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二首《定风波:莫听竹林打叶声》

似水流年

<p>编辑文字:似水流年 </p><p>图 片:网上精选 感谢原作者</p><p>配 曲:山野幽居</p> <p>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p><p> 宋:苏轼</p><p><br></p><p>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狼狈,余独未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p><p><br></p><p><br></p><p>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p><p>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p><p> 一蓑烟雨任平生。</p><p>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p><p>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p><p>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p><p> </p><p><br></p><p> </p><p> </p><p><br></p><p><br></p><p> </p><p><br></p><p> </p><p> </p> <h3>译文</h3><h3><br></h3><h3>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作了这首词。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柱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h3> <h3>苏轼</h3><h3><br></h3><h3>苏轼(1037年1日8日一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h3> <h3>赏析:</h3><h3><br></h3><h3>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聚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而发。</h3> <h3>“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博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凭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予着独道的人生感悟,让人耳目一新,心胸为之舒阔。</h3> <h3>过片到”山头斜照又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即与上片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h3><h3><br></h3><h3>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睛既属寻常,豪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还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h3> <h3>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事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诗,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会。</h3> <h3>苏东坡:</h3><h3><br></h3><h3>我非常喜欢他的诗词,喜欢他那刚直不阿,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治理河道,修建长堤。由于他的耿直,使他的后半生屡次遭贬,生活极苦,但他还办学堂,开荒种地,无论困境逆境都坦然面对,初衷不改笑看人生。</h3><h3><br></h3><h3>这首词就充份的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所以我们今后心情不好时,感觉落莫时,或人生低谷时,就看看这首《定风波》吧,说不定也会感悟出属于我们的《也无风雨,也无情》呢。</h3> <h3>文字:部分来自网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