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母亲杜秀英百岁诞辰纪念

晴儿(拒私聊)

<h3> 妈妈的一生并不算传奇,但是对于一个裹过足的女子来说,能骑马打枪,能趴在死人堆里躲过日军的搜索,能顺利完成传递情报任务,也算是一个巾帼英雄了。</h3><h3> QKL</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b>&nbsp;&nbsp;&nbsp; 纪念母亲百年诞辰</b></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母亲已离开我们22年了。我时常会思念她:想起她慈祥的目光,想起她常常仰起头爽朗的笑,……母亲在的时候, 每到春节的大年初七,我们都会给母亲过生日,送她生日礼物,她总是笑呵呵的,很开心。</p><p> 2020年正月初七是母亲一百岁诞辰纪念日,我要把深埋心底的话大声对您——我亲爱的妈妈说:妈妈,我非常的爱你!</p><p> 一直以来想写点回忆,纪念我的母亲——亲爱妈妈…………却不知如何下笔表达我的思念和对母亲的依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是家中的老小,跟母亲在一起的日子多,脑海里满满的都是慈祥母亲形象和她的故事:我幼时溜出幼儿园独自一人去单位找妈妈,小学时一人去安徽巢湖看下放乡村的妈妈,16岁陪妈妈去大连看舅舅,80年代初陪妈妈第一次游黄山……</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家父严厉,母亲慈祥,我们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母亲外柔内刚,很护孩子。她读书不多,话也不多。但是工作能力强,格局大,处理事情果断。</p><p> 母亲喜欢喝啤酒、吃水饺,喜欢养一群鸡。每次母亲她一吃水饺就会发自内心的喜悦,她会坐在桌旁把一锅饺子汤一碗一碗、满足的喝光,喝的那叫红光满面和高兴啊,即便是吃山珍海味,也不如那各种馅的水饺对胃口。原先我真的不理解妈妈的喜好怎么这么容易满足,随着我的岁数大了,口味越来越随她老人家,我也越发馋着妈妈的味道啦。</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工作一辈子的妈妈,她虽不精于料理家务,但是妈妈烧菜的味道却是独一无二的。妈妈会很轻松的做大白菜点小豆腐配着煎饼吃、蒜泥和醋凉拌菠菜粉丝(加上黑木耳、鸡蛋皮)、做麻麻的呛菜,自制豆腐乳……</p><p> 小时候我们兄妹几个几乎就没有上过医院的印象,更没吃过药。只要我们一头疼脑热,妈妈会给我们治病——推拿和穴位按摩,她传承了姥姥的按摩治病技术,她会从头到脚的给我们推拿和按摩,直到推拿的身上发红和发热,母亲她自己也累的出了一身汗为止。随后再做一碗热气腾腾的、放些胡椒粉、生姜、葱花和萝卜丝的面疙瘩汤,再卧上个荷包蛋。那扑鼻的香味,让人一想起就垂涎三尺。会喝出一身汗,不用吃药,睡上一觉,即刻退烧,病就好利索了。</p><p> 影响最深的是妈妈做的油煎萝卜丝饼,我们喝着薄薄的粥、吃着香脆的萝卜丝饼,嘴角流淌着些许油水,上来一锅饼,很快被我们吃光。</p><p> 还有脆香的葱油饼、自己擀各种面条、包水饺,……讲起水饺就想起儿时常常被妈妈喊去一起帮着包饺子。儿时不懂事,也不大喜欢吃水饺。常常是到了周末或逢年过节的均要很不情愿的跟着妈妈一起包饺子。尤其是大年三十包饺子,妈妈会笑眯眯的对我们几个孩子说:明天初一吃水饺,你们几个注意了,如果饺皮破了不能说破了,只能说开了、发了或挣了(图吉利),……我们几个一听就乐了,小眼睛放光,暗自窃喜:想着明天说“破”了。妈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坏想法,转身拿着草纸回来把我们的小嘴一个个的擦一圈 ,边擦边说:小孩嘴屁股嘴。大年初一水饺下锅后,我们伸着脖子、睁大眼睛仔细看着大锅里翻滚的水饺,直到妈妈把水饺一盘一盘的捞上来。一旦出现了破了皮的水饺,我们几个即欢天喜地拍着手、异口同声跳着说:破了,破了,……温和的母亲笑而无语,也不责备我们如此的不懂事情,由着我们在那里淘气、欢叫着,……</p><p> 妈妈做的菜和面点的味道,真的是好吃,想起妈妈的味道,会思念无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妈妈针线手工也是她的绝活:会做丝棉袄、裤,纳鞋底做鞋子,兄弟姐妹多,妈妈总是在赶着做,常常是晚上看着妈妈忙活的背影睡着了。</p><p> 记忆中的母亲慈祥、平和,从不抱怨和责备,父母亲志同道合,爱得含蓄而深沉。</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往事如风、如烟、如梦,……</p> <p class="ql-block">母亲的大哥杜吉甫</p><p class="ql-block">杜吉甫,临朐县杨善乡福山集村人。1925年于济南正谊中学毕业后,入山东省武术传习所受业。在济南求学期间,曾加入学生联合会,参加过声援“一二·九”运动的游行和抵制日货等活动。后在寿张县和临朐县任中、小学教员。</p> <p>1937年,日军入侵山东。1938年3月,他弃文从武,带领家乡附近的青年到夏家台子村集合,参与组建了临朐县人民抗敌自卫军。不久,自卫军与益都县的抗日军队会合,编为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十支队,他任七中队队长。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入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高干训练班学习,此后在四野部队历任连长、作战参谋、营长、团参谋主任、团参谋长、副大队长、鞍山市兵役局局长等职。军旅生涯20余年,1955年授中校军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南征北战、驰骋疆场,先后参加过张许、利津城、清水泊、商河、山海关、长春、四平等多次战斗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家族概况他堂叔兄弟10余人,大多受其影响而走向革命,其中有5人在战争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其胞弟杜焕(原名杜祺庆),1938年入党后曾任福山集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41年与叔兄弟杜善庆(中共党员)同时被叛徒抓去益都杀害,堂叔兄弟杜宝庆(中共党员),1941年被汉奸杀害于益都县赵疃村。1959年4月,他转地方工作,先后任旅大市民政局副局长、旅大市人委视察室视察员和旅大市政协委员等职。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作风。“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过不公正对待,但他一直坚信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文化大革命”后,他虽年老体弱,仍然坚持学习,关心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1981年2月13日病逝。</p> <h3>中年时的母亲</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妈妈的家庭</b></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正月初七是吉日,是我母亲的生日,民间叫“人日”。母亲杜秀英出生在山东临朐县一个农民家庭,一个革命家庭。长辈们都说姥姥长得漂亮出众,高挑的身材,高鼻梁大眼睛,白肤红唇。大姨和大舅有些像姥姥,但没有姥姥漂亮。看来我的妈妈长得像姥爷,富态的国字脸。姥爷和姥姥生了很多的孩子,只活了4个:二个舅舅一个大姨,母亲是最小的闺女。二个舅舅和我的妈妈,以及大姨父、两个表哥等同族亲戚均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了革命队伍。</p><p> 杜家世代重教育,家里虽贫穷,但是姥爷能把两个舅舅都供读私塾至师范学校毕业。可想而知姥爷和姥姥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二个舅舅读书出身,几乎没干过啥农活。</p><p> 大舅杜吉甫打小好打抱不平,看不惯旧社会旧制度,他满世界寻找中国的出路,瞒过姥爷用家里给的学费上武术学校学武术。传说当年,大舅在乡里乡外百十里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称八哥(杜家排行第八)。</p><p> 唯一未曾见面的二舅因叛徒出卖牺牲在抗战时期,姨父及大表哥先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场上牺牲。姥爷和大姨(双烈)家是革命烈士家庭。</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姥姥信佛。听妈妈讲,每到农历初一、十五给佛供香时,我的妈妈就会躲到桌下“拿”难得一见的供品吃。姥姥一转身看到供品少了就非常吃惊,立刻跪拜,口中念叨“菩萨显灵了”。妈妈躲在桌子下面捂嘴窃喜。母亲小时候机灵,但是体质较差,时常闹病。无奈之下姥姥带着她的两个闺女找先生算命。日后我姨和我母亲被老先生一一说中:我大姨“日后生活坎坷和艰难”,我母亲“会先苦后甜”,………。我姨父原是教书先生,有文化有职业,家里的日子还能基本温饱。姨父及大儿子为参加革命离家并均先后壮烈牺牲,留下二男三女孤儿寡母及双亲老人,我大姨的日子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大姨没读过书,但是觉悟很高,丈夫和一个儿子牺牲了,她依然让另一个儿子也随我母亲一起找队伍,参加了革命。</p><p> 母亲从小坎坷,虽是农村出生,但是她受到了几位兄长参加革命的影响,使得她有觉悟有大志向。</p><p> 我们的父母,他们志同道合,性格互补,相互谦让;子女懂事孝顺。母亲一生就怕麻烦别人包括自己的子女,即便离世,也是在“五一”节前夕(98年4月28日)午休时分,安详、永远的走了。没有惊动亲朋好友和同事,我们也没有因此请假影响工作。</p><p> 母亲是位有福之人,感谢和感恩从未见面的姥爷和姥姥,冥冥之中,她们在天之灵一直在保佑着他们的女儿、我亲爱的妈妈。</p><p>🙏 🙏 🙏</p><p>&nbsp;&nbsp;&nbsp;</p> <h3>漂亮的大姨像我姥姥</h3><h3>我母亲的大姐杜吉霞</h3> <h3>大姨父高俊之</h3><h3>高俊之(1901~1948),原名高同曾,字湘生,革命烈士,临朐县杨善乡小高家庄人。</h3> <h3>大姨父他青年时期就读于临朐县师范讲习所。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9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员的合法身份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其长子高存林(原名高传典),16岁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组织读书会,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939年春,高俊之支持高存林参加革命队伍。存林入伍后,进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分配到八路军山东纵队直属青年营任文化教员,1941年在抗日战争中牺牲。1939年秋末,高俊之参加中共临朐县委在朱家坡村举办的党员训练班,受训结束后毅然弃教从戎,先后在中共鲁中二地委抗敌报社、二地委敌工部和二军分区政治部工作。</h3><h3>1943年被评为模范工作者。1945年下半年调鲁中军区第九师政治部任联络干事;翌年,又调至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三师兵站任政治协理员。在任职期间,组织上曾批准他享受保健待遇,但他坚持与干部战士一样生活。</h3><h3>1947年秋,他随军开赴河南。次年初,为加强地方武装力量,组织将他由野战部队派至西华县大队,任副政委。1948年春,他奉命率领县大队二连去商水征集军粮,返回途中同国民党便衣侦察营遭遇。他临危不惧,指挥部队与敌搏斗,终因寡不敌众,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47岁。</h3> <h3>妈妈抱着我的姐姐</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二、人生第一次出走</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幼时找妈妈</b></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上托儿所的时候,是4岁左右?我非常依恋妈妈,可能是想妈妈了,就试着几次偷偷跑出去独自一人乗车找妈妈。凭着曾经的记忆大概是乗无轨电车(不记得是否要换车)到上海华光啤酒厂找妈妈。当时啤酒厂的门卫是长着一圈络腮胡子的印度人(上海人称“红头阿三”),每次要通过门卫的时候,我都要屏住呼吸、鼓足勇气往前冲,极力想躲开门卫印度人,但是每次均以失败告终,总是被他逮个正着。印度人认识我并知道我是来厂里找妈妈的,他总是把我高高举起来,然后用大胡子扎我的小脸,我很生气也很无奈。然后门卫会把我送到妈妈的面前。妈妈每次看到我都会显得很吃惊和高兴,她弯下腰抱起我:克珍,你又来了,真能啊!这一天,我很幸福地赖在妈妈办公室,并和妈妈一起到食堂吃饭。记得食堂墙外面有一排水龙头,打开流出来的是啤酒🍺 ,很小的我会用杯子接点尝尝试着喝,然后下班和妈妈一起回家。回想起来,这是那天我最幸福的时光。当然了,妈妈会打电话给托儿所,批评老师失职 。😊</p> <h3>母亲抱着哥哥,姐姐萌萌的站着</h3> <h3>中间最小的是我</h3> <p>儿时的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小学老师来家访</b><br></h3><h3> 我上面紧挨着二个哥哥,姐姐比我大五岁。所以姐姐穿着比较体面好些。我基本是穿着两个哥哥穿剩下的衣服长大。夹克衫,男士裤子,变了形的翻毛皮鞋,一时半会还穿不坏,两套呢。想象一下吧,在讲究好面子的上海人、同学面前,我除了小脸长得白嫩秀气外,穿一身男装和大几号的翻毛皮鞋,咣当咣当地走路,像美国大兵?偶尔穿女士衣服吧,还是大襟棉袄和厚重的大棉裤,穿得两个胳膊臃肿支楞成45度,像个稻草人。几乎不反抗的我小声责问妈妈,为什么穿大襟棉袄和大棉裤?妈妈笑眯眯的说:不漏风暖和。小小的我挺郁闷的,但是又很无奈。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愣是被俺山东人妈妈打扮成男孩的模样,……😁 好在我们住的上海虎丘公寓的邻居基本上是南下上海的北方人,邻居都是小的捡大的衣服穿。</h3><h3> 一次上海四川中路小学的班主任来家访,看到我们家房间这么多,光卫生间就有二个,条件很不错。对此,老师比较严肃的向妈妈提出意见,她说学校经常有外宾来参观,秦克珍同学穿的不好看,你家的条件是可以让她穿的体面些的等等(我听到暗自赞同),只听妈妈很有礼貌的问老师:您说完了吗?然后给我的老师上了一堂政治课:现在我们的国家和百姓都不富裕,毛主席一直提倡我们要艰苦朴素和艰苦奋斗等等。最后,班主任愣是被妈妈教育的连连点头,逃离了家访 。</h3><h3> 可怜的我,小时候穿的衣服,妈妈让我感到有点自卑。 缺啥补啥,人一辈子都在寻找平衡。长大了的我,即便是穿着普通的衣服也会干净利索、整出不普通的感觉。当自己独立了,有了能力的时候,总算是找回做女生的感觉。</h3> <h3>我的小学毕业照</h3> <h3>年轻时的我</h3> <h3>姐姐一家三口在传玺哥哥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 <b>四、去巢湖农村看妈妈</b><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文革后期,“走资派”的爸爸被隔离,妈妈下放到安徽省巢湖县农村一个偏远的村庄。家中的房间被单位又安排了邻居潘克华家一间。老三届的姐姐和哥哥已下放安徽省青阳县农村。家里只有小哥和我相依为命。那时候单位每月给未成年的我们发放生活费,小小年纪的我(小学生十二岁左右)就承担起一日三餐、照顾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的小哥,那时候他在上初中。11、12岁应该是父母正在呵护的年龄,每天我得早早起来熬粥做早餐 (烧煤球炉,有时候炉子灭了还得起火生炉子),小哥他每天的早餐就是一大碗香喷喷的蛋炒饭和一大碗浓稠的的大米粥。</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那时爸爸在隔离后期,会偶尔允许他回家探视我们未成年的孩子。他把家里唯一的一个电子管收音机(较大)用一个格子老土布扎起来 ,让我背在身上送给下放农村的妈妈用。我满怀期待的出发,当到了县里的一个路口,司机让我下了车,我以为即刻就能看到妈妈。下了车子看到的是一片旷野。拿了地址问了问当地老乡,当地人指着最远处的一座隐隐约约的大山说,村庄在大山脚下 。到了大山就到了村庄。我走啊走,一个人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走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已近黄昏,还是没有走到山边。四周也没人,我背着收音机感到非常的沉重,因为怕晕车,中午没吃喝,此时感到又渴又饿又累,前所未有的恐慌笼罩着我,我绝望地放声大哭起来,一边哭喊着妈妈一边抹着泪水、朝着大山目标一步步地走去,……哭声被一个比我还小点(估计8岁左右)放牛娃听到,他牵着牛走过来帮助我 ,让我骑上牛(很难骑,坐在上面也很难受),他牵着牛领着我到了妈妈的村庄。人在囧途中,有人伸出援手相助,那真是让人终身难忘。好人一生平安!</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妈妈看到我的出现很是高兴。妈妈的精神面貌比在家要好很多,好像也很放心我和小哥自己在家生活上学。妈妈她来自农村,现在又回到了农村,回到老百姓当中,感觉她就像鱼儿见到了水,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接地气、那么的愉悦。大山下的村庄很少看见省城来的老干部,又是个褁过脚、有着齐刷刷短发的抗战出身的女干部。队长把妈妈安排在副队长家旁边。副队长一家负责照顾妈妈。他时不时地挑水打柴、送蔬菜给妈妈,副队长一家人厚道朴实。全村庄老乡把妈妈像老佛爷一样供起来了,稀罕的很呐。</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晚,我和妈妈睡在一个被窝里 ,妈妈很快进入了梦乡,打起了小呼噜。一路找妈妈已经很疲惫了,晚上却被房梁上跑来跑去吵闹的老鼠吓得不得安宁。好不容易疲倦的睡着了,又被老鼠凉凉的小脚从我额头跑过去而吓醒。妈妈住的这个房间有可能过去是个仓库,老鼠成灾。</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次日,阳光明媚,是个好天气。妈妈没有因为小女儿的来访而改变自己的活动。妈妈让我随着邻居副队长新娶的媳妇到田里转转和帮忙。她穿着列宁装 ,精神抖擞地到大队还是公社去开会(工作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村庄的副队长刚刚结婚不久,不爱说话的新媳妇长得俊俊的、爱笑的脸一直红扑扑的,小俩口很恩爱。后来妈妈回原单位后听说,小媳妇在家里生孩子 ,因大出血死于难产。🙏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前几年昌林陪着我自驾去巢湖找妈妈下放的村庄,到了乡镇因忘了村庄名称,找来找去找不到。我很想感谢当年的放牛娃,我想感谢村庄的老乡,尤其是副队长。</h3><h3>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啊!🙏🙏</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现在想想,当年的我还是撒娇的年龄,老爸就让我独自一人去农村送东西给妈妈,也真够放心的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在理。“乱世出英雄”也是生活所迫。好在那时候的大环境还可以,还没出现人贩子。乡村老百姓还是非常朴实的。</h3> <h3>妈妈在大连</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陪妈妈去大连看舅舅</b><br></h3><h3> 妈妈和他的哥哥——我们的舅舅因要抱养妹妹孩子的事情反目,中断来往很多年。在自然灾害时期(1959年左右),大舅杜吉甫派他的警卫员和勤务员两名战士从辽宁到上海来抱养他妹妹家的孩子,战士随身带来两大麻袋食品(胡萝卜、土豆啥的)帮助妹妹家度过自然灾害困难期。父亲事先不知情,为此,听说父亲发了很大的火:孩子一个也不多!坚决不同意把孩子过继给大舅。妈妈只好反悔,两名战士空手返回。从此,兄妹中断来往近20年。</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爱说教的舅舅</b></h3><h3> 我16岁上高中那年,试探着问母亲:想不想您的大哥?母亲说她一直挂念着她的大哥:小时候哥哥对她很关爱,对她的成长和帮助也很大。这么多年来,不爱说话的母亲她心心念念他的哥哥:不知道他现在身体如何,过得好吗?那年的寒假,我陪妈妈乗火车坐海轮到大连找到了舅舅。兄妹俩一见面就相拥而泣,血浓于水啊。虽然相互断了近20年的联系,但是血脉是割不断的。</h3><h3> 每天舅舅拉着妈妈的手,叙说着这些年的家事、国事和小时候的往事,……她们偶尔也会因为某些看法不一致,兄妹俩都会生气。在大哥面前的小妹似乎又回到了昔日儿时的任性。不一会儿舅舅生怕得罪了自己小妹,连喊着他的妹妹过来,过来……</h3><h3> 读过书当过教师、戎马一生的舅舅特别的爱说教。爱讲马列主义理论和大道理,时常会把你的脑袋讲疼。比如,大清早你刚去问候他老人家,他就会出题让我回答“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无论你如何认真、努力地回答,他听完后依然会滔滔不绝地叙述他的正确答案:这个祖国包含着许多的知识点:地理、地貌和地质,多少个民族、人口、历史文化、省市,现在和历史……凡此种种,既要笼统又要展开叙说。放眼世界:几大洲几大洋、多少国家和人口,历史文化,从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到战略战术一一对应展开,……等等。有时候,我听着听着就走神了:想象面前这位长者——有着军人气质、威武的舅舅 ,曾经年轻时的模样,该是英俊潇洒出众和能文能武:他骑着高头大马,挥着战刀、帅领着部下英勇杀敌,南征北战叱诧战场,……忽听舅舅在喊我,他打断了我的走神漫游,舅舅让我复述他刚刚说的话,……额滴娘啊,在舅舅身边的我快要崩溃了,这老人家哪来的那么多问题和话啊!我这一辈子也没有听过父母亲讲过那么多的话,真庆幸我生长在一个安静平和、放养的家庭。</h3><h3> 现在想想,老人家他很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渊博的学识、革命理论等浓缩、传授给自己的下一代。无论你是否能消化和接受,其说教的方式和效果实在是不敢恭维。母亲说她哥哥的说教是“形而上学,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为此,舅舅很高兴地接过话、针对形而上学和妈妈展开了新一轮的理论探讨。</h3><h3> 戎马一生的舅舅他作为军人指挥官和教官还是很称职的,即有理论水平又有实战经验。解放初期,舅舅曾经任中国东北军政大校教务主任(是不是这个军校名称和职务,只记得舅舅说过),当时林彪兼任校长,彭真兼任政委。军校隶属四野编制。</h3><h3> 在舅舅家里,我时常看到舅舅他深情地注视着他的老妹,双手并拉着妹妹的手反复问:老妹啊,你在上海市供电局当过纪委书记?母亲私下对我说,你舅舅是看不起我。我帮着舅舅回答:舅舅他是对你刮目相看,欣赏和赞扬呢。因为在舅舅他的脑海里满满的都是他至爱的老妹儿时的故事和村姑的印象,……</h3><h3> 军人出身的舅舅,老了有点像白求恩,坐姿板直很威武。虽然那时候舅舅的身体状况不太好,但是很健谈,精气神很足。舅舅谈了许多妈妈小时候的故事以及他个人(人称八哥)当年许多拔刀相助的英雄经历。更多的是回忆战争时期一起作战时牺牲的许多战友、部下英勇杀敌事迹。包括他自己的亲兄弟被叛徒出卖牺牲的经过,……谈起往事舅舅他包含泪水,他说:我之所以能活到今天,是有许多的战友用身体血肉之躯保护他、换来的命,尤其是攻打解放四平战役,牺牲的战友无数。革命成功,建立新中国真是无数先烈换来的!</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text-align: center;"> </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母亲幼时常闹病</b></h3><h3> 舅舅问起妈妈有否心痛的毛病,我说没见过。他小心翼翼压低声音、很内疚的说,你妈妈小时候经常闹病,每次犯病时,疼得是一身汗水、要死要活、很吓人。这个病是我和你们的小舅舅给吓出来的:姥姥家的邻居去闯关东了,家里没人。俩个舅舅想帮着姥爷干点农活,苦于没有农具,就让还小的妈妈钻进邻家去拿农具,妈妈钻进黑乎乎的房间后递出了农具,她人还没出来,舅舅开玩笑说了一声“谁谁”回来了……从此小时候的妈妈就落下了心痛的毛病。一犯病,舅舅他就背着妈妈满山坡跑,一直跑到妈妈昏睡过去。后来吃了很多的偏方。有些偏方我舅舅告诉了我,但也实在是不便写出来,我妈妈她自己也从来不知道小时候自己在吃的是啥东西。</h3><h3> <b>封建思想—女娃裹脚</b></h3><h3> 在旧社会的山东乡村,女孩在儿童时期就要开始裹小脚,裹成尖尖的“粽子型”不让脚长大。妇女若有双大脚会认为不雅。我姥姥在她小女儿大约6岁左右就开始了裹脚,由于裹脚疼痛的夜不成眠,母亲就一夜夜的哭泣。哭的全家也不得安宁。当时大舅从外读书回家看到小妹妹撕心裂肺的哭,到了晚上他就偷偷的把小妹脚松绑,姥姥不允许,舅舅就去说服她们,再加上我母亲的反抗,姥姥说“大脚闺女是说不上婆家的”,舅舅坚定地说,“没婆家我养小妹一辈子”!最后是姥姥姥爷只好放弃和妥协了。因此,我的母亲有一双被解放、半大的脚,约有34码。这双被解放的脚在战争年代和日后的生活质量均起到很重要的帮助作用。</h3><h3> 长兄如父,兄妹情深。</h3> <h3>即是母亲的亲人又是战友</h3><h3>大姨的儿子高传玺(我们的表哥)</h3><h3>原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于2017年10月10日在平度逝世,享年90岁。</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h3>我大姨的二儿子高传玺</h3><h3>山东省临朐县人,1943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临朐县杨善乡小高家庄村自卫团团长;益都县仁河区委书记;昌潍地委组织部科长,昌潍地委农工部科长、昌潍地委机关党委副书记,昌潍地委组织部副部长;昌乐县委常委;平度县委副书记,平度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平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h3> <h3>大姨的女儿我们的表姐(长得很像她小姨——我母亲)高传玉,今年已92岁高寿</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六、大姨和妈妈的姐妹情</b><br></h3><h3> 大姨在家是老大,妈妈是老小,姐妹俩岁数相差近两旬,大姨孩子的岁数——我们的表哥表姐们的年龄与妈妈——她们的小姨接近。听妈妈自己说过,小时候不懂事,她姐姐在给孩子喂奶,刚学步的她会跑过去抢奶喝。大姐如母,大姨也会像“妈妈”一样很疼爱她的小妹妹。</h3><h3> 抗日战争时期,姥爷家是共产党家属,没有人性的日寇实行“三光”政策,进村庄就杀、烧、抢,在山东临朐县很多村庄成了无人村。姥爷和姥姥均死于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无钱看病</b></h3><h3> 妈妈在年轻时得了伤寒,高烧不退,家中困难的无钱抓药看病。大姨把她妹妹背到山洞里藏起来,并让她的小女儿,小传玺哥二岁的妹妹高传玉(长得很像妈妈——她的小姨)——我们的表姐留在山洞照顾妈妈。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感染导致的传染病。病菌感染者是伤寒唯一的传染源,通过粪以及口传播。主要是水源污染,所以可能导致广泛分布,或者流行性爆发。此外,也可能是由于食物的污染或日常接触造成的。都可能导致伤寒杆菌的感染。临床表现有发热、皮肤出疹子,……当时妈妈部分皮肤已溃烂,高烧不退说胡话,只能喂点水,只能靠自身的免疫力慢慢地活了过来、身上留下一个溃烂的洞,自愈了。妈妈挺过来活过来了,表姐却被传染上了,……当年,我们的大姨除了要照顾自己一大家要活下去,还要关照着双亲老人和她的小妹妹。为了寻找出路和活下去,坚强而慈悲的大姨又让她的二儿子传玺哥哥陪着妈妈找八路军队伍。从此,妈妈和传玺哥哥参加了革命,走上了一条为了天下百姓、解放全中国的光明大道。</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姨探亲</b></h3><h3> 我们随父亲从上海来安徽的60年代,父亲带队在安徽水电站搞四清工作。大姨在小儿子高传珍陪同下来合肥看妈妈。大姨脚比妈妈小(标准的三寸金莲),个子高挑像姥姥,人清瘦干净利索,一看就能感觉出我的姥姥和大姨曾经的美丽。这是一位双烈士的家属,一位来自山东沂蒙山区老革命根据地千千万万当中的普通一员——有着三寸金莲的小脚大娘,一个曾经在战争时期饱受生活艰辛磨难的老太太。大姨她没读过书,但是她有文化、觉悟高。她的丈夫和二个儿子都在抗日期间先后参加了革命,其中丈夫和大儿子均先后牺牲在抗日战争时期和中国快解放的前夜。我亲爱的大姨她是烈士家属,是烈士的母亲。她独自一人养大了6个子女,以及照顾双亲老人;一人承受着生活压力和艰难,……大姨,我向您致敬!全中国的解放有您的贡献和功劳!您的家人、小妹——我的妈妈等能活下来,能有日后的幸福都离不开您的支持和帮助!</h3><h3>那些天,有着大姨在家的日子,是妈妈她们姐俩难得一聚的日子——快乐的日子!</h3><h3> 大姨和妈妈一样话较少。你不问,她不说。大姨她总是慈祥、默默地看着我。只记得我说身上有点痒,大姨她就很紧张地在我内衣上翻看找虱子。妈妈大笑,说这里不会有虱子的。大姨在我们家的那几天,妈妈很高兴,时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h3><h3> 爸爸听说大姨来了,特地从水库买了一条像人一样高的大鱼回来,欢迎大姨的到来。大姨她很有性格,说想妹妹就让小儿子陪她来了,只过了几天她又惦记着老家的一摊事儿,说走就要走,没得商量。看出妈妈她很是不舍得的 ,后来在文革结束后,妈妈一人回山东老家去看过她的姐姐,……再后来,是因为妈妈的突然来访,大姨兴奋过度受了刺激,可能得了中风,往后大姨的脑子就糊涂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带着女儿回母亲娘家</b></h3><h3> 2002年女儿大二的寒假,昌林和我带着女儿到了妈妈的故乡。在传珍表哥的陪同下,我们给未曾见面的姥姥姥爷扫墓、跪拜祭奠。</h3><h3> 当年是表姐在我母亲生重病时在山洞里烧火喂水日夜照看的。记得我小时候,母亲曾经多次非常感谢地提到此事。为此,我专门去看望了长得很像妈妈的表姐高传玉,她比我大近30岁,她嫁到离娘家挺远的山村里。我初次和表姐见面似曾相识,感觉我们已相识很久——非常的亲近。当她看到小姨女儿一家来看望她,表姐乐得不知如何是好。</h3><h3> 在表姐家里我看到她家的堂屋的镜框里挂着我母亲穿着军装的老照片,可见小姨亲人在她心里的重要位置。表姐的手摸上去胖胖肉肉、软软的,她笑起来和妈妈一样,会抬起头发出爽朗的笑声,我也继承了这充满感染力的笑法。我女儿看到这位姨妈就像又看到了她亲爱的外婆,她稀罕地对我说,“妈妈,你把姨带回家吧”,……传玉表姐生了很多儿女,孩子们都很孝敬她。表姐做出来的饭菜和妈妈一样,有妈妈的特有味道。看来那也是妈妈的妈妈——姥姥的味道。</h3><h3> 连续几年我们只要到山东就会抽空去平度市看望大姨的二儿子传玺哥哥。</h3><h3>2016年的夏季是我们最后一次看望了传玺哥哥一面,那年他已是近90岁高龄了。这次,传玺哥哥他看到我一改以往的激动,很平静的说,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没想到还能活到90岁高龄,他很知足。分别时,唯独这次他没有落泪,情绪平和稳定。</h3><h3> 他和妈妈是同天参加了革命,他们即是亲人又是战友。我们两家一直有来往。父母退休后会山东时还专门到平度市看望传玺哥哥一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正月初九是传玺哥哥的生日。谨以此片纪念我的亲人们!</h3><h3> 大姐如母,姐妹情深似海。</h3><h3>大姨对妈妈有恩!好人一生平安!</h3><h3>🙏 🙏 🙏</h3> <h3>父母亲退休的日子</h3> <h3>父母在半汤温泉疗养院</h3> <h3>父母亲和传玺哥嫂的合影</h3> <h3>传玺哥哥在我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七、母亲对我点滴教诲</b><br></h3><h3>&nbsp;&nbsp;&nbsp; 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候给人感觉有点没有原则,太袒护孩子,有时候做的让人不可思议。在我的印象里,妈妈对我们从未有要求 ,上学的学习成绩如何好像从来不过问,整天只忙于工作和我们的温饱。以至于我通宵看小说,白天睡觉逃学、不上课,母亲她也无所谓,还会对我的同学说:秦克珍不舒服,请你帮她请个假。在妈妈眼里,女儿休息和身体健康比上学重要。忙于工作的父母亲也从来没有参加过学校家长会,时常是家里的阿姨参加,或者缺席。</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天塌不下来</b></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文革时期,父母亲都是被批斗的“走资派”,一次大院里的一小朋友对我说话难听并侮辱我的家人,当时不懂事的我动手教训了她。事后,我知道因为我惹的事,会给我的父母亲带来“新的罪状”受到批斗和麻烦。吓得我找了个偏僻的地方躲了起来,孤独的我感到很不安、迷茫和无助,犹如坠入深渊。我的母亲在四处找我,她呼喊着“克珍、克珍”,……母亲最终找到了我,她没有半句的责怪,眼神里流露出满满的心疼和深深的爱。她牵着我的手说,“跟我回家。不要怕,没啥大不了的,天塌不下来!”回到家,不出所料楼下果然站了些人,被打的孩子妈妈在那里又蹦又跳、扯着嗓子谩骂,……我学着妈妈淡定的模样 ,权当啥也没有发生。回到家中,原以为会教训的父亲却没有批评我,楼下热火朝天的叫喊与家里的肃静形成强烈的反差,我忐忑不安。不一会儿,母亲端来饭菜对我说 “饿了吧,吃吧。”看着冒着热气的饭菜,我的泪水即刻模糊了眼睛,为了担心妈妈看见,我假装大声的吃饭 ,只是难以吞咽下去。这泪水是来自内疚自责还是压力的释放?是家庭的温暖还是感恩等情感的交织?再困难的事有妈妈就不难,再苦的日子有妈妈会变甜。</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多少年过去了,我也在反思自己打人行为,那个讲难听话的孩子应该也是文革的受害者,再加上她小而不懂事,能原谅。只愿她一辈子积口德。而她母亲的失态也是因我造成的。再有理也不能动手解决。当年的我思考如何面对自己惹得祸?母亲是“凉拌” 。一句“天塌不下来”,一直影响着我,无论在什么环境下要冷静学会坦然处之,学会随遇而安和乐观的生活态度。</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在我的印象里,父母亲几乎没有批评和指责我的“这个不对”、“那个不允许”,母亲总是用欣赏目光看着孩子成长,一直用赞赏和鼓励法来教育和引导,即便是犯了错误,她也不会施加任何压力给孩子。当然父亲对男孩子还是管教很严的。好在我们兄妹几个自我觉悟和改造能力还是挺强的,都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辈子爱学习的好习惯。其实父母亲的三观,他们的言行喜好等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父母的身教就是最好的家教。</h3><p style="text-align: left;"> 现在看来,妈妈的放手教育和鼓励法,实则是一种激励教育和超前的无为而治,是一种大智慧。我是一个被父母亲宠爱、大家庭关爱长大的人,也是一个能吃苦、能干和懂事的人。一个知感恩、孝顺的女儿。父母亲没有白疼爱我,宠爱也没有把我惯坏。</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母亲脾气温和,有修养。我女儿小时候,妈妈时常对我说:对孩子要顺着,不要呛着她,要有耐心。现在轮到我对女儿说这个话了:对孩子要顺着,不要呛着她。<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反思一下,我对孩子的教育不如妈妈有耐心。正因为妈妈的放手和不干涉,使得我们兄妹几个都有较强的生活能力。但是我们的性格均远远不如妈妈有涵养。</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下放农村时候,每次回家都带些新鲜的农产品,妈妈很是喜欢。她由衷地对我说:家里有个农村人真好!我听后不由自主的楞了,随后就是我和妈妈不约而同、爽朗的开怀大笑。</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工作时期,自然会遇到些不愉快的事情。睿智的妈妈用一两句话就会让我即刻释然。</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离休顶替</b></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母亲是为了我能够上来顶替,提前离休的。76年,当一起下放的身边知青先后回城,内招、社会统招或入伍或上学,……这些似乎对我没有多大的波澜起伏和影响。那时候的我被肥西县委工作队借到花岗区在医院负责搞路线教育,工作搞得有些起色 ,“热火朝天”的,常常受到县工作队领导的肯定。此时的我思想很“进步”、有点小飘,觉得受到了重用,很有价值感。于是,我给父母亲写了一封信,中心思想是:立志农村,“农村是大有作为的”,……收到此信,母亲感觉些许不安,老俩口分析:小女儿是否在农村有对象?母亲即刻到单位劳资部门寻问,还有子女顶替的政策?回答是:今年可能是最后一批了。母亲不假思索立刻办理手续提前退休。顶替函我收到了,却不当回事放到一边。接近年底12月份,母亲迟迟不见我的身影,派小哥催办。当时我回答等组织上批复入党,……再后来我去了县里办好了顶替手续,并于76年底回到合肥父母的身边。</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知足者常乐</b></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提前退休的母亲在家期间情绪很好,居家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没有啥失落感。她把中心转移到照顾父亲身上,忙里忙外的。一心只会工作、事业心很重的父亲,退下来用了很多爱好(有着私塾功底的书画重新提笔、种种花草盆景、练气功等等)转移了注意力,适应了离休的生活。</h3><p style="text-align: left;"> 离休后的母亲只在家里,不去参加退休支部组织活动。问其原因,母亲说:不少退休老同志的情绪有问题 ,牢骚满腹。总是不满意和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意见和问题。有的人情绪过激,让人很不舒服。人都退休不工作了,对国家和社会也没贡献了,党和国家还发工资给我们,逢年过节的单位还有这样那样的关心 ,………我很知足了,也不懂他们哪来那么多的牢骚怪话!</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温和慈祥的母亲,是一位随遇而安、阳光温暖的人;一位豁达、慈悲的人;一位普通质朴的妈妈;一位含蓄、有着坚定信仰的革命者。</h3><h3> 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真幸福。只可惜世上最最在乎、心疼和爱我的人远去了。世上真的只有妈妈好!🙏🙏🙏</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母亲对我们从来不说教,他们用自己一生的人格魅力书写一个大写的人,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我们要世代传承他们的高尚品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h3> <h3>大哥一家四口和父母的合影</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父母爱情</b></p><p> 记忆中,从未见过父母他们争执和红过脸。母亲性格温柔贤惠;父亲刚烈威严,他对母亲很尊重很在乎,从来不会对母亲发火。有时候父亲脾气上来、发火了,母亲有时候由着父亲脾气让他发火,但是只要母亲轻轻地说上一二句,就像水一下浇灭了火势。母亲是外柔内刚,她和父亲性格上正好互补。</p><p> 生活品味上,母亲简单、不讲究,爱静不好动。父亲的爱好广泛:喜欢听戏,尤其是京剧,喜欢读书看报,喜欢花草山水盆景,喜欢书法,喜欢锻炼和外出远足……</p><p> 母亲结婚时的年龄已是28、9岁,在当时算是偏大的。我曾经尝试着问过母亲是如何看上父亲的?母亲笑着说,当时她很欣赏父亲三点:一是父亲爱干净。虽然当时刚解放、工作的条件有限,但是他穿的衬衫总是雪白、干净的。二是父亲爱学习。只要有空就看书学习。三是父亲有魄力有才华。特别是作报告,从不用秘书,只是写个提纲,报告讲得生动诙谐有趣引人入胜,经常是出口成章脱稿演讲,大家都喜欢听他的报告,有水平。父亲一辈子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活到老学到老,生活上也是挺讲究追求品味的人。</p><p> 记得在上海,有次父亲遇到一南下老干部,父亲刚要介绍给母亲认识,没想到母亲一下喊出他的名字。原来他们曾经是战友,他算是曾经的追求者之一吧。后来我们两家一直有来往,我小时候到了假期还在他家小住过,叔叔的爱人是南方人,对我们很关照,睡觉时老是给我们小孩子讲:吃黄豆的故事,讲到高潮时大人小孩都笑成了一团。</p><p> 母亲看人准,要求也高,这和她出生背景有关。政治、文化水平一般、无趣的人,母亲是看不上的。反之,父亲能有幸和母亲相遇和相识相爱,也是父亲的福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别样的父母爱情</b></p><p> 在上海有一老邻居,夫妻俩都是一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丈夫英俊儒雅是上海交大(复旦?)毕业,在单位任职总工程师;漂亮而贤惠的妻子毕业于燕京大学(现在北大)在家做全职太太。他们有二个孩子,夫妻俩非常的恩爱。他们出生大家西式教育,他们的爱可以随时、自然的表达。丈夫每次上班和下班的仪式,就是拥抱、亲吻他的太太和孩子说声“我爱你”!</p><p> 一次,我和他们家的女儿咪咪在木质的阁楼储藏室玩家家,咪咪的爸爸上班前专门上到他家阁楼找到女儿并轻轻地抱起来她吻了一下说:爸爸爱你。</p><p> 阁楼狭小昏暗,天窗上的一束光洒在她父亲和女儿的身上,我在一旁拎着玩具娃娃的一只手傻傻的、略有点吃惊地看着,……她爸爸转过身又轻轻地抱起我吻着额头说了声:“宝贝我也爱你”,接着是咪咪说声“爸爸再见”!……这温馨的一幕让我至今难以忘记。</p><p> 咪咪父母爱情是浪漫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父亲如山母亲似水</b></p><p> 小时候每到节假日,只要父母不加班,母亲就会自己留在家中忙家务。父亲有时候会带我们去看场电影,顺便在外面吃个西餐,并采购些食物带回家。印象中的父亲挺舍得给孩子花钱的;最多的是推着自行车带我们几个孩子远离城市到郊外农村。两个女孩坐在自行车上一前一后,哥哥们男孩子跟在自行车后边走。到了郊外田野,父亲自己找个田埂专注的看书。我们兄妹几个奔跑撒野于郊外田园:时而在小塘里抓蝌蚪 ,时而逮蛐蛐,时而追逐菜花上的蝴蝶或蜻蜓,玩的一身汗水和泥土,很开心。天黑之前老爸带着我们回到了家,妈妈已烧好了可口的晚餐,不是水饺就是面条,或是香脆的萝卜丝饼和稀饭,……兄妹几个又饿又渴,狼吞虎咽吃像难看。妈妈的饭菜妈妈的味道,个个吃到肚子滚圆。</p><p> 父母无声的身教,他们各自忙碌的背影,在家里他们默契的配合,一直影响着我们至今。父亲如山,母亲似水。山依着水,水伴着山;青山绿水,好一幅和谐家园的山水画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平淡见真情</b></p><p> 父母志同道合,性格互补。他们的爱情,表面上像似革命同志加友情,互敬互爱互谦让,相敬如宾平淡一生。而当我自己有了家庭后,倍感老一辈的爱情真是让人羡慕和感动:面对需要养育几个淘气的孩子加上自己繁忙的领导工作,这些繁琐的事情和生活父母却能做到那么的从容和耐心,他们之间从不相互埋怨责怪和红过脸。父母从来没有对我们子女说过“我爱你”,也没见过父母之间互表爱意。</p><p> 平淡见真情是老一辈的父母爱情。他们的平和他们的耐心来自修养和智慧。他们的爱深藏在内心源远流长,感动天地。</p><p> 父母爱情含蓄而深沉!</p> <h3>过去的时光</h3><h3>有姑姑家和舅舅家的孩子</h3> <h3>中间后穿军装的是我</h3> <h3>姐姐从部队回来探亲</h3> <h3>&nbsp;&nbsp; 《一些不会忘记的回忆》&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奶奶给我的印象,大多是不怎么说话,经常坐在餐桌边的凳子上,笑眯眯的看着一大家人。奶奶很宠我,作为家里的孙子,这种隔辈亲非常能够体会的到。对于奶奶的记忆也在别人讲的故事里。比如说,奶奶的时候会很宠我小姑,她最小的女儿。别人都去上学了奶奶会让小姑在家里面装病拉肚子。这些故事曾我一度以为奶奶就是一个普通的居家老太太,做做家务,照顾家人。其实奶奶一辈子的经历很多,革命战争年代可谓戎马半生,解放后曾在上海市橡胶厂、华光啤酒厂、上海市供电局、安徽省电力局担任过党务、纪检、工会等职务。据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抓游街,头上顶着十多斤重的水泥帽,很多人都在长期的折磨下低头屈服了,唯独奶奶,一直不低头。我相信这些故事是属于奶奶的,属于她的性格,遇刚则刚,遇柔则柔。战争年代,以激烈的方式坚持,守护自己的信仰;和平年代,以安宁的方式守望,珍惜和平的幸福。在爷爷去世后的一年,我曾听到奶奶呐呐自语:这一辈子,也快随老头子去了。对奶奶最后记忆是22年前的一个中午,我刚睡醒,妈妈哭红着眼睛跟我说奶奶永远的走了,我当时只是觉得空气很静,许多声音戛然而止,而十几岁的年纪,并没有对突然发生的历史时刻有太直接的感觉。最让我印象深的事在有一天晚上,看到爸爸,偷偷的哭,我才意识到,那是他的妈妈再也回不来了。我觉得奶奶用一生很好的践行和诠释了一位中国女性的平凡与伟大:作为一个母亲,一个长辈,对下一代付出最多的爱,作为中国历史变迁进程中的一份子,用自己的坚韧隐忍坚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就如在这次抗击冠状病毒疫情每一天,我们都能看到这样一些报道,一个身为医生的妈妈出发前,隔着门,对着泣不成声的孩子说,赶紧回去,记得要洗手,不要告诉你的同学,他们会嫌弃你。就是这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勾勒中国女性世代相传的生动画像。奶奶的一生是中国杰出女性的缩影,她用一生的践行,将人性中最宝贵的品质和精神力量传承到我的父辈,我们这一代和我们后面的每一代。&nbsp; </h3><h3><br></h3><h3> 寒寒 于2020.1.29晚<br></h3> <h3>在巢湖半汤温泉疗养院</h3> <h3>姐姐晶晶和妈妈的合影</h3> <h3>妈妈第一次当外婆</h3> <h3>晶晶和外婆</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外婆印象</b></h3><h3>今天是外婆的百年诞辰,妈妈几天前就让我写一篇回忆外婆的文章,但我却迟迟不愿动笔,因为外婆在我生命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越是爱得深沉,越怕翻开尘封的往事,也许就是“近乡情怯、欲语还休”吧!但同时,记忆的闸门打开了,那些鲜活的的片段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回放,外婆的音容笑貌是那么真切,仿佛她还在我身边。</h3><h3> “阿婆(bu二声)”是我对她特定的称呼,每一次喊她,她都会慈祥地望着我笑,但这一切在22年前戛然而止,从那时起,我再也没有阿婆了,有时候在心里默念一下,鼻子就会发酸,眼泪止不住地掉下来。到了2008年12月,丫丫出生后一个月,有一天,妈妈在给她洗澡,她突然无意识地叫了一声:阿婆!那一刻,久违的称呼唤起了我太多的记忆!</h3><h3> 我和阿婆相处了21年,她的一言一行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有时候连爸爸妈妈都会说:你太像你阿婆了!</h3><h3> 印象一,阿婆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阿婆慈眉善目,性格温和,说话慢慢悠悠,做事不急不忙。也许是带我的时间长,在孙子辈中,她最偏爱我。妈妈说,在我刚会爬的时候,她怕地上脏,我在爬,她抢先在前面铺报纸。上小学的时候,家里订了两份鲜奶,外公一份,她一份,她总是悄悄地把她那一瓶留给我喝。有一年过年,局里发了两床羊毛毯,阿婆告诉我一个小秘密:这羊毛毯很厚重,我留了一床,等你结婚的时候再给你啊!但也就是那一年,海燕姐结婚来肥,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礼物,外公提出把毛毯给她,阿婆虽然照做了,但心里耿耿于怀了好久,觉得承诺的事情没有兑现,很对不住我,我安慰她:没关系的,阿婆最疼我的,我肯定知道啦!在童年的记忆里,阿婆家就是我温暖的港湾,只要是在爸妈那儿受了委屈,我想起的第一个人就是阿婆,她总是用慈爱包容着我,让我感觉很幸福。虽然阿婆很少生气发火,但触及原则性的问题,她绝对不会轻易让步。记得有一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惹阿婆生气了,我赌气要走,她也不拦着,我梗着脖子走了好远,一扭头,发现阿婆依然站在二楼的窗前,我知道她在担心我,但宁愿让我走也不会轻易妥协。前几年,做过一个梦,梦见周末要去阿婆家,她一如既往地早早站在窗前眺望,我当时很内疚:为什么这么久才想起来去看阿婆?她过得那么孤独,为什么不多陪陪她呢?带着这两个疑问醒来,才发觉,她已经离开我们很久很久了!</h3><h3> 印象二,阿婆三观很正、情商很高、处理问题很有水平,让人心服口服。比如,她教育孩子从来是抓大放小、点到为止,不会反复说教,不会上纲上线。这里就不得不提及我的一段“黑历史”,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住在阿婆家,发现她对钱一点概念都没有,几角几分的纸币钢镚随意丢在床头柜里,恰巧我那段时间特别喜欢攒钱,于是就统统纳为己有,还暗自窃喜,阿婆竟然没有发觉!直到有一天,我在电视机柜上又发现了两角钱……晚上睡觉的时候,阿婆看似漫不经心地说到了这两角钱怎么不见了?我的心狂跳了一宿,觉得自己罪孽深重,第二天老老实实地把所有的钱物归原位。阿婆依然云淡风轻,似乎什么都不知道,从此再也没有提到过这个话题,给我留足了面子的同时让我自省: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贪小便宜丢掉的是最宝贵的东西。有时候想起这段往事,再对比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感觉阿婆真是深谙人性、大智若愚的高人!</h3><h3> 印象三,阿婆小脚但革命坚决,不擅家务但做面食极好,外公外婆之间的爱很深沉。</h3><h3> 小时候,阿婆经常跟我讲她家里人抗日的故事,那时我年幼,记得不真切了,但她胸口的子弹洞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性格中刚烈不屈由此可见一斑。阿婆虽小脚,行动不便,但会骑马会打枪,还把高传玺舅舅带出来参加了革命。</h3><h3> 阿婆不擅长做家务,动作慢,且厨艺一般,但做面食绝对是例外。擀面条、做面疙瘩汤、包饺子……每次放学回家,阿婆开门,只要她脸颊红红、嘴唇红红、笑意盈盈,我就知道她肯定是包饺子了!阿婆包的山东水饺真好吃,至今家里没有人能超过她。</h3><h3> 童年的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也观察每一位家庭成员。我总是感觉外公锻炼遛弯、写毛笔字、养花种草、阅读报纸……生活过得丰富多彩,阿婆的爱好不多,养鸡掏蛋,看看电视,陪陪我们之外的大把时间都在围着外公转,弄几碟家乡菜,煮一杯牛奶……颠着小脚,一趟一趟地给外公送去。他俩之间的交流很少,相处的方式有点像革命同事,我那时就有一个疑问:他们之间有爱情吗?直到外公生命最后的那段时光,这个问题才有了最终的答案。由于癌症扩散,肿瘤占位,平时沉默寡言的外公一反常态地开始絮絮叨叨,有一次他给我打电话,一口气说了几十分钟,主要的内容就是:他很早就知道自己生病了,一直瞒着我们,现在病情恶化,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阿婆,将来谁来照顾阿婆?他们之间的感情很深沉,不到最后永远不会表达出来,外公走了以后,阿婆又摔了一下,最后的两年,孤独的她肯定在思念着外公,最终选择了放弃……</h3><h3> 印象四,阿婆是个福老太太,却没有等到我毕业尽孝。记得1997年夏天吧,我和妈妈推着轮椅,带她去环城公园散心,她身着一袭白衣,天庭饱满,慈眉善目,面容清秀,手上还拿着一株鲜红的美人蕉,我当时打趣地对她说:“阿婆,你好美,真是一个福老太太!”阿婆笑而不语。那一幕深深地镌刻在我20岁的脑海中,现在回想起来,她还是那么美!</h3><h3> 阿婆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而我为她做的太少太少。记得她骨折后,我去陪夜,晚上要给她弄尿盆,由于笨手笨脚,几次都弄得她直皱眉头,现在想起来满心懊悔!</h3><h3> 阿婆走的那一天,我还在参加军训,教官通知我的时候,我像傻了一样丢了魂儿。阿婆,若再坚持一年,我就毕业了呀!我天天可以回去陪你、照顾你啦!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痛,伴随了我很久……</h3><h3> 有缘相伴了21年,阿婆的很多细节都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比如,她的手劲很大,能轻而易举打开任何紧闭的瓶瓶罐罐,60多岁的时候还能帮我把小自行车搬上二楼;阿婆的大拇指很奇怪,可以外翻90度;她饱受多年的糖尿病折磨,我还记得从周一到周日、早中晚的21个小药品,我按照妈妈的叮嘱,依次加药片,阿婆在旁边看着我,眼神中透露出来的信任;有一年春节,我想给外公外婆烧米饭,淘了满满一锅米,阿婆笑着帮我收尾,不曾责怪我半句。阿婆很坚强,感情不外露,即使遭遇外公去世这么大的打击,她在外人面前依然是云淡风轻……</h3><h3> 阿婆,我真的好想你!如果来世有缘,让我们还在一起,好不好?</h3><h3> 谨以此文纪念我最爱的阿婆</h3><h3> 金晶于2020.1.31</h3> <h3>姐妹和妈妈情深</h3> <h3>小不点是我的女儿钱晨</h3> <h3>我中年时的工作照</h3> <h3>2019年春节我在珠海</h3> <h3>女儿钱晨母女</h3> <h3>小朋友也喜欢马</h3> <h3>我女儿的娃娃</h3> <h3>大小姐妹俩</h3> <h3>三代姐妹花</h3> <h3>第三代小姐妹</h3> <h3>传承</h3> <h3>我在拉萨</h3><h3>给我两个大小宝贝</h3><h3>买的漂亮新衣服</h3> <h3>送给外婆100岁生日的祝福</h3><h3>外婆今天100岁了。</h3><h3>我出生的那年,外婆62岁。外婆去世的那年,泰坦尼克号刚上映。记得妈妈在电话里只说让我快点回家(那时候我在上海读高中,父母亲在合肥)。我到了家才知道外婆已经去世了,妈妈是催我回来见外婆最后一面的。</h3><h3>回忆是很模糊的。很多过去的事我都记不住,只剩下像碎片一样的片段留在记忆里。外婆是山东人喜欢生吃大葱,我小时候嘴馋人傻,外婆骗我大葱是甜的和糖一样甜,我表弟在一旁附和地点头,我一口咬下去,瞬间一股冲劲冲到鼻根,像吃了芥末一样,那滋味...又难受又气愤。外婆却在一旁呵呵地笑。</h3><h3>我和弟弟去摘对面邻居院里树上的柿子。树有点高,我爬上去摘不到柿子,弟弟在树下等着收获。外婆在二楼的窗口喊我让我回家,我到家她帮我们用长长的竹竿做了摘柿子的武器。然后我再爬上树用竹竿武器收获了许多红红的柿子。弟弟在柿树下忙的屁颠屁颠的。我分了几个小柿子给弟弟,留了些大的,弟弟两眼都直了。回到外婆家,我送给外婆几个最大最红的柿子。自己留下几个中不溜的,外婆高兴的合不拢嘴表扬我们,真能干啊!</h3><h3>外婆爱笑,话不多,没见到她生气。外婆很敬重我的外公,总是小心翼翼的。外婆爱吃糖,家里人不给她吃,她经常会偷偷塞几颗在她的口袋里,见到我还会分我一颗。</h3><h3>记忆中的外婆,似乎总有一层面粉味,系个围裙,手里拿个擀面杖。</h3><h3>小时候不知道离别的苦,待自己为人父母后才慢慢懂得要去珍惜。</h3><h3>我一直在想,在我身上无形之中总有股强大的约束力,一种力量,引导我做出某种选择。这种力量,源自何处?</h3><h3>在我的生命里,几位非常令我敬重的老人相继陪伴了我的成长,他们不约而同地一起呵护着我身体里的一颗种子,即便他们离去了,也还在守护着它。</h3><h3>是他们。他们一直都在,不曾离去。</h3><h3>外婆,祝你一百岁生日快乐!</h3><h3>&nbsp;</h3><h3>外孙女 钱晨</h3><h3>写于2020年大年初五上海家中</h3><h3>&nbsp;</h3><h3>另记,最近正值SARI病毒肆虐之际,全国上下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之中。外婆外公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信仰出生入死。唯有信仰能支撑走出阴霾,警醒自己不忘先人的遗志,舍我为他,不计酬劳,不论生死。</h3> <h3>钱晨母女</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是谁</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是</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妈妈的孩子</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今生是</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感恩</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和</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报恩</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世界之大</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神秘莫测</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在寻找</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要去看看</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在山水的怀抱里</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游走在四季花园</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感受着您的气息</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母亲的气息</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感受温暖和幸福</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广袤无垠的山河湖畔草原</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人文环境和</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历史</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景观</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诗和远方</span><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日出日落</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漫天繁星点点</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月儿或圆或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浪起起伏伏</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荒凉的沙漠上</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骆驼队</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发出叮铃叮铃的回响</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追逐每一天的每一景</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是游子修行的地方</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是谁</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是一只小鸟</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一颗小草</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一朵花</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一片云</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一粒尘埃</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一滴水</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是妈妈的孩子</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在寻找</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您的气息和温暖</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感谢生活</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感恩妈妈</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祝福妈妈生日快乐!</span><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h3> <h3>皖南的春天</h3> <h3>我在菩提树下静坐</h3> <h3>我在拉萨大昭寺</h3> <h3>我在尼布尔</h3> <h3>我在南美洲</h3> <h3>我在美国</h3> <h3>我在突尼斯海边</h3> <h3>我在希腊爱琴海</h3> <h3>在澳洲</h3> <h3>我在拉萨</h3> <h3>我在西藏</h3> <h3>我在新疆</h3> <h3>我在摩洛哥</h3> <h3>我在南极冰川</h3> <h3>我在智利</h3> <h3>我酷爱马</h3> <h3>我在阿根廷</h3> <h3>我们和川藏寺院住持、活佛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九、 结束语</b></h3><h3> 80年代初,我和昌林陪同我的母亲首次到黄山,晚上入住温泉宾馆。那时游客少,鸟语花香景色美,感受极其深刻。傍晚时分,阳光暖暖的洒在山下,我陪母亲漫步在温泉小溪旁,母亲环顾黄山四周感慨万分:我是在大山里长大的,却没有看过这么美的山!</h3><h3> 母亲是一位抗战的老八路,2020年大年初七是她老人家100岁诞辰日。</h3><h3> 故地重游黄山,同样是行走在小溪旁,黄山依然如故,却不见母亲您的身影,也感受不到当时温暖、幸福的感觉。</h3><h3> 妈妈!亲爱的妈妈,慈祥的母亲,您听见孩儿对您的呼喊吗?我们要大声对您说,爱你——我的妈妈!爱你——我思念的母亲!</h3><h3> 妈妈是家中慈悲的大佛。</h3><h3> 愿您百岁生日快乐!</h3><h3> 🙏 🙏 🙏 🌸 🌸 🌸</h3><h3> 🍺 🍺 🍺 🎁 🎁 🎁</h3><h3> 🍎🍎🍎🌸🌸🌸</h3><h3> </h3><h3><br></h3><h3> 您的小女儿克珍</h3><h3> 写于2020年正月初五上海家</h3> <h3>我在北非</h3> <h3>图片/老照片复制</h3><h3>编辑/文/QKL、秦克珍(原创)</h3><h3>小辈纪念文/金晶、钱晨、寒寒(原创)</h3><h3><br></h3><h3>感谢生活!感恩妈妈!</h3><h3>谨以此片还献给亲人先烈、先辈们,我们永远缅怀您!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h3><h3>🙏🙏🙏🌸🌸🌸</h3><h3>🍎🍎🍎🍺🍺🍺</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是谁</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是妈妈的孩子</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一个不愿长大的孩子</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一个喜欢远足他乡的孩子</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诗和远方</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日出日落</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漫天繁星点点</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月儿或圆或缺</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浪迹天涯</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追逐每一天的每一景</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是游子修行的地方</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是谁</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是一只小鸟</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一颗小草</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一朵花</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一片云</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一粒尘埃</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一滴水</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是妈妈的孩子</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在寻找<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您的气息和温暖</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谢生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恩妈妈</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祝福您妈妈生日快乐!</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