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攻坚战

盛英

<h3>  网上有这么一段话:封一座城,护一国人。生而在世,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立地为人,有“三不黑”:育人之师,救人之医,护国之军。我觉得说得非常好。</h3><h3> 是的,在我心中除了教师,还有两个职业最让我钦佩,那就是军人和医务工作者。而后面两个职业,我都从事过。我为这两个崇高的职业而感到骄傲。</h3><h3> 春节前,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一场毫无防备的瘟疫悄悄向人们袭来。而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就像一枚炮弹,瞬间在全国人民心中炸开,疫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让人措手不及。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是迅速的,除了震惊,更多的是担心 ,口罩等消毒用品很快脱销。公交、地铁等许多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都关闭。这是一种继2003年非典之后的新型病毒,这是对全国医务人员的又一次严峻考验。</h3><h3> 当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出现在武汉,出现北京而不断遭刷屏的时候。当他说,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武汉不进不出大家感到了事态的严峻,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h3><h3> 此刻,武汉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是白衣天使的冲锋陷阵的战场。当新型冠状病毒第一时间出现,我们的“白衣战士”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在最前方冲锋陷阵,他们要拯救发热病人,病毒就是敌人。我们知道,除了军人,医务工作者更是最危险的职业。医务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诊、检测,随时会被第一时间传染上病毒。当武汉告急,第一时间,有医务人员在列车上重返岗位的,有许多医务人员主动留在工作岗位。他们写下请战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帮助国家和人民共度难关。因为这意味着奉献,意味着真诚自愿的付出和给予,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这崇高的职业境界不是谁都能达到的,这更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当医务人员在最前沿和病患一起被隔离,不能和家人团聚。我们看到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隔离区的护士隔着玻璃门展示新春心愿。我看到所有的医疗部门都在工作,他们放弃假日,临危不惧,走村串户排查,全身心投入在排查一线,只为人民安全健康。</h3><h3> 我们从心底向这些逆行者致敬!向各地派往武汉支援的医务精英们致敬! </h3><h3> 我时刻关注着国家官网的一线报道,不传谣,不信谣。医务人员奔跑在医院这个特殊战场的身影,一个个镜头让人泪目暖心,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怕,他们也为人父母,也有儿女,也是儿女。当社会上那些有事没事指责医务人员的人,还有那些医闹面临这样的突发事件,会第一时间考虑医务人员的生死吗?也许唯有在大灾大难面前,他们才会想起军人,想起白衣战士。那么,请尊重我们的医务人员和军人。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h3><h3> 从部队卫生员回到地方,虽然未从事护理工作,但仍心系一线。当看到节前医护同事们第一时间把守在火车站等重要部位,分诊检测发热人员,不能回家团圆的时候,家人们的担忧无时不在,我们也深深牵挂着身边的同事。除此之外,我更担心着武汉的战友、发小,她们的家人也是我的亲人。</h3><h3> 我们深知,防控是我们的责任,此时绝不能给国家添乱。国家第一时间控制传染源,防止扩散,从源头抓起。就像朋友圈所说:生命可贵,不吃野生动物,不串门,不聚餐,不喜宴,少见面,戴口罩,勤洗手,一人染病全家团灭。老实“宅”在家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h3><h3> 节前,全院所有的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并进行培训演练。医务人员第一时间投入到发热门诊和火车站检测点排查。对于从疫区回来过年没有发病的人,虽被隔离,但也危机四伏。新型病毒存在潜伏期,十四天的隔离观察很重要。也许身边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共坐一车,也许就有新型病毒潜伏者,人们随时有被感染的可能。初一全国大部分省市启动一级响应,我们后勤机关人员也在初二正常投入紧张的工作。在做好培训学习和宣传防控工作的同时,笔就是我最好的武器。</h3><h3> 当行走在寂静的城市中,我想到医院的繁忙。我们坚信党中央和习主席说的,“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攻坚战。”</h3><h3> 是的,虽然形势严峻,我们相信科学,相信国家。初二最好的消息,武汉7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转阴,这让我们更有了信心。SARS都能攻破,我们无所不能。</h3><h3> 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相信,国家科研人员一定会在最短时间研制出疫苗。我们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h3><h3> 祝福那些冲在疫区最前沿所有的工作人员安康!祝福病患早日康复!祝福白衣战士们早日平安归来!(盛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