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12月底以来,武汉市及全国其他地区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甲乳外科多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支援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b></h1> <h3>一,抗击疫情之前线救援医护篇</h3><h3>同济医院甲乳外科从接到医院援派到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通知时,便建立“甲乳发热特战队”,驰援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工作。</h3> <h3>我们科的张磐石医生,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报名参与发热门诊工作,他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和共产党员,我自愿申请加入医院的各项治疗活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应对疫情,义不容辞。</h3> <h3>知道张磐石医生要去一线抗疫救援的同学和好友,纷纷发来祝福和嘱托。</h3> <h3>大年三十的晚上,仍然奋战一线的张磐石医生只能通过手机视频与妻儿见面,给她们报平安</h3> <h3>张磐石医生山东老家94岁爷爷十天前也因为心肺功能衰竭住在当地医院,本计划回家看看老人家,但是疫情就是命令,生命之托重于泰山,好在爸爸和大伯两家人悉心照顾,目前病情有所好转......</h3> <h3>好友赠予张磐石医生的诗:</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疫情猛于虎,亦有向虎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磐石赴前线,莫忘护己身</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疫虽艰险,国已建雷神</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竭力献所学,必将迎暖春</h3><h3><br></h3><h3>字里行间全是对张医生的敬佩,担忧,支持和祝福。</h3> <h3>和张磐石医生共赴前线的护士还有颜文静,周莹和徐艳玲,她们虽然是2016年才进医院的护士,但是在特殊时期,面对组织和疫情的需要,她们依然义不容辞,有责任、有担当。</h3> <h3>前线救援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一班下来,通常是全身无力,脚步有千斤重,但是颜文静护士还是坚持将每一天的工作记录下来,她觉得这份工作是光荣的,是神圣,是宝贵的,她要将这份珍贵的记忆永远的记录下来</h3> <h3>周莹护士第一天赴前线工作后,知道长发不方便穿脱防护服和防护帽,费时费力,下班后便将一头长发剪短,她说:头发而已,剪了还会长,时间就是健康,就是生命。</h3><h3><br></h3> <h3>随着疫情的进展,同济中法同样也设立了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我们科的徐艳玲护士和周小晴被第一批抽调过去,徐艳玲护士和周小晴放弃自己轮休的时间,急忙收拾行囊,奔赴一线。</h3> <h3>第二批进驻中法院区的张梦婷护士、杨萍护士和杨寒护士,虽然都是年轻的护士,但是在疫情年前,她们也是毫不犹豫,勇往直前。</h3> <h3>脱下防护手套后被汗水泡白的双手</h3> <h3>脱下防护服后被汗水渗湿的衣服</h3> <h3>大年初一,临危受命的张蓉护士,带着她充满希望和阳光的笑颜,奔赴一线。</h3> <h3>这是我们甲乳外科第二批派往前线的姜斌医生,姜斌医生的孩子还不满一岁,他的妻子同样也是医生,当疫情来时,他们夫妻俩已经做好共赴前线的准备,正因为都是医务工作者,才更能理解对方,才更能知道这个职业的不易和神圣。</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携手共进,凝聚力量,齐心打赢抗疫之战</b></h1> <h3>二,抗击疫情之甲乳病房后备力量篇</h3> <h3>从抗击疫情开始,甲乳建立医护全科大家庭群,李兴睿主任,夏莹护士长,褚彦香护士长和陈茜护士长,不仅每天主动关心前线医护工作者的健康情况,还主动关心其他医护人员的去向和健康情况,对于一些排除新型肺炎,只是感冒或者发烧的医护更是送去药品,并且每天每小时了解体温和用药情况。</h3> <h3>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自2020年1月25日0时起,过江隧道关闭,三环内(含三环)过江桥梁通行实施体温检测管控。</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同济甲乳刘谨文教授和沈文状教授组织爱心专车,亲自接送上下班医护人员,满满的爱温暖了这个寒冬。</h3></font></h3> <h3>同济中法院区被市政府紧急征用,所有医护人员齐心协力打包医疗物品。</h3> <h3>随着疫情的加重,所有医护取消休假紧急待命,我们科所有在外地的医护人员,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各种办法从全国各地回到武汉,回到最前线抗击疫情。</h3> <h3>张进军医生携新婚妻子从河南老家一路赶回武汉,并申请派往前线抗击疫情。</h3><h3><br></h3><h3>罗水余护士从宜昌山里出发,一路上遇到各种山土、山石挡路,夫妻俩只能下车挖土搬石,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赶回武汉。</h3><h3><br></h3><h3>侯琦护士一人带着两岁的孩子,程着借来的车子,一路上用临时办的通行证,花了七八个小时,也终于赶回武汉。</h3><h3><br></h3><h3>还有她,她们,邓妍、董璇、高娉婷护士,她们也是想尽各种办法,用医院办的临时通行证,一路奔波,赶回武汉,备战疫情。</h3> <h3>不仅是医护人员,我们科的技术员李宁,也是积极主动的向领导要求备战。</h3> <h3>不仅是本院的医护人员积极抗击疫情,在武汉生活了快十年的博士留学生库什,也是写下百字请战书,主动要求上前线,此情,此义,此情怀,真真让人泪目。</h3> <h3>为了保障市政府的工作,中法院区的改造和筹备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场战役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h3> <h3>甲乳外科目前抽调4名医生(张磐石、姜斌、朱智、董鸿)到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2名医生(郑伟红、周旭东)至发热门诊和病房备用,抽调了护士7名(颜文静、周莹、徐艳玲、周小晴、张蓉、张梦婷、杨萍)到发热门诊及病房,5名护士(韩梅、陈圆、吴红亮、杨寒、高露莹)至发热门诊和病房备用,并且我科张磐石医生又从本部发热门诊增派至中法院区支援。这些奋斗在一线以及即将奔赴一线的兄弟姐妹们都是我们的榜样!人民的英雄!向他们致敬!还有很多医护人员自愿报名参加这次疫情控制增补行列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全面动员,投身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相信我们最终会赢,暖春不会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