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既宅之,则安之。安则静,静则思,思则读,读则美。今年春节,疫情当前,我们去掉一切聚会、旅游,安静在家读书,从书中寻找智慧、发现美好。书中有光,名人名家的智慧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收获向光向美向上的力量。</h3> <h3>余秋雨的《中国文脉》读后心得</h3><h3> 文化潜流在历史的山峦间时隐时现,黛色的群峰构筑了溪流的生命格局,而淙淙清流涌动着山涧的动人风景。中华大地宽广绵长的时间和空间,与华夏文明绝无仅有的繁盛迷离,相声相长,缠绕绵延,勾勒出中国文脉清晰繁复的脉络。</h3><h3> 余秋雨如同深山的老者,他轻轻拨开林间的雾岚,将这山水之间的纷繁往事娓娓道来,带我们聆听这世界上伟大文明强劲有力的心声。</h3><h3> 就像一切原始神秘的东西总能引发无数欣喜与悸动一样,余秋雨从千万年前的先民,从黄帝炎帝女娲夸父落笔,这些流传甚久动人心仪的传说,以其风尘仆仆的历史感和不可思议的姿态,镌刻在每个牙牙学语孩子的梦乡,每个甚至目不识丁的中国人的心头。正如书中所述:“等级,是文脉的生命。”“世间之礼,天地之敬”的文化信仰与崇拜是浩荡中华文明的奠基,而传说时代略显虚妄不实的古老故事则是华夏文明最初意识形态的曲折呈现。那些之所以能够历经岁月更迭仍不朽地存在于历代人民心中的,是因为这神话中包含着一种属于集体心理的真实。余秋雨这样阐释神话的“原型”价值:“这就像晚霞给人的凄艳感受,修竹给人的风雅印象,长年累月也成了一种真实,甚至比它们在天象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h3> <h3> 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他的文章嬉笑怒骂尖酸刻薄,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h3> <h3> 近来由于疫情禁足在家中,正是我们需要静心将自己沉淀下来的好时机,在此期间,我读了《第56号教师的奇迹》从中领悟到教育事业的真谛,教师的智慧,这位令人敬佩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拜读他的书,我在这一非常时刻从中深深体会到,作者笔下的这段话:“很多孩子在独处的时候,因有限的经验与能力会做出不好的选择”是啊!假期中多少人抱手机看电视,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等时间流逝,后悔时光逝去! </h3><h3> 我们希望孩子拥有比我们自己更美好的人生,假如他们珍视时间,这梦想便可能成真!</h3> <h3> 沈石溪的《狼王梦》 讲的是 一匹叫紫岚的母狼,为了完成自已丈夫黑桑当上狼王的梦想,她尽心尽力地培育孩子。为了孩子,紫岚放弃了婚姻;为了孩子,紫岚被恶犬撕咬,失去了一条腿,可上帝还是没有眷顾她。她精心培育的三个孩子相继死了,只剩下最小的母狼媚媚。最后,她为了后代子孙,与一只金雕同归于尽,这只金雕杀死了她的第一个狼孩黑仔,此时又觊觎她的狼孙。 紫岚为了孩子,为了实现成为狼王的梦,付出了很多。其实,母爱不仅仅是温暖的呵护,还有严厉的指正。</h3><h3>《狼王梦》不仅仅是紫岚的梦,也是天下母亲的梦。而作为一个母亲,要爱的理智,爱的明智,真的不易。</h3> <h3>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反复备课的过程是一个痛苦并快乐的经历,从迷茫走向清晰,从清晰走又回到迷茫,在研课磨课的过程中,我也反复经历着,收获着。形成了自己真正的认知:过多的注重活跃,而对学生解决了多少的问题,感悟到了多少的问题,重视不够,包含的创新精神太少,重复性的东西太多,疏于创造。今后要从转变思想做起,思想的开放,观念的转变,承载着希望,去超越心中的梦想!</h3> <h3>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字里行间告诉我们应该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h3><h3>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不论怎样,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一天过去了,就不能指望再重复着一天了,只能勇敢的去过下一天。不论我们洗手也好,吃饭也好,还是学习或睡觉,时间都“滴滴嗒嗒”得从我们身边走过去了。它总是那么的匆匆,它从没有停息过,也不会为谁停止,它只是继续着它的步伐,永不停止。</h3><h3> 时间是公正无私 的,他对什么人都一样,不会多给这个人几秒,也不会少给那个人几秒。谁想让时间过得快点,谁想让时间过的慢点,都是不可能的。学习中,只有珍惜分分秒秒的 时间,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不做时间的奴隶。在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时间教书育人。工作之余,在家庭生活中要充分挤出点时间看书,参加有益的活动。这样,我们就成了时间的主人。</h3> <h3> 认真拜读刘仁增的《课文细读》,我对语用教学与文本秘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就小学教材而言,值得我们关注并挖掘的文本秘妙主要有四点:一、语言。那些关键的字、词、句,甚至是标点,都是不容忽视的。二、写法。如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都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三、结构。主要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谋篇布局,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段式结构两种。四、文体。不同的载体有不同的表达风格,教学策略自然也不尽相同。</h3> <h3> 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书中平实淡雅的文字,真实形象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为我们青年教师打开了一扇通向真理的窗户,我边读边反思自己的教师心态、教育行为真是受益匪浅,读完这些用心灵浇筑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书中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用其平实的语言引领我感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h3> <h3> 《我们仨》这是一本看了叫人悲伤的书,很多细节处都深藏着血溶于水的亲情,由生活中这些细微的小事组成的真挚的爱意,带来触动人心的力量,看到杨绛先生独立、坚强的形象、看到其乐融融的一家子、看到自由和谐的家庭氛围。家总是带着一种治愈能力,能抚慰我们所有的忧伤,一顿简单的饭菜、一次简单欢快的聊天、一些爱的小举动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能抵挡所有的困难与痛苦;家永远是心里的港湾,因为有我们深爱的人,那是时间和生死无法阻隔的羁绊,是离家在外最深的眷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