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马碧鸡坊现在是昆明著名的商业区,主景是金马和碧鸡两座古式牌坊,它们位于三市街与金碧路交汇处,始建于明代,距今已经有400年的历史,不过现在看到的两座古色古香的牌坊并不是原来的建筑,而是1998年根据原貌复建的。</h3> <h3> 金马碧鸡坊有个60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奇观-金碧交辉。</h3> <h3> 什么叫“金碧交辉”呢?<br></h3><h3><br></h3> <h3> “在涉及到‘金碧交辉’的书籍中,几乎都是这样叙述:‘相传清道光17年,恰逢中秋日在秋分节令,是日天气晴和,昆明百姓聚集三市街口。酉正初刻二分,日月正对,两光相射:日照碧鸡,坊影清晰,倒地东进;月照金马,坊景稍淡,贴地西行。两影渐凑渐近,初距两丈,不到两分钟,就前移相交,结合之后,倒影即渐消逝。清光绪23年,中秋又遇秋分,城中百姓齐集坊前观景,不料两坊倒影渐渐趋近。眼前相距仅一尺之遥,光影忽然消逝,功亏一篑,交辉未成,观者无不搓手叹息。’此外, 有关书籍还把‘金碧交辉’的规律总结为,‘交辉’每60年出现一次, 日期是丁酉年中秋节,这一天还必须是24节气中的秋分,时间为该天的酉时,太阳还未落山,月亮已经升起来的时候。”</h3><h3> “几百年来,上述‘金碧交辉’的场景和时间,在老昆明人中广为流传,令人向往。即便在清光绪年间‘交辉’未成,1957年也没有发生‘交辉’,人们仍念念不忘,并找出种种理由来说明。比如,历史上重建两坊时没有按原样施工;没有按地球、月亮运行角度的变化来重新设计···</h3> <h3> 说直白一点,当夕阳西下之时,余晖将碧鸡坊的倒影投射到东面街边;此时新月初上,银光照射金马坊将影子投射到西面街边,两个影子慢慢靠近,最后交接在一起。<br></h3><h3> 这一奇观的形成主要源于古人对天文学的理解。因为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月亮围绕着地球旋转,三个星球每60年会有一次巧妙的角度。在遥远的明代,设计者就将如此复杂的天文学和建筑学完美结合到一起,实在令人赞叹不已。</h3> <h3> 金马碧鸡坊相隔数十米,中间是一个小广场,这里已经成为昆明市民户外休闲散心的好地方,一些外地游客也喜欢前来打卡。和两座牌坊相连的区域是一片古色古香的商业区,里面主要售卖各种我们云南本土土特产,包括茶叶、工艺品、特色小吃等等。</h3> <h3>特色民俗街</h3> <h3>滇茶-普洱</h3> <h3>小锅米线</h3> <h3>炒饵块</h3> <h3>民族工艺品</h3> <h3> 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中轴线的南端,除了两座古牌坊,街区里还有很多人文古迹,包括建水会馆和蔡锷故居等。<br></h3><h3> 建水会馆是一座古朴的建筑,老旧的外表依然保持精致的纹路,建筑物上的雕刻非常精细。</h3><h3> 不过建水会馆已经被开发成商铺,不同商家入驻于此。</h3><h3> </h3> <h3> 白天的金马碧鸡坊并没有给游客呈现出太多惊艳之感,夜幕降临后,灯光亮起,瞬间有了迷魅、梦幻的感觉。</h3> <h3> 金马碧鸡坊虽然很有名,来旅游的游客很少知道这个神奇而具有古人的智慧两座牌坊。就好比“把‘金碧交辉’当做美丽的神话传说来看待,就像西山睡美人的传说一样。”其意义类似于中原流传的麒麟、凤凰,一头吉祥兽一只吉祥鸟,取其吉祥如意之意。希望金马碧鸡交相辉映,护佑一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金碧交辉’的真正含意即在于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