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吃在通海</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黄俊(云南通海)</p><p> </p><p> 通海是个小县,六镇三乡,开车一天之内即可跑一个来回。县城也是不大,东西南北四条主街,走路步子快的顶多半个钟头就能围着县城绕上一圈。记得那会儿在省城昆明读书,人家大城市的同学说通海是“小米咋”,说明通海在外地人眼里头确实不大。我们本地人自己也经常开玩笑,说通海这么块巴掌大的地盘,放个屁三分钟全城的人都能闻到味。既然地方不大,自然人脉就深,几个通海人坐在一起盘根溯源扯历史,扯来扯去说不定竟然是一家人,即便远一点的也可能是属于“瓜藤亲”那种。有时候在街上遇到扯嘴吵架的,劝架说话都得谨慎点,弄不好一不小心就把亲戚朋友得罪了。</p> <p> 通海地方虽小,可名头大。721平方公里的小县,山灵水秀,经济发达,商贾云集,历来就有“小上海”、“小香港”、“小昆明”等诸多称号,其繁荣昌盛自是不用多加赘述了。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烟火,有烟火的地方就会有代表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通海气候滋润,物种丰富,当地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通海饮食文化的特色,当通海菜肴得到形成、发展的时候,这种特色自然也就成为了通海菜肴的一大突出特点——烹制的技艺多样且精细,炸、炊、煸、煎、炒、炖等方法一应俱全。更值得一提的是,厨师在烹制菜肴时,能根据季节性食材变换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使烹制出来的菜肴,恰到好处的体现出食材的特色。这其实也能体现通海菜肴取材健康,取用遵循大自然规律,一切都保留着自然与本真的原始风味。</p><p> 正因如此,得益于气候的滋养,本土物种的丰富,习俗文化的传承,通海的美食,成为了本地人如数家珍,外地人欣然前往的一道风景。</p> <p> 通海历来小吃就多,县城更是集中了当地几乎所有的名特小吃。其中,祁家巷的葱花饼、海云餐厅的破酥包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不排长队都别想吃到。不管是外来游客还是本地居民,都对这些特色小吃百吃不厌。长长的队伍更是成为了小城一道亮丽的风景。</p><p> 街头巷尾,闻香而来,居住在这样一个有“口福”的地方,生活竟然是如此的美好,每一天的时光都过得有滋有味。吃腻了粗茶淡饭,看看这些佳肴,你会发现很多美味,尽管只是一道平常小吃,却是感到一种安定的幸福和满足。</p><p> 小吃店的小吃色香味俱全,进去坐下,顿觉饥肠鸣音,食欲蓬勃,好想大快朵颐。生活一下子便有了温暖和希望。</p> <p>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每个地方都有着其独特的小吃,美食中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对外流传时便成为了象征着故乡的符号。</p><p> 通海,海纳百川,是各种小吃、美食荟萃之地。我吃过大井旁石屏一家人的涮菜、烧烤,味道确实不错,老伞厂对面的楚渝抄手,麻辣鲜香,隔壁兰州拉面馆的西红柿盖面也是美味,还有东街口小卷粉小吃店的洋芋丝炒饭、卤鸭翅膀也值得去尝试一下,老客运站斜对面的福建小馄饨味鲜汤美,通印大酒店对面的老仓醋米线店有免费的美人醋喝,开胃健脾,又有卤菜鸡脚和砂锅饭等美食。如果嘴馋了还可以去买四阁楼旁清真美食店的炸洋芋,祁家巷的葱花饼,顺城街顺兴汤圆店的老面汤圆,财神街老郭摊摊的锅贴和鳝鱼米线,西下墙角7号通海阚氏百年老店的凉米线、凉糕,纯味鸭脖东街店的鸭脖子鸭翅膀,文庙街佳远小吃店的米浆粑粑,邵唐百货门前的烧粑粑夹肉。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当你饥肠辘辘地走过阳光家园,看见烧烤摊上滋溜溜冒着的烟,闻着台胖烧烤店和继伟烧烤店里飘出的扒猪脚米线、红烧肥肠、牛肉汤粑粑的醇香,你能不垂涎三尺?这些小吃都是久经考验,经久不衰的老牌小吃,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们从来不用打广告、不用搞宣传,靠的是口碑相传,秉持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一开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p> <p> 五花八门的地方小吃,从小到大我吃过不下几十种,每一种都是可口遂心。豆沫糖、绿豆糕、米凉糕、甜白酒、火烧、泡萝卜、烧卖、木瓜水、米凉虾……这些小吃,陪伴了我的整个年少时期!每一道都是小时候的味道!</p><p> 在这些名目繁多的小吃中,给我留下刻骨印象的首推青豆米粑粑,尽管我已有些时日没吃到了,但是,它那外酥里糯,香甜可口的味道,回想起来依然让我馋涎欲滴。</p><p> 青豆米粑粑是青豆和糯米之绝配,是非常有通海味道的一道风味小吃,在当地小有名气。这样的美食可能看似普通,但却能让你回忆起一些温情的瞬间,想起过去令人怀念的经历,又或许会让人思念起已经逝去的亲人!</p><p> 每当我看到青豆米粑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儿时外婆给我们做青豆粑粑的情景。当时日子过得并不太宽裕,但是每当春暖花开、蚕豆飘香的季节,外婆都会想方设法亲手给我们全家人做几次青豆米粑粑,让我们全家品食这份只有春天才有的美味。</p><p> 放学回到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外婆弯着腰,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只见外婆将煮烂的青豆米捣成豆沙做心子,将其包在雪白的糯米面里面,然后将一个个做好的青豆米粑粑煎至两面金黄,蚕豆天然的清香飘散开来,空气里满满的都是诱人的香味。看到这金黄中透着青绿的青豆米粑粑,我顾不上洗手,抓起一个就往嘴里塞,哇,又酥又糯,又沙又滑,蚕豆纯天然的清甜在舌尖荡漾,口齿留香,那香脆滑嫩的味道至今难忘。</p> <p> 青豆米粑粑陪伴了我们一年又一年,外婆的腰越来越弯了,为了让外婆不要太劳累,我们告诉外婆说不爱吃青豆米粑粑,让她不要再做了,可她总说每年只有这个季节可以做青豆米粑粑,等到季节过了就吃不到了,一定要抓紧这个时节做出来,给我们尝尝鲜。</p><p> 时光如水,年华易逝,外婆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二十年了。每年阳春三月,大姐也做青豆米粑粑,或者我自己也会到街上去买青豆米粑粑。但是怎么也找不回当年外婆给我们做的青豆米粑粑的味道。后来我才明白,并不是现在的青豆米粑粑味道不好,而是我们儿时吃的青豆粑粑是外婆亲手做的,是外婆独有的味道,是爱和幸福的味道,是一种阳光般温暖、清爽、甜美的味道,是一种特殊的温馨的家的味道。</p><p> 这些年来,每当我吃到唇齿留香的青豆米粑粑,就会想起外婆以及那些逝去的亲人们慈祥的笑脸,想起外婆那双粗糙的手,想起外婆弯着腰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回味悠长的青豆米粑粑,是我舌尖上抹不去的童年的味道,是外婆用深深的爱糅合出来的爱的味道,是我们满满当当对外婆思念的味道,这种味道永远挥之不去。在我们的生命里,令人垂涎欲滴的青豆米粑粑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而是对外婆和逝去亲人们无尽的思念。</p> <p> 往事如烟,如天上的繁星,如杞麓湖里的浪花,如通海城里遍布大街小巷的小吃,数也数不清,道也道不完。另一份让我记忆犹新的小吃是烤肉串。摊点摆在祁家巷巷口,外地来的一对小夫妇俩,每天夜幕降临后开始营业。3角钱一串的烤肉串,烤得是色泽焦黄油亮,麻辣鲜香、油亮,不腻不膻,外酥里嫩,肉质鲜美,别具风味。</p><p> 那时候,女儿刚好读初中,晚上自习要接送,肚子饿了,便买二三十串烤肉串充饥。每次去都是长队,只好耐心地等。火架上的肉串,烤到四五分熟时,洒上了一点孜然粉和胡椒粉,香味顿时钻进我的鼻孔,我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我焦急地催促着:“快烤吧,我们都饿着呢!”师傅爽快地回答,抓起一大把羊肉串烤起来。看他的样子非常专业,动作娴熟。我身旁等在前面的女孩,急不可待地品味着手中的肉串,嘴里还不时发出“啧啧”声,不知道是陶醉于烤串的美味,还是受不了辣椒的辛辣。</p><p> 看着摊主生意好,心里自然羡慕人家钱好赚。但光顾的次数多了以后,通过交流才知道,摆摊看似容易,实则背后的付出非常多。他们起早贪黑,风里雨里,每天带着希望出门,时常垂头丧气的回家,为了几毛钱的利润,对每位顾客都要笑脸相迎,他们心中的苦有谁懂?摆摊,没有节假日之说,出一天摊,才能挣一天的钱。冬天的寒冷,夏天的酷热都得忍受。天冷搓手跺脚取暖,天热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滑落。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都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可是摆摊人的孩子却不一定有那么多选择。这夫妇俩有一个8岁的女儿,时常站在摊前不停的朝着路人喊:快来尝尝,好吃的烤串,一块钱3串。然而经常没有人搭理她,做母亲的看着懂事的女儿满是心酸,说:下辈子,真的不愿摆摊了!</p><p> 有多少摆摊人就是靠着一分一角的积攒,用勤劳的双手养大了儿女。他们平凡却伟大!</p> <p> 在秀山脚下的财神街,每天早上,街头巷尾的喧闹声会把你叫醒。在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听着熟悉的通海话,闻着路边那些香喷喷的小吃,有炸得金黄酥脆的油条,有冒着热气的豆浆,还有香味四溢的糯米饭……美好的一天,就从一份美味的小吃开始了。</p><p> 财神街附近都是让人眼馋口干的小吃。马恩梅家的牛肉汤饵块,李桂珍家的卤肉,钱氏的卤面,胡丽萍家的稀豆粉,李发科家的烧饵块,赵艳红家的鳝鱼米线和扒肉饵丝,福临小吃的臭豆腐砂锅米线,建兴食品店的豆沫糖、绿豆糕、剪子糖……如此诱人的小吃和美食,数不胜数,不胜枚举。每天,城里城外的男女老少总会来这条街从头吃到尾,或者有朋友从外地来也会带着去吃遍整条街,这里的小吃完全占据了通海小吃的半壁江山,吃货在这里都可以实现梦想:走一路吃一路。</p><p>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吃。吃到天黑,吃尽人间酸甜苦辣咸。</p> <p> 饭点时,你若是正好走到十字街口,那么一定要在司马第吃一顿炊锅菜。店主就像古龙小说里的江湖高手,眼也不眨一下,噼里啪啦地忙碌一通,紧接着端上香气四溢的铜炊锅,再配上酸酸甜甜的凉米线,咸香适味的酱油鱼,干香酥脆的酥肉花生米。让你忍不住要感慨人生啊,就是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p><p> 饭后继续在小城里逛游。通海人喜欢悠哉乐哉地逛街,如果一天没有花上个把小时游荡街头,便觉得自己不是在生活。夜色撩人,热闹的小城逐渐变得安静下来,琐碎的生活也变得有了诗意。</p><p> 逛到饿了,就在街头吃吃涮菜,烧烤摊上一坐,那些烧豆腐、炸洋芋、小鱼小虾,和上姜葱蒜盐、辣椒、芫荽……吃进肚子里,哇啦一口,仿佛吃下了人间所有酸甜苦辣咸。或者吃碗扒猪脚米线,夯实了胃,足以酣然入睡。</p><p> 这就是我们通海人的吃与乐。这里很小,小得经常走几步路就能到达下一个目的地。这里也很大,因为好吃的东西太多,好像永远都吃不完。好吃的东西多了,人就生活得有趣,都很舍不得这个世界,对于生活充满着眷恋。</p> <p> 时光流逝,我们在小城里不断地品食美味,不断地成长,这也让我们不断的、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人生的意义。 </p><p> 时间走走停停,小城里那些熟悉的背影,从最初的相知到陌路,人生似乎习惯性的遵循着这一规律。漫漫人生路,就像乘坐奔驰的公交车,望着窗口眨眼即逝的场景,我们只能凭记忆去尝试着想起一点什么,却终究拼凑不出完整的人生。然而,时光流逝了,记忆往事走远了,小城的美景美食却深深的留在了记忆和脑海中。当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时候,我们就慢慢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和精彩之处。因为那些美食的香气里,饱含让人幸福的分子,它会偷偷地潜入你的鼻子、嘴巴里,这就叫做生活的烟火气。</p><p>(2020.4.19.于通海)</p> <p>作者简介:黄俊,60后,云南玉溪通海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玉溪市作协会员,首届鲁院国土班学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有诗文600余篇在《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当代作家》、《滇池》、《长江诗歌》、《诗歌月刊》、《圭臬诗刊》、《世界汉语诗歌》、《原乡书院》等纸刊网媒发表,作品获第二届网络时代诗歌大展金奖,第二届红高粱诗会铜奖,原乡文学奖,玉溪日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并入选《2015中国诗歌选》、《2016中国诗歌选》、《中国当代实力诗人诗歌大展》、《中国散文优秀作品集成》等多部选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