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魔芋开发利用的开创者是周宁人你信吗?

老茂

<p class="ql-block">去年曾在网上看到有人发贴问“海曼纳是什么”。【本人曾于1982年第四期的《食品工业科技》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从海曼纳谈起”,可参考。“海曼纳”实际上是英文“Glucomannan”日文音译,它是由魔芋(俗名蒟蒻)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多糖,学名:Glucomannan葡萄甘露聚糖(也叫“海曼纳”实际上是英文“Glucomannan”的日文音译,它是由魔芋(俗名蒟蒻Konjac)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多糖,学名:Glucomannan葡萄甘露聚糖(别名魔芋甘露聚糖KonjacMannan)。Glucomannan是一种由葡萄糖和甘露聚构成的多聚糖,呈白色,无特殊味道;有极强的膨胀力,使人食后有饱腹感,从而减少人们摄入食物的数量和能量消耗人体内脂肪,有利于控制人的体重,达到自然减肥效果。】我便把这段话发在了网上,回答了网友的发贴。</p><p class="ql-block">从这里我想到了我还是国内魔芋开发、研究第一人,恰逢疫情宅家里便把一些资料整理发给大家也算完成人生的一项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到春节期间周宁的菜市场上和居民的食谱上总离不开的一道菜——周宁魔芋糕(也叫魔芋豆腐,周宁俗称“蒿”)。而且现在在各大食品生鲜超市里和网购的食品项里也出现了不少特色的魔芋食品,以及其他魔芋产品。酒家和餐馆中魔芋的菜谱更是琳琅满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周宁市场上传统方法加工的魔芋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周宁居民春节必上的一道菜——魔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酒家餐馆魔芋菜琳琅满目</span>。</p> <h3><br></h3><h3><font color="#167efb">▽以魔芋为原料的各种魔芋食品。</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风靡海内外的魔芋保健食品。</font></h3> <h3><br></h3><h3><font color="#167efb">▽魔芋洗脸扑。</font></h3> <h3><br></h3><h3><font color="#167efb">▽魔芋海棉。</font></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国魔芋的栽培和加工生产的开发近年发展很快,特别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湖北等省市已经形成产业化。</p><p class="ql-block">▽魔芋精粉(魔芋甘露聚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前面图片资料可以看到我国魔芋的开发利用,魔芋食品及其他魔芋商品的开发正在蓬勃发展。但是你们知道吗?我是国内最早提出魔芋的开发利用建议者、魔芋食品研究和加工生产的开创者。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周宁的魔芋开发利用没有形成产业化,但对于国内魔芋的研究开发能作出一些贡献感到欣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有关魔芋的论文发表在国内专业科技刋物上。</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八年父亲病故后,我到周宁县综合食品厂当学徒,在老厂长的关怀下,在厂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自学了中学课程(原只读过一年初中课程)和大学的食品专业以及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在生产实践和科研上小有成就。在国内专业报刋上发表数十篇有关魔芋、酿酒、食品、微生物方面和经济方面的专业论文。对于魔芋的开发利用就是成果之一,是国内最早提出魔芋开发利用的建议者和魔芋食品研究加工生产的开创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一,最早在国内专业科技刋物上发表有关魔芋资源开发旳论文。从分析日本的“海曼纳”减肥食品入手,确定其为蒟蒻(魔芋),研究整理编写了“从海曼谈起”的文章(海曼纳就是魔芋甘露聚糖Glucomannan,是日本的音译名),发表在《食品工业科技》1982年第四期上,是国内第一个揭示了风靡于日本和欧美的保健食品就是魔芋。</p><p class="ql-block">实际上我从七十年代初就开始关注周宁传统的“蒿”,但不知其学名是什么。直到1981年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食品商品学期间,翻遍北京图书馆(现在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商学院图书馆有关植物学和食品生产加工的藏书(在这里还要感谢陈承茂先生,是他帮助我在人大学习期间住在北京商学院招待所,在学习之余一起探讨人生,逛游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人大学习期间与陈承茂、谭维克、阮柳红、俞太尉、周景明等故乡学子游玩北京的留影(其他照片未找着)</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阅览了有关食品的藏书和《中国植物志》《秦岭植物志》《全国中草药汇编》《本草纲目》《图经本草》《中药大辞典》《辞海》《辞源》等,才从中确定“蒿”就是魔芋(蒟蒻),并由蒟蒻查找到日本的蒟蒻食品。由此从1982到1988年期间在《食品工业科技》《上海调味品》《淀粉与淀粉糖》《植物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魔芋的开发利用,魔芋食品的加工,以及魔芋的栽培等文章,因此在国内影响很大,掀开了我国魔芋开发的序幕。</p><p class="ql-block">另外我在查阅收集国内外有关魔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如:1.以充分的历史资料和证据证明我国是魔芋原产地之一,对原来《中国植物志》《秦岭植物志》《辞海》《辞源》等经典文献中“魔芋原产于菲律宾”的说法提出质疑;2.以现有的科研成果和国外的资料,对国内各经典文献在魔芋的主要成份上还停留在“淀粉”或“蘑芋淀粉”提出了修正;3.以自己的实验结果来证实魔芋的成份为“葡萄甘露聚糖”或“魔芋甘露聚糖”(在其《大有发前途的食品加工原料——蒟蒻》一文的讨论中有“根据我们的实验也可证明其是葡萄甘露聚糖,因在室温条件下蘑芋的酸水解物可与苯肼生成甘露糖腙,而能在室温条件下与苯肼化合的糖类仅甘露糖一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从海曼纳谈起”发表于《食品工业科技》1982年第四期(此文发表后曾先后收到国内读者来信数百封,这也是后来办魔芋栽培和食品加工培训班的缘由。因该杂志被借阅后不知去向,下面是从知网购买截图到的)。</span></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发表于《食品工业科技》1983年第六期的“大有发展前途的食品加工原料—蒟蒻”一文。是国内第一次提出开发利用我国魔芋资源的建议,也是第一篇系统介绍魔芋(蒟蒻)及国外魔芋食品发展状况的文章。</span></p> <p><br></p><p>其二,收集国内和日本有关的魔芋文献和技术资料,编写成的《魔芋加工技术资料》,介绍了魔芋食品技术标准和魔芋甘露聚糖的技术指标和评价方法,还在其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技术资料(其原始基础的资料日文是由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王其志先生帮助翻译,英文是福建省中心检验所的孙松龄先生帮助翻译的,在此对他们的帮助表示感谢。因为他们都没有报酬帮助我翻译的,王其志老先生是三十年代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老学者,今已病故多年。)编写而成国内首份“魔芋甘露聚糖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p><p>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魔芋甘露聚糖有关技术资料,并在厂内进行生产试验,总结编写成《魔芋甘露聚糖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一文。</p><p>这些论文的发表,成为国内魔芋科研工作的基础性技术性文件。推动了国内魔芋和魔芋甘露聚糖的研究和开发。</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87年2月编写完成,由《食品工业科技》编辑部代为发行的《魔芋加工技术资料》。</span></p> <h3></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魔芋甘露聚糖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发表于《淀粉与淀粉糖》1986第二期,此文还获得全国淀粉与淀粉糖协会的优秀论文奖。</font><br></h3> <h3><br></h3><h3>其三,开展魔芋加工技术研究和总结,<br></h3><h3>1.对周宁魔芋豆腐传统加工艺进行探讨,并总结整理后编写成《周宁魔芋豆腐》一文发表于《上海调味品》1983年第一期,是第一个把“周宁魔芋豆腐”推向全国,也是国内第一篇介绍魔芋食品加工工艺的技术资料。</h3><h3>2.根据总结周宁魔芋的传统加工方法和收集整理国内外魔芋加工技术,并进行生产试验后编写而成国内第一份“魔芋食品的加工”的技术资料,发表于《食品工业科技》1985年第二期推动了国内魔芋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发展。</h3><h3>3.进行添加魔芋粉用于酿酒用麯生产的试验,提高麯类淀粉酶含量,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应用于生产。根据实验写成的《添加蒟蒻粉提高酿酒用麯糖化酶活力的研究》一文被中国生化学会采用,参加1983年九月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工业生化学术大会交流,该论文还被编选入《全国工业生化学术大会论文集》。</h3><h3>4.与省轻工研究所合作进行魔芋食品的开发研究工作。当时已经进行了中试,并拟引进魔芋糕软包装生产线,后因资金不足,改用国产(青岛)的软包装材料和设备,终因当时国产设备和材料无法满足产品需要而最后没能形成生产能力和批量生产。魔芋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与国内当时的设备和材料的技术水平早了十年以上,而我县又没有资金引进国外生产线(原始实验资料和包装物,与省轻工研究所、日本株式会社签约的合作意向等文件全部在酒厂改制工作中被当废纸处理掉。)</h3><h3><br></h3><h3><font color="#167efb">▽“周宁魔芋豆腐”发表于《上海调味品》1983年第一期。</font><br></h3> <h3><br></h3><h3><font color="#167efb">▽“魔芋食品的加工”一文发表于《食品工业科技》1985年第二期。</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添加蒟蒻粉提高糖化酶的研究》一文参加全国工业生化学术会议交流,并入选会议论文汇编(因该论文汇编中有多篇有关医学方面的文章,被县医院黄医生借走,后其调往厦门论文汇编未拿回)。</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其四,与县农业局叶先金郑孝荣两位合作举办全国最早的魔芋栽培与食品加工技术培训班(有关培训班的资料缺失待查找补充)。</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此文是总结周宁和国内其他地区魔芋种芋的收藏和选育方法,编写成的国内最早的“魔芋种芋的收藏和造育”方面的技术资料,发表在《植物杂志》1986年第五期。</font></h3> <h3><br></h3><h3>其五,对我县开发生产魔芋食品进行可研工作,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1986年六月结合其电大毕业论文,独立编制完成《周宁县开发魔芋食品可行性论证》。</h3><h3><br></h3><h3><font color="#167efb">▽电大毕业论文《周宁县开发魔芋食品可行性研究》。</font></h3> <h3>△这是1984年由日本溪水出版社出版的,日本广岛女子大学教授沖增哲编著的有关蒟蒻(魔芋)的专著,当时托朋友从日本买来。</h3> <h3>收集的大量有关魔芋的资料除了处理掉一部分,余下的因搬家堆放在他处,待后再补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