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北非、中东之旅(埃及篇)金字塔与神庙

Robert

<h3>埃及地图。北部大城市首都开罗。2012年开罗市人口超2000万。南部重要历史旅游名城卢克索。去埃及旅游,如果要了解古埃及的历史文化,那么就去看看开罗远郊的吉萨金字塔及南部卢克索的神庙群。</h3> <h3>到埃及旅游,说穿了,就是奔着享誉全球的埃及金字塔而来。金字塔,它给我们的印象和诱惑太深了。在未至埃及前,我们已经在中国的报刊杂志上看到过那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图片。据说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数千年前,古埃及人把一块块巨石垒起成一百多米高,创造建筑上的人间奇迹,难以想像。它与中国万里长城一起成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我们六人到埃及旅游的初衷就是看金字塔。现在几十年的梦想终成现实。</h3> <h3>目前在埃及探明的金字塔有100多座,全部建于4500多年前埃及古王国时期。金字塔如前篇谈起过,并不是黄金打造,而是用巨石堆砌只是外形像中国汉字"金字″,故中国人称为金字塔。在埃及有其他称呼。</h3><h3><br></h3><h3>据了解,埃及现有三个金字塔群,都分布在开罗郊外几十公里外的沙漠中隆起的石头山上。最著名的是吉萨金字塔(Giza Pyramids )。它包括祖孙三代法老(国王)陵墓。这三座金字塔分别为胡夫、哈夫拉、门卡拉塔和狮身人面像。这三座金字塔分别下葬爷爷(胡夫)、父亲(哈夫拉)、孙子(门卡拉)。其中爷爷的金字塔最大,最壮观,其次为父亲,孙子的金字塔相对小很多。</h3> <h3>吉萨金字塔群建于公元前2560年,历时20多年建成。最壮观的胡夫塔塔高146.5米,塔身用</h3><h3>230万块石料堆砌而成。石头大小不等,小的石块重达1.5吨,大的重达160吨。塔的四边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1度不差。直至今天,石头缝隙之问密封到连一个薄刀片都插不进。</h3><h3><br></h3><h3>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疑问很多。这些巨石在开罗没有,全部来自距开罗千公里外的阿斯旺大山里。巨石如何开釆及运来,又如何搬上去?从测得的数据,即使到现在,科学家也动用先进仪器也难以测量到那么精确的程度。四千多年前的埃及人是何以达到这个对现代人来讲还难的科学计测程度?据记载:建塔用了20多年,10万多工匠(不包括小工),这需要多大的国力开支?古埃及当时的人口比现在要少得很多很多,国王又是怎样动用造塔工匠和民工的?一连串的疑问至今科学家、历史学家无法解密。</h3> <h3>这是参观金字塔的门票。价格200埃镑,相当于100元人民币。据埃及导游介绍:埃及人(不包括农民)平均月工资折合人民币1200元,好一点的工作岗位,如公务员月工资折合人民币2200元左右。</h3><h3><br></h3><h3>埃及一亿人口实行免费医疗,但规定在公立医院就医。私立医院要收费。小孩子免费上学至高中,读大学政府有补贴。在房价方面,城里房价1500-2000元(人民币)每平方米。在开罗市中心顶级路段房价(相当于上海南京东路区域),每平方米5000元人民币左右,但绝对不会超过人民币一万元/每平米。</h3> <h3>金字塔位于开罗郊区的大沙漠里,荒无人烟。开罗市本身建在尼罗河边上的东非沙漠中。浩瀚的沙漠,没有植被,没有人烟,十分空旷寂寥。现有了胡夫、哈弗瑞、门卡拉这三座高大的金字塔,像三个巨人,站立在沙漠里,睥睨天下,极目八荒,整个沙漠活起来了,视野丰富了。</h3> <h3>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用不同相机拍摄金字塔。</h3> <h3>金字塔是雄伟壮美的,但金字塔周围的环境依然不能苟同。脏、差不算,游荡周边的埃及警察与无业人员,串通一气,以协助拍照、取景等为名对游客进行行骗,敲诈勒索。这些人都学会几句中文,瞄准中国游客欺骗,勒索钱财。我们也被他们瞄上了。</h3><h3><br></h3><h3>这些不快,埃及当局没人管。当然也给我们留下一些遗憾。</h3> <h3>这三座金字塔,中间一座是爷爷辈的,左边的是父亲的,右边低矮的那座是孙辈的。陵墓等级层次森严。</h3> <h3>金字塔艺术照集锦。</h3> <h3>从开罗机场附近远眺黑夜里的金字塔。</h3> <h3>这是金字塔群边上的狮身人面雕像(斯芬克斯雕像)。</h3> <h3>埃及旅游名城卢克索地图。</h3> <h3>埃及卢克索神庙是与埃及金字塔并驾齐驱的世界著名古迹。说实话,之前我们对这座神庙的知名度不甚了解,甚至不知道。后来到了埃及才知悉它的神奇壮美。</h3><h3><br></h3><h3>卢克索位于埃及南方,距开罗有七百多公里之遥。它的南面二百公里是埃及著名水利城市阿斯旺。卢克索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有着"宫殿之城″的美誉。尼罗河穿越而过,将其一分为二。由于古埃及人认为人的生命同太阳一样,自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因而在河东岸是壮丽的神庙和居民区,河的西岸则是法老、王后和贵族的陵墓。</h3><h3>"生者之城″与"死者之城″隔河相望,形成两个世界的永恒循环的圆圈。</h3> <h3>如今卢克索的古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是卡尔纳克神庙。它的殿堂占地达5000平方米,有134根圆柱高耸入云。其中最中间的12根高21米,5个人不能合抱,通体遍布精美浮雕。400多年前,第一个走入这多柱大厅的欧洲人在烈日下惊呆了:"我走进去,一眼看到整行整列的巨大圆柱,还以为自己在做梦!″</h3><h3><br></h3><h3>神庙修建于4000多年前,完成于新壬朝的拉姆西斯二世和三世。神庙占地33公顷。至今保存完好。</h3><h3><br></h3><h3>卢克索现成为埃及主要旅游城市。每年有几十万游客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埃及人常说:没有到过卢克索,就等于没有到过埃及。到了卢克索一定要看卡尔纳克神庙。</h3> <h3>卡尔纳克神庙气势恢弘,虽经历四千多年的风吹雨淋,热带干燥沙漠气候灸烤,神庙建筑依然屹立。看到这些,真正地赞叹古埃及灿烂的文化及精湛的建筑技巧。我们除了赞叹就是赞美。</h3><h3><br></h3><h3>古埃及太伟大了……</h3> <h3>在卢克索,我们下榻的豪华酒店旁就是美丽的尼罗河。尼罗河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流淌。它水质清澈,没有波澜,河面也不如中国长江那样宽阔。尼罗河除了小型游览船外,目前暂不通航。</h3> <h3>《精彩北非、中东之旅.埃及篇》快要收尾,我的几位朋友曾经发微信给我,欲了解我埃及之行的体会。我想,埃及是我到访近三十个国家中最看不懂的国家。主要差别很大。具体如下:</h3><h3>1.地理自然环境差别。领土百分之九十为戈壁沙漠。不长一草,荒无人烟。而接近卢克索,又是展现一片中国上海、浙江、福建之风貌。田野平畴,郁郁葱葱。有一望无际的甘庶田,有一畦畦整齐的香蕉园,有麦地稻田。这大概就是尼罗河农业灌区吧。</h3><h3>2.城市风貌之差。开罗市及附近城镇破旧,杂乱无章,且有序。红海边上的旅游城市,如赫格达等城市风情酷像南欧。城市建筑漂亮整洁,居民富庶。</h3><h3>3.人种差异。赫格达北部人种偏向阿拉伯(伊朗、约旦、黎巴嫩等国。)人,甚至有不少欧洲白人与阿拉伯人混血。赫格达南部农区的埃及人人种已属于黑非洲人。皮肤黝黑,面颊中鼻梁较低,嘴唇厚。</h3><h3>4.安全状况迥异。在开罗至卢克索以北地区,安全系数较差。我们的旅游大巴常有一位持枪的便衣警卫人员跟随,保护我们游客的安全。特别在沙漠公路中途休息站,有正规的警察戒备,防止突发事件。当然,这是埃及政府重视旅游业,保护外国旅客的重要举措。我们在从赫格达至卢克索的沿路上还看到许多村庄道口都有一二个地方武装(像民团)握枪站岗。枪械老旧,制服旧陈。而到了卢克索地区,这种现像少见。卢克索也蛮现代化、欧洲化。</h3><h3>不管怎样,我们很安全,埃及人对中国人比较友善。</h3><h3>5.贫富差别大。任何国家都存在贫富,而埃及北部与卢克索南部的地区贫富差距非常明显。南部埃及人富于北部。城市环境及住房条件要大大优于北部。</h3><h3>在埃及旅游是愉快的,印象深刻。</h3><h3><br></h3> <h3>图片里的两辆警车,埃及警察在监视周边一切,保护外国游客的安全。</h3> <h3>我爱埃及,我喜欢它古老文明且灿烂的历史文化,喜爱它湛蓝浩瀚的红海和广阔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在埃及部分称为东部沙漠),更喜爱那充满神秘的金字塔和气势恢弘的卢克索神庙。</h3><h3><br></h3><h3>再见了,埃及!北非的大国,世界的文明古国,我们还会再来……</h3> <h3>制作撰文:俞国宪</h3><h3>草写于1-27,2020</h3><h3><br></h3><h3>美篇《精彩北非、中东之旅》埃及篇完,中东阿联酋篇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