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震泽古镇</h3> <h3>震泽的泽字是水字旁,正如盛泽、金泽一样,顾名思义乃具水乡泽国特征之地名。清代《百城烟水》云:“震泽镇,在双杨村西四里,北滨太湖。《书》曰‘震泽底定‘,因名。”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别称具区、笠泽、震泽,烟波浩渺,三万六千顷,震泽镇借太湖之光,因以命名。</h3> <h3>震泽是唯一与太湖别称同名的江南古镇,拥有二千多年的江南名镇,也是中国著名的蚕丝之乡,丝绸重镇,盛产着中国最好的丝绸和桑蚕丝。这里至今还在沿用古法养蚕、制丝。而大名鼎鼎的中国体育巨人—姚明的老家就在震泽,他小时候在这里住过很长时间。 </h3><h3> 震泽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西南部,与浙江省毗邻,古称“吴头越尾”,是吴江的西大门。也许知名度不高、游客并不多的缘故古代建筑和市井风貌保存完好,至今还保留着原生态的江南气息,传统味道十足。</h3> <h3>震泽古镇并不大,来往的游客也不多,仅显本地人的生活,原汁原味的江南风俗和美食。古镇的老建筑主要集中在宝塔街,全长约400米。</h3> <h3>进入震泽古镇景区,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古镇的最大景点—禹迹桥、慈云禅寺和慈云塔。</h3><h3> 慈云禅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明正统年间重建。天顺年间,御赐“慈云禅寺”匾额。后多次对塔和寺进行修建和增建。咸丰十年(1860)寺毁于战乱,唯塔独存。后人募金修塔、重建大殿三楹。</h3><h3> 慈云塔坐落于慈云禅寺内。相传三国赤乌年间,孙权之妹怀念刘备登高眺望寄托绵绵情思,又称“望夫塔”。另一说,宋徽宗女儿慈云公主避难震泽,念念不忘国亡父掳奇耻大辱,重修次塔遥望北方,祈盼父皇早日挣脱金朝幽禁南归,寺塔以“慈云”命名,古称“慈云寺塔”。塔六面五层,砖木结构,总高38.44米。塔身由下而上,逐层收小,第四层中央有一根一抱之粗的楠木株,穿越第五层,直透塔顶。宝塔飞檐高翘,风铃挂角,雄伟秀丽兼而有之。在古代,慈云寺塔不但是震泽也是吴越交界地带的标志性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座落在慈云禅寺前的禹迹桥是一座南北走向,单孔石拱结构的古桥。禹指大禹,迹乃足迹。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据说是当地人士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而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即乾隆第五次南巡的前一年重建。禹迹桥桥身修长、总长43.5米,其中跨径10.45米,矢高5.56米。不独是古建筑的佳构,而且是一部石刻的史书。</h3><h3> 慈云寺塔和禹迹桥互成对景,构成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拱桥塔影”美丽景观。</h3> <h3>慈云禅寺山门上悬挂“慈云禅寺”的匾额为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h3> <h3>宝塔街位于震泽镇东,頔塘河之北,东起禹迹桥,西至斜桥,全长368米。有著名景点“师俭堂、慈云禅寺”。街上多为两层明清风格,古塔、古寺、古桥、古巷、古宅为一街所串联,成为震泽古镇的核心景区。</h3> <h3>师俭堂三面临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大宅门,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绅士坐行经商这一时代特点的代表性建筑。集河坞、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于一体,街中建宅,宅内含街。地势则第一进至第六进缓缓抬升,以应“步步高”之意。其院落、屋架及雕饰巧夺天工,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引人注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千百年来,震泽茶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震泽四碗茶楼是极具当地特色的茶馆,为本地人气最旺的店铺。茶楼提供的茶水是四碗一套:第一碗:水铺蛋茶;第二碗:饭糍茶(俗称待帝茶,传说招待过永乐皇帝):第三碗:熏青豆茶;第四碗:清绿茶水。前三道茶隆重出场,让客人饱意大增,品尝了茶水的香、咸、甘、涩,数味俱全,如同品尝人生百味。这时上一杯清绿的茶水,正合客人心意,爽口又起调节作用,惬意极了。</h3> <h3>震泽仁昌食品厂,在百年老字号“仁昌顺”的基础上创立。“仁昌糕点”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制作技艺,卓越的品牌信誉和领先的行业影响力,被称为“震泽糕点的传承”。仁昌的各式苏式糕点是独具震泽风味的茶食小吃,口味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h3> 根据资料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