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h3><h3> 父亲离开我快五年了,一直有个心愿,想写一篇纪念他的文章,可每次都因感情不能自已,一次次提笔又一次次搁浅。时间在慢慢抚平伤口,我变得坚强和平静,慢慢有勇气面对现实和淡泊的人生。岁月变迁,时光流转,我对父亲殷切的思念和刻骨的爱永远不会改变。<br></h3><h3> 一次晚饭后和亲戚出去散步,不知不觉走到县城东关处。这条老街是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看到父亲曾经苦心经营多年的诊所如今物是人非,不禁感慨万千,潸然泪下。</h3><h3> 以前每次去诊所看望父亲,在门外,未见其人,就远远听到他的大嗓门及爽朗的笑声。父亲给病人看病不仅有爱心和耐心,还善于做病人的思想工作,把每个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帮他们打开心结,找到真正的病因所在。父亲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什么叫做医者仁心。他善良朴实,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扶弱济贫。</h3><h3> 记得有一次,一个老人步履蹒跚来找父亲看病,从老人口中了解到,由于孩子们在外地打工不常回来,又因老伴儿去世的早,他一个人为了生计忙碌而落下了腿疼的毛病。得知情况后父亲对他进行精神上的安慰,并劝他只要坚持针灸治疗,腿疼症状就一定会减轻。看到孤苦伶仃的老人终于露出欣慰的微笑,父亲也替他高兴,针灸完后又用自己的自行车把老人送回家。后来又担心老人在路上来回奔波,父亲就不辞辛苦亲自去老人家里给他针灸。病情一天天好转,老人感激不尽,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真是世上少有的大好人啊”。 </h3><h3> 还有一件事情记忆犹新。一次,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父亲答应让我陪他到农村一个老乡家里讨医药费。不知道能否讨到债的情况下,父亲却执意带上几副中药。走进农村的一个小院,到处堆着垃圾和杂物,整个院子一片狼藉。我和父亲穿过杂乱的小院往里走,一边走父亲一边叫着一个人的名字。这时候看到一个中年男人扶着门框从里屋走出来,父亲一看到他的样子就高兴地说:“吆,能自己走路啦,看样子可真比以前强多啦!”那个男人看到是父亲,笑着打招呼:“医生来啦,你看,这半年来吃了你开的中药,我的风湿病感觉好多啦,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病情一天天好转,现在生活基本能自理,还能帮忙做些简单家务。”接着又面露难色的说:“你们是来要账的吧,这几年由于我身体不好,一直没有出去打工挣钱,两个老人体弱多病,每天还要出去捡垃圾贴补家用,还有两个孩子要养活,家里开销几乎全靠我老婆一个人在工厂上班的支撑啊,你看欠下的药费能不能再等等……”父亲听后似乎在意料之中,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并安慰他说:“知道你困难,我不是来要账的,是想到你的药快吃完了,来给你送药的。你安心养病,早点把病治好,才能早点出去打工挣钱啊。”那人听完父亲的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感激的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只是不停地说:“谢谢,谢谢……”此情此景,让我早已忘记了来的目的是什么。</h3><h3> 回去的路上,我才意识到面临怎样给老妈交差的问题。父亲却开始他的老生常谈:“以前家里特别穷,兄弟姊妹多,经常连饭都吃不上,你爷爷奶奶操劳过度得了重病,因为没钱医治早早过世。现在我们条件好了,但是不能忘记以前的艰苦岁月,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应该懂得和理解他人的难处。无论是谁,身处困境的时候都希望有人能够拉自己一把,所以能帮忙的,我们一定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求他人的回报和感激,至少我们会问心无愧和心安,我相信你母亲也会理解的。”</h3><h3> 这就是我的父亲,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多人把经济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小县城开诊所的医生,大都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他仍然在坚守着做人的底线,始终恪守医生的职业道德,绝不多收病人一分钱,遇到家境困难的病人还会先看病再收钱,甚至自己还会倒贴钱给病人看病,他始终心甘情愿、无怨无悔。</h3><h3> 父亲为人宽容大度、乐于助人,从不与任何人斤斤计较。记得有一次,我去诊所看望父亲,正好遇到他的一个厨师朋友在说些什么,说到激动处,那人竟然拍起桌子:“那家人可真不够意思啊,我是看你的面子才去给他们家帮忙做婚礼席面的,没想到,洗菜做菜忙活了大半天,他们连声谢谢也没有说,更别提发红包的事情啦……”我一听就知道,父亲又因太爱管闲事而落不是了。只见他一直在耐心地倾听那人宣泄着内心的不满,自始至终没有为自己辩解过一句,听完后转身平静地对母亲说:“去抽屉里拿五十元给他吧,他也非常不容易。”母亲虽满腹不情愿却又不好再说什么,那人拿到钱,马上面露喜色告辞走了。父亲没有对任何人再提过此事,不拘小节的他从来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这件事后父亲依然爱管闲事,依然乐于助人。听说朋友家的姑娘卫校快毕业了,他就热情帮人家联系实习单位;又听说熟人的老伴去世了太孤单,他就主动当起红娘帮人家牵线搭桥,类似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父亲早已习以为常,大家都亲切的叫他老好人。</h3>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我再次去看望父亲,诊所的门开着却不见人影。正不知所措时,突然清晰地听到几声小狗的叫声,寻着声音走到诊所后面,发现父亲正对着三只小狗在喃喃自语:“让你们吃几天肉就变馋啦,现在连米汤也不想喝,难道你们比我还喜欢吃肉吗……”听到父亲的话我不禁笑出声来:“好可爱的小狗啊,爸,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父亲抬头看着我,高兴地说:“艳,你看这是我前天在垃圾堆里捡来的三只流浪狗,当时饿坏了,我就喂它们吃了两天肉,没想到就吃馋了,现在它们连素食也不愿吃,以后说不定还要和我抢肉吃呢……”父亲说完爽朗的笑起来。我看了看父亲用废弃的水泥板和砖块儿给狗搭建的窝,还真像模像样的。为了给这三只小狗取暖,父亲把自己的旧衣服都拿来给它们当垫子用,还特意给它们熬制了满满一大盘热气腾腾香喷喷的稠米粥。父亲不甘心这么好的米粥被轻易浪费,就一次次敲着盘子招呼这几个小东西过来吃。但它们似乎一点都不领情,几次凑到盘子边,用它们那精致又灵巧的小鼻子使劲地嗅,当再也嗅不到已经熟悉的肉香味的时候,它们失望而归无精打采地躺在狗窝里,一动也不想动,像商量好似的集体绝食了。不论父亲再怎么不停地敲盘子,采取何种办法来召唤,它们也不乐意再靠近那盘米粥,远远的睁着大大的、圆圆的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父亲,似乎在哀求:“主人,再给我们来点肉吧,这盘粥真的好无味啊。”看到这里,我真有点受不了啦,着急地说:“爸,天气变凉了,你赶紧回屋吧,别再理会它们,等饿坏时它们自然会过来吃。”“那好吧,咱们先回诊所。”父亲一边答应着一边同我一起往诊所走去:“唉,那些小家伙看起来出生没几天的样子,毕竟也是三个小生命,它的主人真狠心竟然把它们抛弃,我是看它们可怜才把它们抱回来的,没想到一不小心就把它们喂馋喽。”说完父亲又自嘲似的笑起来。</p><p class="ql-block"> 半个月后,我又来到诊所后面,发现狗窝还在却不见三只小狗的影子,问及父亲,他似乎还在生气:“那几天,这几只小狗可能是想我了,几次跑到诊所来玩。你妈嫌太赃,刚好有一个熟人开小奔马车从诊所门口路过,你妈就把它们装进一个塑料袋子里,送给人家了。唉,也不知道这三只小狗被带到哪里,它的新主人会不会重新把它们抛弃……”父亲眼神里充满了忧伤和焦虑,看来这些天的喂养和相处,他还真的对那三只小流浪狗产生了感情。我内心有种酸楚的感觉,在大多数人眼里,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父亲,竟然会有感情如此细腻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我感受到父亲的孤独和忧伤,表面上看,诊所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却无法真正排遣他内心深处的孤单和郁闷。父母多年性格不合,他们就像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思想和处事方式也经常不在一个频率上。父亲喜欢热闹,酷爱交友,爱管闲事,而母亲喜欢安静,不爱说话不擅长与人交流,大多数时间只喜欢一个人宅在家里做家务或者看电视等。弟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奔波忙碌平时很少回家,而我每天除了忙工作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做,对父母的陪伴和关心也是远远不够啊。每每想到这些,我总是羞愧地在心底说:爸,以后我会多来看你的……</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曾经年少无知的我一直认为父亲根本不爱我们,总感觉他为自己的兄弟姊妹及各种不相干的人付出的,比对自己的小家付出的多的多。</p><p class="ql-block"> 在八十年代,父亲的很多朋友都曾多次劝告他,一定要抓紧把县城位置好点的地皮或小院买下来,怕以后地皮会紧张也怕涨价,但父亲总是说不急再等等吧,其实我们家不是没有钱,也不是钱不够,而是父亲牵挂的太多,他有太多的心愿未了,他把在县城买地皮的钱拿给妹妹妹夫做生意去了,他把盖小院的钱给兄弟们在老家盖房子或贴补家用,他把买新家具的钱、足够让我们家过的比较宽裕的钱都支助了他认为需要帮助的人。</p><p class="ql-block"> 对于父亲的处世方法,很多年来我一直无法接受和理解,直到读高三那年发生了一件事情,我才开始学会慢慢懂得和理解他,并清晰地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爱有多深。</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父亲陪朋友在饭店吃饭喝酒,回家后坐在沙发上休息,不知为何,突然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120救护车赶来后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医生会诊的结果是突发性脑溢血,需要马上手术,母亲签字后,父亲立马就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室外是亲人们漫长而焦急的等待,不知时间过去多久,手术室的门打开,医生告知家属手术非常顺利,但是病人仍然处于深度昏迷中,生命体征也不太稳定,需要在重症监护室里观察几天才能进病房,亲人们听后先是长舒了一口气,紧接着又绷紧了神经。这些经过都是事后亲人们告诉我的,当时我还在上高三,为顺利通过专业考试,向学校请了假,当时正在河大艺术学院的预科班学习。当得知消息,匆匆从开封赶往医院看望父亲时,他已经从重症监护室转到病房,生命体征渐趋稳定,但仍然无法从昏迷中醒来,看着昏睡中的父亲,我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我离家时候还神采奕奕的父亲吗?身上怎么插这么多仪器啊,一声声叫着:“爸,爸,你醒醒啊,我回来看你了……”无论我怎样哭喊,父亲都没有一点反应,最后除了哭,我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p><p class="ql-block"> 父亲就这样一直昏迷着,沉睡着,医生说谁都不知道他会何时醒来,也可能几天,也可能几个月或者几年,只是身边不能离人,要细心照顾,密切观察,有情况随时找医生。母亲不分昼夜在医院守候着父亲,父亲的几个亲兄弟也每日轮流在医院陪伴,我深刻感受到亲人们对父亲的深厚情谊,如果不是血脉和亲情谁会不知疲倦日夜陪伴?而我和弟弟都被长辈们呵斥着去上学,只有节假日才被允许去医院看望父亲。</p><p class="ql-block"> 一次双休,我从开封学习回来,赶往医院看望父亲,依偎在病床旁边,轻声地呼唤着他,但父亲和以往一样没有一点反应。我心里充满焦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让父亲醒来。父亲一直安详地沉睡着,抚摸着他的双手,是软软的,柔柔的,暖暖的:“爸,你已经睡了好久,该醒醒了,难道你就不想我们吗……”这时候,突然感觉父亲的手指好像动了一下,我赶紧松开他的手,然后仔细观察,又望向他消瘦的脸庞,发现眼皮也似乎动了一下,“爸有知觉了,要醒来了!”我大声说。“我怎么没有发现,唉,都半年多了,每天细心的照顾和观察,都没有见他动一下,你看错了吧?”妈妈看着父亲,说着说着又泪眼婆娑起来。难道我真的看错了 ,再次望向病床上一动不动的父亲,还真没有要醒来的意思。“你快去外面吃饭吧,吃完饭再来陪他也不迟啊,我看一会儿半会儿也不会醒来……。”听着母亲的絮叨,不想让她过于担心,我径直走向病房门口,准备出去吃饭,就在转身要关上门的一瞬间,突然清晰地看到父亲的手指又动了一下,这次确信自己的眼睛不会看错,我用力把门推开,飞奔到父亲床边,抓起他的手用力的握着,面对着他一声声急切地叫着:“爸,爸,你醒醒啊,我知道你一定可以醒来的……”不知道这个世上真的存在奇迹,还是我声音太大惊醒了父亲的长梦,只见父亲的眼皮接连动了几下,头贴着枕头向两边轻微地晃了晃,在我一声声的呼唤声中,在所有亲人们殷切的期盼中,父亲终于缓缓睁开啦紧闭多日的双眸,用及其虚弱的声音问:“这是哪里?我怎么会在这里?你们都在干什么呢?”母亲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简明给父亲说了一下,父亲听完后似乎明白了过来,轻轻地点啦点头。过了一会儿,父亲似乎又想起了什么,把头转向我,急切地问:“艳,你在外面学习,带的钱够不够?”“够,够了……”我赶忙回复着,不由得眼泪已打湿眼眶。在生命攸关的时刻,昏迷多日的父亲醒来后依然不忘关心我,还在担心他的女儿钱是否够用。</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我一直认为父亲是不爱我们的,每天只知道为各种事情忙碌,从来没有和家人及子女真正的沟通或交流过。今天病床上的父亲让我看到了他最真实的一面,他的内心是善良又柔软的,他看向家人的眼睛里满是关爱和牵挂。父亲能够醒来,让亲人们欣喜若狂,医生说父亲简直是个奇迹,只是还需要住院观察和康复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 等父亲完全康复出院的时候,高考早已结束,我的成绩无论专业还是文化课,都离一本的录取线有几分的差距,但是远高于专科的分数线,心想至少能上个好一点的专科院校也不错啊。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那时候幼稚的我根本不懂得填报志愿的重要性,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招生都是优先考虑第一志愿填报本校的考生,除非在没有完成招生任务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第二志愿填报本校的考生。就这样梦想已久的河南大学与我失之交臂,一些比较好的专科院校也没有录取我,因为第一志愿我填报的是河大。最终我只收到了本地一个普通的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学校的师资和硬件等条件离我希望的差距太大,看到我如此沮丧和失落的样子,心急如焚的父亲不顾身体的虚弱,和朋友一起连夜驱车去新乡师专找亲戚帮忙,希望能让我去那里上学,亲戚抱歉的说太晚啦 ,招生工作早已经结束,现在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痛哭流涕,整个人都被悲伤绝望的情绪包围了,感觉命运真的好残忍,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呢?一年的辛苦付出变得毫无价值和意义。父亲自责地说:“我如果早点出院就好了,唉,把你上学的大事都耽误了。”看着父亲疲惫的双眼,那分明是一夜未眠的状态啊,我有什么资格再去责备他抱怨他呢……</p><p class="ql-block"> 父亲昏迷了半年多的时间,能够醒来已是奇迹 ,和他同一天因脑溢血住院的病人中,父亲是唯一被抢救过来的,对他自己来讲是幸运的 ,对家里人来讲更是幸运的,我们有何资格说不满足,有何理由对父亲提更高的要求呢?想到这些,我不再抱怨,乖乖地听从家人的安排,到本地一所普通的专科学校上学去了。</p><p class="ql-block"> 劫后重生的父亲变得比以往更加开朗、宽容、大度,他知足、快乐、不拘小节、终日大大咧咧,每日笑口常开。父亲比以往更用心的经营他的诊所,对病人更加关怀备至,嘘寒问暖,母亲不忙时候也会去诊所给父亲做饭,帮忙打扫卫生或者招呼病人等,父亲的好医术,好医德,好口碑加上人缘好,人脉广,诊所的生意很是红火啦好几年的光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的风霜终把父亲的鬓角染白,岁月的洪流无情的把父亲的中年时光也带走,岁月更像一把锋利的刀,在父亲的额头上刻下深深的皱纹。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父亲变老了,越来越力不从心。烟瘾越来越大,诊所的生意在逐步下滑,病人越来越少,而父亲却依然不忘初心,爱管闲事,爱扶困济贫,直到生命的尽头。</p><p class="ql-block"> 不知从何时起,父亲的饭量越来越少,人越来越消瘦,吞咽也有些困难,母亲意识到父亲病的不轻,在几个朋友的极力劝说下,父亲同意去县医院做检查。检查的结果如晴天霹雳,所有人大吃一惊,父亲竟然是胃癌晚期,而且癌细胞早已经扩散,医生私下里告知我们,这种情况下,生命一般会持续四个月左右最多也就半年时间,并嘱咐家属提前准备后事。</p><p class="ql-block">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们和母亲悲痛欲绝,无法相信这个事实,但还要强忍着悲痛,不敢让父亲知道他的病情,怕影响父亲情绪。关于病情父亲始终什么也不问,只是很认真、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当有亲戚朋友去医院看望他时,他会主动打招呼陪大家说笑,经常说等病好出院后大家一起打牌或聚餐啊等等之类的话,我们是在担心他,而他却在宽慰亲人和朋友好让大家放心。每天无论病痛如何折磨,每天无论打针吃药或做各种检查吃多少苦受多少罪,父亲都强忍着不去呻吟也从不向任何人诉苦。</p><p class="ql-block">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父亲能想到的依然是别人,而不是自己,每天都要用他那沙哑而微弱的声音问我和弟弟,今天是几号?今天初几了?你们啥时候上班啊?永远忘不了那一天,父亲最后一次又问我,今天初几了,你啥时候开学?我说今天是正月十二,明天正月十三我们单位开会的,父亲听后恍然大悟:“哦,今天正月十二?那我该走了……”我假装听不懂他说的话,强忍着自己的泪水,问:“爸,你说什么呢?”父亲不再回答,表情看上去很安详的样子,嘴角竟然露出一丝轻松的微笑。这时候,有一股鲜血从他浅笑的嘴角流下来,母亲慌忙给他擦拭着,我的心一下子如坠谷底,一种不详的预感向我袭来,突然好想扑进他怀里,好想抱着他大哭一场,好想淋漓尽致地宣泄一下自己的感情,好想大声对父亲说:“爸,我好想多陪陪你,我不要你这么快离开我们,不要……”但我最终还是抑制住自己的感情,我怕惊扰父亲的平静和他嘴角浮起的那一抹轻松,我怕让父亲和我一样伤心难过,我怕父亲临走还要背上沉重的感情负担,我怕……是的,父亲的一生总是在为他人着想,他太累了,他该歇歇了,做为他的亲人,我们应该理解他,也许我们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对他最好的成全就是放手,让他平静的地走,轻松地走,放心地走……</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呼吸越来越微弱,身体越来越冰凉,血压显示为零,在医生的催促下,我们匆忙把父亲送回家,在2015年正月十二夜晚11点32分,父亲停止了呼吸,永远离开了我们。办丧事那天,很多亲朋好友都去给父亲送行,就在这一天,我终于真正的理解了他,深深地懂得了他。</p><p class="ql-block"> 记得父亲生前好友――温县书法家协会张伯伯曾经无限感慨的说过,父亲是世上少有的重情义的好人,在那个还谈不上丰衣足食的年代,由于父母过世的早,父亲应众弟兄要求当家做主负责分配家产,他把房子、土地、农具等不多的家产都分给了兄弟们,自己却净身出户什么也没有要,他是不愿意为争夺本就不多的家产而伤害手足之情啊,从老家搬出去之后,一家四口起初没有稳定的家,最初几年住在母亲单位一间拥挤不堪只有几十平米的小房子里,后来搬迁至县城某一个亲戚家住了两年,接着就是多年住在父亲单位――老房子统一改制的不足百米平方的家属房,也是在单位大院里住的最久搬离最晚的一家;还有一个是武装部的退休干部李叔叔,在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流泪痛哭,他评价父亲是这辈子遇到的对朋友最真诚的一个人,是真君子,是人上人。 另外父亲的很多好朋友,温县美术家协会的王叔叔及温县人民医院的郭叔叔等,都给予啦父亲很高的评价。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却永远活在无数亲朋好友们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每当思念父亲的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的走向那条熟悉的老街,踟蹰在喧闹的街道,心里充满无限孤寂和失落,真的好想再听到那久违的大嗓门,真的好想再感受到那爽朗的笑声,真的好想再看到那熟悉的背影,真的好想再听到有人亲切地叫着我的乳名…… </p><p class="ql-block"> 父亲像一本书,我要用一辈子细细品读;父亲像一壶老酒,绵柔醇厚,年份越久陈香越浓;父亲像一首歌,婉转动听,荡气回肠;父亲像一首诗,缠绵悱恻,韵味十足;父亲更像一盏灯,照亮我前行的路,让我走向光明,走向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