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座雕凿精美,绚丽多彩的洞窟,随着千年时光的流失、岁月的侵蚀,在我们眼前渐渐的老了、模糊了……或许有一天在我们的视野中悄悄地消失。但是,那镌刻在灵魂深处的艺术魅力或因博大、或因丰富、或因神密,会再次唤起我们的记忆,变得永恒……</h3><h3> -----题营里千佛洞石窟</h3> <h3> 北周最后的菩提佛光</h3><h3> -----乡宁营里千佛洞石窟开凿时代再认识</h3><h3> 许文胜</h3><h3><br></h3><h3>千佛洞石窟位于山西省乡宁旧县城东5公里营里村鄂河北岸山腰间一突出巨石之中。洞窟没有明确纪年,方志中也未记载其开凿时代。《中国名胜词典》记载千佛洞石窟开凿于隋唐时期①。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有学者调查报道过千佛洞的情况,认为洞窟开凿时代是北魏晚期②。2019年10月,营里千佛洞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把该窟的时代定为北齐至唐,不知依据是什么?</h3> <h3>近年来,笔者对洞窟作了多次详细的调查和记录,特别是对窟内4000多个题记文字的逐个辩识,撰写了《乡宁县营里千佛洞石窟调查简报》一文,依据洞窟形制、造像风格、供养人服饰、题记内容诸方面综合分析,证实了石窟的开凿时代当为北朝晚期的北周③。</h3><h3><br></h3><h3>随着对营里千佛洞石窟调查研究的深入,新的疑问等待我们去解答。比如,营里千佛洞石窟开凿于北周时期,能大体完好的留存至今,是开凿于北周武帝灭佛前呢?还是灭佛后呢?因此研究探讨洞窟开凿的确切年代,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石窟开凿的时代背景,还原那一段真实的历史。</h3> <p class="ql-block">洞窟题记文字中辩识出来的地名有:"襄州、延州、宁州、相州、前州、仵城郡、龙门郡、中阳郡、乐平县、太平县、昌宁县、欢县、平喜县、当阳"④。在《中国历史地图集•北朝•周》和《中国历史地图集•北朝•齐》中(前州、欢县、平喜县等三处治所没有确定),都能检索到其相应位置⑤。"相州乐平县、中阳郡昌宁县、仵城郡、太平县"在北齐境域内,说明这几地原属齐,其余都在北周境域内。以上地名同时出现在北周洞窟中,只能有一种可能,该窟是北周攻灭北齐统一北方后开凿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治通鉴•陈记七》载:"太建九年(577年),壬辰,周师至邺城下;癸巳,围之,烧城西门。齐人出战,周师奋击,大破之。丙申,周以越王盛为相州总管。后魏置相州于邺。东魏都邺,改为司州,以其京畿之地,仿汉、晋之制而置司州也。周既平齐,复为相州,列于诸州"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关相州的史料记载。相州,北魏置,北魏天兴四年(401年)以邺行台所辖六郡(魏郡、阳平、广平、汲郡、顿丘、清河)改设为相州,位于今河南北部安阳市与河北省临漳县一带。 永熙三年(534年)冬十月,高欢立清河王子善(时年11岁)为帝,改元天平,从洛阳迁都于邺,改相州为司州。武定八年(550年)七月,高洋(高欢次子)灭东魏,改国号为齐,仍都邺城,司州为都畿。 承光元年(577年)正月,北周破邺灭北齐,改司州为相州。</p> <p class="ql-block">洞窟西壁中央有两方题记非常特殊,格式是从左向右竖读:"遷佛主前□都督昌寧镇城居叅军右相備都督相州樂平縣令靳長生一心侍佛","生妻郭思親一心待佛"⑦。题记中所载的大致意思是靳长生原在相州乐平县为官,后被调任昌宁镇城居参军右相备都督,石窟的开凿他作为供养人,把自己和妻子的名子都题刻在了洞窟中。"迁佛主"的"迁"是指变动官职。题记中用"相州"而不用"司州"正是承光元年(577年)正月周灭齐后司州改为相州后的用字。周灭齐,中国北方复归统一,北周政府派遣相州乐平县令靳长生任中阳郡昌宁镇城居参军右相备都督。</p> <p class="ql-block">西壁另一方题记"……中陽本郡守昌寧镇城靳三儁一心侍佛"⑧,靳三俊一人兼任两职,既是中阳郡守,又是昌宁镇城("镇城"是官职名,负责城防的军事长官),佐证了《中国历史地图集•北朝•魏》中的记载,中阳郡郡治在昌宁县城⑨,昌宁县治在乡宁旧县城西二里鄂河北岸的下县村。相州乐平(昔阳)县令靳长生调任中阳郡昌宁镇城居参军右相备都督,从侧面反映了周统一北方后的初期,在原有的各郡治都调配官兵驻守,其目的还是为了政权的巩固。北朝时期中国北方石窟的开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为了礼佛的方便,以靳长生为代表在此为官的官员和邑子(当地民间信佛之人)共同出资完成了营里千佛洞石窟的开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以上考证分析,乡宁营里千佛洞石窟的开凿年代当在北周武帝灭佛之后,北周攻灭北齐后的577年-----580年这一时间段中。</p> <h3>乡宁故称鄂,位居晋西南地区,吕梁山最南端的河汾之间。自东周以来,即为吕梁山南部城邑和交通要道。北魏延兴四年置昌宁县,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唐改称乡宁县。北魏末至东魏初置中阳郡,齐与周均延用,隋开皇初,中阳郡废。北朝隋唐时期晋西南地区的佛教情况很少见诸于文献记载,营里千佛洞石窟考古调查新发现,无疑为研究这一地区的佛教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h3><h3><br></h3><h3>营里千佛洞石窟受到平城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大型石窟及周边诸多中小型石窟的影响,也与陕西关中地区佛教造像有密切关系。这种现象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和时代背景有关。北朝晚期北周攻灭北齐后,中国北方复归一统的历史背景下石窟开凿完成了。石窟的开凿是否有原来齐地工匠的参与,我们已不得而知了,更有可能的是汇聚了多地的能工巧匠共同完成了石窟的开凿。仅从造像雕刻的工艺水平来看,就不失为北周石窟造像中的佳作。</h3><h3><br></h3> <h3>营里千佛洞石窟是一座雕刻精美,绚丽多彩的洞窟,随着千年时光的流失,岁月的侵蚀,在我们面前渐渐老了、模糊了……洞窟石质为灰色砂岩,极易风化。洞内三分之一雕像已风化脱落,一大半矿物质彩绘颜料层因烟薰黯然失色并脱落殆尽。起甲、空鼓、颜料层脱落、烟薰、裂隙渗水、酥碱等多种病害正着威胁着洞窟本体,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希望尽快实施各地方石窟寺数字化考古记录测量工作,建立科学精准的石窟寺数据库,撰写详细的石窟寺考古调查报告,为石窟寺保护提供一份科学完善的依据。</h3><h3> </h3><h3> </h3> <h3>①《中国名胜词典》,第111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br></h3><h3>②酒冠五《山西省文管会调查吉县挂甲山摩崖造像与乡宁千佛洞现存情况》,《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2期。该调查报告十分简略,从现存情况看,挂甲山摩崖造像年代较晚,有隋及唐以后作品。乡宁千佛洞有一个洞窟,系利用天然洞穴雕凿而成,年代属于北魏晚期。</h3><h3>③许文胜《乡宁县营里千佛洞石窟调查简报》,《文物世界》2009年第2期。</h3><h3>④同③,第22页。</h3><h3>⑤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北朝•周》,第67~68页。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h3><h3>⑥《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三,5368~5371页。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1版。</h3><h3>⑦同③,第20页。</h3><h3>⑧同③,第21页。</h3><h3>⑨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北朝•魏》,第46~47页。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