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春节是个团圆节,对中国人来说承载着太多的东西。绵延至今的年俗早就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融入人们的血脉。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腊月开始,就意味着过年进入倒计时啦!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要扫房、请香、祭灶、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干完这几件大事,咱就过年啦!</b></h1> <h3>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祭灶最主要的就是糖⬇️</h3> <h3>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h3> <h3>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腐”与“福”有相似的发音,做豆腐意味着“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如今,大多数人并不会自己做豆腐,而是常把剪好的“福”字倒着贴在窗户或者门上,这样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希望“幸福、福气”来到家里。⬇️</h3> <h3>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一天要杀猪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h3> <h3>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由于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所以,各地的集市在这一天都十分红火热闹。⬇️</h3> <h3>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于是,腊月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这也是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的缘。⬇️</h3> <h3>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腊月二十九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告祭祖先,不仅仅是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h3> <h3> 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等。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而守岁之俗由来已久。⬇️</h3> <h3>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h3> <h3> 春节生旺火: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时代再变,年俗不变;</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b> 新时代,新形式!</b></h1> <h3> 拜年是我们的传统习俗,是我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h3><h3>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h3> <h3><b> 潞洲区实验中学小学部五(2)中队春节习俗实践组!</b></h3><h3><b> 组 长: 陈子曦</b></h3><h3><font color="#010101"><b> 组 员: 贾国卿、郭致涵、宋佳硕、原晨浩、 刘琳杰、高宇芊、许静洋、程邵江、王横彬、王潇翔、王清扬、郝紫君、等</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队辅导员: 侯盼盼老师</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