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b>一.冠状病毒患者的表现</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约半数患者在1周后出现严重症状。</span></div></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b></div>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用恐慌,不要上班,相对独立居住,避免与其他密集接触者的接触,不要随便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并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b></div>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检查口罩边缘是否与面部贴合。医用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潮湿后应立即更换;分清医用外科口罩的内外面,不能反戴,-般鼻夹结构在外面;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用过的口罩怎么处理</b></div> 1.在医疗机构时可以直接投入医疗废物垃圾袋中。<br> 2.平时对于普通人,因风险较低,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人垃圾桶。<br> 3.对于发热、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的人,或接触过此类群的人建议把用过的一次性口罩单独放在塑料袋等密封袋里。把密封袋投放到红色"有害垃圾”桶里。摘掉口罩后应洗手。<br> 4.我们还需注意:不要触碰别人使用过的口罩。口罩使用后不要直接放到包里、兜里。<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正确洗手</b></div> 什么时候要洗手:咳嗽或打喷嚏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中、后;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外出回来。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15秒。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打喷嚏也有正确姿势</b></div> 避免直接用手遮掩口鼻。可以使用纸巾遮掩口鼻,如果没有纸巾,可以用手肘或,上衣袖遮掩口鼻,使用过的纸巾丢入垃圾桶。如果用手捂过口鼻一定要及时洗手。打喷嚏时掌握正确的姿势很重要,要阻断细菌传播,避免传染他人,正确的做法是:在打喷嚏或咳嗽时,最好用纸巾捂住口鼻,然后将纸巾扔进垃圾桶。遮挡最好别用手,其实,遮挡咳嗽和喷嚏的方法有很多,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当然是用纸巾遮挡为好,但人体的生理反应有时猝不及防,当人意识到要打喷嚏的时候再找纸巾往往已经来不及了。用手挡不失为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法,但要注意的是这只能是一一个权宜之计,遮挡完之后应找地方洗手清洁,避免手上的病菌造次传播。其实,如果一时手边没有纸巾,手肘处的衣。其实,如果一时手边没有纸巾,手肘处的衣袖是个不错的遮挡物。喷出或者咳嗽的飞沫虽然会附着在衣服上,但至少会阻断病菌的“裸奔”,而且,这个部位也不容易再接触其他公用物品,可以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此外,衣物表面一般通风且干燥,不利于病菌的长期存活,病菌不久就会死亡脱落。口鼻不宜捂得太紧。<br> <br> 健康防护指引需警惕,不轻视少出门,少聚集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讲文明。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科学防范,不信谣不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