本荣》。同时还参考了以下资料,专此一并致谢!</p><p class="ql-block"> 1、<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精忠主笔《长桓烽火》</span></p><p class="ql-block"> 2、中共淄博市委党史委编《浩然正气》之《丹心铁骨》</p><p class="ql-block"> 3、中共淄博市委党史委 司志兰女士主编《红色记忆》革命烈士篇《李本荣》</p><p class="ql-block"> 4、淄博市档案馆 王允永主编《长桓革命回忆录(1937—1949)》 第八章第一节《工委书记李本荣》等</p><p class="ql-block"> 5、牛余星主编1991版《张店区志》第四章《革命烈士英名录》</p><p class="ql-block"> 6、刘庆镇先生《河源阁文稿.终端访谈》之《花山支部》《长桓临益四边县委》等</p><p class="ql-block"> 7、桓台县党史工作办公室王华主编《中共桓台地方史(第一卷)》</p><p class="ql-block"> 8、中共桓台县委办公室《中共桓台党史大事记》(1921——1987)</p><p class="ql-block"> 9、王之谦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系列丛书之《铁山旗》《铁山碑》等</p><p class="ql-block"> 10、张玉新主编《红旗飘扬——桓台公安革命史料集》</p><p class="ql-block"> 11、<span style="font-size:18px;">桓台县党史研究中心史继广主编《乌河岸边的红色记忆》人物篇/故事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2、淄博市委党史研究院《淄博荣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3、</span>淄博市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书局1995年7月版《淄博市志》人物2340页</p><p class="ql-block"> 附记:</p><p class="ql-block"> 本文从最初酝酿加资料积累历时较久,写作及修改历时两年多。在撰写过程中,族兄张经孝(21世,北岭村人,奎濂公之侄)、族兄张经礼(21世,北岭村人,奎濂公近属侄子)及其所在村支部村委密切配合并提供证明材料。李本荣之侄李子让先生及其所在村三龙村委积极配合并提供证明材料。时任奎濂公警卫员张经文之子张联锦(22世,牟建华,面窝村人)热情提供线索。同时还得到了淄博市委党史研究院孙长年副院长、淄博市档案馆王云永馆长及齐志成主任、桓台县党史研究中心史继广主任、淄博高新区群工部孙立敏先生、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原馆长王之谦先生等人的积极鼓励支持。族亲22世亭(北营村人,杓山世家楼子庄张氏族委会[以下简称“族委会”]副理事长/北营中心分会会长)、22世连明(北岭村人,奎濂公近属侄孙)、22世连凯(五里村人,族委会常务副理事长)、22世连林(龙南村人,族委会常务理事)等人和我妻李丽女士,或不辞辛劳陪同走访,或精心协助查阅资料等,给予了大力协助支持。族兄21世经佩(建国村人,族委会理事长)、24世兆忠(莱芜南文字村人,族委会常务副理事长、《桓台楼子庄张氏统谱》主编)、24世鸽(楼子庄人,族委会常务副理事长)、23世方明(傅庙村人,文化学者,山东根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22世连勋(龙南村人,族委会顾问)、22世连明(孔家村人)、23世秀德(西镇村人,族委会副理事长/索镇河西分会会长)、24世启发(见家村人,族委会理事/见家分会副会长)、23世莉(女,楼子庄人,中学高级教师)、22世伟(北营村人,族委会理事/北营中心分会常务副会长)等大批族亲及文友予以关注、鼓励。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p><p class="ql-block"> 编者新悉:</p><p class="ql-block"> 中共淄博市委党史研究院、淄博市地方史志研究院编,曹丕祯主编,华龄出版社出版,山东黄氏印务有限公司2021年11月印刷,《淄博荣耀》革命烈士代表,第28页载《李本荣》。</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张经勇,字浚修,网名河滨听涛,生于1963年9月,北镇师专中文专业毕业。楼子庄张氏21世孙,杓山世家张氏族委会常务副理事长,《桓台楼子庄张氏统谱》常务副主编。淄博市网络作协会员,山东省党史人物研究会原会员。著《浚修阁文集》。</p> <p class="ql-block">高元盛著《黑铁山抗日武装史稿》</p> <h3>2019年11月24日,张经勇、张亭到北岭村走访了解奎濂公的身世与事迹,在与张经孝(奎濂公亲侄子)、张经礼(京理,奎濂公近属侄子)等座谈后合影。</h3> <p>2019年11月28日,张经孝(奎濂公亲侄子)、张经礼(京理,奎濂公近属侄子)正在核对奎濂公身世事迹材料</p> <h3>2019年11月24日,张经勇、张亭到北岭村走访了解奎濂公的身世与事迹,专程到正在拆迁中的北岭村老村址,拜谒了奎濂公出生地及旧居,这是相关人员合影留念(下同)。</h3> <p class="ql-block">2020年3月25日,张经勇(本文作者)、张连明(北岭村人,奎濂公近属侄孙)怀着崇敬的心情,到邹平县长山镇大省村(原长山县六区大省村)、马家洼村(马家洼子)一带,步行考察访问奎濂公战斗被捕地及其事迹,惜因年久日远、村庄拆迁改造等,而无明显收获。</p> <p class="ql-block">中共桓台县委书记林恒同志,2021年4月16日在线讲党史:……27岁牺牲的李本荣。李本荣原名张奎濂,字河清,“李本荣”是他在革命时期的化名,当时也有同事、战友称他为“张河清”。……“李本荣”(张奎濂)是桓台地区革命军民的杰出代表。小清河伏击战是桓台乃至淄博地区抗战的开篇之作。像这样的人和事,桓台历史上灿若繁星、不胜枚举。正是一个个舍生忘死的“李本荣”、一次次奋勇当先的“小清河伏击战”,构成了这片土地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尽苦难、流尽鲜血,用血肉之躯和坚强意志重铸了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可以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