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美丽中国年,红红火火过大年。人们辞旧迎新,办年货、贴窗花、发红包群、买新衣、包饺子、探亲访友……中国年就是这么有滋有味。最美是人们绽放的笑颜;甜蜜中国年 , 最甜是万家灯火的团圆。鞭炮响,锣鼓喧天,欢声笑语聚一堂,浓浓的亲情,在美酒里飘香,民富国强在爆竹声声中蔓延,欢乐中国年,在江山如画里代代相传,这就是——中国人的“年”。</h3> <h3>孩子们写福字,贴福字,贴春联,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h3> <h3>福印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h3> <h3>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上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一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h3> <h3> 新年是美好的总结,就像句号;新年是未来的开启,就像冒号;新年是惊喜的祝福,就像感叹号;新年是幸福的未知,就像省略号。愿宝贝新年写满快乐的标点!新的一年扬帆起航,学习有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