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师德”的含义是什么?“师德”的衡量标准为什么?怎样做到“为人师表,身正为范”?</h3><h3> 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久,这次我通过阅读师德经典令我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真理的一丝曙光。</h3> <h3> 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我读懂了韩愈的师说,读到了韩愈的那种人不可无师的号召,读出了为师求学的必要性。也明白了教书育人之“难”。</h3> <h3> 在寒假期间,我辅导过小学生做作业,通过辅导我明白了对小学生不能要求太高,必须要有耐心,对待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能培养起他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我知道了教书育人之“难”。</h3> <h3> 韩愈师说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抨击当时士大夫以从师学习为耻的坏风气。韩愈指出,人人都要从师学习,老师的作用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从事的原则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不分长幼,不论贵贱;老师和学生之间,“师不必贤于弟,弟子不必不如师”,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h3><h3> 韩愈的师说也从侧面说明了一、老师要努力学习,因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二、老师和学生人人平等,没有上下之别,“师不必贤于弟,弟子不必不如师”。</h3><h3> 我也从韩愈的师说中体会到了,教师终身学习,取代功利性,和关爱学生等现代师德规范。</h3> <h3><font color="#010101"> 当我读到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时,我深有感触,教师教书育人,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的影响着学生。教师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无形中,潜移默化的“构造”着学生。记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我们做教师工作的,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 人类灵魂工程师。</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而大思想家孔子更是身体力行,一日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font></h3><div>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div><h3>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我觉得,孔子的这种思想,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h3> <h3> 我感觉最能代表“师德”二字的,应该是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h3> <h3> 读完这一首诗,我深沉地感受到了人民教师的那种无私奉献,不慕名利,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不禁想到了我的一位小学老师在工作中她尽情的把自己的爱播撒在教室的每个角落,在她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栋梁之材,每一块“顽石”都能雕琢成一块玲珑剔透的美玉.每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她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我们,让我们重新得到快乐,在阳光下健康的成长。她总是在雨中把伞倾向学生的一边,在学生体检中细心仔细的为学生穿好衣服,在每一次家访中亲切的询问学生的情况。</h3> <h3> 通过对师德经典的诵读和感悟,我对现代师德规范有了新一层的理解。</h3> <h3>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h3><h3> 小学教育1902班</h3><h3> 胡锦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