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亮瑜智斗》</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鲁肃化干戈为玉帛的精彩一幕</b></h5><h3><b> 在一次宴会上,周瑜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首诗你来对,对出来有赏,对不出杀头问罪如何?”</b></h3><h3><b> 诸葛亮从容笑道:“军中无戏言,请都督说。”周瑜大喜,开口便道:</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有水便是溪,</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无水也是奚,</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去掉溪边水,</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加鸟便是鷄;</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得志猫儿胜过虎,</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落魄凤凰不如鷄。</b></h3><h3><b> 诸葛亮听罢,心中暗想,自己身为蜀国军师,今日落入周瑜之手,岂是“落魄凤凰”吗?便立即吟诗以对: </b></h3><h3><b> 有木便是棋,</b></h3><h3><b> 无木也是其,</b></h3><h3><b> 去掉棋边木,</b></h3><h3><b> 加欠便是欺;</b></h3><h3><b> 龙游浅水遭虾戏,</b></h3><h3><b> 虎落平阳被犬欺。</b></h3><h3><b> 周瑜闻言大怒。鲁肃早已留意这场龙虎斗,见周都督意欲爆发,急忙劝解道:</b></h3><h3><b>有水也是湘,</b></h3><h3><b>无水也是相,</b></h3><h3><b>去掉湘边水,</b></h3><h3><b>加雨便是霜;</b></h3><h3><b>各人自扫门前雪,</b></h3><h3><b>莫管他人瓦上霜。</b></h3><h3><b> 周瑜怒气未消,更换内容,又吟诗:</b></h3><h3><b>有手便是扭,</b></h3><h3><b>无手便是丑,</b></h3><h3><b>去掉扭边手,</b></h3><h3><b>加女便是妞;</b></h3><h3><b>隆中有女长得丑,</b></h3><h3><b>江南没有更丑妞。</b></h3><h3><b> 诸葛亮听了知道这话是在嘲笑自己的夫人黄阿丑长得丑,便立即应道:</b></h3><h3><b>有木便是桥,</b></h3><h3><b>无木也是乔,</b></h3><h3><b>去掉桥边木,</b></h3><h3><b>加女便是娇;</b></h3><h3><b>江东美女大小乔,</b></h3><h3><b>铜雀奸雄锁二娇。</b></h3><h3><b> 周瑜知道这话是在奚落自己的夫人,怒发冲冠,几次都想发作。剑拔弩张之时,鲁肃在一边和了句:</b></h3><h3><b>有木便是槽,</b></h3><h3><b>无木也是曹,</b></h3><h3><b>去掉槽边木,</b></h3><h3><b>加米便是糟;</b></h3><h3><b>当今之计在破曹,</b></h3><h3><b>龙虎相斗岂不糟!</b></h3><h3><b> 众人一齐喝彩。周瑜见鲁肃调解,无奈只好收场。</b></h3><h3><b> 千年弹指已过,故人化为黄土。而鲁肃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表演,却一直流传在中华大地上!</b></h3><h3><b><br></b></h3> <h3><b>【六】、《解读对联:<font color="#ed230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font></b></h3><h3><b>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红楼梦》里的一副对联,意思是说,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b></h3><h3><b> 历史典故:《红楼梦》第五回提到一幅《燃藜图》和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b></h3><h3><b> 这一幅图的意思是说大学问家刘向,晚上一人暗中独诵,来了一个老头,把拐杖一吹,燃着了,借着光俩人见了面,老头授之以洪范五行之书。画这个人物故事,乃是劝人苦读的意思。</b></h3><h3><b> 而这副对联说,懂得人情世故就是学问,有一套应付人情世故的本领也就是文章。画与对联相辅相成,实为劝学的励志格言名句。</b></h3><h3><b> 那么图画和对联一配是什么意思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致力于有字的书要读,没字的书也要读。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丰富自己,使自己成为有用人才。</b></h3><h3><b> 喻意引用: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文辞精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所讲修身处世之法,如果把它从《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的具体情节中抽出来,单独予以品味,并把人情世故提升为一门交际学问来研究,则大有文章可做。这副对联不能不说是千百年来人们凝聚成的处世哲学的形象概括。</b></h3> <h3><b>【五】、《解读对联:<font color="#ed2308">博览经典明哲理、静观风物会天机》</font></b></h3><h3><b> "博览经典明哲理,静观风物会天机。”此联无从查找出处。通过认真品味这幅对联,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严于律己、丰富自我,极力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b></h3><h3><b> 上联是教育人要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来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阅历;增加自己生活的智慧,树立更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b></h3><h3><b> 下联则是鼓励人要通过细致而又冷静的观察大自然风景的变化和其中的奥秘,深入了解社会上的世俗风情和百味人生,得到认知的升华。以此来把握人生的轨迹,度过自己更加完美的一生。</b></h3><h3><b> 此联不难看出与《红柳梦》里的那副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都是鼓励人们不但要学会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社会上的实践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这样就会在社会上和工作中处理任何事故,都会游刃有余,稳操胜券。</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散文:炕头细数齐家梦</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慢话二月二</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二月二”清晨,我被阵阵的鞭炮声从睡梦中惊醒,顿时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那是我年幼的时候,就是在这龙抬头的今天,天还没亮,只见妈妈就轻轻地催促着爱睡懒觉的爸爸,“快起,赶紧把龙请回家,不然就抢不到了”。爸爸就顺从地抄起扁担,只听见吱吱呀呀水桶摩擦的声音由近而远的向村东头的那口古井走去......。妈妈则拿起笤帚敲敲炕头,敲敲炕沿,敲敲瓢碴,口中还不停地叨念着“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蜈蚣不见面;二月二敲炕头,金子银子往家流;二月二,敲瓢碴,十窝老鼠九个瞎”。历久弥新的此情此景,不难看出这就是那朴实的农村一对老人对幸福生活的殷切希望。我不由得起床,穿好衣裳,拿起扫帚打扫院落,干干净净地迎接这二月初二给人们带来好梦的龙头节。</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相传,龙头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到了周武王,这一习俗还被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在三皇五帝的感召下,乡村野夫也就去疯狂追随,这不在今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打着手电到井边或河边去挑水,回到家里要烧香上供,这叫“引田龙”。为了把龙引到家中,妈妈早早就睡不着觉了,就把爸爸从睡梦中唤醒,让爸爸赶快去把那祥龙请回家,期盼其按时行云布雨,浇灌各块地里的庄稼,求其五谷丰登,不辜负妈妈那“金子银子往家流”的筑富梦想。</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二月二”把龙请回家,也可庇护全家,消灾祛病。所以妈妈清晨早早起来,就虔诚的数落着“蝎子蜈蚣不见面,十窝老鼠九个瞎......。这也充分看出了我那善良而慈祥的老妈妈的心愿,祈求全家无病无灾,永远健康!不是吗?你看:妈妈每天不管在地里多么辛劳,他回到家中都要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们做上可口的饭菜,让儿女们茁壮成长;不管是谁生病,他都是牵肠挂肚,坐卧不宁;不管是谁出门在外,他都是提心吊胆,寝食难安。赋予龙的保佑,百病不染,百祸不侵的妈妈,到什么时候我都不会忘记。</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二月二”这一天对吃也是很有讲究的。坐在自家炕头上,考虑着今天是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还是吃猪头肉、饺子等。不管吃什么,但大都与龙有关。都把普遍食品的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这样都有一种吉祥的寓意,都是为了讨个好的彩头,祈求自家幸福安康。</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但不论是那种方式,都是围绕着对龙神信仰而展开的;都是人们寄托生存的希望于各种活动;都是依靠对龙崇拜来驱凶纳吉的;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在祈求龙神赐福人间,普降祥瑞,永保平安,永保丰收的。</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历史上最励志的一副对联》</b></h1><h3><b><font color="#ed2308">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font></b><br></h3><h3><b> 这个对联据说是清朝落第的蒲松龄所写。后来蒲松龄写了《聊斋志异》,可以说真是“有志者事竟成”了。这个对联文采飞扬,因为表达了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苦心不负的思想,被很多人都当作了座右铭,流传很广。大家也可以学习这个对联的精神,不断鼓励自己。</b></h3><h3><b> 上联是“破釜沉舟”的典故,采用的是秦朝末年项羽打败秦国名将章邯的典故,意思是项羽命手下把煮饭的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最终获得了胜利</b><b>。</b></h3><h3><b> 下联则是用了吴越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意思是勾践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勾践凭借三千士兵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b><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周南★麟之趾》</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先秦/佚名</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b></h3><h3><b>注释</b></h3><h3><b> ⑴麟:麒麟,传说动物。它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触,被古人看作至高至美的野兽,因而把它比作公子、公姓、公族的所谓仁厚、诚实。趾:足,指麒麟的蹄。</b></h3><h3><b> ⑵振振(zhēn真):诚实仁厚的样子。公子:与公姓、公族皆指贵族子孙。</b></h3><h3><b> ⑶于(xū虚):通吁,叹词。 于嗟:叹美声。</b></h3><h3><b> ⑷定:通颠,额。</b></h3><h3><b> ⑸公姓: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孙为公姓。或曰公姓犹言公子,变文以协韵。</b></h3><h3><b> ⑹公族:与公姓义同。</b></h3> <h3><b>鉴赏:</b></h3><h3><b> 这是一首赞美诸侯公子的诗。但这公子究竟是作为商纣“西伯”的文王之子,还是爵封“鲁公”的周公旦之子,抑或是一般的贵族公子,就不得而知了。按朱熹《诗集传》“文王后妃德修于身,而子孙宗族皆化于善,故诗人以‘麟之趾’兴公之子”的解说看,似指周文王的“子孙”而言;但《毛诗序》则有“《关雎》之化行则天下无犯非礼,虽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时也”之说。既为“衰世”,就非必定为文王或周公之子了。</b></h3><h3><b> 赞美贵族公子,而以“麟”起兴,这在今天的读者,或许会感到奇怪,但在古代却是一桩异常庄重和动情的事。所谓“麟”,其实就是糜,鹿之一种而已。不过古代传说中的“麟”,却非同寻常:据汉刘向《说苑》称,“麒麟,麕身牛尾,圜头一角,含信怀义,音中律吕,步中规矩,择土而践,彬彬然动则有容仪”;《春秋感应符》更发挥“一角”之义曰:“麟一角,明海内共一主也。”《荀子》亦云:“古之王者,其政好生恶杀,麟在郊野。”大抵是一种兆示“天下太平”的仁义之兽。所以后儒赞先王之圣明,则眉飞色舞于“麒麟在圃,鸾凤来仪”;孔子生春秋乱世,则为鲁哀公之“获麟”而泣,以为麟出非时也。</b></h3><h3><b> 明白了“麟”在古人心目中的尊崇地位,即可把握此诗所传达的热烈赞美之情了。首章以“麟之趾”引出“振振公子”,正如两幅美好画面的化出和叠印:眼间刚出现那“不践生草、不履生虫”的仁兽麒麟,悠闲地行走在绿野翠林,却又恍然流动,化作了一位仁厚(“振振”)公子,在麒麟的幻影中微笑走来。仁兽麒麟与仁厚公子,由此交相辉映,令人油然升起一股不可按抑的赞叹之情。于是“于嗟麟兮”的赞语,便带着全部热情冲口而出,刹那间振响了短短的诗行。二、三两章各改动二字,其含义并没有多大变化:由“麟”之趾,赞到“之定”、“之角”,是对仁兽麒麟赞美的复沓;至于“公子”、“公姓”、“公族”的变化,则正如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所说,“此诗公姓犹言公子,特变文以协韵耳。公族与公姓亦同义”。如此三章回旋往复,眼前是麒麟、公子形象的不断交替闪现,耳际是“于嗟麟兮”赞美之声的不断激扬回荡。视觉意象和听觉效果的交汇,经了叠章的反覆唱叹,所造出的正是这样一种兴奋、热烈的画意和诗情。</b></h3><h3><b> 前文说到这是一首赞美贵族公子的诗,似乎已没有异议。但它究竟歌唱于何种场合,实在又很难判明。方玉润以为此乃“美公族龙种尽非常人也”(《诗经原始》),大抵为庆贺贵族生子的赞美诗,似乎较近原意。古代的王公贵族,总要自夸其身世尊崇不同凡俗,所以他们的后代,也定是“龙种”、“麟子”。这首诗用于恭贺贵族得子的场合,大约正能满足那些王公大人的虚荣、自尊之心。然而,自从卑贱如陈胜、吴广这样的氓隶之徒,曾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平之语揭竿而起以后,凡俗之家便也有了愿得“麟子”的希冀。在这样的背景上反观“麟之趾”,则能与仁兽麒麟媲美,而可热情赞美的,就决非只有“公族”、“公姓”了——既然有不少贵族“龙种”,最终被历史证明只是王冠落地的不肖“跳蚤”;那么凡俗之家,就也能崛起叱咤风云的一代“麟子”。</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一】、《中国历史上的四大贤母》</b></h1><p style="text-align: left;"><b>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相夫教子的伟大女性所在皆是,正是在她们明理重教的影响下,培育了无数贤人君子。而以“四大贤母”为代表的四位母亲,是其中的典范,在教子中,不仅成就了孩子的一生,也成就了自身的千秋万岁名。母以子贵,子以母荣,交相辉映,流芳百世!</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第一位是孟轲(孟子)的母亲孟母,他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孟母断织》《孟母三迁》《买肉啖子》《阻子去妻》。这些小故事至今还是津津乐道的好教材,永传不歇!</b><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第二位是东晋陶侃的母亲陶母,他教育孩子的故事有:《教子惜阴》《截法筵宾》《送子三土》《封坛退鲊》。这四个小故事,说明陶侃的母亲教子有方,宽厚待人,无与伦比!</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第三位是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欧母,她对儿子督导甚严。因家贫无纸,则折芦荻画地而教子 ,堪称她是相夫教子的楷模!</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第四位是大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母亲岳母,《岳母刺字》的故事广为流传,"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人士。</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一、孟母教子的故事</font></b></h1> <h3><b> (一)孟母断织</b></h3><h3><b>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母“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的法则。原文: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吗,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b></h3> <h3><b> (二)孟母三迁</b></h3><h3><b>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在孟子小的时候,他们家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就会学大人祭拜、办理丧事。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开始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孩子应该居住的地方。”</b></h3><h3><b>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b></h3> <h3><b> (三)买肉啖子</b></h3><h3><b> 孟子少年时,有一次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居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悔了,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证明她没有欺骗他。</b></h3> <h3><b> (四)孟子休妻</b></h3><h3><b>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裸体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裸体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二、陶母教子的故事</b></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b> 《一》陶母教子惜阴</b></h3><h3><b> 东晋大司马陶侃的母亲湛氏小时候受过一点启蒙教育,是个有少许文化的女子。她深知读书的重要。陶侃小时丧父,陶母因而省吃俭用,以自己纺纱织布的微薄收入供儿子读书。可是,陶侃小时生性贪玩,读书不用心,这可急坏了母亲湛氏。</b></h3><h3><b>有一个下雨天,由于家无斗笠、雨伞,陶侃没法上学,便蹲在母亲的织布机旁玩。小陶侃两只乌溜溜的眼睛盯着穿来穿去的梭子,甚是好奇。湛氏见状,灵机一动,停下织布机,把小陶侃拉到身边,轻声细语问:“侃儿,这些天老师教了你什么课文呀?”</b></h3><h3><b>“娘,老师最近教我们读《贤文》。”</b></h3><h3><b>“哦。”湛氏记得孩时也念过此书,“ 侃儿,你背得出来吗?”</b></h3><h3><b>“背得。”小陶侃便天真地叽叽喳喳地背诵给娘听。当背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湛氏按手叫小陶侃停下,问道:“这两句是什么意思,你可以解释一下吗? ”</b></h3><h3><b>“呃,光阴……这个,日月嘛……就是……”小陶侃想了半天,结结巴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湛氏因势利导地指着手里的织布梭子启发他: “侃儿,这是什么?”</b></h3><h3><b>“梭子呗。”</b></h3><h3><b>湛氏接着边织布边指着手中来来去去的梭子问:“侃儿,你看这梭子来去匆匆,快不快呀?”</b></h3><h3><b>“快,真快!”</b></h3><h3><b>“对,这日子一天天飞快地过去,就象织布的梭子,射出的箭一般快呀。”</b></h3><h3><b>“哦,原来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讲的就是日子过得真快啊!”小陶侃茅塞顿开。</b></h3><h3><b>“是呀!侃儿,像你这样读书不用心,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可惜不可惜呢?”</b></h3><h3><b>“可惜!”</b></h3><h3><b>“既然可惜,该怎么办?”</b></h3><h3><b>“娘,儿懂了。儿要去借光阴,用功读书! ”</b></h3><h3><b>“这就对了。崽啊,从现在起,你定要用功读书,切莫浪费光阴。”</b></h3><h3><b>小陶侃望着慈母那温和而期待的目光,顿然好象懂事了许多。从此,他发奋苦读,结果不负母望,一举成才。陶侃为官以后,也常告诫部下:“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b></h3> <h3><b> (二)陶母截发筵宾</b></h3><h3><b>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作客。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换到几担米。又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也都不欠缺。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b></h3> <h3><b> (三)陶母封坛退鲊</b></h3><h3><b>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培养,这一切都是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b></h3><h3><b>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b></h3><h3><b>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鲊)孝敬母亲。</b></h3><h3><b>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这是为政不廉啊!”</b></h3><h3><b>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b></h3><h3><b>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b></h3> <h3><b> (四)陶母送子三土</b></h3><h3><b> 陶侃经别人引荐,去外地做官。赴任前,湛氏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教导陶侃,希望陶侃做一个清正之人。湛氏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包袱递给陶侃让他带上。到了目的地,陶侃打开包袱一看,只见里面包着一坯土块、一只土碗和一块白色的土布(俗称“河布”)。陶侃先是一怔,过了一会才慢慢领悟到母亲的用意。原来土块表示,无论身在何地,看到它,就应想到家乡故土,要为故土争光。母亲的“三土”深深打动了陶侃的心,后来他在仕途上果然不负母亲所望,做到正直为人,清白为官,世代赞誉。</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三、欧母教子的故事</font></b></h1> <h3><b> 《欧母荻画教子的故事》</b></h3><h3><b> 欧阳修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是一个小吏。在欧阳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br> 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br> 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br> 于是她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br> 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快爱上了诗书。每天写读,积累越来越多,很小时就已能过目成诵。<br> 欧阳修的父亲生前曾在道州、泰州做过管理行政事务和司法的小官。他关心民间疾苦,正直廉洁,为百姓所爱戴。欧阳修长大做了官以后,母亲还经常将他父亲为官的事迹讲给他听。她对儿子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常不让有剩余。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br> 她还告诫儿子说:对于父母的奉养不一定要十分丰盛,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孝心。自己的财物虽然不能布施到穷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义。我没有能力教导你,只要你能记住你父亲的教诲,我就放心了。<br> 母亲的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欧阳修脑海里。</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四、岳母教子的故事</font></b></h1> <h3><b> 《岳母刺字教子的故事》</b></h3><h3><b> 岳母是北宋名将岳飞之母。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b></h3><h3><b> 很多自私的母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前线,希望能在战乱年代保全子嗣血脉。</b></h3><h3><b> 但是岳母却和一般母亲不同,她大义凛然,主动励子从戎,精忠报国。</b></h3><h3><b> 她为了让儿子永远铭记大丈夫当“精忠报国”的训诫,甚至用绣花针把这四个字刺在岳飞的背上!</b></h3><h3><b> 由于岳母的积极鼓励,使得岳飞投军后,奋勇杀敌、义无反顾,他很快屡建战功被升为秉义郎。</b></h3><h3><b> 有一次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时,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是"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b></h3><h3><b> 后来岳飞终成为一代有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