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湄 湄 个 人 画 展

砚游堂

<p><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新水墨印象-刘湄湄绘画作品展&nbsp; </i></p><p><br></p><p>初识画家刘湄湄,是在昆士兰艺术家联盟成立庆典当日。与湄湄握手的瞬间,直觉此人稳重内敛,堪当重任。湄湄为联盟创会会长, 当日有众多艺术家友人到场,应接不暇,匆匆一别,一年之后再相逢的机缘,竟是这次大型艺术展出。</p><p><br></p><p>这批巨幅“新水墨”画和“抽象水墨”画作品,就这样以其炫目的色彩和丰富的情感,进入了我的视野。一种期待已久,又似乎久别重逢的艺术形式,就这样以变换的光影和诗意的呈现,与我的内在呼唤不期而遇。东方传统的水墨和宣纸,融合西方绘画丰富的色彩,选取享誉世界的大堡礁为素材,摒弃保守的内容和技法,以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触摸“生态”,“环保”等“当代的现场”所十分关注的话题,湄湄的艺术作品,带给我以别样的审美体验。</p><p><br></p><p>作为1980年代毕业于中国广州美术学院的专业画家,刘湄湄娴熟地掌握了水墨中国画千年传承的表现技巧和艺术趣味,旅居澳大利亚十余年来,却以“新水墨”和“抽象水墨”的探索,在打破中国传统水墨画先例范式的道路上继续拓荒,在昆士兰州这样亚热带的气候和背景下,尝试新的表达方式,代表我们从当前场景的内部,来理解当下的文化。</p><p><br></p><p>本次在洛根市美术馆展出的作品,是刘湄湄女士应对这些前沿艺术主张的挑战的完美诠释。自2015年始,以大堡礁珊瑚为主要绘画对象,将个人的感受和思考融入艺术创作中,在一次次的尝试,失望和兴奋中,去一步步接近其所追求的效果。一方面,湄湄运用笔墨等中国绘画技法,可以充分表达珊瑚在水中的美丽和柔软,并产生空灵感;另一方面,湄湄所受的现代西方艺术形式的影响,又使其画面具备张力,中西方美学的交互和碰撞,必将带给作为观者的我们以意外的发现。</p><p><br></p><p>展出作品包括有: 《珊瑚变奏曲 光、晨、午、夜》四幅,《印象珊瑚》, 《珊瑚世界》, 《睡珊瑚》,《西班牙舞姬》等。全面地反映了珊瑚的千姿百态,晨昏变化与四时景明,无不融入了作者自身对光,影,流动的时空的细腻感受。尤其是近七米的长卷《珊瑚世界》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不仅是对自然印象的绘画表达,也是画家内在情感能量的抒发,画中形象不再是逼真的景物,而是具有音乐般流动的抽象感。从整体上看,成熟地运用散点透视的优秀传统,以时间流动来延展其画面内容,带给观赏者的不仅是视觉的冲击,也巧妙地运用晕染的色彩随机构图,隐隐潜伏着西方交响乐般立体的听觉震撼。</p><p><br></p><p>五年前那个夏天,刘湄湄在凯恩斯度假期间,邂逅了多姿多彩的珊瑚和水下世界;灵感一经激荡,笔端便厚积薄发,一发不可收拾。并将潜心绘画的数年作品,悉数呈现。2020年元月31日,我们将在洛根美术馆,邂逅东西方绘画技法碰撞出的另一个大堡礁。一首由珊瑚,水草,海洋组成的壮观协奏曲,一个神秘,奇特和充满活力的光影新世界。</p><p><br></p><p>刘湄湄艺术作品展,一场不容错过的艺术邂逅。</p><p><br></p><p>—— 昆士兰华文作家协会会长燕紫草于庚子岁首&nbsp;</p> <p>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洛根市美术馆</p> <p>洛根市美术馆馆长Michael Wardell先生在刘湄湄个人画展开幕式上致词</p> <p>洛根市文化管理局负责人Annette Turner女士致词</p> <p>画家刘湄湄女士致感谢词</p> <p>展览作品《珊瑚变奏曲:光、晨、午、夜》</p> <p>作品《珊瑚世界》</p> <p>作品《珊瑚印象》</p> <p>作品 《沉睡的珊瑚》</p> <p>作品《初夏》</p> <p>作品《沙滩上》</p> <p>刘湄湄和洛根市美术馆馆长、策展人Michael Wardell合影</p> <p>布里斯班中天寺妙湧法师出席刘湄湄个人画展开幕式</p> <p>刘湄湄和著名画家Ian Smith先生</p> <p>刘湄湄和昆士兰州华文作家协会会长燕紫女士</p> <p>刘湄湄和著名画家陈军同学,著名歌唱家李毅先生</p> <p><br></p> <p>特别感谢:中国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先生,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徐放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华人作家协会会长燕紫女士,中国珠海市豪迈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海胜先生,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洛根市美术馆馆长Michael Wardell先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