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十九日的新西兰、澳大利亚之旅,12月6日我们从新西兰基督城飞到澳大利亚墨尔本。</b></h1><h1><b> 我们沿大洋路一路游玩了坎贝儿港、12使徒岩、吉普森台阶和阿德胡峡;入住瓦南布尔小镇;游玩船湾、千岛湾、岩洞和断桥;回墨尔本,参观游览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游览库克船长小屋,在克拉克小镇用午餐,晚上仍然住在Travelodge酒店,晚上去拍墨尔本海港晚霞;去飞利浦岛丘吉尔庄园,参观剪羊毛表演、训牧羊犬表演和体验挤牛奶;去考拉培育中心观看考拉、袋鼠,晚上观看蓝背企鹅归巢,晚上住在飞利浦岛;再次回到墨尔本,游玩联邦广场、皇家植物园,参观战争博物馆;飞往凯恩斯大堡礁,与考拉合影,吃野味自助,乘水陆两用战车进军热带雨林,乘坐小飞机俯瞰大堡礁,乘双体船出海,游玩绿岛大堡礁和诺曼外堡礁,在海里浮潜;飞往悉尼,游览跳蚤市场、参观海洋馆;由于航班延误,我们又参观了麦考瑞大学,逛超市。</b></h1> <h1><b> 在墨尔本西南部,有一条著名的沿海公路,就是大洋路,它是世界上景色最优美的沿海公路之一,海岸线长达270公里。</b></h1> <h1><b> 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位于维多利亚洲大洋路西端,建于1964年,是以亚历山大.坎贝尔船长的名字命名的。</b></h1><h1><b> 坎贝尔距离大洋路最佳风景很近,所以,这里是必游之地。</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有趣的玩偶船桩</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休闲的老人</b></h1> <h1><b> 十二门徒岩位于坎贝儿国家公园内,是大洋路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大洋路的地标。</b></h1> <h1><b> 在南太平洋的海面上有12块砂岩石,经过千万年风吹浪打,鬼斧神工般地雕凿成酷似人面的石柱。这些石柱形态各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圣经中追随耶稣基督的十二门徒,故得名“十二门徒岩”。</b></h1> <h3>图片来自网络</h3> <h1><b> 洛克阿德峡谷,又称“阿德湖峡”。1878年6月1日一艘名叫“Loch Ard”的英国移民船在开往墨尔本的途中触角遇难,52人死亡,只有一名15岁少年和一名17岁少女生还。后人为了纪念这些遇难者,修筑了52座坟墓,并将这个地方取名“Loch Ard”。</b></h1> <h1><b> 这里是一个综合景区,可以近距离观赏峡谷海水的层层波涛和狂涛汹涌地拍打岩石。</b></h1> <h1><b> 这是我们入住的瓦南布尔小镇 ,清净、人烟稀少。清晨,走在街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神清气爽。</b></h1> <h1><b> 这是一家汽车旅馆,设施齐全 ,应有尽有,空间很大,很干净。</b></h1> <h1><b> 伦敦断桥是一处自然力形成的海岸景观,以前这个岩石突出海面与陆地连接,海浪的冲刷形成2个洞,正好成双拱形,故起名“伦敦桥”。</b></h1><h1><b> 1990年1月,与陆地连接的洞崩塌,形成了断桥,于是,得名“伦敦断桥”。</b></h1> <h1><b> 关于伦敦桥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当年岩石崩塌的时候,有一对情侣被困在岩石上,后经直升机救援脱险。当记着采访时女人滔滔不绝,男人一言不发,原来男人是有妻之夫,怕东窗事发,故躲避镜头。</b></h1> <h1><b> 我们到达时光线很柔和,碧海蓝天,心情顿然开朗,真想放歌一曲。于是,大家抓紧时机,不听地按动快门,拍得酣畅淋漓。</b></h1> <h1><b> 吉布森阶梯是一处悬崖峭壁上开凿的86级阶梯,呈Z字形,宽约1米左右,仅供1个人通过。</b></h1><h1><b> 传说吉布森阶梯是当地土著人开凿,后经一位叫休.吉布森的移民修葺完善,成为现在的样子。</b></h1><h1><b> 吉布森阶梯可以从悬崖顶部走到海滩,因这天风浪很大,阶梯被封闭,我们没能走到海边 ,没能近距离观看两座巨大的岩柱,当地人称它们为Gog和Magog。</b></h1> <h1><b> 左下角是那个阶梯</b></h1> <h1><b> 岩穴是一个被海浪冲刷出来的洞穴,洞后面的岩岸又塌陷得恰到好处,形成一个拱门,拱门外侵蚀出一个凹坑,像月亮门外的一镜湖水,美轮美奂,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b></h1> <h1><b> 克拉克小镇处于瓦南布尔和吉隆之间,镇子很小,一条小小的街道,老建筑不多,新建筑也很少,简洁清净。</b></h1> <h1><b> 中午我们到克拉克小镇用餐,刚好傍边有一家拍卖店,于是,进去闲逛。</b></h1> <h1><b> 有一位中国的营业员很是健谈,于是和她攀谈起来,她家就住在南礼士路,一下子就有一股亲近感。</b></h1> <h1><b> 我们再次回到墨尔本,参观游览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和库克船长小屋。</b></h1> <h1><b> 圣帕特里克教堂位于墨尔本市中心,是南半球最大最高的天主教教堂。教堂由英籍建筑师威廉.华德尔于1863年设计,1897年10月启用,但是教堂三座尖塔1939年才完工,以纪念罗马天主教会在维多利亚传教100年。尖塔高105.8米,教堂纵深92.25米。</b></h1><h1><b> 教堂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由青石筑成,庄重大气,富丽堂皇,充分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b></h1><h3><b> </b></h3> <h1><b> 这是大主教丹尼尔.曼尼克斯的铜雕塑像。他出生于爱尔兰,在墨尔本任教长达46年,是二十世纪澳大利亚最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b></h1> <h1><b> 教堂附近有一个街心公园,景色优美,令人止步观赏拍照。</b></h1> <h1><b> 库克船长小屋位于墨尔本市中心的费兹洛公园内 ,小屋四周被绿篱笆和矮铁栅栏环绕。</b></h1><h1><b> 小屋由三部分组成,左边是一间平方,中间是二层小楼,右边是一个偏房。这虽然是一栋简朴粗糙的建筑,却记在着澳洲的历史。</b></h1><h1><b> 小屋原本不在这里,在英国的约克郡。1934年墨尔本建市100周年,澳大利亚实业家拉塞尔爵士出资800英镑,买下英国的库克船长小屋,作为礼品送给墨尔本市民。当时把每一片瓦、每一块砖都编上号,装在253个箱子里,重达150吨,由英国海运到墨尔本,照原样组建而成。</b></h1><h1><b> 1728年10月27日,詹姆斯.库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当过马倌、杂货店店员,16岁在一家公司学徒,从此开始了他的海上旅行生涯。1756年英法战争爆发,他作为一名水手应征到皇家海军服役,四年后升为船长。</b></h1><h1><b> 1768年库克船长率“奋进号”开始了永垂青史的航行,1769年他环绕新西兰一圈,发现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2个岛屿 并发现了它们中间的海峡,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库克海峡”。</b></h1><h1><b> 库克船长在南太平洋发现了新大陆,他把“米”旗首次插在了这片土地上,从此,这块大陆的历史被改写。后来英国国王决定将澳洲作为犯人流放地。</b></h1><h1><b> 1788年1月26日,第一批犯人在悉尼港登陆,从此,1月26日被定为澳大利亚的国庆日。库克船长被誉为“建国之父”,库克小屋成为澳洲人心目中一座永恒的丰碑。</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费兹洛公园</b></h1> <h1><b> 卡尔顿花园位于墨尔本市中心的东北角,始建于1839年 ,面积26公倾。</b></h1><h1><b> 1880年,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世博会,建造了卡尔顿花园和皇家展览馆。2004年,它们被一并列入世界遗产。</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皇家展览馆,我们只是外观。</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街 景</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体验一站式老式有轨电车</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墨尔本城市建筑</b></h1> <h1><b> 这次新西兰、澳大利亚之行,我们中、晚餐基本都是中餐。晚上我们在一家潮州餐馆用餐,味道很不错,大家吃得很尽兴。</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浓浓的圣诞🎅气氛</b></h1> <h1><b> 晚餐后我们去墨尔本港口拍晚霞。</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