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华灯为我闪亮——“情系鹏城”琐记 (4-2)

行吟

<i><b>舞蹈队排练轶事</b></i><br><br>那个下午,孙玉贞又让我吃了一惊。<br>我们在住宿的旅店电梯前的一小片空地上,练习舞蹈《复兴的力量》。然后,张伊和孙玉贞配合,排练歌伴舞《妻子》。王慧玲、李杜阳在座鼓劲。<br>一般像这样的练习,又是在非舞台的磁滑冰凉的地面上,大的动作就不一定做出来了,只要走走位置、比划比划动作就行。但孙玉贞,就像是正式演出一样,每个动作都十分认真地做到位,甚至几个需要跪地旋转的动作,她也一遍一遍地不怕硬、不怕凉,实实在在地跪下去,实实在在地做出来。真是认真!<br>大队人马到了,舞蹈队开始排练。这是唯一一个舞蹈队几乎全员上场的舞蹈《祖国不会忘记》。<br>这个舞蹈,是请曾任北京舞蹈学院助教的一位年轻老师编排的,其动作包含了一些当代流行舞蹈的语汇,与我们在四十年前所跳的兵舞,有很大的差别。<br> <h5>紧张的排练现场。曾老兵出马,王导坐阵,军嫂加油。</h5> 有一个单臂辗转回旋又伸展的动作,便难住了所有人。我是出征前,在家里对着示范视频,生着老师的气,反反复复放视频,分解动作,足足用了约大半天时间,不知学了多少遍,才搞清楚动作的来龙去脉。一个动作学这么长时间,过去基本没有过。<br>因为生疏和难度,舞蹈的排练陷入了胶着状态。而此时,就在我们排练地点下层的17层楼道里,听说少女与军嫂组队的舞蹈已经练的差不多了!那天晚上在四楼福田厅舞台上的排练,由于记忆力的下降,也是错误百出。对比一旁《花开中国》舞蹈的优美音乐和喝彩鼓掌,平添了我们的压力。<br>第二天,21号的参观,组委会通知舞蹈队全体人员取消参观项目,在家练舞。没有一个有怨言。从年过七旬的元老级舞蹈家戴分开始,身体不是太好的曾老兵也前来坐阵指导,每个人都在认真学习排练。针对这个难点动作,戴分毫无倦意,一遍一遍地问,一遍一遍地练,终于掌握了!年龄最轻的彭斌,也是反复练。到我们排练《扫雪》舞的时候,他又专门来到排练场,插空把我叫到楼梯间,让我做动作他录像,然后回去辅助练习。张颖等女兵为了熟练动作,还委托我爱人让我跳一遍,然后将录像发给她们,利用休息时间做辅助练习。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的“师兄”胡文彬,在从小公园排练回来后,他又专门到我的住室,不耻下问,向我询问动作的做法,直到弄清楚才离开。<br> <h5>夜战。</h5> 正是每一位舞蹈演员的认真负责,克服了体力、记忆力、动作习惯等许多看似几乎难以克服的困难,完成了舞蹈排练的任务,又用同样的精神完成了《复兴的力量》的舞蹈编排和排练,同时完成了《扫雪》舞蹈的复排。在23日的正式演出中,大家又临阵磨枪,当天下午三点,甚至在演出开始后,又插空几次排练,加深印象,最终精神抖擞地完成演出,没有出大的纰漏,展示了162师舞蹈老兵的精气神,维护了师宣队的荣誉。 <h5>老头儿演老头。</h5> 在那几天里,我从没在凌晨两点前睡过觉,我相信其它舞蹈队员也一样。就这样,三天三夜,舞蹈队居然完成了两个新舞蹈的再创作、学习和排练,又复排了一个保留节目,赢得了险胜!谁又知道,在《扫雪》舞的“老头”中,还藏着一个中国作协的诗人王长富老兵呢!&nbsp;&nbsp; 诗人王长富战友。 女兵们的任务就更重,她们要担任更多的舞蹈和节目呢!<br>悄悄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在排练最艰苦的那一夜,我睡不着,想着舞蹈排练中的困难和错误,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从不言放弃的我,竟然也有了放弃的念头…..当然,最后,还是必胜的信念拯救了我。<br>22日下午,连排结束后,在宾馆的大厅里,我偶遇戴分的老战友欧祖全夫妇,他一见到我,竟转过身走向我,和我握手,连连对我说:“我就是想和你握握手,你们跳得太好了!”这一句话,好叫我感动。<br>这位欧祖全老兵,是1961年入伍的重庆兵。1968年以前,他和戴分等一同在军、师、团宣传队担任舞蹈演员。他告诉我,当年他们演出的快板舞蹈《五大技术练得精》,曾在重庆大礼堂演出,获得满堂彩,不得不返场。他说:“一个舞蹈能返场,很难得哦!” 戴分介绍说,当年那个节目,欧老兵担任拿爆破筒的战士,一出场就是一连串小翻儿,被大家起了个美称:“欧小翻”! 致敬老兵!<br>正式演出那晚,我的一位发小也到场了。演出完毕,他走上来找到我,握手,然后说:“没有丢人!”有这句话,我放心了。<br><br> <h5>舞蹈队部分战友合影。</h5> 这回就是这样,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