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蝙蝠最近突然火了,不过火的气场里充斥着一片骂声,“丑陋”、“丑恶”、“阴毒”……,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蝙蝠眼下是声名狼籍,四面楚歌,处境极其险恶!</h3> <h3>因为谐音,在中国蝙蝠入家门被认为是“福到”;因为迷信,蝙蝠的造型在我国民族传统装饰艺术中任性创造,古中国人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变形移情手法,把原来并不美的蝙蝠形象变得翅卷翔云,风度翩翩,蝙蝠图案表现在玉佩、门环上,“福禄寿喜”,蝙蝠竟排在首位。</h3> <h3>蝠身和蝠翅在西方传说中,蝙蝠却是邪魅恶狠的代名词,它成了吸血鬼、恶龙的化身,在近百年的文化作品中友情出演各式大小反派。神学塑造的恶魔形象——吸血鬼,那露出的利齿与吸人血的设定正是来自蝙蝠,一袭黑袍也像极了蝙蝠倒挂时的形象。蝙蝠昼伏夜出的习性正是造成这种认知差异的主要原因。而近些年陆续传出蝙蝠身具近百种致命病毒,更是将它的形象打入谷底。<br></h3> <h3>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在全球约5500种哺乳动物中,蝙蝠是唯一能飞翔的哺乳动物) 。生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间觅食。<br></h3> <h3>——有些蝙蝠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50千米以上。</h3> <h3>——有的蝙蝠会钓鱼,墨西哥兔唇蝠一个晚上能捕获30多条小鱼。</h3> <h3>——猪鼻小蝙蝠翼距只有14厘米,身体如小狗般大的狐蝠翼距宽达2米。</h3> <h3>——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0组回音(注:音波往返一次算一组。)</h3> <h3>——从秋天开始,蝙蝠就在下腹部聚积了一层脂肪,至冬眠前体重变为夏天时的1.5倍以上。</h3> <h3>——蝙蝠是保护原始森林生态平衡的关键物种,蝙蝠还传播花粉。</h3> <h3>——一只20克重的食虫性蝙蝠一年能吃掉1.8—3.6千克昆虫。</h3> <h3>——蝙蝠群一窝是由100只蝙蝠组成的。</h3> <h3>——蝙蝠的视力很好,并没有退化。它由嘴发出高出两万赫兹的声波,叫“超声波”,人是听不见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灵敏的耳朵里。蝙蝠通过大脑,判断出障碍物样子等,来判断是吃是逃。</h3> <h3>——同时,蝙蝠是对人类具有极大危害的病毒载体。</h3> <h1><b><font color="#ed2308">一、蝙蝠别称:</font></b></h1> <h3>天鼠、挂鼠、天蝠、老鼠皮翼(温州方言)、飞鼠、燕别故(东北方言)、燕别虎、燕么虎儿、盐巴虎儿、仙鼠、蜜符、岩老鼠、盐老鼠、夜燕等等等等。</h3> <h3>“老鼠皮翼”是温州地区对“蝙蝠”独有的叫法,蝙蝠长相像老鼠,但又不同于老鼠,在前肢与身体之间有一层薄的皮翼,所以有飞行能力,温州的先民便形象的称其为 “老鼠皮翼”。</h3> <h1><b><font color="#ed2308">二、蝙蝠形态特征</font></b></h1> <h3>蝙蝠的翼是在进化过程中由前肢演化而来,是由其修长的爪子之间相连的皮肤(翼膜)构成,除拇指外,前肢各指极度伸长,有一片飞膜从前臂、上臂向下与体侧相连直至下肢的踝部。拇指末端有爪。多数蝙蝠于两腿之间亦有一片两层的膜,由深色裸露的皮肤构成。</h3> <h3>蝙蝠的吻部似啮齿类或狐狸。外耳向前突出,通常非常大,且活动灵活。</h3> <h3>蝙蝠的胸肌十分发达,胸骨具有龙骨突起,锁骨也很发达,这些均与其特殊的运动方式有关。它非常善于飞行,但起飞时需要依靠滑翔,一旦跌落地面后就难以再飞起来。飞行时把后腿向后伸,起着平衡的作用。</h3> <h3>蝙蝠的体型大小差异极大。最大的狐蝠翼展达1.5米,而基蒂氏猪鼻蝙蝠的翼展仅有15厘米。蝙蝠的脖子短;而髋及腿部细长。除翼膜外,蝙蝠全身有毛,背部呈浓淡不同的灰色、棕黄色、褐色或黑色,而腹侧色调较浅。栖息于空旷地带的蝙蝠,皮毛上常自然秩序有斑点或杂色斑块,颜色也各不相同。</h3> <h3>许多蝙蝠也有鼻叶,由皮肤和结缔组织构成,围绕着鼻孔或在鼻孔上方拍动。据认为鼻叶影响发声及回声定位。</h3> <h3>蝙蝠中的多数还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喉咙发出超声波然后再依据超声波回应来辨别方向、探测目标的。有一些种类的面部进化出特殊的增加声纳接收的结构,如鼻叶、脸上多褶皱和复杂的大耳朵。</h3> <h3>蝙蝠的取食习性各异,或为掠食性,或有助于传粉和散布果实,从而影响自然秩序。吸血蝙蝠对人类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食虫蝙蝠的粪便一直在农业上用作肥。</h3> <h1><b><font color="#ed2308">三、蝙蝠飞行特征</font></b></h1> <h3>蝙蝠类是真正能够飞翔的兽类,它们虽然没有鸟类那样的羽毛和翅膀,飞行本领也比鸟类差得多,但其前肢十分发达,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特别长,并由它一层薄而多毛的,从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巴之间的柔软而坚韧的皮膜,形成蝙蝠独特的飞行器官——翼手。蝙蝠是用波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用此来改变飞行道路。从前很多人说蝙蝠视力差,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区。已经有不少科学家指出,蝙蝠视力不差,不同种类的蝙蝠视力各有不同,蝙蝠使用超声波,与它们的视力没有必然联系。</h3> <h1><b><font color="#ed2308">四、蝙蝠天敌</font></b></h1> <h3>穴居蝙蝠的主要天敌主要有蛇类、蜥蜴等;树栖型(一些果蝠)的天敌还有一些猛禽和猫科动物。蝙蝠还有的天敌就是人类,如关岛大蝙蝠就是因为当地人的捕食而灭绝的。</h3> <h1><b><font color="#ed2308">五、蝙蝠食性</font></b></h1> <h3>蝙蝠类动物的食性相当广泛,有些种类喜爱花蜜、果实,有的喜欢吃鱼、青蛙、昆虫,吸食动物血液,甚至吃其他蝙蝠。一般来说,大蝙蝠类一般以果实或花蜜为食,而大多数小蝙蝠类则以捕食昆虫为主。</h3> <h3>大部分蝙蝠在夜间飞行时捕食昆虫,每只蝙蝠都能辨别出自己发出的声波,这说明即使与其他蝙蝠一起捕食,它也不会被别的声波所干扰。</h3> <h1><b><font color="#ed2308">六、蝙蝠冬眠习惯</font></b></h1> <h3>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习性,冬眠的地方大多是在洞里,冬眠时新陈代谢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仅有几次,血流减慢,体温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时还会排泄和进食,惊醒后能立即恢复正常。它们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迟受精”的现象,即冬眠前交配时并不发生受精,精子在雌兽生殖道里过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后,经交配的雌兽才开始排卵和受精,然后怀孕、产仔。</h3> <h1><b><font color="#ed2308">七、蝙蝠生存环境</font></b></h1> <h3>蝙蝠居住在各类大、小山洞,古老建筑物的缝隙、天花板、隔墙以及树洞、山上岩石缝中,而一些南方食果的蝙蝠还隐藏在棕榈、芭蕉树的树叶后面。有些蝙蝠种群上千只在一起,有些蝙蝠雌雄在一起生活,有些则是雌雄分开栖息。许多栖息在树林中的蝙蝠冬季时迁徙到温暖地区,有时要飞过数千里路。温带的穴居蝙蝠一般都冬眠。蝙蝠每年只繁殖一次,在较早的温暖季节,蝙蝠生产幼仔。</h3> <h1><b><font color="#ed2308">八、绝壁追踪蝙蝠</font></b></h1> <h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的大山里隐匿着一个神秘的崖壁,聚集着成千上万只蝙蝠,因此当地人称它为飞鼠岩,据说那里蝙蝠的数量多达一千多万只。中国科学院动物学博士张礼标带队来到飞鼠岩实地科考,希望通过对当地蝙蝠的研究,揭开蝙蝠适应环境的秘密。飞鼠岩的蝙蝠可以井然有序的大规模行动,而飞鼠岩优越的地势形成了蝙蝠躲避猛禽天敌的天然屏障。每年九月,飞鼠岩的蝙蝠会全部消失,张礼标认为这是由于飞鼠岩洞口大,冬季气温不稳定,蝙蝠们必须迁往温暖的地方冬眠越冬生理形态。</h3> <h3>长期研究蝙蝠的张礼标表示,蝙蝠对人类生活有利有弊。有利方面,蝙蝠是蚊虫的天敌,是芒果、番石榴等多种经济作物的授粉者;不利的方面,蝙蝠容易携带多种病毒。“如果对蝙蝠一无所知,一旦由蝙蝠携带的病毒引起疾病传染,人类将束手无策。”</h3> <h1><b><font color="#ed2308">九、蝙蝠生长环境</font></b></h1> <h3>整个蝙蝠群的性周期是同步的,因此大部分交配活动发生于数周之内。妊娠期从6、7周到5、6月。许多种类的雌体妊娠后迁到一个特别的哺育栖息地点。蝙蝠通常每窝产1至4仔。幼仔初生时无毛或少毛,常在一段时间内不能视不能听。幼仔由亲体照顾5周至5个月,按不同种类决定。</h3> <h1><b><font color="#ed2308">十、蝙蝠种类分布</font></b></h1> <h3>蝙蝠是世界上分布最广、进化最成功的哺乳动物类群之一。除南北极及大洋中过于偏远的荒岛外,地球上的各种陆地生态环境都为它们所利用。在进化过程中:它们避开与其他陆地和海洋兽类的竞争而飞上天空,回声定位系统的高度进化使得蝙蝠在空中又避开与大多数鸟类的竞争而能利用环境中一个独特的生态位——黑暗的天空。</h3> <h3>翼手目可以分为两个亚目:大蝙蝠亚目和小蝙蝠亚目,又被称为食果蝠和食虫蝠。正如它们的名字,前者体形较大,多以水果为食,如著名的狐蝙,翼展可达90厘米之巨;后者体形远较前者为小,除了食虫外,还有食肉和血,不过也有与大蝙蝠亚目食性相同的成员。</h3> <h3>蝙蝠科是小蝙蝠亚目下的一科,约有300多种。蝙蝠类动物全世界共有900多种,我国约有81种,是哺乳类中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类群。它们可以大体上分成大蝙蝠和小蝙蝠两大类,大蝙蝠类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体形较大,身体结构也较原始,包括狐蝠科1科。小蝙蝠类分布于东、西半球的热带、温带地区,体型较小,身体结构更为特化,包括菊头蝠科、蹄蝠科、叶口蝠科、吸血蝠科、蝙蝠科等十余科。</h3> <h1><b><font color="#ed2308">十一、蝙蝠价值</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1、在生态系统中的价值</font></b></h1> <h3>——蝙蝠是原始森林生态保护的关键物种。目前,生态系统的保护已经是人所共知的话题,而在生态系统的保护中尤其要注意关键物种的保护,一旦这些关键种数量发生大变化,就容易导致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原始森林中,大蝙蝠亚目的蝙蝠(果蝠)往往是关键种。这里涉及到动植物协同进化的问题:大多数热带植物幼体根本无法在亲本的阴影里正常发育,一些母树甚至产生毒素阻止其幼树成熟(化学他感作用)。因此,植物种子必须传播到远离亲本的地方才能保证种群的繁衍和扩散,果蝠便将大量果实带到远离母树的地方,吃完果实后将种子扔掉,种子落地、发芽、生根,逐渐生长成茂盛的植物。对于无花果一类包含很多小种子的果实,果蝠将整个果实吃掉,种子随后被蝙蝠排泄到各处。研究表明,有些无花果只有经过果蝠或鸟类胃的消化才能发芽。</h3> <h3>——蝙蝠传播花粉。很多植物的花高度特化甚至专门在夜间开放以吸引蝙蝠。依靠蝙蝠传粉的花,如葫芦树和仙人掌,大多是白色、奶油色和绿色的,而且有强烈的麝香或酸味。依靠蝙蝠传粉的花大小不同,其中一些很大且有宽大的花蕊;另外一些则可能具有向外伸出的花瓣,仿佛是为蝙蝠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蝙蝠接近花蕊时花粉落到它们身上。当蝙蝠飞到其他植株采食花粉或花蜜时,也就完成了传粉过程。<br></h3> <h3>——蝙蝠捕吃害虫。绝大多数小蝙蝠捕食昆虫,它们是数量巨大的夜行性昆虫(包括蚊、蛾及许多鞘翅目害虫)最重要的控制者。研究表明:一只蝙蝠每个夜晚能吃掉相当于三分之一自身质量的昆虫,这样,一只20克的蝙蝠一夜可吃掉200~1000只昆虫。</h3> <h3>——蝙蝠又是另一些食肉动物的食物链(捕食对象)。捕食蝙蝠的动物很多,包括猴子、狐猴、浣熊、负鼠、猫、猛禽、蛇和一些其他种类的蝙蝠等,其中鸟类和蛇是主要的捕食者。在美洲及非洲中部和南部至少有五种蛇捕食栖息在岩洞和树洞中的蝙蝠。鸟类大多数于黎明在蝙蝠捕食返回时进行捕食,蝙蝠通常被带到栖木上被吃掉,但是有些鸟类为了增加捕食时间而在飞行中吃掉蝙蝠,这些鸟类捕获蝙蝠的量最多可达每日食物需求量的50%。</h3> <h1><b><font color="#167efb">2、在人类生活的价值</font></b></h1> <h3>——蝙蝠是人类超声波技术的良师,科学家从蝙蝠的嘴里发出的一种声音发现了超声波(也有有关文献记载科学家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发明了雷达,但现存争议)。目前某些国家研制的隐形飞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蝙蝠的拷贝。</h3> <h3>——在医学上,从吸血蝙蝠唾液中提取的抗凝血蛋白质溶解血栓的速度比目前临床所用的药物快一倍。</h3> <h3>——而食虫蝙蝠的粪便在中药中被称为“夜明砂”,有清热明目的功能。</h3> <h3>——抑制害虫。在蝙蝠数量丰富的地区,它们对农林业的害虫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农林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减少了由于农药大量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h3> <h3>——另外,蝙蝠集居地积累的排泄物多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人类所利用,在许多热带国家,它是一种经济的、优质的农业肥料。</h3> <h1><b><font color="#ed2308">十二、蝙蝠生态现状</font></b></h1> <h3>同其他动物一样,许多蝙蝠也在自然界越来越少,趋于灭绝。用于消灭昆虫的毒剂和木材保护药剂等把它们在冬眠的时候药死,许多错误的观念也使人类大批地捕杀它们。一些种类栖居的空心树木被伐掉了,废墟被拆除或者被重修得严丝无缝,使其无法生存。蝙蝠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上面说了,各种食虫类蝙蝠能消灭大量蚊子、夜蛾、金龟子、尼姑虫等害虫,一夜可捕食3000只以上,对人类有益。蝙蝠所聚集的粪便还是很好的肥料,对农业生产有用。经过加工的蝙蝠粪被称为“夜明砂”,是中药的一种。蝙蝠还是研究动物定向、定位及休眠的重要对象,对它们辐射技术的秘密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人类仅仅只是知道了蝙蝠能够做些什么了,但仍然不知道它们是怎样做的,所以拯救那些濒临灭绝的种类势在必行。</h3> <h3>——人为直接干扰因素。蝙蝠常栖息在洞穴、废矿井和树洞中,也可在房檐下、旧式教堂的尖阁和钟楼里。开矿、封闭旧矿井或往里倒垃圾、城市建设以及不适当的林地清理工作(砍伐蝙蝠用作栖处的死树),都会导致蝙蝠无栖身之处,引起大量死亡。同样,惊醒正在冬眠的蝙蝠会使它们过早耗尽脂肪,没有等到春天到来便因饥饿而死去,这对蝙蝠种群数量的维持及增长是一个极大的危胁。耐久杀虫剂的使用也是对它们的一大威胁,蝙蝠体内积累的毒素会影响幼体神经系统的发育,大规模的幼体死亡会对种群产生严重影响,十余年后受害种群仍难以恢复。</h3> <h3>——不正当捕杀。在热带地区,如关岛,大蝙蝠不仅供当地人食用,还出口到太平洋其他的岛屿。岛上的蝙蝠,尤其是那些独特的地域种和分布狭窄的种类受到很大威胁。蓄意地杀害也是一个问题,迷信使人们杀死蝙蝠,从而使蝙蝠的数量减少。人们对吸血蝙蝠以及确认的对作物有害的蝙蝠的控制,不仅杀害了引起问题的蝙蝠,而且杀害了与它们共享栖息地的其他蝙蝠种类。</h3> <h3>——栖息地微气候变化。栖息地温度的变化对蝙蝠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哺乳后期的雌性蝙蝠和幼体蝙蝠,因为它们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弱。1974年夏天,由于寒冷的天气使美国印第安纳州社鼠耳蝠(Myotis sodalis)幼体的生长期延长了两周,并使其完成迁移的时间推迟了三周,从而影响了冬季脂肪的储备量,导致蝙蝠大量死亡。另外,栖息地微环境决定了昆虫的丰富量,当微环境不适合昆虫生长时,导致蝙蝠大量死亡。另外,栖息地微环境决定了昆虫的丰富量,当微环境不适合昆虫生长时,会使蝙蝠因缺乏食物而死亡。</h3> <h1><b><font color="#ed2308">十三、蝙蝠基因组分析</font></b></h1> <h3>——蝙蝠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同时也是多种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够携带数十种病毒,还是唯一演化出具有真正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其飞行能力的进化与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和生理变化息息相关。</h3> <h3>——蝙蝠可携带多种人畜共患病毒,自身几乎不受感染。通过对相关基因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蝙蝠中NF-κB家族转录因子c-REL受到正选择。该基因不仅在固有免疫中发挥功能,还与DNA损伤反应具有一定关系。自然杀伤性(NK)细胞是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的第一道防线。</h3> <h3>——研究人员表示,基因组学的发展为人类了解物种起源、分化、多样性的遗传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蝙蝠在进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发展出许多非常有趣的生物学现象,比如飞行、回声定位、冬眠等。基因组学只是开展这些研究的入口之一,研究的数据和结果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蝙蝠是对人类具有极大危害的病毒载体,基因组学层面的比较分析,也将为了解蝙蝠自身的免疫系统和病毒防卫机制提供重要的工具。</h3> <h3>该成果由华大基因、澳大利亚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所、美国海军医学中心及亨利·杰克逊基金会等机构的科学家共同完成。</h3> <h1><b><font color="#ed2308">十四、石正丽团队与蝙蝠病毒研究</font></b></h1> <h3>2017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所研究员、新发传染病中心主任石正丽称,石正丽团队通过对云南某一山洞中马蹄蝠及肯尼亚某山洞连续五年的样品搜集,他们发现了蝙蝠中的SARS相关病毒(SARSr virus)是人SARS病毒祖先的更直接的证据。</h3> <h3>石正丽,女,1964年生。中国著名科学家、病毒研究专家。行业界称“蝙蝠女侠”。1987年武汉大学遗传学本科毕业,1990年中国科学院****所硕士研究生毕业,2000年法国蒙彼利埃第二大学病毒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四级)副主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主任、生物安全工作委员会主任、新发病毒学科组组长。2019年1月8日,石正丽领衔石正丽团队的中国蝙蝠携带重要病毒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奖者:石正丽、葛行义、张树义、李艳、杨兴娄(单位均为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石正丽还是全国五一奖章得主,并获多次多项湖北省市奖章奖励。石正丽研究团队是国际上蝙蝠病毒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实验室之一。</h3> <h5><i><b>【编辑/杨振东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普中国》(审核专家 /江松敏)、《关注科技故事》/SME】</b></i></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