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沿着南运河北上,我们一行来到北厂漕仓遗址。这是明代京杭大运河重要漕粮仓储地,与淮安的丰济仓、徐州的广运仓、临清的临清仓一起被称为“明代四大漕运粮仓”。
</h3><h3><br></h3> <h3> 仓储的兴建与发展促成了北厂的繁荣,使其不但成为明代德州最重要的商贸繁盛地之一,声名远扬于京、津地区。据记载,当时的运河德州码头帆樯林立,拥挤不堪,常常“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有诗记载:“出逢漕船来,入逢漕船去。帆樯密于指,我舟无着处。”漕船的来来往往极大地促进了德州商业的发展,德州成了一个繁华的商贸基地。
</h3><h3><br></h3> <h3> 如今这里却是一片杂草灌木地。看到我们一脸茫然,周建新秘书长指着不远处说:“那些草丛中还有一些土堆,就是当年的建筑遗址”。我们决意要近前去看看。于是,我们一行人钻进比人还要高的草丛,拨开野草艰难前行几百米,看到杂树和草丛底下有几处黄色泥土的建筑底座,夹杂着整齐的砖块,依稀能感受到这里曾有的壮观建筑和繁华闹市。
</h3><h3><br></h3> <h3> 沿着河堤前行,有的地方可以看到狭窄的河道,两边满是芦苇,偶有几只小鸟飞过;有的地方河道比较宽,但基本没有水面,上面种满了农作物,只见庄稼不见河。河堤上偶能见到放羊的老乡,羊群悠闲而壮实,两只狗在来回奔跑。
</h3><h3><br></h3> <h3> 路上我们一直感慨:沧海桑田,时过境迁,生活却依然在延续。没有永久的繁华,也没有永久的衰落,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那些深藏在杂草和土地下的运河文明却是被时间凝固的,或被我们这一代来发掘,或是留给后代来重现,最重要的是要珍视这些文明,至少不能在我们手上被损毁……
</h3><h3><br></h3> <h3> 沿运河到达山东与河北交界处,天已大黑,我们才返回。
</h3><h3><br></h3> <h3> 另据齐鲁网报道,2019年1月,北厂漕仓遗址考古勘探工作全面启动。有关部门希望通过考古勘探,全面了解北厂漕仓遗址的分布范围、相关遗迹、遗存性质等一系列问题,为研究德州运河史、交通航运史和城市发展史,推进大运河德州段文化建设寻找详实可靠的资料。<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