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

黄艳洁名班主任工作室

<h3>  提笔,正愁,思绪万千。</h3><h3><br></h3><h3> </h3><h3> 幸福是什么?</h3> <h3>  林语堂说:什么是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h3><h3> 幸福是钟声敲响的那一刻,相逢一笑的那一时,故乡繁花的那一幕,祖国复兴的那一天。幸福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幸福是“顿悟沧海横流,然觉不虚此行”。</h3> <h3>  这个春节,幸福注定就是安康。</h3><h3> 当各大媒体把“武汉疫情”情况公布于众的时候,我们开始慌张,家家户户大门紧闭,昔日喧闹的街道变冷冷清清。人们在嘴里念叨着:“初一一动不动,初二按兵不动,初三纹丝不动,初四岿然不动,初五依然不动,初六原地不动,初七继续不动。几时能动?钟南山说动才动。”大家过年不走亲,不访友,打电话大家看电视,大家看手机,大家吃了睡、睡了吃,过着我们以前所向往的生活,大家巴望着门窗外,渴望着早日结束寒假,早日开学,早日走出家门……</h3> <h3>  此时,我感觉自己是幸福的。为什么?因为我可以手捧书,脑可思,手可写,静静地“闭关修炼”。我也相信我的学生也是可以这样的,因为我们是读书人。</h3><h3> 以前学生总会问:“老师,为什么要读书?”而这次“武汉疫情”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读书,可以不出门,不添乱;可以沉思,培养兴趣;还可以救国救民……钟南山教授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术,20多岁名牌大学毕业,40多岁赴英国进修,60多岁带领医护工作者抗击非典,如今80多岁的他依然挂帅亲征,赶到武汉,与“冠状病毒”战斗。</h3><h3> 读书就是要要做一个像钟教授那样有知识的人。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不是害怕,而是用自己所学知识去战胜危险。</h3> <h3>   幸福是什么?</h3><h3> 德国著名文学家赫尔曼·黑塞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人生的义务,并无其他。仅有的义务就是幸福,我们都是为幸福而来。”</h3><h3> 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教育人,是教会每个个体追求幸福的事业。我们需要建构的是指向“幸福”的教育。</h3> <h3>  抬眼,看两岁五个月的儿子在喝“六个核桃”(一个是他自己正在喝的,一个是我喝完的),一边喝一边还用这个玩“搭积木”,本想说他不想让他这样玩了,又怕他找我去玩,搁置了。低头,继续做我的事情。不一会儿,忽地听见“啪”的一声,转头一看,果然是喝的露露掉了,歪了,洒了。儿子低头看着水流出来,又抬头看看我,看见我正在看他,说:“妈妈,奶洒了……”此时,我瞪了他一眼,一边捡起不再流的瓶子,一边说:“洒了就先扶起呀!”他站着原地不动地看着我,听着我的话。我见他不动,又望着地上一滩水渍,没想好声好气地说:“看你洒地上了,怎么办!”我转头又去写我的笔记了,耳边又传来儿子的声音“洒了,扫扫”。我连头都没抬,说“掉地上纸,球东西才能扫呢,水不能扫呀!一会儿妈妈拖一下就可以了。”儿子不知道在我背后面干什么,一小会儿出去喊他:“爷爷,爷爷……奶洒了……”我以为这小家伙又去告我的状去了。等你回来,我忙完再收拾你!过了一两分钟,又回来了,手里拿着大拖把。我愣了一下,只见儿子在拖地上的奶渍,我忙起身准备接过来,“儿子,来,让妈妈拖吧。”“我拖吧!”“好了,没有了”只见地上桌子腿周围还有一些,拖地的方向都床底拖去了。我哑然失笑,接过儿子手中的拖把,说:“可以了,拖得真漂亮,儿子能干活啦!出去玩吧!”他美滋滋地出去了,我又重新拖过后,坐下,看着手旁的《正面管教》,暗自庆幸:幸亏当时没有大声吵他或打他一巴掌。</h3><h3> 我反思我的生活,反思我的课堂,反思我的教育方式,我真的还需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h3> <h3>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新年的钟声传来耳边,遥望梦想,挽起奋斗,我们毅然前行。<br></h3><h3> 这就是幸福。</h3><h3><br></h3><h3> 落笔,恰好,满室阳光。</h3> <h3>刘静静</h3><h3>黄艳洁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br></h3><h3><br></h3><h3><br></h3><h3>南乐县优质课教师,乡优秀班主任</h3><h3>文字:刘静静</h3><h3>编辑:刘静静</h3><h3>审稿:黄艳洁名班主任工作室全体成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