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见你——厦门旅行随笔(5)

凯旋

<h3> 1月14日,风和日丽,是个难得的晴天。今天计划先去日光岩看日出,见识一下鼓浪屿的第一缕阳光。</h3><h3> 日光岩,耸立在鼓浪屿中部偏南的地方,是鼓浪屿最高点所在,也是鼓浪屿代表性地标。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依而成的,是看日出的绝佳位置。可以俯瞰整个鼓浪屿及厦门对岸的风光。为了目睹海上日出的美景,6点15早早起床,简单洗漱没吃早餐就出去了,买票进入,由于时间尚早,整个景区几乎没人,显得静谧安详,不时传来几声鸟的鸣叫。</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过了寨门,沿着避暑山洞,拾阶而上,很快就能登临岩顶。对我来说爬日光岩实属小菜一碟,难度等级为零。伫立巨石,举目远眺,海礁嶙峋,岸线迤逦。满带“一览众山小”的情怀,整个鼓浪屿美景尽收眼底!</span></h3> <h3>  在日光岩顶峰俯瞰整个鼓浪屿,葱郁的绿树掩映着红瓦屋顶的老别墅,一栋栋错落有致。金黄的沙滩,橘红的屋顶,绿色的榕树,蔚蓝的大海,星星点点的渔船,都笼罩在晨霭中,好一幅天然美丽的水彩画,令人心旷神怡。我足够幸运,6点50分,太阳终于露出淡淡的一抹红色,慢慢地从远处的海面上方露出头来。太阳升起的那一刻,激动了好一会儿。这时,远处断断续续传来《鼓浪屿之波》的曲子,动听、优美,缠绕在心灵深处。“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日光岩下来,顺便到菽庄花园前面的海滩转了</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圈,没有了游客的嘈杂,海滩恢复了平静,是散步看海的一处难得的僻静之地。细沙轻舞,海风吹拂,远处星星点点的渔船,晨蔼下的大海有着别样的魅力!</span><br></h3> <h3> 日光岩看完日出,回来的路上遇见了福音堂,它是本世纪初才建造完成的一座非常本土化、民居化的教堂。此教堂的平面近似正方形,内部用中间二排柱子划分为三纵向的空间,中间宽敞,两侧稍窄。后部设有祭坛,前门设有门廊,供望道者用。其屋顶做了特别处理,分为三个部分的两坡屋顶。第一,显示了一种内在的空间结构关系,即内部空间的中间是主要空间,后部是祭坛,两侧是次要空间。同时,也打破了单调的屋顶形式。因为,近似正方形的屋面只做一个二坡的屋顶会很难看,而做平顶似乎与教堂建筑的性格不相吻合。因此,采用了三个层次的两坡屋面形式。这种屋面处理多少为正方形布局形式之屋顶处理开了先例。此教堂的山花细部进行了植物藤萝图案的雕画,为闽南地方匠人的做法。</h3> <h3>  看日出回来,吃过早餐,便去了鼓浪屿标志性建筑——八卦楼,就是鼓浪屿远景中的著名的“红房子”。顺着三丘田码头附近的小路向上5分钟,很快就到了,15元买票进入。八卦楼现在已改成了风琴博物馆。我去的时候较早,参观的人不多,先静静地在外面近距离的360度的观赏这座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的古建筑。围着它转了一圈,发现只有在它的背面,才能看到红色的圆顶,无论哪个角度去拍它,都美的令人窒息。</h3><h3> 八卦楼,原是林鹤寿面对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鼓浪屿随心所欲修建房屋的情况下,为了抵抗被侵略的耻辱感赌气建的,他经营钱庄生意,财力充盈。他要盖一座超过所有洋人房子的别墅,而且站在天台上,能看到厦门市和整个鼓浪屿。如此雄伟的建筑,势必需要浩大的开支。只可惜,工程很快耗掉林鹤寿多年累积的财力,导致破产,避居海外,终生再没踏进鼓浪屿一步。而如今,眼前的八卦楼,仍然静静地矗立在鼓浪屿岛上,见证者一段段传奇的往事。</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八卦楼的圆顶,直接模仿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建筑巴勒斯坦阿克萨清真寺的石头房圆顶,而四周82根大圆柱则参照公元5世纪古希腊海拉女神庙的大石柱,但是,四周回廊的压条却使用了厦门本地产的花岗石,粗狂美观,而压条下的青斗石花瓶,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装饰,而最有特点的是位于正中的红色圆顶,它色彩跳脱,并凌空矗立于八角形平台上,而这座楼也因此而得名八卦楼。由于现在变成了鼓浪屿风琴博物馆,也为了保护古建筑,只对外开放一楼,二层以上禁止参观,没能亲自登上顶层天台,无法领略“豁然开朗”“海天美景坐拥入怀”的奇景,很是遗憾!</span><br></h3> 八卦楼一楼的正中心,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管风琴,你可以360度无死角的近距离观赏它。这座风琴即使跟号称鼓浪屿灯塔的八卦楼相比,这座琴的高度也毫不逊色。能欣赏到她庞大的身姿,也算不虚此行!在它面前,我突然觉得自己好瘦好小!哈哈!<h3><br></h3> <h3>  八卦楼下来,三丘田码头附近转转,很快就要乘轮渡离开这座充满无限魅力的海岛了,有些意犹未尽和依依不舍。美丽的鼓浪屿,我会再来!</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中午鼓浪屿下岛回来,又是一顿大餐,沟满壕平后,时间尚早,下午自由活动。厦门市内很随意的四处闲逛,顺着很有特色的铁路文化公园,一路溜达20分钟的样子,经植物园、烈士陵园,再往前很快来到了中山公园。</span><br></h3> <h3> 中山公园在厦门市中心,始建于1927年,面积约16万平方米。因纪念孙中山先生,故名。园内许多项目是华侨捐资兴建的。</h3> <h3>  公园依山就势,四周以短墙围成,设东西南北4个各有特点的门楼。南门为花岗岩三法圈式三连牌楼,高15米,宽20米,宏伟气派。南门广场竖立孙中山先生铜像。!</h3><h3>  公园西北部有魁星河,西南部有魁星山。这里绿荫蔽天,风景幽绝。山上还有“万壑云根”、“云痴鹤老”、“石瘦松肥”、“三巡鹭江”等清代石刻。</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园内蓼花溪萦回贯穿,其上有彩虹、晓春、九曲、鼎足等12桥。桥亭水榭,别致精巧,花木茂盛,争奇斗艳。各种大小不等的园林景物,高低错落,曲径通幽,风景独好!</span></h3> <h3>  中山公园历史悠久,公园为中西建筑结合于园林艺术,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气息。</h3> <h3> 从中山公园出来,顺原路往回走。不经意间,在泰国驻厦门总领事馆的旁边,看到厦门传世艺宫美术馆,没想到一次邂逅,竟给了我一个莫大的惊喜。虽然要到闭馆的时间,看到我的到来,工作人员很热情的邀请我参观。里边的美术作品竟都出自大家之笔,刘海粟的,罗中立的,俞晓夫的,王克举的……都是原作,心中早已兴奋不已!欣赏完画展,正准备离开,工作人员还特意赠送给我一本画册,确实令我喜出望外,啥也不说啦,特别开心的一天!晚餐吃了果条和特色拌饭,还有姜母鸭,味道不错!</h3> <h3> 1月15日早上8点,为了不走回头路节省体力,天涯带我们从酒店所在的植物园后山出发,一路爬坡,来到厦门园林植物园,当地人俗称“万石植物园”。景区位于厦门岛东南隅的万石山中,背靠五老峰、南普陀寺、厦门大学,紧邻中山路商圈。始建于1960年,占地4.93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个植物园,是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植物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h3><h3> 厦门园林植物园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是省、市和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首批环境教育基地与保护母亲河生态教育基地。</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厦</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门园林植物园自1960年建园至2014年,已引种、收集7000多种植物,建成了松杉园、蔷薇园、竹径、棕榈岛、沙生植物区、南洋杉疏林草地、雨林植物世界、藤本植物区、花卉园、药用植物区、彩叶灌木区、百花厅、苏铁园、引种驯化区、市花园等15个展区。</span></h3> <h3>  厦门园林植物园仙人掌世界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栽培各类沙生植物32科1200余种。现为中国最大的仙人掌园,分室外展区和展览温室两大部分。室外展区有形如巨瓶的瓶干树、高大雄伟的武伦柱,还有三角大戟、露兜树等,室外大规模种植、展示仙人掌植物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展览温室里各种仙人掌植物争奇斗艳:这里有国内自行栽培的最大金琥王,有罕见的金刺般若、霸王树、龟纹木棉,还有南非引种的生石花、棒叶花等多肉植物。</h3> <h3> 雨林世界位于紫云景区内,占地约16公顷,植物园的两大水系之一樵溪横穿其中,区内现存厦门旧二十四景的“紫云得路”和“高读琴洞”,并有厦门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樵溪桥。雨林世界以有宽大的板状根、具滴水叶尖、茎上开花、绞杀现象、附生等特点的雨林植物为主。进入其中,水气缭绕,空气潮湿,植被茂盛,景色优美。跟我们平时电视里看到的热带雨林一样一样的。在里边游玩,如临仙境一般,如痴如醉,让人不想离开!</h3> <h3> 由于厦门园林植物园里边实在太大,没办法都走完,只能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展区参观一下,确实很美很壮观,值得一看!</h3> <h3>  植物园回来,酒店退房。11点30分,前往高崎机场。安检,搭乘机场摆渡车于1点50分登机,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南航CZ6518延误半个小时起飞,3点05终于轮到我们了,晚上6点安全降落在沈阳桃仙机场,终于回家啦!</h3> <h3>  厦门不大,却很美。有符合文艺青年的小清新,有符合情侣的浪漫,当然也有符合吃货的遍地美食。6天的时间便爱上了这座南国小城,芙蓉湖、鼓浪屿、云水谣、中山路、曾厝垵、南普陀、归来堂……这些早已不是空洞的字眼儿,成了心中饱满立体永恒的风景,愿多年以后,我和你还能有个约会,再见时,依然宛如初见般美好!————厦门旅行随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