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除夕的故事 习俗

旨敏~

<h3><br></h3><h3><br></h3><h3>  我们国家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着属于它的传说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自古流传下很多故事,下面就是我们总结的关于关于除夕的故事与除夕的传说故事的全部内容,现在一起来看看吧!</h3> <h3>  关于除夕的故事:</h3><h3>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怪兽叫做夕,每年冬天,当大雪覆盖整片大地,夕会因为没有食物而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夕身体庞大、凶猛异常,给村里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每到腊月底,人们都会离开村子,到附近的竹林里去躲避夕。</h3><h3><br></h3><h3>  这一年,村民们同往常一样整理行李、扶老携幼到竹林里去躲避夕。有一个孩子好奇的问大家:“这片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有时候它饿极了也到竹林来过,可是每次它看见乡亲们在这竹林烧火取暖就会匆匆忙忙的走了。”</h3><h3><br></h3><h3>  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赶走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就担惊受怕。”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然后大家集中到村子中间的空地上来。”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回到了村子里。</h3><h3><br></h3><h3>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在自家的门外挂好了红布条,然后就纷纷带着从林子里砍来得碎竹节,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点了火堆取暖。忽然,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成一团。这时那个孩子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h3><h3><br></h3><h3>  孩子来到村口,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外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来到了村子中间的空地上。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呀!!”。村民们听到孩子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刚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就跑,没有再损坏村子里的东西。</h3><h3><br></h3><h3><b>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三十,大家都聚在一起守着碎竹节等待着,防止“夕”还会再来。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而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却流传了下来:如今每年的腊月三十,人们都会聚在一起,燃放爆竹,贴门联,大家齐聚一堂,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b></h3> <h3>  除夕的传说故事:</h3><h3>  守岁</h3><h3>  因古时有一种凶猛的怪兽,生性凶残,专吃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年”的活动规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晚上窜到人群聚居的地吃人,天亮后就消失。</h3><h3>  于是人们将这一天叫做“年关”,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需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h3><h3><b>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b></h3> <h3>  七郎射夕</h3><h3>  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专门害人,遇见漂亮的女孩,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h3><h3>  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喂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他。想利用在晚上热闹的时候,漂亮女孩出没多的地方将“夕”抓住,于是在腊月三十这天,与人们说好晚上如果晚上“夕”有动静就使劲敲东西,好把“夕”吓出来除掉。</h3><h3>  整个镇子发出敲击声。“夕”吓得四处乱跑,七郎放出猎狗去咬他,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h3><h3>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h3><h3><br></h3><h3>  小结:故事一定是有美好寓意才能够被人世代流传,我们要学会了解节日背后的故事,也是在学习国家的传统文化。</h3> <h3>&nbsp;&nbsp;&nbsp;除夕夜的习俗</h3><h3> 一、团圆饭</h3><h3>  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中国人全年吃的最长的一顿饭,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h3><h3>  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合家欢”,是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全家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辞旧岁。</h3><h3>  在菜肴上尽最大努力而使其丰富,宁可将其剩下,为的是取“顿顿有余”、“年年有余”的口彩,预示全年丰衣足食。年夜饭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鱼,年年有“鱼”,一年有“余”,图个吉祥,图个喜庆。</h3><h3>  这顿饭是全年吃的时间最长的一顿饭,席间要向老人敬酒,全家共贺。</h3><h3>  如今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而在于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和关爱。年夜饭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希望之意。</h3> <h3><br></h3><h3>二、守岁</h3><h3>  守岁,等待新一年的到来。“岁”,中国古代与“年”相通用,岁即是年,年即是岁。“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之意。</h3><h3>  旧时腊月三十夜晚,人们吃完年夜饭后,全家老少围炉而坐,边吃干货、瓜果,边说古论今、打牌、下棋,通宵不眠,谓之“守岁”。据说,守岁的风俗在晋代就已十分流行。</h3> <h3>今天是除夕希望您有“鼠” 不尽的收获,“鼠” 不尽的幸福,“鼠” 不尽的美满生活。鼠年大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