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湖湘骄子的神奇土地——湘乡

夏美华

<h3>元旦节那天,应朋友之约来到了毛主席的母校——湘乡东山学校。</h3> <h3>湘乡市是地处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的一座县级市,隶属于地级湘潭市。</h3> <h3>东山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895年,时名“东山精舍”,立“公诚勤俭”为校训,废科举,兴新学,开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 </h3> <h3>这所迄今已有百多年悠久历史的传奇学校,伟人母校,英才摇篮,靠着秀美苍翠的东台山和清碧明静的涟水河山水灵气的滋养,受湘乡大地百年风物的润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栋梁之材,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声震寰宇的文人墨客和流芳百世的学术大家,成为湖湘文化的一处重要见证之地。</h3> <h3>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主席亲笔为母校题写校名“东山学校”沿用至今。从此,学校确定为每年9月10日为校庆日。“东山学校”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发光。</h3> <h3>我满怀敬仰之心瞻仰主席求学的地方。</h3> <h3>校门左边是毛泽东作《言志》的学校门房。当时,看门人见他身穿长布衫,脚穿草鞋,就说“这里早考完了。土包子还想进洋学堂,笑话。”好在毛泽东与看门人吵闹之际,堂长李元甫出来了。 他当场出了个作文题目《言志》考毛泽 东 ,毛略加思考,挥毫作起文章来。 作完后,递给李堂长。李堂长一看,字写得好,文章立意高远,不像其他考生只谈光宗耀祖和升官发财,决定破格录取。第二天,李堂长还好不欢喜,对其他老师说:“昨天取了个建国材。” 那年是1909年,毛泽东已经16岁了,在这上一年级后,直升五年级毕业。</h3> <h3>东山书院是东山学校的一部分。书院建筑具有典型的湖湘书院文化特色,在布局上体现了"礼乐相成"的儒家思想,采取中轴对称、多重院落、前后连串、层层深入的空间组合,给人以幽深宁静的感觉。在装璜上不求华丽,青砖青瓦,没有堆砌的装饰和虚造的声势,呈现出端庄、朴实、宁静、典雅的特色。</h3> <h3>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东山书院诞生于祖国山河破碎之际。虽历尽百年沧桑,但在历代东山人的努力下,东山书院仍保存完好,仍是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斗拱飞檐、美轮美奂。</h3> <h3>书院背靠风景秀丽的东台山,环境清雅,松竹掩映,湖水环绕,鸟语花香,是最适合学子读书学习的好地方。</h3> <h3>书院前则是石桥横跨、小河清清、绿树红花、鸟声清脆,让人觉得百年书院是古朴而不失清新,庄严而又见活泼,身处其中,离了闹市喧嚣,只有百年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心中一片澄静空明。</h3> <h3>这里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走出韶山冲、踏上革命征途的第一站,也是开国大将陈赓、谭政和革命先辈毛泽覃、杨幼麟等早年求学的地方。</h3> <h3>石桥,这是当年毛泽东与同学们“三谈”——谈读书心得,谈社会问题,谈国家大事的地方,也是那首至今让人争议的《咏蛙》的“产床”。</h3> <h3>学堂正门对着石桥,旁边有一古井,是当年师生取水的地方。</h3> <h3>紧邻古井巨石上面则刻有当年毛泽东在此求学时所做的《咏蛙》诗:</h3><h3>  独坐池塘如虎踞,</h3><h3>  绿杨树下养精神。</h3><h3>  春来我不先开口,</h3><h3>  哪个虫儿敢作声。</h3> <h3>如此借物咏志之作,表现了担当天下、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h3> <h3> 毛泽东作《咏蛙》诗的小石桥。</h3> <h3>走过这座桥有一大块草皮,待明年开春肯定是绿油油的一片。</h3> <h3>一个椭圆的湖把这幢老式学堂环绕。面积虽小,但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氛围。</h3> <h3>柳树抽丝,鱼儿戏水。</h3> <h3>进门可见一棵高大的白玉兰树,在蓝天的映衬下很美,草和树叶的香气弥漫在古老的校舍里。</h3> <h3> 刚进门发现左手边是堂长室,而右手边门牌上写着“理发室”三个字,我很好奇,为什么学校里要开理发店呢?原来是老师们为了教育学生仪表整洁,常自己动手帮学生理发。</h3> <h3>东山学校传承至今的校训:公诚勤俭。正厅是孔子雕像。</h3> <h3>  书院中庭外分别建东、西、南、北四斋。西斋这边主要是学生寝室。</h3> <h3>这棵罗汉松有120多年了,与学校同岁。</h3> <h3>我们怀着对伟人的敬佩之情参观了主席读书睡觉的地方。</h3> <h3>毛主席曾经住过的寝室。里面摆设有一张木质床,挂着厚布蚊帐。就在这间寝室,毛泽东读完了《世界英雄豪杰传》。</h3> <h3>毛泽东在东山学校期间留下了许许多多刻苦学习,擅长作文,顽强锻炼,关心人民疾苦的故事。今天这些故事仍广为流传,并有部分实物陈列在学校里。这是毛泽东最早照片,时年20岁。</h3> <h3>少年毛泽东的自修室。东斋有很多这样的自修室。</h3> <h3>  穿过风雨走廊,我们来到了少年毛泽东上课的教室。</h3> <h3>教室,是给青年毛泽东思想带来重要影响的场所。</h3> <h3>少年毛泽东求学时的座位。这里为毛泽东打开了一扇认知中国与世界的全新窗口。他由一个充满抱负的少年开始向壮怀激烈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转变。</h3> <h3>恋恋不舍离开了东山书院,好想在这里久呆一会,好想再次聆听学子们的朗朗书声。</h3> <h3>参观陈赓故居,感受红色文化。</h3> <h3>陈赓故居位于湖南省湘乡市龙洞镇泉湖村。距湘乡市区7公里,与韶山毛泽东故居毗邻。它由故居、墓园和生平馆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60亩,通过修缮再现了陈赓少年时代的成长环境。故居后山为陈赓大将夫妇墓园。</h3> <h3>踏访伟人故土,追寻伟人风范,缅怀伟人先烈。</h3> <h3>瞻仰大将故居,追忆峥嵘岁月,接受红色传统教育。</h3> <h3>还没走进陈赓先生的家,映入眼帘的就是复古的气息——青绿色的砖瓦,白色的墙泥,将我们一下子拉回到了陈赓先生所在的那个年代。</h3> <h3>故居外景。来到大将军的“龙兴之地”,内心充溢着对一代名将的敬仰之情。</h3> <h3>故居前池塘边建有“祖居亭”。</h3> <h3>亭前,一泓秀水,亭中,一块石碑;黄色的石碑上,刻着陈赓的图像以及家况简介。</h3> <h3>亭内石刻《陈赓祖居图记》。内容由陈赓长子陈知非所书。</h3> <h3>门额上的“陈赓同志”四字,系周恩来总理手迹。门联“德循羊祜,源绍吉安。”意为:品德要遵循(学习)羊祜,家族发源继承于江西吉安。</h3><h3>时不凑巧,故居室内正在修缮。我们不能入内参观。</h3> <h3>好在陈赓生平事迹陈列馆开放,初步了解了将军的一生。</h3> <h3>  陈赓大将(1903—1961),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h3><h3>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h3><h3>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终年58岁。</h3> <h3>  1915年,12岁的陈赓到东山学校读书。他在那里接受了新的思想,阅读了进步书刊,在内心深处逐渐萌发了忧国忧民意识,树立了“富国强兵”的抱负。</h3> <h3>陈赓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军事工程技术的最高学府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是我国强大国防建设的奠基功臣。</h3> <h3>陈赓将军不仅是排名第四的开国大将,是1994年中央军委确定的36位军事家之一,他更是中共早期党员,党的秘密战线的奠基人,唯一会见过鲁迅的红军将领,从国共合作到援越、抗美无役不从的历史见证人。他波澜壮阔、充满传奇的一生,令我对近在咫尺的故居平添了几分亲近与憧憬。</h3> <h3>参观完毕,细细回味陈赓将军传奇的一生。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传奇的一生,他的光辉业绩、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将流传千古,永照后人。我们永远怀念陈赓大将军。</h3><h3><br></h3> <h3>湘乡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除了有著名的“东山学校”“陈赓故居”外,建于宋朝的千年古刹云门寺也是一个值得去参观之地。</h3> <h3>云门寺始建于宋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整个建筑庄严肃穆,由前殿、大雄宝殿、观音阁和念经堂等三部分构成。</h3> <h3>天王殿</h3> <h3>大雄宝殿</h3> <h3>观音阁,殿阁进深35.4米,通面宽17.5米,高约15米。</h3> <h3>寺院楼阁建筑气势宏大,保存完好。</h3> <h3>重檐歇山屋顶。</h3> <h3>屋角起翘。</h3> <h3>雕梁画栋艺术价值高。</h3> <h3>特别是寺中的十八罗汉,光绪年间雕刻,栩栩如生。</h3> <h3>最著名的是寺内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雕像,其神态逼真,端庄慈祥,气势不凡,其蕴意更为丰富。</h3> <h3>观音佛象是泥塑和木雕组合而成,高11.8米,是中南亚历史最久,保存最好,塑像最大的千手观音。</h3> <h3>阁内有佛龛,饰以朱漆的两只大木圆柱,上书金字楹联:“蔼蔼慈门,何惭佛称慈父,众称慈母;汪汪生海,直配乾曰大生,坤曰广济。”</h3> <h3>佛像直立于莲花宝座上,面颊丰满,双目微俯,形态端庄慈祥;衣带似在飘拂,冠饰似在颤动;两鬓发丝,根根可数;额上佛痣,清晰可见;两耳垂肩,饰坠晃动;鼻尖微翘,双唇略张,似在喃喃念佛。</h3> <h3>第一双高举的手,捧着一尊小佛像,是其师祖释迦佛。</h3> <h3>第二双手挥臂执戟 ,是用来防身的,对研究宋朝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依据。</h3> <h3>第三双手是双手合掌天书。</h3> <h3>第四双手是自然伸展,掘指掐算。</h3> <h3>身后伸出一千只手,每手心内各有秀目一只,手形千姿百态,令人心动神摇,目不暇接。从艺术上讲,对这千只手的处理采取了孔雀开屏的方式,层层叠叠,既有章法,又不呆板。</h3> <h3>千手表示法力无穷,可以拯救众生,而千眼则表示慧眼无边,能普观世界,明察秋毫,智慧无穷。</h3> <h3>整个造型比例匀称,雕塑精湛,奇特美观。</h3> <h3>我们就兴又来到了被誉为“中国小西湖”的茅浒水乡,这是中国第一家由下岗工人团队创建的AAAA景区。</h3> <h3>茅浒水乡,景观优美别致,空气清新怡人,一片如画如诗的人间仙境。</h3> <h3>来这里,你可以划划船,钓钓鱼,或者烧烤踏青,是一个特别适合与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度周末的好地方。</h3> <h3>路的右边有许多木制的房子,河的一边种满了柳树,这些柳树的叶子绿绿的,柳树下的水面上飘浮着绿绿的浮萍。满眼都是绿意。吮吸着这新鲜空气,神清气爽。</h3> <h3>河的另一边长满了茂盛的树木,漂亮极了</h3> <h3>空气十分清新,虽然那天去的人不多,但是还是感觉非常的美。</h3> <h3>今日帅哥单飘,一脸的严肃。</h3> <h3>湘乡是湘军的缔造者曾国藩的故乡。太平天国运动后,曾国藩在家乡招募乡勇,在湘乡、湘潭等地进行训练,打造了一支后来名震天下的湘军。</h3> <h3>茅浒水乡所在地茅浒洲是当年湘军出师和凯旋的必经之地,一座乳白色的湘军桥连接着这座小岛和对岸的湘军岛,还有曾国藩练兵场。</h3> <h3>这里碧水青山,空气清新,水为镜,山为靠,岛为托,充满柔情和灵动。</h3> <h3>这棵铁树不知多少岁了。枝叶繁茂,体现了极强的生命力,饱含着湘军的不屈精神。</h3> <h3>曾国藩的指挥舰威靖号,黑褐色,厚重威武,曾国藩曾在这里指挥千军万马。</h3> <h3>如今没有战争,纯属摆设,冬阳的光辉将威靖号渡上了一层轻纱,温柔而美丽,默默守候在茅浒的梦里水乡。</h3> <h3>走累了,在这风雨桥上歇歇脚,任河风吹拂,听河水淙淙流过,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说,好好享受这曾经有湖湘骄子享受过的清凉世界。</h3> <h3>是啊,在这块孕育了无数湖湘骄子的神奇土地上行走,空气是甜的,心情是美的,一路行走,满心开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