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年味”里的使命与担当--来自急诊抗疫一线的春节故事

襄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年味,是什么味?</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3><h3> 是甜蜜,是鲜香,是团聚,也是希望。然而2019年的年味却是坚守,是逆行,是责任,更是担当。</h3> <h3>  这里是襄阳市中心医院北院区急诊科,同所有医院春节时的急诊科一样,这里最不缺“年味”,热闹非凡。周边诊所关闭,门诊值班科室大量减少,急诊、平诊汇聚,急诊春节的繁忙总是更胜往日。更何况疫情肆虐,每天还要接诊大量发热病人。</h3><h3><br></h3><h3> 于是2019年急诊人体验了最浓的“年味”,他们把最深的牵挂,最暖的情谊深藏心底,奋不顾身,最美逆行,不忘医者的初心和使命,谱写出新春最具担当的篇章。</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  不管半岁孩子的“狠心爸爸”</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3><h3> 他是北院区急诊科副主任邱光钰,共产党员,节日期间原本该休息的他却经常奔忙于处理科室各类危重病人与协调发热病人去向,还经常需要到外院进行发热病人的会诊。年前保姆突然要求回家,尚在哺乳期的妻子也在医院一线工作,时间冲突时他经常会把半岁左右的宝宝托付到附近朋友处,工作结束洗漱完毕再接回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 春节七天坚守科室的“狠心妈妈”</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3><h3> 她是急诊科护士长高永霞,在科室承担的是大管家的责任,抢救、物品、安全、防护、培训、消毒、协调……大年三十,已经连续工作10天的她,终于迎来了自己春节7天休息的第一天。她和老公都在急诊一线工作,也曾担心把病毒带回家传给今年高考的孩子。有人劝她好好休息几天,照顾好高考的孩子才是大事。她笑着回答“孩子在家写作业,我也帮不上忙啊,至于病毒,我们会多加小心的!”</h3><h3> </h3><h3><br></h3><h3> 大年三十,她匆匆吃完午饭,鬼使神差就来到了科室,正在值班的老公看到她,责怪她不该把孩子一人留在家里。她说同事们都在科室与疫情战斗,自己怎么可能安心在家休息。这以后的每一天,她都会来科室一天或大半天加班,这个春节就这样结束了,而她没有丝毫后悔与犹豫。她说每天看到同事们都安好,病人就诊有序,晚上回家睡觉才能踏实。只有想起两人给孩子带来的风险时,才会有了另一种心痛。</h3><h3>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爸妈,我不能回家陪您过年了!</font></b></h3><h3><b style=""><font color="#ff8a00"><br></font></b></h3> 提前安排好的班次,提前买好的车票,提前给父母准备好的新年礼物,期待着值完这个夜班就可以回家了。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街道上戴着形形色色口罩的人,医院迅速组建的各种应急团队与志愿者队伍,让一切计划变了样。<h3><br></h3><h3> 为更好支援工作,急诊内科医生胡泊和同为一线护士的爱人商量后把两个年幼的孩子送到了老家交由父母照看。家在外地的年轻护士李雪茹,腊月二十九下夜班,准备8点交完班就回枣阳与父母家人团聚。当她得知医院的工作安排和需要志愿者时,立即给父母打电话汇报“爸妈,我不能回家陪二老过年了,医院有了新的工作安排!”“好孩子,你留下吧,千万注意身体和安全啊!”心头萦绕着父母望眼欲穿的模样,耳边回响着他们的叮咛与嘱咐,这样逆行的医务工作者不计其数,他们把医者的初心藏进了浓浓的“年味”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我报名,我报名</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3><h3> 组建发热门诊和发热病区、支援他科、支援武汉同胞……每一个倡议和通知刚刚发出,便引得无数同仁争先恐后,我报名,我报名……急诊科虽然已是疫情一线,可是老师们却还想去更需要她们的地方。</h3><h3><br></h3><h3> 护士何倩倩、秦云、张童霏在医院各种志愿及请战书下发之前,就报告护士长她们要去最危险的地方。其他10多名护士也纷纷报名请战。护士李阳今年新婚,放弃了回娘家和婆家拜访的机会主动请战。护士贾云主动为半岁的孩子断奶,要求加班参战。护士刘佩怀孕八月,主动找到护士长:“过年期间不用排我一天休息,我上班,让其他姐妹支援他处。”家在外地第一次在襄阳过“春节”的年轻护士李雪茹、王春、周方焱、周国胜纷纷请战:“反正不能回家,就让我们帮忙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吧。”<br></h3><h3><br></h3><h3>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留下的理由,却唯独忘了自己是子女,是父母,是有家和牵挂的人。这不是去谋幸福生活,也不是去游大好河山,而是去扛起万千家庭的生机与希望,甚至把最大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和家庭。病毒如此肆虐,英雄儿女却如此无惧,是什么让他们充满“若有战,召必回”的豪情?正是那份藏在“年味”里的使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新年的祝福:保重、平安!</font></b><br></h3><h3><b style=""><font color="#ff8a00"><br></font></b></h3><h3> 新春佳节,举国欢庆,新春的祝福本该源源不断,拜年的电话原该络绎不绝,收到的红包也该拆得手软,欢快的民间表演也该热闹现身了。然而,今年的新春,一切都跟约好了似的,安静得不同寻常。</h3><h3><br></h3><h3> 他们在急诊抢救室里挥汗如雨,在监护病房守候别人的亲人,在为发热病人测量体温,在进行空气和物表消毒……晚上打开手机,亲友们新春的祝福短信瞬间让人泪崩:“在这特殊时期,问候一声:你还好吗?保重平安!”“注意防护,多多保重!”没有时间一一回复,于是她选择了在朋友圈向亲友们报平安。“平安”一词成为了今年春节最美好的祝福,正如他们的使命,就是让患者的生命平安。</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  这一刻,他们是患者最好的盾牌</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 大年初三中午12时20分左右,不到20分钟,急诊科先后来了2名心肺复苏患者、一名急性心梗患者、一名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患者。这一刻,每一个生命都需要分秒必争,而不断就诊的发热和其他患者也需要协调和安抚。所有值班医生、护士6人还有值白班还没来得及回家的护士长高永霞、护士周珍老师纷纷投入抢救,一直忙到下午两点,食堂送来的饭菜早已冰凉,每个人却露出了舒心、轻松的笑容。对于急诊医护来说,这样的场景就是家常便饭。</h3><h3><br></h3><h3> “看不清你的脸,不知道你是谁,但却知道你为了谁。”他们工作的样子是最美的。从一封封请战书、一支支突击队,一个个志愿者,到任何时候需要时的挺身而出,与时间抢夺生命的果敢敏捷,体现出急诊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毅。在疫情面前,没有一个急诊人会退缩,因为这一刻,他们是患者最好的盾牌。</h3> <h3>  冬天即将离去,春天也就不会远了。每一位在疫情中奋战的白衣战士们,他们在医者的初心与使命中砥砺前行,必将谱写出最壮烈的“担当”诗篇。</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