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多山啊折多山

老虎头

<h3>  我们是在傍晚时分到达的新都桥。顺路从塔公镇搭了两位请求搭车的藏民。</h3><h3> 先是一位脸上在长疮的僧人。他一上车就非常客气,在寒暄完后,僧人手持念珠做起了他的功课,自顾自地大声唱起了他的经文。一会尔,我们又搭了一位在路边频频招手的藏族大嫂。她上车后也是十分的感谢。之后的一路上,我们就在僧人的诵经声里听着藏族大嫂和我们唠叨。</h3><h3> 那位胖大嫂实在是个爱说话的人。她在一个劲地夸赞我们的同时,也抱怨了其他一些汉族司机不肯搭人的行为。在她的话里,她一再地表达出邀请我们以后一定去她塔公镇家里做客的热情。当僧人提前下车后,那位藏族大嫂说我还以为他和你们是熟人,你们几个汉族人真好。</h3><h3> 通过这件事情,我很想对到藏区旅行的人们说上几句。既然你喜欢藏区的自然风光,那就应该同时接纳这里的人们。在藏区,人和物本是一体的;没有纯朴的藏区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哪里有藏区奇美的自然风景?到藏区去,应该心心念念地多想着与这片土地结下善缘,例如尊重当地习俗,不欺不诈地交易,不到处乱丢垃圾。而招手搭车其实就是藏区的一种习俗。</h3><h3> 藏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藏区人纯朴,他们人与人之间本就存在一种自然的互助关系。所以,当藏民向我们招手搭车,那说明他们是在无条件地信任着我们,认为我们汉族人也像他们一样是乐于助人的好人。对此,我以为正确的做法就是莫辜负了来自于他们对我们汉族人的这种美好心理。不要冷漠拒绝,也不要绝尘而去。要知道我们这是在融洽民族关系,是在净化藏区旅行的人文环境;同时也是在使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即是利他,也是利己,何乐不为?</h3><h3> 看我文章的人如果觉得我的话还有几分道理,那我们今后不妨就一起践行起来吧。</h3> <h3>  到新都桥后,眼见新都桥的树木不见一片黄叶。很多客栈和宾馆已经关门歇业。街道上看不到游客和摄影人。摄影天堂也是有季节的。</h3><h3> 当第二天一早起来,外面居然大雪纷飞。这天气显然是无法去到雅哈垭口的,我们遂决定就此结束旅程。</h3><h3> 近中午时雪停,我们开始返程。以前多次翻越折多山,天气都不错,唯有这一次遇到雪天。因为担忧山上道路结冰,内心还是有几分的紧张。到了折多山下,也像那些谨慎的司机一样,打算给车轮装上防滑链。</h3> <h3>  我摆弄了很久,也无法将防滑链装好。正在焦灼之际,来了一个藏族小伙,说给30元可以帮我装好。看他熟练的动作,才想到这该是他的生意。</h3> <h3>  公路上车来车往。这样的雪天,进藏的道路依然繁忙。318国道无疑是所有进藏的六条线路中最为重要的一条。</h3> <h3>  无雪的时候折多山的盘山路是这样的——</h3> <h3>  现在是这样的——</h3> <h3>  到4298米的垭口休息区,我们停车下车。</h3><h3> 前几次翻越折多山,都没有游览,没有对这座山做更多的了解。</h3><h3> 我们每次的川西高原行都是从317、从阿坝州开始,然后才是甘孜州。因此,每一次旅行,几乎都是从新都桥由西向东翻越折多山而结束。或许是每一次的藏区之行都有了沉甸甸的收获,感觉内存已经储满,因此才忽略了对折多山的瞻仰?</h3><h3>  </h3> <h3>  登上山上的观景台,视野里是从未欣赏过的壮丽雪景。</h3> <h3>  折多山是进藏的第一座高山垭口,以前的川藏线上第一座险山是二郎山。二郎山修建于1950年。当时施工条件极其简陋,导致每公里平均要牺牲7名战士。</h3><h3> 我还记得《歌唱二郎山》这首歌:二呀嘛二郎山呀高呀嘛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要把那公路修到嘛西藏……</h3><h3> 到90代末,二郎山隧道贯通,进藏就再也不必翻越险峻的二郎山盘山公路了。</h3><h3> 今天我们能够平安疾驰于坦途,多亏了那些奉献和牺牲的革命先辈。对他们,我们该永远心存感激,牢记不忘。</h3> <h3>  折多山是一条地理分界线。只要从康定向西翻越折多山,就标志着进入了青藏高原之川西高原。</h3><h3> 折多山是雅砻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山的西面是雅砻江流域,紧邻山东侧是有着壁立千仞之险的大渡河峡谷。</h3> <p>  折多山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风情民俗建筑等等一切便截然不同。在康巴藏区,你看不到汉族居住区和汉族民居,所见几乎都是藏民族庄重坚固略成梯形的石砌大屋和藏族村寨;他们的地里种的青稞,草地放着牦牛,山上飘着经幡。而在折多山东面康定这边,民居都是汉族的坡顶小瓦房,房前屋后种着蔬菜,栽的果树,养着鸡鸭,跑着猪狗。</p><p> 折多山还是嘉绒藏族和康巴藏族的分界线。整个大渡河峡谷地区和折多山东侧大渡河峡谷一直向北,直到大小金川丹巴马尔康和汶川黑水理县松潘红原的全部大渡河流域,尽属嘉荣藏族世居的地域。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你不知道这种以地理划分居住地域的做法是何时形成,又是怎么形成的。</p><p> 在川西高原,很多人分不清楚哪是嘉绒藏族,哪是康巴藏族。其实只要是在大渡河流域,那就是嘉荣藏族;再看他们的民居,凡是民居屋顶四角立有两尺左右高粉刷成白色小尖角的那就是嘉荣藏族了。</p> <h3>  在下山时,看见来车都没有安装防滑链,我们于是在一处洗车处停车,准备卸下防滑链。我以为自己能胜任这项工作,却没想到将链条掐住在车轴的的缝隙里。这时有一个汉族小伙过来问:需要拆链条吗,30元。</h3><h3> 看看,还没有下山,民族的分界线就已经体现了出来。</h3> <h3>  下山路上,有4962米的折多山主峰相伴。</h3> <h3>  有专门的观景台。</h3> <p>  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喜爱悬挂国旗。看到后,内心很有一种亲切感。因为这很可以体现少数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一种依赖关系。</p> <h3>  到了山脚,有观景台俯瞰康定城。</h3> <p>  康定城海拔2560米,折多山主峰4960米,高差相差2400米;折多山垭口4298米,与康定城的高差相差差不多1900米。</p> <p>  据说,在天气晴好时,在折多山垭口可见贡嘎雪山。驴友们路过折多山时,千万可别忘了这一点。</p><p> 顺便再告诉驴友们,从康定到泸定通高速了。以前要走百多公里,现在只有四十多公里远,全程几乎全部都在隧道里。</p><p> 这条高速叫雅叶高速,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它。雅叶高速,就是从四川的雅安到新疆喀什的叶城。这条路如果修通了,就意味着从四川到西藏和新疆有了一直达的高速,这是多大一件好事啊,让我们期待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