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家都在调侃:终于到了可以待在家里躺着 也可以为国家做贡献了!</h3><h3>闲着没事,山里空气清新,回山里去转转应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吧!</h3><h3>一路上,尽是寂静,没有了往年的车来车往,车子一溜就到了老家的地界。</h3><h3>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用这词的时候,我犹豫好久,因为老家缺水),勾起了童年的记忆。</h3> <h3>这块大石头,矗立马路边上,尤为显眼,它可是我们当年避雨的好地方。干活回家,赶圩归来,如果遇上下雨的天气,石头下哪块空地,可是挤满了避雨的乡亲,趁着这空挡,忙碌的人们可以拉拉家常,说说笑话,起兴的时候,都还会怪这怎么那么快就停了。</h3> <h3>盆地地形的弄场里,就居住着我们这两个屯:屯年和拉好。这名字,唯有讲壮话的才可以“顾名思义”。我也不再解释的了。</h3><h3>两个屯的乡亲,其实也算是一家人,每每村上的红白喜事,几乎都是全员挺上。日常耕作,也是互帮互助,不分你我。如果不是因为缺水的因素,这里必是世外桃源般的境地。</h3> <h3>这山坳,应该是我小时候爬过次数最多的道。这道,编译着一个一个有爱的故事。这是当年往返外婆家的必经之道,我家哥几个小时候都随外公外婆生活。</h3><h3>二姨和姨父在村里学校教书,我更是从玩泥巴开始就随二姨和姨父做“旁听生”,也是这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h3><h3>这山坳石头路,着实不好走,于是我也时常骑在爸爸的肩膀上,其实爸爸个子不高,但是于我来说,却十分伟岸!</h3><h3>再后来,这山坳的故事一直延续着,只是绕道的公路修好了,我们再也不走这山坳了!</h3><h3><br></h3> <h3>这田垌,说实在话,如果是种田的话,还真的不是一块好田,因为缺水太缺水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1988年,我参加小考的前夕,下了一场大暴雨,父亲带着我们几兄弟,连夜把这田垌里的一块旱地摊平成了一块水田。第二天早上,我又早早地绕水沿着山脚小路,可谓爬山涉水,赶到离家十几公里的乡里中心校参加小考……</h3> <h3>走过田垌一下就到了村里,我们的村子很小,也就是三十户人家,一百多人口。这些年,随着城镇化进展,绝大多数的人都已经搬进城里去了,村子也显得有些萧条。这几年外出的人也纷纷回乡起房子了,倒是略有几分生机。</h3> <h3>这是那些年赖以生存的水源之一,古树屹立,它在向你诉说着苍苍岁月……</h3> <h3>曾经的科技示范户,老哥也是拼了的。可是现在已经人去楼空好多年!</h3> <h3>当手机镜头对着这些景的时候,已经自动显示出“古建筑”了。</h3> <h3>大黄蜂驻守…</h3> <h3>厨房一角,每一个物件,都倾诉着这个家庭成员的成长经历故事。</h3> <h3>时钟不知道锁定了哪年哪月哪日的10时或者是22时?</h3> <h3>这件,还是当年比较现代化的工具,此前大都是木制农具呢。只不过随着铁制农具普及之后不久就淘汰了!</h3> <h3>这间小小的机房,承载着全村得碾米工程,也是可供我们兄弟上学的保障,记得每年开学前,我都得到村里挨家挨户问要加工费,少也有三两块,多的也就是十把二十块这样 大家都不容易。</h3> <h3>出得村来,也是傍晚十分,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一样的,路上真的很少见到行人,大家应该都在家里呆着,因为此时,不串门就是对控制疫情的最大贡献。</h3> <h3>想必,再过不久,疫情结束了,应该是另一番热闹的景象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