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告别仪式

锋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h3> <h3>生活是需要有仪式感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以一种特殊的仪式来表达特别的情感、传递特定的意义。</h3><h3>这并非指每逢节日才需要举行一个什么仪式,更多的是体现在生活的每一天,体现在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哪怕是对待很平常的事情,我们用心的程度。</h3><h3>对此,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里有精辟描述。</h3><h3>狐狸对小王子说:“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仪式是什么? ”小王子问道。</h3><h3>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h3></font></h3> <h3>有一些日子,我们觉得它比较特殊所以显得很重要,但它常常不期而至,让你猝不及防,来不及收拾心情。<br></h3><h3>公元2020年1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很平常的一天,就是这样一个日子。</h3><h3>这是难得的一个真正的假日,无所事事,自由自在,完全放松,我很享受这样一种如处真空般的松弛状态。</h3><h3>伫立窗前,极目远眺,天色灰朦,日之将出,风挟寒意,林藏春韵,与寻常无二。日历上这一天存在的意义,只是提醒人们还有三天就过年了。</h3> <h3>但是,“突突突”——当钻机与钢筋混凝土碰撞发出的坚硬的声音传入耳鼓,我知道,这一天将变得不再平凡和普通,这一天将因为你的离去而被赋予特定意义,从而被万千学子铭记、怀念!<br></h3><h3>于是,奔向你,向你作最后的道别。</h3><h3><br></h3> <h3>站在校门口远望,你残损的身姿仍然高大挺拔,经历岁月变迁风霜洗礼之后,你更多了一份淡定与沉着。</h3><h3>于是,怀着感恩之心,默默祈愿,虔诚祈祷,向你致敬!</h3><h3>此刻,我渴望有一个仪式,以让你最后的离别显得庄严、体面,因为你传奇而辉煌的一生,值得享有这样的仪式。</h3><h3><br></h3> <h3>没有鲜花彩旗,没有礼炮轰鸣。三两台伸展着巨大铁臂的钻机,七八个现场施工的工程人员,风雨操场已面目全非,成为一堆废墟,外围拉起的一道隔离带歪歪斜斜,松松垮垮,在寒风中瑟瑟发抖。</h3><h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h3><h3>你,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书写传奇的壮士,但今天你却凄然离去、孤独退场,怎不令人黯然神伤!</h3><h3><br></h3> <h3>这是一场只有一个人到场的告别仪式!</h3><h3>一个人的仪式,议程就变得简单。追忆与缅怀,是唯一的主题。</h3><h3>马达轰鸣,钻机喧嚣,你的躯体一层层剥落。</h3><h3>站正,挺直,目送你一步步离去。任历历往事一帧帧回放,任感情的潮水在胸中激荡。</h3> <h3>你受命于危难之际,1975年,为了缓解农村中小学教师紧缺现状,你横空出世,应时而生。</h3><h3>虽偏居仰头山上,安身穷乡僻壤,然位卑未敢忘忧国,从诞生之日起,你就以“为国育才”、“为乡村教育培养合格教师”为己任,把“责任”和“担当”牢牢地扛在肩上。30年风雨兼程,你从未懈怠。无数寒门子弟得到你的关爱庇护,跳出农门,摆脱穷苦命运,成为支撑家庭的顶梁柱;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走进你的怀抱,百炼成钢,改变人生轨迹,成为支撑乡村教育的栋梁。</h3><h3><br></h3> <h3>“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诠释你的教育思想,“铸一世师魂,塑两代师表”是你的铮铮誓言。</h3><h3>“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你把环境育人探索到极致。音乐舞蹈绘画,一专多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你努力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h3><h3>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为学子筑牢“为人“之基;严谨的教风和学风,助学子修炼“为师”之魂。</h3> <h3>仰头山上的艰苦岁月,锻造了你的坚韧、刚强;从老教委到碓窝田,你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励精图治,发愤图强。</h3><h3>靠着这种品格和精神,你闯过一道道生死难关,一步步发展壮大,不但摆脱了被裁减撤并的命运,更于1994年6月,通过了国家教委"中师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标准化"的检查验收,成为当时四川省首批达标的36所师范之一;1995年6月,你又成为了全国33所重点民族师范。</h3><h3><br></h3> <h3>你有洞悉时代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敏锐眼光,你有排除万难、开拓进取的壮志雄心。</h3><h3>1992年,举办体育专业班;</h3><h3>1993年,举办音乐、美术专业班;</h3><h3>1996年,举办计算机专业班;</h3><h3>1997年,举办成人专科班;</h3><h3>1999年,举办英语专业班;</h3><h3>2001年,与四川外语学院联合创办英语专科班。</h3><h3>你的每一次创举,对渝东南乡村教育都是一次福报。</h3> <h3>彼时的你,是黔江地区的"窗口学校",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是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和“卫生单位“。</h3><h3>彼时的你,教学质量、社会声誉常常令学子们骄傲,每次地区学科统考和毕业生水平测试,你都名列前茅。</h3><h3>彼时的你,风华正茂,风光无限,风头无两。</h3> <h3>我有幸在你正当芳华时走进你的怀抱,共同演绎关于“成长”的主题故事,这些故事成就了我作为一名师者的荣耀。</h3><h3>我有幸在你奋发图强的进程中,成为一名参与者、见证者、创造者,你所给予我的滋养直到今天仍在助我成长。</h3><h3>与你同行,我的青春不单调。</h3> <h3>纵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扶危之心,但你知进退,懂取舍。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随着国家对小学师资培养从中等师范教育层次全面提升至专科和本科教育层次,中等师范学校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你亦响应号召,毅然决然停止招生,以坚决的服从,转身退出,将高大的背影留给世人评说。</h3> <h3>从1975到2005,30年艰苦创业,30年敬业奉献,你用奋斗书写不朽传奇。</h3><h3>从2005到2020,15年默默坚守,15年静静等待,你以宽容展示博大情怀。</h3><h3><br></h3> <h3>45岁于人,刚逾不惑,正当壮年。而你经历岁月风霜,孤独终老,已是风烛残年。<br></h3><h3>即便如此,眼前的你,虽肢体残破,血肉模糊,但筋骨强健,风骨奇倔。你傲然挺立,以最后的姿态展示你的坚韧与倔强,诉说心中的不舍和留恋。</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h3></font></h3> <h3>当尘埃散尽,一切又归于平静,生活仍旧继续。</h3><h3>但,那些承载我们成长记忆的岁月已随同你一起消逝,曾经的美好,曾经的迷茫,曾经的欢笑,曾经的伤痛,都将无处安放,无处寄托。</h3><h3>从此,我只能在发黄的相册里找寻你熟悉的音容。</h3><h3><br></h3><h3><br></h3> <h3>【庹祯平画作:黔师印象1】</h3> <h3>【庹祯平画作:黔师印象2】</h3> <h3>【庹祯平画作:黔师印象3】</h3> <h3>送君不觉有离伤。往事可堪忆,青春难再觅。</h3><h3>再见,黔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