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日记

冯弋寒

<p>一月二十五日 正月初一 武汉封城第三天</p> <p>&nbsp;&nbsp;早晨醒来,依旧去看患病人数的变化。一下子增加了好多。这样才是正常的的样子吧。都封城了,患病人数怎么会一天只增加五十人了。</p><p> 早晨突然接到社区电话,询问有没有发热什么的。然后人突然一下感觉好轻松。相比两天前如孤岛惊魂般的惶恐,心一下子就开阔,沉稳下来。随后看各种报道,不知不觉被医生,教授关于此次病毒的轻中重的处理方法所吸引,特别是同济医院周教授患病,自愈的经历更是让人放松。现在想起来,从早晨到现在,网络传媒在报道的内容上多了很多安抚。很多慌乱的情绪似乎都慢慢在沉淀下来。至少我和的家人如此。</p><p> 朋友圈里面不再是各种真假难辨的转发了。出现了很多艺术的表现。有摄影师朋友拍摄的火神山建设照片,(图一,图二)有美国留学生谱写的歌曲(本文配乐)。还有专业人士拍摄的“空城武汉加油。”的短片(文章最后三幅图)艺术的的确确可以治疗忧郁。</p><p><br></p> <p>下午四点多,出了第九号通告,禁止私家车在中心城区行驶。在这个之前的八号通告上,通知市民每个社区配有2/3台公用出租车以备不时之需使用。我通读了通告,没有七号通告上面很明显的带有情绪或者暗示的字眼,如:各区统一安排车辆送达指定发热门诊就诊,指定发热门诊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病人;等等。第九号通告简单明了。</p> <p>看过通告,我决定去看看大桥和长江。我一直认为那是武汉人的精神和魂魄的所在。</p> <p>出家门,过知音桥,右转进入解放大道,意外的是车辆很多。当然不是和以前比,和昨天相比,解放大道上的车辆真的很多。经过同济和协和的时候,我特意放慢了速度,从高架桥上探头看了看。门诊大楼非常很安静。从来没有感觉到同济和协和是如此的可亲可佩。据说26号凌晨开始,武汉全面接受就诊的新型病毒肺炎的重症患者,再也不会出现拉着医护人员要一起死的人了吧。这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p> <p>从二桥下来,沿着和平大道往大桥去。我父母在徐家棚附近的和平大道边生活了一辈子。拆迁在建的“666”好像有成为烂尾楼的危险。98年回国的时候和平大道在修,20年封城的时候,它还是在修。挖了填,填了挖。挖挖填填种种如我们大武汉的缩影。</p><p> 黑暗中的和平大道有吞噬我的感觉,刹那间的恍惚让我心生寒意。好在小东门天桥在望。我在小东门附近的昙华林渡过了最美好的中学时代。那时中午会经常和枝枝溜到小东门的一个冷冻厂买大大的绿豆冰砖。</p><p> 长江大桥的桥头堡依旧默默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滚滚东流的长江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前进。武汉也依旧耸立在这片土地上。</p><p><br></p><p><br></p><p><br></p> <p>真美啊,大武汉</p> <p>封城第三天,大年初一、武汉依旧是个空城。</p><p>我很好,武汉也会很好。亲爱的朋友,请你一定一定也要很好。</p> <p>注:新通告私家车好像可以行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