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春幻想的云南行前后

爱霞

<h1><b>自诩曾经记忆力惊人的我,如:能记得过去三十一年间发生的细碎的事,现今已陷入中年健忘的危机。只因家事缠身,亦或是两个美丽天使促膝环绕折磨所致。只能翻看手机照片寻找在云南的点滴,朋友圈的记录也可以帮我找回些行程。这也警醒自己往后的工作或是生活中可以学着曾文正公写日记的习惯,把慎独寄托在日记上,或许可以在这聒噪的社会大环境中寻求些许心安。</b></h1><h1><b>7月6日,提前一天“隆重”地给儿子过了第一个具有仪式感的生日。不是因为宠幸,而是深知传授其生活是有仪式感的重要性,要让他从现阶段所爱的奥特曼中感知幸福,日后慢慢累积幸福,学着给别人幸福。大家伙一起张贴氢气球的过程实属艰难,伴随着孩子们的尖叫声成果逐渐显现。在此感谢吃苦耐劳的粉粉和严权同学。其实也谈不上隆重,无非就是和他的好兄弟、姐妹们一起吹气球、唱生日歌,吃蛋糕,但孩子的笑脸毫不掩饰地写满了纯真与快乐。附:与会小成员——F4外加表妹邱馨怡、温根红,堂弟严权,妹妹严丽花。<br></b><b>翌日,也就是四周岁当天收到横岭同事张老师的生日祝福:祝强哥生日快乐,今天才是他真正的生日。简单的祝福却充满温情,离开横岭一年了,还有那些叔叔、伯伯、阿姨们惦记。更在以往的岁月里得到了他们的关心、照顾。<br></b><b>调离横岭回去了三次。第一次是欢送调离老师时,在被校长、主任和那些临退休的老师“架”着坐了上席,开启了我产后第一次喝酒,尽管那会还在哺乳期,性格使然喝就大口地喝得我晕晕乎乎在夜色中离开了那栋有着星星点点灯光的教学楼。在那我度过了上班生涯里最单纯的四年。相比当年从宝中逃离似地离开(不是因为厌恶,而是成家后距离产生了太多困扰),我对这里多了份真情。最后一次是敬爱的郭老师从横岭接我们回去短暂叙旧后又匆匆而别。<br></b><b>在儿子生日当天我们启程去云南了,自驾车到吉安转绿皮车摇摇晃晃近四个小时才到南昌,入住南昌的丽枫酒店(事后成了儿子嘴里的“蜜蜂酒店”)。所遇司机会在拐弯的时候狠狠地把我们甩一把,这酸爽借用华姐的一句“呵呵”。Hmm,how interesting!<br></b><b>7月8号历经了七个小时动车的车程。列车上儿子遇到与其同龄的小孩与兄妹俩嬉笑逗乐,对方孩子的大方拉近了孩子间的距离,孩子的追逐打闹似乎缩短了旅程,带孩子旅行势必是疲惫的,但孩子间不经意的一句话总能惹得我们哈哈大笑。<br></b><b>孩子的世界是吃与玩,作为老母亲一路上都在认真感知每个途经的城市(南昌—湘潭—怀化—贵阳—曲靖—昆明)。<br></b><b>贵州,一个世俗眼里很穷的省份。但经过此地时心间涌起一股暖流,虽然从未涉足此地,但对这个省份有着别致之情。一则因为我表弟在此读过大学(在写作的同时突然想起我们的昌海同志也就读过这里的遵义学院)。二则是因为想起了大学一个追求我的男生就是来自于此。我对贵州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当年那个男生的单纯与善良。进入贵州境内就开始有着成片的玉米地,还有那数不过来的隧道。<br></b><b>过了贵州,列车穿梭进入了云南,依然是成片的玉米地。要是说贵州是纯山区,云南的地势虽海拔更高,但视野顿时宽阔了许多。在看到像极了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的连绵不绝的山脉时,我惊呼出来了。然后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叫儿子过来感知。<br></b><b>抵达昆明后,心想:我终于来到了小学课本里四季如春的城市。入住在昆明南站附近的丽枫酒店,出站至酒店的路上并未感受到她四季如春的美景。可能就如后来在闹区中的士司机所说的——南站区在二十年前就是一个穷得男的都娶不到老婆的小山村。如今矗立在眼前的高楼群完全让一个初来者想象不到它原先的样子。七个小时的颠沛流离让我们都有些饿了,预填了肚子、洗洗刷刷后我们一行——三个大人携带两个小孩开启了我们吃吃喝喝的云南行了。<br></b><b>从酒店下来迎面吹来的是与我们大江西热风不同的凉爽透彻的风。在吃吃喝喝逛逛中,感受到云南的日照之长,晚八点了还余晖依旧。和煦的晚风吹在脸上配上成街的玫瑰花,这感觉似乎再好不过。当夜早早入睡,为第二天奔波去大理养精蓄锐。<br></b><b>7月9日睡到自然醒后启程去大理,到了大理依旧入住“蜜蜂酒店”。听司机聊起,我们刚好赶上了云南的雨季,所以整个云南行也因为自带雨神——肖奕,我们都在雨中度过了。初到大理映入眼帘的是气雾缭绕的中巍峨的苍山。在酒店稍作休息后我们开始了大理行,对于没做任何攻略的我们只能上车后听司机的推荐,在司机推荐的张家花园下车。下车后妹妹说那里笼罩在诡异的氛围中,一行人就被她拖着走了。前后十分钟的逗留让我们又赶上了刚才那位司机的车。司机是个入赘云南的贵州男人,司机倒也健谈,其实那些天接触的本地人都是比较热情、淳朴。我们又跟随他的车来到了不远处的大理古城。<br></b><b>雨势不大不小,把我与两孩子滞留在一个酒店门口的座椅上半个小时有余。忘不了的是那只在窗台上打发午后时光的慵懒的白猫。随着雨势的减小,我们开始穿梭在大理古城的各个街道中,与后面的丽江古城比起来,这里的建筑仿建成分更重。古城如出一辙,就是买买买。<br></b><b>快速地逛完了古城感觉毫无去处,就又折回张家花园。通过一条窄窄的鲜花小路走进去其实是个富丽堂皇的“小户型”的王宫。与其说是王宫,对于爱花的我更觉得她像是个大花园。<br></b><b>院落众多也拥挤,通往各个院落都是狭小的极具艺术考究的巷子或长廊。首先看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舞蹈演出,接着随讲解员走马观花地逛了一遍园内。讲解员看似是个古稀之年的大爷,幽默而硬朗。因带着孩子,更多的精力还是在留意孩子的走向。对里面的建筑并未细细观赏,让孩子欢呼雀跃的是那些美丽的孔雀。<br></b><b>人在休假,心还被单位紧紧地拴着。妹妹在折回酒店后没来得及吃晚饭就赶往当地的网吧网上办公直至深夜12点。生活不易,我们都是在生活中苟且地找乐子。</b></h1><h1><b>前一天加班的疲惫并未挫败妹妹为我们安排行程的热情,第二天我们租车自驾游洱海。笼罩在雨中的洱海被她们嘲笑成家里的蕉源水库。那天我未下车,在车上抱酣睡的女儿,还在忙着完善各种教师网上的信息,头昏眼花的大半天。接着在手机上脑补了杨丽萍的豪宅——“太阳宫”、“月亮宫”云云。再接着阅览了关于她的八卦及如何成名。总结来说: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都须付出矢志不渝的努力。<br></b><b>雨中的薰衣草花海让爱拍照的妹妹们乐不思蜀,司机小哥帮忙抱着娃穿过泥泞陪着她两乐呵乐呵。对于门票45元一位的薰衣草花海,我所领略到的就是我们家乡景点“花花世界”的“脏脏版”。满园的牛粪味冲刺了整个人。也就是贪恋拍照加上堵车,我们误了大理至丽江的火车。最终我们只能以五百元的高价打的至丽江。空着肚子我们带着疲惫奔波在去丽江的高速路上。十点多入住在我读书时代向往的丽江古城。<br></b><b>对于丽江古城的情怀源于读书时代所看过的孙俪和何润东主演的电视剧——《一米阳光》。“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时代让我鲜有时间看电视,所以《一米阳光》是对于“电视”这词的仅有的记忆残片。这里突然与龙应台女士产生了共鸣。十八岁的她不知道高速公路、下水道、环境保护、政府责任、政治自由等等,这些都都不难补课,但是生活的艺术,这其中包括品味,都是补不来的。音乐、美术,在她身上仍旧属于知识范围,不属于内在涵养。出身贫寒的我也不懂文学、艺术、音乐、影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让我自卑,无与人谈话的资格。工作后一直在恶补这些欠缺,无奈只能从我喜欢的书籍补,其他方面此生只能以观赏圆之。<br></b><b>在马背上走完茶马古道后游拉市海,第一次骑马,也算是独到的体验了吧。所骑马中有匹“二维马”,这名很可爱吧。晚上夜游丽江城后与妹妹们分道扬镳,这两位年轻人去泡吧了,我只能独自一人靠着导航,在不熟悉的古城内寻路回酒店。连着几天,四岁的儿子跟在屁股后都能走上一万多步不抱怨,遇上积水,他会小心绕过。在人满为患的丽江夜游过程中,全程时不时安慰我这个走在前面抱着妹妹的老母亲:“妈妈,我跟着你,我不会走丢,你别担心。”老母亲在回到酒店后,拭擦着他头上的雨水,难免会想着自己假借游玩之名带着他出来受罪,深感愧疚。对比儿子的懂事,女儿仰仗着自己小,撒娇任性是有恃无恐。整个过程她的鞋洁净无染,难为了我的双臂;哭声是余音绕梁,何止三日不绝,难为了大家的耳朵。所幸,无一人头疼脑热,我冲动下花费重金的出行也算圆满,不然因我的好玩导致他们稍有不适而背上“骂名”,这才真有悖初衷。<br></b><b>在丽江的几天内,在千古城里饱食视听大餐,艺术的享受只能填在心头,遗憾时间太久,无法用文字表述出来。除此之外,呆在民宿里陪孩子,换个地修身养性。夜晚自然少不了我对家乡物、人的思念。<br></b><b>14日,我们坐着飞机返程了。回来后两天过了我31岁的生日,有先生的花(生气骗来的),有妹妹送的衣服。<br></b><b>好了,因娃在呼唤我,第一次坐飞机的体验也没空详述。好似每次写东西都虎头蛇尾,这次也不例外。</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