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科学家手迹精选

Saltzburgese

<p><b>目 录</b></p> <p class="ql-block"><b>翁文灏;李四光;竺可桢;侯德榜;刘仙洲;熊庆来;茅以升;陈可忠;</b></p> <p class="ql-block"><b>张钰哲;顾毓琇;苏步青;周培源;严济慈;赵九章;吴大猷;王淦昌;钱学森; </b></p> <p class="ql-block"><b>钱伟长;钱三强;李国豪;吴健雄;何泽慧;阎振兴;王大珩;彭桓武;</b></p> <p class="ql-block"><b>任新民;黄纬禄;贝聿铭;杨振宁;程开甲;邓稼先;杨嘉墀;朱光亚;</b></p> <p class="ql-block"><b>谢希德;王希季;于 敏;李政道;周光召;孙家栋;顾诵芬;袁隆平;</b></p> <p><b>屠呦呦;丁肇中;高 锟;李远哲;钟南山;路甬祥;朱棣文;</b></p> <p>翁文灏(1889~1971)致颜惠庆手札 (1946.01) </p> <h3>翁文灏(1889~1971)致颜惠庆手札 (1946.01) 之1/2</h3> <h3>翁文灏(1889~1971)致颜惠庆手札 (1946.01) 之2/2</h3> <p><b>翁文灏 (1889—1971)</b>,字咏霓,浙江鄞县人。中国早期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 对中国地质学教育、矿产开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p><p>1912年,获比利时鲁汶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13年,同丁文江等人创办北洋政府地质调查所(我国第一个从事地质研究和培养地质人才的机构),1922年继丁文江后任该所所长。</p><p>翁文灏同时亦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授,曾为清华地质学系主任,1931年兼任代理校长。1932年后历任军事委员会国防计划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前身)秘书长、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经济部长、行政院副院长。1948年6月,翁文灏应蒋介石之邀,任政府行宪后第一任行政院长。1949年春脱离蒋介石集团,初居香港,后移居法国巴黎。1951年经毛泽东、周恩来邀请回到中国,并任政协第二届、第三届委员等职。</p> <p>李四光 (1889~1971) 与夫人许淑彬,女儿李林,女婿邹承鲁于英国 (1948)</p> <p><b>李四光 (1889—1971)</b>,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技元勋之一。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p><p>1910年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p> <h3>李四光(1889~1971)致苏联科学家函稿 (1956.02) <br></h3> <h3>李四光(1889~1971)致苏联科学家函稿 (1958.12) </h3> <h3>苏联科学家致李四光手札(1958)</h3> <p><b>竺可桢(1890—1974)</b>,字藕舫,浙江绍兴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浙江大学前校长。</p><p>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1934年参与创建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1949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以后被任命为副院长、生物学地学部主任;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竺可桢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p> <h3>竺可桢(1890~1974)致郭秉文手札 (1923) (5页选2页)</h3> <h3>竺可桢(1890~1974)致郭秉文手札 (1923) 之1/5</h3> <h3>竺可桢(1890~1974)致郭秉文手札 (1923) 之2/5</h3> <h3>竺可桢(1890~1974)致郭秉文手札 (1923) 之3/5</h3> <h3>竺可桢(1890~1974)致郭秉文手札 (1923) 之4/5</h3> <h3>竺可桢(1890~1974)致郭秉文手札 (1923) 之5/5</h3> <h3>竺可桢(1890~1974)致张钰哲手札 (1938.12) </h3> <p class="ql-block"><b>侯德榜(1890-1974)</b>,字致本,福建闽侯人。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1913年以优异成绩被公派美国留学,1921年获博士回国;1924年突破了索尔维制碱技术的奥秘,并主持成立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厂,把价格昂贵的纯碱做成了大众的普通原料;1926年,中国“红三角”牌纯碱入万国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化学工业部副部长等职,开发碳酸氨的新工艺流程,促进了中国化肥工业的发展。侯德榜积极传播交流科学技术,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化学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侯德榜(1890-1974)致彭涛手札(1950s)。</p> <p><b>陈可忠(1898~1992) </b>, 福建闽侯人 。作为我国早期化学学者,陈可忠对于引进西方近代化学、推进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早年于清华学校毕业后公费赴美留学,1924年获耶鲁大学学士学位,次年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留美期间积极推动成立了中国早期化学团体—中华化学会。回国后历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台湾)清华大学教务长,1962年五月梅伊琦校长因病逝世后代理校长直至1965年。</p><p>陈可忠(1898~1992) 致王辉明简札</p> <p><b>刘仙洲(1890-1975)</b>,原名鹤,又名振华,字仙舟,河北完县人 。著名机械学家和机械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中国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p><p>191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头等荣誉”毕业文凭。历任北洋大学校长,东北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第一副校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长期从事农业机械的研究工作,对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作出了贡献。 </p><p><br></p><p>刘仙洲(1890~1975)致王云五手札 (1934) (5页选2页)</p> <h3>刘仙洲(1890~1975)致王云五手札 (1934) 之1/2</h3> <h3>刘仙洲(1890~1975)致王云五手札 (1934) 之2/2</h3> <p><b>茅以升(1896—1989)</b>,字唐臣,江苏镇江人。著名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p><p>1916年毕业于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17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1919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教授、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工科主任、国立河海工科大学校长、交通部唐山大学校长、北洋工学院院长、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代院长、院长、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北洋大学校长、北方交通大学(时含今西南交通大学和今北京交通大学)校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p><p>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p> <p class="ql-block">茅以升(1896~1989)致绩成手札 (1940s)</p> <p>熊庆来(1893~1969)致云南大学工务组简札 (1940s)</p> <p><b>熊庆来(1893—1969)</b>,字迪之,生于云南弥勒,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以“熊氏无穷数”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p><p>1920年熊庆来获得马赛大学理科硕学位;1921年春到云南甲种工业学校和路政学校任教,同年就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算学系;1926年创办清华大学算学系;1931年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出席世界数学会议;1933年获得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后在国立清华大学任教;1937年出任云南大学校长;1949年出席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遂留在法国从事数学研究;1957年由巴黎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文革期间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1969年2月3日含冤逝世。在早年担任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期间,熊庆来对数学奇才华罗庚鼎力相助,不仅成就了华罗庚的数学事业,更通过华罗庚数学特长的发挥提高了中国现代数学的层次与整体水平。</p> <p>.</p> <p><b>张钰哲(1902-1986)</b>,福建闽侯人,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曾长期担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等职。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2051号小行星定名为“张”(Chang)。</p><p>1926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学系,1928年发现第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华”,1929年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1941年组织拍摄了中国境内第一张日全食照片。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致力于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及轨道计算工作,拍摄和领导拍摄到7000多次小行星和彗星的精确位置,共获得8000多次小行星的成功观测,并先后发现1000多颗新的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三颗新彗星。1957年发表中国第一篇论述人造卫星轨道的论文,并于1965年率领有关人员参加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设计和方案论证工作,为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任造卫星做出了贡献。</p> <h3>张钰哲(1902~1986)致美国天文学家樊比博手札 (1948.10)之1/2</h3> <h3>张钰哲(1902~1986)致美国天文学家樊比博手札 (1948.10)之2/2</h3> <h3>张钰哲(1902~1986)手稿(1941.03)(封面)</h3> <h3>张钰哲(1902~1986)手稿(1941.03)(首页)</h3> <h3>张钰哲(1902~1986)手抄稿(1940s)</h3> <p><b>顾毓琇(1902—2002)</b>,字一樵,江苏无锡人。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于一身,近代杰出的文理大师,中国电机、无线电和航空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23年自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1928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是该校第一位获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他是清华大学工学院以及国立音乐院、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上海戏剧学院前身)的创始人。曾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是钱伟长、吴健雄、曹禺、江泽民等人的老师。 </p><p>顾毓琇(1902~2002)致张钰哲手札(1938)</p> <p><b>苏步青(1902—2003)</b>,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泉州,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p><p>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任复旦大学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名誉校长、教授。</p><p>从1927年起在国内外发表数学论文160余篇,出版了10多部专著;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高维空间共轭理论、几何外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p> <p>苏步青(1902~2003)签赠郭友中《计算几何》 (1982) </p> <h3>苏步青(1902~2003)致王裕方手札 (1992.02) 之1/2 </h3> <h3>苏步青(1902~2003)致王裕方手札 (1992.02) 之2/2 </h3> <p class="ql-block"><b>周培源(1902-1993)</b>,江苏宜兴人。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p><p class="ql-block">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7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是加州理工学院毕业的第一名中国博士生。1929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还曾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等职。周培源学术上的成就,主要为物理学基础理论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的研究,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础。</p> <h3>周培源(1902~1993)致张钰哲手札 (1948.04) 之1/3 </h3> <h3>周培源(1902~1993)致张钰哲手札 (1948.04) 之2/3 </h3> <h3>周培源(1902~1993)致张钰哲手札 (1948.04) 之3/3 </h3> <p class="ql-block">严济慈(1901~1996)致戴亚题词。严济慈,字慕光。出生于浙江东阳。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18年夏,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和东南大学物理系。1923年秋赴法国留学,1927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27年8月,回国受聘担任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的数学、物理学教授,并兼任中央研究院理论实业研究所筹备委员。<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0.2-1984.9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span>是我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光学仪器工业奠基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赵九章(1907~1968),生于河南开封,籍贯浙江吴兴,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p><p class="ql-block">1933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5年主持人造卫星的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1966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卫星设计院,被任命为院长;1968年10月26日受迫害致死;1985年追授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p><p class="ql-block">赵九章生前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磁层物理研究室,第一个行星际物理研究室,第一个空间环境模拟试验室,第一个卫星遥测遥控研究室。为中国国防科技和人造卫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赵九章(1907~1968)致傅承义手札</p> <h3>吴大猷(1907~2000)致夏汉民手札 (1992.12) 之1/2 </h3> <h3>吴大猷(1907~2000)致夏汉民手札 (1992.12) 之2/2</h3> <p><b>吴大猷(1907—2000)</b>,笔名洪道、学立,广东高要人,生于广州府番禺县,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p><p><br></p><p>192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1-193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33-1934年在美国作光谱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国科指导会主任委员等职。1939年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金,1943年获教育部第一等科学奖金。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83—1994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p><p><br></p><p>吴大猷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在原子和分子的一般理论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在西南联大任教的八年间,主要负责的科目为电磁学、近代物理、量子力学和古典力学等,先后培育出许多杰出人才,李政道和杨振宁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两位。</p> <p><b>钱学森(1911-2009)</b>,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p><p>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p> <p>2009年8月6日时任总理温家宝看望钱学森</p> <h3>钱学森与家人于1955年回国途中</h3> <h3>钱学森(1911~2009)致沈大德手札 (1983.07) </h3> <h3>钱学森(1911~2009)致吴义生手札 (1995.06) </h3> <p>钱三强(1913~1992)签赠韦方安《科坛漫话》 (1984.12) </p> <p class="ql-block"><b>钱三强(1913—1992)</b>,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p><p class="ql-block">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完成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起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p> <h3>钱三强(1913~1992)致昊丽芸手札 (1991.07)</h3> <p class="ql-block">李国豪(1913—2005)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80周年题词 (1992)。李国豪,广东梅县人,著名土木工程家,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曾担任同济大学校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上海市政协主席等职。</p><p class="ql-block">193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系,1938年至1945年在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专攻桥梁工程和结构力学,1940年和1942年先后获工学博士学位和特许教博士,发表的重要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计算方法”等,被誉为“悬索桥李”。1946年回国后任上海市工务局工程师,同时担任同济大学教授,1977至1984年任校长,1955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李国豪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桥梁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倡导并亲自组织实施同济大学的“两个转变”,对同济大学的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他专攻的桥梁工程学科达到中国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具有显著影响,是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广东虎门大桥等都凝聚着李国豪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b>杨嘉墀(1919.07—2006.06)</b>,江苏吴江人,空间自动控制学家,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中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863计划”主要倡导者之一。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p class="ql-block">194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p><p class="ql-block">杨嘉墀长期致力于中国自动化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研究发展。参与制定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和参加包括第一颗卫星在内的多种卫星的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返回式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30多年来,多次参与中国空间计划方案论证工作。主持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在三轴稳定的返回式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的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p> <p><b>朱光亚(1924~2011)</b>,湖北武汉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系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p><p>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任中国科协主席,1994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1996年5月被推举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p><p>朱光亚早期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p> <p>朱光亚与钱学森</p> <p>朱光亚(1924~2011)致肖伦手札 (1993.04)</p> <p><b>谢希德(1921—2000)</b>,福建泉州人,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1946年从厦门大学数理系毕业后进入上海沪江大学任教;1947年赴美国史密斯学院留学;1949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她转入麻省理工学院专攻理论物理,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2年绕道英国回到中国,先后担任复旦大学物理系任教授、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1981年获美国史密斯学院、美国纽约学院荣誉博士学位;1983年1月出任复旦大学校长;198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0年当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p><p>谢希德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和表面物理的理论研究,是中国这两方面科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 </p> <p>谢希德 (1921~2000) 题词明信片 (1984)</p> <p><b>杨振宁(1922~ )</b>,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对促进中美建交、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p><p>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p><p>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贡献。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1922~ )致邓景扬手札 (1981.07)</p> <h3>王淦昌(1907—1998)致冯斐手札 (1995.01)之1/2</h3> <h3>王淦昌(1907—1998)致冯斐手札 (1995.01)之2/2</h3> <p><b>王淦昌(1907—1998)</b>,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p><p>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他独立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李政道、程开甲、于敏等均曾受益于其直接指导。</p><p>他还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p> <p><b>钱伟长(1912—2010)</b>,江苏无锡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p><p>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1942年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筹备处主任、所长,清华大学教务长、副校长,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上海大学校长,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等职务。</p><p>钱伟长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均有重要成就。</p> <p>钱伟长(1912—2010)致春选手札 (1984)</p> <p>钱伟长 (1912~2010) 签赠左铁镛《钱伟长科学论文选集》(1996)</p> <p><b>吴健雄 (1912-1997)</b>,生于江苏太仓,美籍华裔核物理学家,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贡献,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核物理女王”、“物理学****”。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参与曼哈顿计划,美国物理学会史上第一位女会长,世界最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1958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获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丈夫袁家骝,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袁世凯次子袁克文之子。图为吴健雄、袁家骝题词签名纪念封。</p> <p><b>何泽慧 (1914~2011)</b>,籍贯山西灵石,江苏苏州人。杰出的女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在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一起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上世纪50年代与合作者一起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中子物理实验室、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有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丈夫钱三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图为何泽慧题词手迹。</p> <p><b>阎振兴(1912-2005)</b>,字光复,河南汝南人。早年入河南大学预科,以河南全省会考第一名资质保送清华大学土木学系就读。毕业后赴美留学,获美国爱荷华大学水利工程博士学位。历任滇缅公路工务局正工程师、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河南大学工程学院首任院长、海军总司令部工程处处长。赴台后历任高雄港务局总工程师、台湾大学工学院院长、台湾省教育厅厅长、成功大学校长、“教育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中山科学院院长、台湾大学校长、 "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图为阎振兴为河南同乡会题词。</p> <p>王大珩(1915~2011),江苏吴县 (现苏州)人,生于日本东京,著名光学专家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原名誉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就读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谢菲尔德大学。王大珩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在他的领导下研制出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和首台航天相机,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在雷射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863”计划主要倡导者。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作为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p> <p>王大珩(1915-2011)致母国光手札(1988.09)(1/2)</p> <p>王大珩(1915-2011)致母国光手札(1988.09)(2/2)</p> <p><b>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2019)</b>,生于广东广州,祖籍江苏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p><p>贝聿铭于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其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1983年荣获第五届普利兹克奖,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p> <p>贝聿铭(1917-2019)签名信 (片) 两种 (1976;1983)</p> <p><b>彭桓武(1915~2007)</b>,吉林长春人,理论物理学家。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曾参与并领导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尤其关于原子核、钢锭快速加热工艺、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的研究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彭桓武(1915~2007)签赠蔡少辉《彭桓武诗文集》(2004)。</p> <p>任新民 (1915~2017) ,安徽宁国人,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是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任新民(1915~2017)题词手迹 (2006) 。</p> <p><b>黄纬禄 (1916~2011) </b> ,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中国首枚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副总设计师,中国陆上发射井液体战略导弹副总工程师,水下核潜艇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总设计师,陆上机动车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被誉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黄纬禄(1916~ 2011)签赠魏小鸣(2009)《雷震海天》(2009)</p> <p><b>程开甲(1918~ 2018)</b> ,江苏吴江 (现苏州吴江区) 人, 理论物理学家、核武器技术专家。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提出了普遍的热力学内耗理论,导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发展了超导电双带理论和凝聚态TFDC电子理论。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中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2019年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程开甲(1918-2018)题词手迹 (2012.10)</p> <p class="ql-block">程开甲(1918-2018)致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手札 (1989.01)</p> <p class="ql-block"><b>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b>签名捐赠九院《张量概论》(1986) 。邓稼先,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1950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曾隐姓埋名数十年,成功地领导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并于1999年被追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9月10日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因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邓稼先患上了直肠癌,1986年手术时大出血不幸逝世。此书为邓稼先逝世当年遗赠核工业第九研究院 (绵阳九院) 之物,别具意义,殊为难得。</p> <p class="ql-block"><b>王希季(1921~ )致清华校友总会手札(1994)。</b>王希季,云南大理人,白族,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1942年获西南联合大学学士,1949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1987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王希季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曾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1985年、1992年各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b>于 敏 (1926~2019) </b>,河北宁河人,核物理学家。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自1960年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被誉为“氢弹之父” 。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19年荣获共和国勋章。图为于敏为张履谦题词。 </p> <p class="ql-block"><b>李政道(1926~2024)</b>,江苏苏州人,生于上海 , 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而闻名。</p><p class="ql-block">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5年他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并任主任,此后又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成立了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和复旦大学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2016年获得“2015中华文化人物”荣誉。</p> <p class="ql-block">李政道(1926~2024 )致林宗棠手札 (1986.12)之1/2</p> <p class="ql-block">李政道(1926~2024 )致林宗棠手札 (1986.12)之2/2</p> <p class="ql-block">李政道(1926~2024 )致林宗棠手札 (1989.12)</p> <p class="ql-block">李政道(1926~2024)中、英文签名本两种</p> <p class="ql-block"><b>周光召(1929~2024)</b>,生于湖南长沙,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中国科学院院长。</p><p class="ql-block">1951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转入北京大学研究院学习;1957年至1960年担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中级研究员;1961年至1964年担任核工业部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核武器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九局总工程师,第二机械工业部九院研究所所长;1979年起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p><p class="ql-block">周光召主要从事高能物理、核武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1958年周光召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1996年国际编号为346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周光召星”。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周光召(1929~2024 )为《中国数学文摘》 题词(1995.01)</p> <p>.</p> <p><b>孙家栋(1929~ )</b>,辽宁复县人,航天工程专家。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并获得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曾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以及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有“北斗之父”之誉。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19年9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p> <p>孙家栋(1929~ )签赠金生《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2001)</p> <p class="ql-block">孙家栋(1929~ )题词手迹(2015)。</p> <p>顾诵芬(1930~ )题词手迹 (2014.12)</p> <p><b>顾诵芬 (1930~ ) </b>, 江苏苏州人,飞机设计专家,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我国航空领域唯一的两院院士,被誉为“歼8之父”。其父顾廷龙,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图书馆学家。</p> <p class="ql-block"><b>袁隆平(1930~2021) </b>, 籍贯江西德安,生于北京,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p><p class="ql-block">1953年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获“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9年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p> <p class="ql-block">袁隆平(1930~2021)签赠李家洋《超级杂交稻研究》 (2007.04)</p> <p class="ql-block">袁隆平(1930~2021)致李美云亲笔信 (2017.04)</p> <p><b>屠呦呦(1930- )</b>,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为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作出了突出贡献。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2016年获评“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2019年荣获共和国勋章。</p> <p>2015年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医学奖</p> <p>屠呦呦(1930~ )签名本《屠呦呦传》(2018)</p> <p><b>丁肇中(Samuel C.C.Ting,1936~ )</b>,祖籍山东日照,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实验物理学家。1962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74年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因此贡献于1975年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197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p><p>丁肇中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精确检验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和电弱统一理论,寻找新粒子和新的物理现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p> <p>丁肇中(1936~ )签名照片二种</p> <p>丁肇中(1936~ )签名“个人简介”</p> <p>高锟(1933~2018)签名照片</p> <p>高锟(1933~2018)题词手迹</p> <p><b>高 锟(1933~2018)</b>,生于江苏金山 (1958年由苏州专区划入上海,现上海金山区)。华裔物理学家,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有“光纤之父”之誉。1965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87-199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1990年获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6年获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7年获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因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p> <p><b>李远哲(1936~ )</b>,祖籍福建南安,生于台湾新竹。196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理学博士学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德国哥廷根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誉退休教授。1986年因应用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美国、加拿大的两名科学家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p><p><br></p> <p>李远哲(1936~ )签名照片</p> <p>钟南山 (1936~ ) 签名封两种</p> <p><b>钟南山 (1936~ ) </b>,生于江苏南京,福建厦门人,呼吸内科学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等职。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实绩突出,2020年荣获共和国勋章。</p> <p><b>路甬祥 (1942~ ),</b> 生于浙江宁波,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校长,原中国科学院院长。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1年获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路甬祥长期从事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出系列新型电液控制器件与工程系统。图为路甬祥题词手迹 (2010.07) 。</p> <p><b>朱棣文( Steven Chu,1948~ )</b>籍贯江苏太仓, 1948年生于美国圣路易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0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获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历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美国国家能源部长。 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Steven Chu),1948年2月28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长期从事原子物理、激光科学方面的研究。由于在激光冷却和捕陷原子方面的独立的、开拓性的研究获颁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p> <p>温家宝总理亲切会见时任美国国家能源部部长朱棣文</p> <p>朱棣文(1948~ )签名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