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龙屋

宋杰

<h3>&nbsp; 去广东梅州旅游,入住"雁南飞围龙大酒店"。</h3> <h3>桔红色的"围龙大酒店",是集客家传统与现代建筑于一体的围龙式建筑。</h3> <h3>它似一条巨龙,盘踞在青山绿水间,气势恢宏。</h3> <h3>那是有4.5平方公里的休闲度假村,有千亩茶田,背靠阴那山,珍爱自然,融于自然,是一个十分适宜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美丽地方</h3> <h3>阴那山雄姿</h3> <h3>那么"围龙"二字由何而来?两晋以后为躲避战乱,中原汉人被迫五次大迁徙流落南方,以赣南、闽西、粤东粤北等地为最多,被称作“客家人”。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为免受土著的排斥,获得安定的生存环境,客家人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此时的岭南,山峦丘陵间尚有大量荒地可供开垦。但毕竟山多田少,为少占耕地,客家人依山建屋,渐渐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四角楼”等建筑形式,尤以“围龙屋”存世最多,造型最独特,也最负盛名。在梅州市区和城郊40公里以内,如今还能见到几百座大大小小的围龙屋。</h3> <h3>围龙屋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在建筑上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错落有序,布局规整。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围龙屋无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有蓄水、养鱼、防火、抗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围龙屋左右两厢俗称横屋,在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屋,把正屋包围起来。正中一间为龙厅,不设窗,有围住“龙脉”不让散失之说,故名“围龙”屋。</h3> <h3>围屋前面有块半月形空地,称“化胎”或“花胎”,它微微隆起,像孕妇的肚子,上面铺满了光滑的鹅卵石,石头铺得越多,就预示着子孙后代越繁盛。想来客家人要在陌生的环境里站稳脚跟,必须得依靠人力,人丁繁育,血脉繁衍,应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围龙屋前后两个半圆围绕方正的堂屋形成一个圆,就象是一个太极图,寓意“天圆地方”。整座屋宇为一个小宇宙,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h3> <h3>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的缩影,是一种凝固的艺术。它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橄榄屋”、云南的“一颗印”,并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h3> <h3>&nbsp;我们走进“围龙屋星园酒家”用晚餐,不仅是因为它在梅州客家菜中排名第一,更因为是想近距离看一看神秘的围龙屋内里。这是一栋奠基于1885年、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的梅州市内保存最完好的围龙屋典型代表,名“承德楼”,由二十世纪任暹罗(现泰国)华人华侨侨领,同时又是商人的梁氏炯昌公斥巨资用了10年时间建造而成,占地3780平方米,八厅十八堂,楼上楼下共有83间房间,现由他的第四代曾孙将其装修改造成酒店。</h3> <h3>只见门口有一幅 “承先惟善,德厚乃昌” 的对联,大小房间,厅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楼梯相通,一串串红灯笼点缀着走廊厅堂。从各式厢房的外观造型、门的装饰到内部陈设都古朴雅致,极具个性,有老家具、灯笼、绣品、邮票、瓷盘、花瓶、字画、古董藏品等陈列,有反映客家人辛勤劳作的工具展示屋、还有新娘出嫁坐的花轿等,特别是中堂保存完好的家谱和神龛,据说在梅州也独此一家。走进承德楼,犹如走进了客家历史文化的展示厅,因而顾客盈门。</h3> <h3>&nbsp;我们被引入二楼角上的一个小厢房入座,一张八仙桌上,一盏精致灯笼投下一抹暖光,点了几样客家小菜,酒娘鸡盛在“围龙屋火锅”内别致可口,萝卜丝丸软糯清香、笋干肉片略带嚼劲、核桃包松软有形,百香果西米露酸甜滑爽,品尝着客家一道道朴实原味,又独具特色的家常菜,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客家人当年聚族而居、和睦融融的生活场景之中,有归家的温馨。</h3><h3>&nbs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