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装素裹含诗情 ,冰清玉洁皆画意~2020年的第一场瑞雪行摄皇家园林———颐和园

馨兰幽雪

<h3>瑞雪兆丰年!元月6号2020年的第一场雪后的颐和园象童话世界一样!一大早和摄友就进了颐和园的北宫门。</h3> <h3>苏州街</h3> <h3>苏州街是颐和园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的风貌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br></h3> <h3>穿过苏州街拾级而上来到后山,银装素裹好一派北国风光。</h3> <h3>后山的四大部洲是根据古印度哲学观念进行建造的。它是颐和园万寿山后山中部的一组汉藏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米。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排列在象征世界中心弥勒山的香岩宗印之阁的周围四方向。在阁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建设有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四大部洲与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之一:普宁寺的四大部洲用了同一图纸,因此一模一样。</h3> <h3>喇嘛塔</h3> <h3>红墙白顶留个影</h3> <h3>喇嘛塔</h3> <h3>智慧海,是颐和园最高处的一座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 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br></h3> <h3>雪后的太阳☀️升起来了</h3> <h3>佛香阁是北京市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0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佛香阁高41米,8面3层4重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br></h3> <h3>广角镜头下的佛香阁</h3> <h3>雪松环抱下的佛香阁</h3> <h3>排云殿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其母后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的时候更名为排云殿。“排云”二字取自晋代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br></h3> <h3>排云殿前留个影</h3> <h3>排云门前,左右分立两只造型生动、铸造精美的铜狮,左雄右雌,威武凶猛。耗用黄铜34378斤,通体高2.43米,宽1.76米,长2.27米,铜狮底座高约0.80米。排云殿前的这两只铜狮是从畅春园废墟上挪来的。<br></h3> <h3>云辉玉宇牌楼为万寿山中轴建筑群的起点,坐北朝南,四柱七楼。庑殿式与悬山式顶。正楼大额枋匾曰“云辉玉宇”,后檐匾曰“星拱瑶枢”。<br></h3> <h3>拍不够的雪景,趁着冰上的雪还没化,元月17号小年这天从南如意门进又去了颐和园,南如意门玉带桥下遥望昆明湖。</h3> <h3></h3><h3>十七孔桥它东连廓如亭,西接南湖岛,长150米,堪称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56米,高7米。 整座桥给人以一种雄伟高大之感。这座桥共有17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h3> <h3>每年冬至前后,落日的余晖恰好照射在颐和园十七孔桥所有桥洞的侧壁上,金灿灿的夕阳点亮桥洞,远远看去就像桥洞内点满了明灯,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金光穿洞”。<br></h3> <h3>虽然冬至已过,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洞景色仍然不错,没有那么多的人,画面更加纯净!</h3> <h3>夕阳下与十七孔桥合影留念</h3> <h3>远眺玉泉山</h3> <h3>万寿山为燕山余脉,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临昆明湖。明弘治七年(1494)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清初,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乾隆十五年(1750)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br></h3> <h3>万寿山顶上俯视雪后西堤宛若仙境</h3> <h3>西堤,是颐和园昆明湖中一道自西北逶迤向东南的长堤。西湖苏堤上有六座桥,西堤上也共计有六座有名字的桥。就连苏堤沿岸种的柳树也复制到了昆明湖的西堤。时至今日,还有十九株当年的柳树依然在景色妖娆的西堤。但不一样的是苏堤是笔直的,而西堤是蜿蜒曲折的。<br></h3> <h3>在知春亭眺望万寿山</h3> <h3>太阳快要落山了</h3> <h3>廓如亭位于颐和园新建宫门以南的东堤上,俗名八方亭,始建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光绪时重修。与十七孔桥、南湖岛在空间上互相映衬。</h3> <h3>透过廓如亭远眺万寿山</h3> <h3>长廊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颇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丽。彩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图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情节。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长长的廊子上。<br></h3> <h3>新装修的知春亭。</h3><h3>知春亭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建筑面积104.84平方米,为重檐四角攒尖顶。凭栏可纵眺全园景色。亭畔遍植垂柳,春来景色殊胜。据传“知春”二字源于宋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每年春天昆明湖解冻总由此处开始。故取名知春亭。</h3> <h3>昆明湖都变成了滑冰场,游船就可以冬眠了!</h3> <h3>石舫,取自海清河晏之意,北京颐和园石舫,又名清晏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在园林中建石舫不仅是为证明水是活的、可坐舟,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h3> <h3>玉澜堂前的玉兰含苞待放</h3> <h3>玉澜堂在颐和园昆明湖畔。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光绪年间(1875-1908)重建。是光绪帝的寝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曾幽禁光绪于此。<br></h3> <h3>夕阳下的玉泉山</h3> <h3>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br></h3> <h3>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