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律诗的布局与谋篇</h3><h3> </h3><h3>1、什么是布局与谋篇:</h3><h3> </h3><h3> 有人曾说过“韵律是诗之衣装,结构是诗之骨骼,意境是诗之血脉。”诗之为诗,除了使用诗语外,还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律来写;而诗如人之生命,以血脉贯通为前提,只有血脉贯通,才会生机勃勃;这就是格律与意境与诗的关系。今天我们不说这些,先谈谈“诗之骨骼”。即诗词的谋篇布局。</h3><h3> 律诗的布局与谋篇,就是把你所掌握的素材,按照诗词格律在起、承、转、合之中,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就是布局,也是谋篇。</h3> <h3>(2)、起承继转合法</h3><h3> </h3><h3>在一首律诗中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继 ,尾联为转合,即属“起承继转合法”。</h3><h3>所谓“继”,就是颈联接着颔联的意思,继续发挥而不转折。这样写,往往把转、合的功能放在尾联了。</h3><h3> </h3><h3>(3)、起、承、展、转、合法。</h3><h3> 在一首律诗中,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中间四句是展开、铺叙。第七句为转,第八句为合,即所谓的“起承展转合法”。</h3><h3>这就打破了以一联为单位的布局惯例。</h3><h3>这种布局的特点,是中间四句分别地并列描写四样景物,铺叙的手法很明显。</h3> <h3> </h3><h3>(4)、 起、承、直下法</h3><h3> </h3><h3>一首律诗中首句起后,从次句开始承而直下,没有转合,或略有“合”的意思,即属于“起承直下法”。</h3><h3> </h3><h3>(5)、起承转承转承转合法</h3><h3> </h3><h3> 以上五种是律诗布局比较典型的形式。</h3><h3>但布局谋篇也是灵活多变的,我们在创作中可以借鉴。</h3><h3> </h3><h3> </h3><h3> 律诗,共有四式,第一式是仄起首句押韵,第二式是仄起首句不押韵,第三式是平起首句押韵,第四式是平起首句不押韵。</h3> <h3>律诗,第一、二两句属“起”,起者,是事情的起因及交待;第三、四两句是属“承”,承者,是承接“起”的原由将事情“深入发展”下去;第五、六两句属“转”,转者,其实是将你看到的景物以寓意或借镜等不同的方式,去表达你自己对该事物的感情或感受;第七、八两句属“合”,合者,为总结与升华,但必须与上文之意境相吻合。</h3><h3> </h3><h3> 律诗,一般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即前两句,基本上是写景物的,而下片,即后四句,一般是抒发作者的情怀的。</h3><h3> </h3><h3> 律诗,第三、四两句及第五、六两句,是一定要做对仗的,而没有做对仗的就不是近体诗。</h3><h3> </h3> <h3>以上四个基本要求,是律诗的基本要求,如果做不到:起承转合、上片写景物下片抒情怀、中间四句对仗、依律写就的,就不能算是律诗,也不符合律诗的基本要求。</h3><h3> </h3><h3>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h3><h3> </h3><h3>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h3><h3>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h3> <h3>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h3><h3> </h3><h3> 七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五律则恰好相反。</h3> <h3>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格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部,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h3><h3> </h3><h3> 根据格律,七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1、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2、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3、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4、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h3><h3>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h3><h3> </h3><h3> 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