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离开首都金边,旅游的下一站是世界名胜古迹吴哥。一座因战争,流血,死亡而引发瘟疫,以致淹埋荒野四百年后得以复活的城池。</p> <p>乘坐大巴,路遥三百里。行驶的是一条由中国援建,也是柬埔寨最好的公路。这条公路的开通,使去吴哥的时间比以前缩短了一半。</p> <h3>中午出发,阳光明媚。一月高棉正是好季节,三月雨季,接踵而来似火骄阳天。</h3> <p>沿途不见山峦丘坡,公路与我们国道相仿,人在他国,找回我们七八十年代的悠悠岁月。</p> <p>伴随着汽车的哼鸣,车窗外闪过村庄和田野,一座座木质吊楼,一片片土地肥沃,浓郁的异国乡土风情,不禁让人遐想翩翩!</p> <p class="ql-block">半途小歇,草亭与湖泊勾勒出一幅美卷,和风徐来,水扬微波,相机频举,留下美的瞬间,几分陶然,迟步忘返。</p> <p>日落西下,晚霞映天,我们驶进了暹粒市城,这里是吴哥的所在地。下榻酒店,清晨晓风,一扫几日颠簸疲倦。</p> <h3>一路满载欢声笑语,心怀古远,不时交织着几分微微的忐忑,神往已久,眼前到了吴哥。</h3> <p>走过一片黄土路,我们伫立护城河边,举目眺望吴哥城廓。叩问当年,狼烟四起,阻敌天堑,有重守水中神鳄。苍天泪下,一败千古恨。干戈声息,远去戒备森严。今朝水清如许,风光无限。</p> <h3>取吴哥为背景,同游人有缘欢聚菩提树下,犹闻佛陀的誦咏,感悟苍生,心生袅袅圣烟。</h3> <p>从天际飘落扁舟一叶,快渡你我去彼岸那边!</p> <h3>信步古道,我们跨过了历史长河,目睹废墟遗址,引来叹声一片。</h3> <h3>拾级而上,跨入石门,走进吴哥寺像走进了一条千年时光隧道,走进一座恢弘艺术殿堂,走上一个古老神坛。</h3> <p>吴哥寺之意是毗湿奴神殿,这个解释可能未必正确,但是我觉得体现了它的信奉本意与初衷。毗湿奴保护神的化身,印度教中三大神之一,是仁慈与善良,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保护和维持着宇宙与宇宙的秩序。</p> <h3>触摸饱含沧桑的石墙,欲问沉默无语的雕像,他们是这里的守望者,一守一望四百年。</h3> <p>精美的石画里没有片言只语,不见古老的文字,留下的是神奇与美丽的团迷。目睹古建艺术瑰宝,为毁之战乱痛心疾首,所幸遺址尚存,令人惊慕不已!</p> <p>从遥远的真腊时代姗姗走来一群妙龄少女,吴哥人说她们是仙女,当地语音称为阿普萨拉,她们扭动腰肢,婆娑起舞,撩起靡靡芳菲,歌舞升平尽显当年奢华风情。</p> <p>亭亭玉立,栩栩如生的女子与众不同,导游笑说一白一黑,白是中国美媚,黑的是本土靓妹。定睛凝眸,我且看中国姑娘是来自大汉还是盛唐,追溯华夏历史,我族确与扶南早有千年交往。</p> <p>艳丽的仙女服饰,当今的仙女含羞半掩。在高棉的一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少女们依然保持着上身裸露的习俗,她们乐于人们欣赏的目光,因为那是青春与美的展现。哈哈!一种奇思妙想稍现即逝。我喜欢她们的光鲜,与身后建筑浑然一体,相辉相映,烘托出古朴境界。</p> <p>天堂高塔,印度教的遗风,神界与人间的分水岭。这里已经不信奉毗湿奴,不通向天堂,一切归于淳朴与自然,成了世界旅游的胜地。</p><p>感动的是曾有一位法国游客之妻,攀天堂不慎落下致死,于是他为心爱的亡妻之灵搭造了通往天堂的扶梯,告慰亡妻,颂扬之下,人们赋予“爱情天梯”美名。</p> <p>在静静的庙堂,展开思绪翅膀,喚起对吴哥发端的遥想。有人说公元前6~前5世纪,他们的祖先从中国云南迁徙而来,首先建立了扶南国,而后历经真腊时期,吴哥王朝,金边王朝,法国殖民统治,王国政府,民柬政府,还有现在的柬埔寨王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这大概是柬埔寨2000多年的历史脉络。</p> <p>徘徊在吴哥寺的长廊,在众多游客中,让我从幻觉里看见周达观的身影,我想起他写的《真腊风土记》,一个中国元朝的使者,在公元1295年带领他的使节团,历经一年的风雨艰辛到了当年称之为真腊的吴哥王朝,游历三年回来写了这篇记,洋洋8500字,他怎么都不会想到正是这篇记在几百年后对吴哥产生巨大的影响。</p> <p>周达观把他的所见所闻在他的《真腊风土记》里作了详细记录,从当年的生活,包括饮食,风俗,建筑,婚假,宗教,政治,气候等等40个方面展现了那时的风土人情。</p><p>看过了翔实而饶有情趣的历史描述,仿佛它一幕幕的又展现在我的眼前,觉得整个吴哥寺变得生动灵现。</p> <p>1432年吴哥王朝与暹罗国(今泰国)交战,吴哥兵败城破,残遭血洗,尸骨堆积如山 ,酿成瘟疫,于是弃城南迁金边,从此一时的吴哥的鼎盛,物质文明与灿烂的吴哥文化消亡在烟迷的丛林里。</p> <p>时光到了1819年,法国人雷穆沙翻译出来法文的《真腊风土记》,1860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依据这篇记在古幽丛林里寻找到了吴哥遗址。据说穆奥在第二年死于温热病。</p><p>没有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吴哥还不知道要在那里埋没多少年!</p> <p>看见神庙的建筑遗址,感叹它的宏伟与精美,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共同的心声,在那个还近乎于原始生产条件下的社会,吴哥人是以什么样的智慧与力量建造起如此超强的艺术作品和奇迹?</p> <p>走出吴哥寺,回首这伟大的雕刻世界,它很像一座大石山,通过能工巧匠们的精雕细琢后摆放在大地之上,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与光阴的磨砺,焕发出它独有迷人的天韵。</p> <p>在导游带领下我们从吴哥寺来到象台。象台是吴哥王朝君王阇耶跋摩七世的宫殿。宫殿现在仅存石头台基,在登上台基阶梯两侧各有三个大象的鼻柱浮雕,大概是象鼻雕刻的抽象而又写实,惟妙惟肖,引人入胜,所以今人就把这里称为象台。</p> <p>基台的墙体有神鸟神象的浮雕,我已经不记得导游当时是怎样介绍他们了。我觉得他们像一群壮士,那手擎天苍的神情生动的让人喜爱有加,举止中表现出肩负重任风采。</p><p><br></p> <p>这宫殿最值得一提的是宫殿的主人闍耶跋摩七世,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翻看他开创吴哥百年盛世。可惜宫殿不复存在了,我们站在台基上,眼前的广场,足以宕开我们无穷的想像。</p> <p>黄昏里的夕阳,导游说这个时辰去看塔普宁寺是最美的。因为金色余晖会把那里的参天古木渲染的美轮美奂。</p> <p>我们走近形态各异的古树,盘根错节的根茎颠覆了整个庙宇,似乎是大自然的洪荒之力,由生到毁灭再又重生,建造了一个新的神奇世界。</p> <p>这完全是天造地设的根雕艺术珍品,没有人工打造的痕迹,此情此景你会忘却了这里曾经的人间悲欢。</p> <p>这一片断垣残壁原本是闍耶跋摩七世为他母亲所建造,建造之初,也许他无以知晓创造永恒的是大自然,在大自然面前一切伟大建筑都显得非常渺小。</p> <p>吴哥的寺庙有人说有二百多个,也有人说一百多个,有人为寻找吴哥的神韵不惜去了十几次,很感佩那种执着精神。</p><p>我跟随旅游团,短促的几天谈不上观感,旅游归来一直挥之不去的是一种敬畏,敬畏的是巴戎寺的吴哥微笑,因为这个微笑,笑的深邃,安详,静谧,世界上这种笑才是真正的威严。</p> <p>这是闍耶跋摩七世的微笑,是君王的微笑,又是一个不凡僧人的微笑。他从四方笑看世界,笑看古往今来,因为他在吴哥的历史上堪称一代明君。</p> <p>离开吴哥,游兴难尽,有点惋惜的是这个国家缺少对自己文化与历史的记载,可能是他们作为本国文字的梵文,只写记神学宗教,不及其他。因为那时是一个君权与神合一的统治社会,宗教信仰涵盖了一切历史与人文。</p> <p>从吴哥归来,总留下欲罢不休之感,等待来年温故知新,重游吴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