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2020回念师范生活

百川

<h3>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缓解小学教师严重不足的压力,国家实行优先招收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这一政策执行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为止。毕业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一直坚守在偏僻、荒凉的乡村中小学,他们以过硬的素质,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成了中国当代教育最坚固的基石。祖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这批中师生功不可没。</h3> <h3>  庚子2020年的正月,时值暖冬、又恰遇新冠肺炎传染防控时期不能出门,宅在家里开始这点碎片化的回念,不妥不足之处敬请有识之士给予更正补充……</h3> <h3>  1983年,一张张录取通知书,让50位初中毕业生走进阳泉师范的大门,开始三年的中师学习生涯。而今,站在庚子2020的门槛上,恍惚,三十四年弹指一挥间。</h3> <h3>  岁月如歌,歌声如潮,时间伴随人生发展轨迹潮起潮落、劈波逐浪。阳泉师范在阳泉教育史上曾以其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闪耀记忆,当时以招收学生录取分数起点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好、回馈社会贡献大,而被世人戏称“白草堰大学”,美名广为传颂,让我们引以为豪。</h3> <h3>  而阳泉师范的车轮于20世纪80年代末停止前行,“阳泉师范”和“阳泉市教师进修学校”合并成立“阳泉市教育学院”,2010年“阳泉市教育学院”又和“平定师范”整合,升格为“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迁往平定。“阳泉师范”原校址现已全部拆除,新建住宅小区,名称传承阳泉师范文化基因,名曰“博士苑″。</h3> <h3>  阳泉师范四十五班是1983年9月入学的,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一个班50名学生。作为四十五班的一员,而今步入知天命的年龄,或同学相聚、或闲暇之时,不断唤起三十年前那段学习生活碎片化的记忆,不亚于餐桌上的珍馐佳肴,让人在美味中打开思绪的闸门,带着无尽的遐想,细细品味其中……<br></h3> <h3>  我们的理想。本着拿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人梦寐以求的政府供应粮本——市民户口的美好愿望,也怀抱着甘愿当小学老师的人生理想,一群幼稚略带懵懂的初中毕业生,毅然选择报考中等师范学校,他们在鲤鱼跳龙门式的游戏规则前脱颖而出,开始三年的师范学业,踏上实现理想的征程。在当年城乡差别十分明显的情况下,考取中师的农村孩子意味着从此跳出了“农门”,吃上了“皇粮”。<br></h3> <h3>  我们的班级。1983年9月,来自阳泉城、矿、郊三区的50名初中毕业生被阳泉师范录取,组成了阳泉师范四十五班,其中男生31名,女生19名。我们的学号按入学年份(83)、班级序号(45)、学生姓氏笔画(01-50)编制,依次为834501----834550,第一位王X,第五十位姚X。当时没有电脑、学生信息均为手工填写。报到的第一天,一位同学的名字含“卓”字,被误认为“单”字,曾在同学间留下有缘相聚不相识的欢声笑语。大家因缘而至,面面相视,竟然间发现只有四十九位。后来才知道一位G姓的同学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帮父母刨烧土意外受伤。一个月后,G同学才痊愈归队。</h3> <h3></h3><h3>  我们的课程。当时的中师,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没有专业之分,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师范毕业生必须为多面手,小学的每一门课都能拿得下来,故曰“普师”。教材为专门的师范教材,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高于普通高中,语文课在阅读理解的课本外,增加了大学《现代汉语》的部分内容,称为《语文基础知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难度低于普通高中,另增设心理学、教育学、小学教材教法、书法等专业课程。为了培养全能的小学教师,尤为重视音体美教学,这些课每周不少于四节,且注重实践技能培训。如音乐课中的五线谱试唱和琴法,体育课中的拳法和田径技能,软硬笔书法、素描绘画等都有着硬性的考核要求。学校有生产风琴的校办工厂,为培养学生弹唱能力,在教室和每个宿舍都专门配有脚踏风琴。课余时间学生们都在抓紧弹琴,如今,《西班牙斗牛曲》《四小天鹅舞曲》的弹奏仍记忆犹新。本来,周六下午课后可以放学回家,但教室里依然坐满练习书法的学生,鸦雀无声。师范的课程注重学生实践与应用,可谓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h3> <h3>  说起我们班,有一件“顽皮” 的事情曾经在学校很出名。有一次,物理实验课用到水银,课后,同学们抱着一颗好奇心,要求老师留下水银再次实验。好心的老师满足了我们的要求,告诉我们,不要乱动,要按时还回。但顽皮好奇的学生违规让水银在纸上、桌上到处流动,看水银分散、聚合,看它怎么滚动,不小心让水银散落丢失在教室地面和墙角旮旯。玩的不亦乐乎的一班人竟没有一个人意识到水银有挥发毒性。结果可想而知,被老师、教务处轮番批评,停课一周,写检查,做保证。换了教室,原教室用氧化铁中和吸收水银。这件事,在全校产生了轰动效应,也成就了四十五班“顽皮捣乱”的名声。</h3> <h3></h3><h3>  我们的社团活动。当时报考师范,录取竞争十分激烈,在高中及在其他中专学校录取前优先遴选,与现在的师专录取方式不同。可以说师范生都是初中生中的“精英”。为让知识得到延伸,训练学生各项教学技能,学校成立众多社团,有田径队、器乐队、广播组、板报组、摄影组、诗歌组、书法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广泛参与。我们班在马成绩校长和赵文华副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在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张瑾琦老师指导下,在1985年成立了文学社,办起了班刊《花蕾》,有社长、有主编,像模像样。当时蜡版笔刻字,手工油印,刊名由我市当时书法名家郑恩田老师题字,刊物一月一期,在学校小有名气。<br></h3> <h3>  春天,我们在班主任张老师带领下远涉娘子关踏青、看瀑布,在黄老师带领下去晋祠旅游;夏天,在体育吕老师带领下到桃河公园学习游泳;中秋,在班主任张老师引导下围坐校园里赏月吟诵;冬天,为迎接新华西街至南外环近十公里的元旦越野赛长跑冬训。我们班几乎每周都有课外活动。有学校安排的,有班级安排的。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合唱比赛,吹号,击鼓,拉琴,不到一年,可以拿出一个伴奏乐队。我们还自己准备材料,自己做风筝,到操场去放。每周一节劳动课,学校安排拉土垫操场,用废砖砌校园。课余时间帮助老师用小排车搬家、拉煤、拉烧土。活动没有少参加,课程没有多耽误,知识学以致用,素养得以提升,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可以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r></h3> <h3> 我们的伙食。每月每人发28斤饭票,饭票分为粗粮票和细粮票,粗粮票可以打到玉米面窝窝、玉米面不漏和小米米汤等饭食,细粮票可以打到馒头、包子、烙饼等饭食,菜和汤是定量的,一周也能吃到一顿肉菜大米。我们食宿免费、教材免费、校服免费,正常情况下除了周末往返学校单程4角钱的车票,无需再消费,充分体会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刚开始饭量小的女生,学校分配的饭票用不完,就到食堂换些馒头周六带回家。后来彼此熟悉,班级互助风气渐浓,班级伙食委员负责收集一些长余饭票分给不够吃的男生,此后发展到一些女生主动把长余饭票悄悄塞给自己身边的男生,这也许就是最早朦胧友情的见证。</h3> <h3>  我们的班长。学校实行班干部轮换制,为的是让更多学生锻炼工作能力。班干部是通过民主选举确定的。三年期间的班长分别为王、谢、郑、冯四位男生,他们带领全班同学,始终保持团结向上、顽强拼搏的班风,各项工作周、月竞赛积分常常排在全校前列,不时得到学校月奖励,即免费到市内电影院观看一场电影,从而引来其他班级赞扬的口碑和羡慕的眼神。元旦期间,我们自发购菜,组织会餐,谢班长亲自掌勺,他的经验“饭菜要香,葱蒜姜要上”,现已成为我在家里厨房亮相的绝招。<br></h3> <h3></h3><h3>  我们的老师。当时有些科任老师和我们年龄接近,语文兼班主任张瑾琦老师、数学黄继创老师、数学常官铀老师、语文李秋花老师等也就大我们4、5岁,他(她)们是刚刚走上讲坛的青年教师。师生正值韶华,情同手足,情同姐妹。一起学习、一起活动,甚至成为闺蜜和兄弟。一次砌砖劳动,一位同学手被砸伤,班主任张老师把他带到家里,让母亲用祖传针灸给予治疗。张老师产假期间,李老师接替语文教学。课堂上几个男生的恶作剧把李老师气得眼泪汪汪。请原谅我们那时虽说已经长大,还是一群上进中不乏幼稚的顽童。当时的老教师有语文教学法赵文华老师、语文严礼洪老师、数学教学法秦光宇老师、心理学袁明志老师、教育学刘成福老师、音乐张文堂老师、体育吕金老师、美术郭锡禄老师、政治荆雷老师、历史许善锦老师、地理兼书法张宪荣老师、物理杨吉老师、化学李波老师、生物任衍钢老师等。他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学识和品行,诠释着师范的意义所在,让我们受益终身,不断传承。</h3> <h3></h3><h3>  我们的友谊。时值韶华,青春芳华,朦朦胧胧,性情纯真。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小组竞争,相互激励、并肩前行,这就是当时一群略带懵懂的年少童心。我们没有私心,不存在利益的驱动。这种友谊产生不可想象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激励着我们战胜困难、走向胜利和成功。篮球场、田径场、运动会、校园、宿舍、课堂,时时处处都能够感悟到友谊和力量。一次体育活动课,一群男生在校园内偷偷钻进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地下防空洞。进去后里面弯弯曲曲,岔口众多,黑暗幽深。他们虽然迷路了,却也不失机灵,最终手拉着手在洞中以风向判断出口,脱离了险境。弄得全班学生以为他们失踪了,到处找寻。</h3> <h3>  在当时不很开放的时代,异性之间的友谊作为当时同学友情的一种表现更为长久,以至于几对男女同学的友情最终实现了从朦胧的异性相吸——轰轰烈烈的甜蜜爱情——情真意切的恩爱夫妻的演变。</h3> <h3>  我们的毕业留念。时间转瞬即逝,1986年,50名学子学有所成,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理想与十足的信心,遵循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定向招生分配原则,犹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种子,被撒在三区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我们中的绝大部分,走向郊区边远山区,其中辛兴乡、旧街乡共分配去20名,毕业到如今,大部分坚守在偏僻、荒凉的乡村中小学,成了阳泉三区基础教育的基石。</h3> <h3>  毕业的那几天,我们照相留影、写诗写词,签字留言。既有对三年友谊的赞美,也不乏对未来理想的祝愿,彼此还在对方留言册上贴上一张一寸黑白照片,以示留念。那个时侯,购买一个十几元的胶卷,三三两两在校园拍张照片,成为毕业留念的时尚方式来定格历史的瞬间,尽管还都是黑白照片,甚至拍摄的模糊不清。自此,师范毕业成为我们人生道路又一个人生起点。</h3> <h3></h3><h3> 毕业的那一刻起至今,我们中的大部分依然坚守在偏僻的乡村,怀揣理想,站上讲台,教书育人,肩负着乡村中小学教育的责任。有的追逐梦想,改行经商从政。我们中间有局长、主任、科员、草根,书记、校长、教师、商人。工种有别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但我们都以为人民服务为本。有的风生水起,叱咤风云,建树功成;有的波澜不惊,耕耘平凡,默默无闻。有声无声,只是性格有别,理念不同,但我们的努力都在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前行。</h3> <h3>  如今阳泉书法界、摄影界、史学界、教育界、文化界、行政管理界都留下我们活动的身影,虽然我们的第一学历仅仅是一个中师,但大部分人都继续进修,用各种方式,拿到了专科或本科文凭,也不失为一群有责任有担当的支撑社会发展的人。</h3> <h3></h3><h3>  现今,我们业余生活异彩纷呈。有的假日得暇,社群相聚,品茶赏酒,吟诗诵文;有的好友相伴,山川出行,书画摄影,乐在其中。休闲活动依然饱含着深深的同学情份和社会责任。</h3> <h3>  今天,这个方阵队伍中的每一位不知不觉中开始白发染鬓、眼角皱纹,儿女成家,孙辈绕堂;每一位都已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弥足珍贵。希望我们热爱生活、锻炼身体,回馈社会,不要掉队。</h3> <h3>  中师生——你是一个时代青年人献身教育的见证。</h3><h3> 作为阳泉师范四十五班的中师毕业生,我们无愧于人生的行程。</h3> <h3> 文稿编辑: 姚永田 插图排版: 赵海英</h3><h3> 图文审核: 张瑾琦老师</h3><h3>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