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社赋

张文槐

<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西社赋</b></h1><h3><b><br></b></h3>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远宗开榛莽,四千载人文曙光,新石器遗址①可证也。先祖固族邦,六百年雁门名望②,盖有通志载尔。梨乡③要塞,同河之畔,有宝地曰西社④,踞姑山之阳,聆吞炭漆郎⑤,旧属崞县,今归定襄。宝寨藏里坊,丘坡粟菽粱,其民勤力稼穑,景风时雨,物阜民康。耕读传家,文风至盛,硕学通儒,代有家国栋梁。华夏之传统村落⑥,迈越古今兮载誉名扬。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嗟乎,美哉西社,古色古香。若城壁垒,周郭高墙,五门锁匙,保民御敌之屏障。至若村容胜状,屋华路畅,乃风物含章。户者十之八九,门楼轩昂,砌石雕砖,名家题书,匾额洋洋。倚扉而窥,或斗拱飞檐,紫燕庭堂;或阁楼高堡,画栋雕梁。建筑考究,堪称晋北之典样。戏台院乃村之中央,右舞台,左碑廊⑦,神棚古寺,大乘气象。去东三十余丈,楸木成荫,欧门匾彰,楼台胜概,巍巍牌坊,乃西峰范亭之革命馆藏。一进六院,曾闻书声朗朗,始名三育学校⑧,开国民教育德智体先河。西社者,续姓众也,村东之岗,有宗亲祠堂。大清亁隆修祠,蓝瓦披晚霞,丹门迎朝阳,祖德泽远,望族兴昌。&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予观夫,斯运日上,乃化育兴邦。曰:有书不贫,乃君子之乡。崇教尚文,唯书唯尚,字纸炉⑨、魁星阁可窥一斑。故文风郁郁,翰墨飘香。男儿学海行舟,志在题名金榜;闺房粉黛,手不释卷,可作惊世文章⑩。自清雍正始,四十四人中举膺贡酬鸿志,二十二人授县知州报宗邦。民国以降,人文兴旺。官吏逾百,政声煌煌;大学硕博数百,鼎名彰彰。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西社列曜,灼灼然灿若星河。贤士续昑,著作诗章,句刊好问之陵,名达大清晋省之榜。其子承家,理学名扬。巨子西峰⑾,领袖北方,投身辛亥,追求共和,忻定宁公团威震清廷,办学兴水⑿惠泽梓桑。中山先生赞其“奋不顾身、为国为民”,忠肝义胆名远扬。续公范亭⒀,民族楷模,抗日擎旗,孙陵剖腹,山西新军敌伪丧胆,驰骋疆场保国安邦。泽东主席叹曰:“松柏气节,云水襟怀”,浩然正气日月长。先生式甫⒁,佐西安事变,促北平解放。续氏宝峰⒂,义薄云天,六旬再骋抗日之沙场。己丑建国,古村新章。仕宦于台阁,忧劳而品良;学研术钻,世界当榜;医高仁德,救死扶伤;工文教艺,业德皆馨;壮哉西社,唯此才俊多,慨当以慷!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凤鸣朝阳,必有梧桐可栖也;楼高百丈,斯是坚石基强。今揽胜怀贤,令人心驰神往。信步西社,可见耄耋福容论寿,可闻唢呐梆子晋腔。村容整治纳新吐瑞,古迹修缮韵绽辉煌。农牧兴村,梨果添香,能工巧匠走南闯北技竞八方。世人叹云:依依墟里烟,何故胜荣光?窃以为,家以勤则兴旺,人以学则自强,孝悌知礼,乃民风和畅。然则百业俱兴,西社图强,仍需愿景同绘,开来既往,凤翥龙翔!&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撰文:张文槐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岁在己亥季秋 &nbsp;&nbsp; 注释: ①新石器遗址:遗址在西社村东,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米,文化层厚0.5至1米,有半地穴白灰房址、陶窑等,距今4000余年。采集的遗物有石器、骨器和陶器等残片。石器有斧、铲、球、环、刀等,骨器有骨针等。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六百年雁门名望:据续晋一先生《西社古村落》一文介绍,明代永乐二年,西社续氏始祖从洪洞县迁来,经人口繁衍,渐成西社村的主体村民。清光绪版《山西通志》所载雁门郡16望姓中,西社村续氏是其之一。 ③梨乡:原平同河流域人称同川,种植梨果历史悠久,又称梨乡。隋代在这里置铜川县。 ④西社:西社村位于定襄、原平、五台三县交界处,据续俊谦先生《往事新思》一书记载,西社古属雁门郡,后属崞县(今原平市),1946年曾划归定襄,1950年又划归崞县,1954年至今一直属定襄。 ⑤吞炭漆郎:典出《战国策·赵策一》。漆郎:山名,西社村西1公里。春秋末期,晋国赵襄子联合韩、魏两家灭智。豫让为替智伯报仇,曾藏身在西社村西的一处山洞内,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矢志复仇。为纪念豫让,后人称此山为漆郎山。 ⑥华夏之传统村落: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西社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⑦碑廊:戏台院东侧树有忻代宁公团纪念碑,两边分列“续氏四杰”纪念碑。 ⑧三育学校:该校创办于1912年。据续八宝先生总纂的《西社校史》记载,“三育”是续西峰的办学理念,即:德育,智育,体育。比后来我国提出的"徳、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早了将近半个世纪。可见续西峰的谋略确属超凡脱俗。 ⑨字纸炉:老年间戏台院有个建筑叫字纸炉,村人见到有字的纸,就要拾起来放入字纸炉内焚烧,体现了西社对文字、文化的敬重。 ⑩闺房粉黛,手不释卷,可作惊世文章:西社村有许多知识女性,很有建树。据续俊谦先生《往事新思》记载,远有清代学问大家续戴月,她的丈夫徐继畬,担任过福建巡抚、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相当于外交部长),著有《瀛环志略》,被誉为近代中国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拓荒者。续宝峰之女续温其聪明能干,丈夫于浚都任邓宝珊部少将参谋长。续范亭之女续磊,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新华社资深记者,其丈夫是曾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后居宏道的续汉,抗战初即积极捐献粮物,支援八路军杭日,是晋察冀边区开明土绅。在他的支持下,他的女儿续志先参加了抗日工作,后任新华社《暸望》周刊社党委书记(司级),其丈夫是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的杜导正。续汉的孙女续静也在他的支持下参加了革命,曾任晋察冀边区妇救会主任,后任国防科委卫生部副部长(副军级),他的丈夫是曾任晋察冀边区、华北军区参谋长的唐延杰中将。抗战初期参加工作的续凯,奉命南下后担任开封市副市长,是新中国最早的市级女干部之一,其丈夫张申时任河南省委常委、秘书长。续焰也是抗战初期参加革命的知识女性,后任国家建筑材料部生产司副司长,其丈夫屈飞曾任国家建材部部长。续式甫之女续竟和,可谓科技界的巾帼英雄,一位很有成就的核物理学家,为我国的火箭事业贡献了才智,其丈夫褚祥生是我国长征3号火箭的副总设计师。 ⑾西峰:续西峰(1880年12月24日——1926年5月10日),名桐溪,字西峰,号寒泉。辛亥革命爆发后,组建忻代宁公团,北伐大同,被孙中山称为辛亥革命北方领袖。 ⑿办学兴水:续西峰在家乡先后主持创办了宏道“川路学堂”(高级小学)和西社村初等小学校。还组织群众为忻县、定襄、崞县开挖了广济大渠。此渠源头为滹沱河水,干渠全长128里,特别是在定襄境内,横贯白村、受禄、季庄、宏道四个乡镇,有40多个村庄的11万亩耕地持续受益。 ⒀范亭:续范亭(1893年11月27日——1947年9月12日),被毛泽东赞为“有云水胸襟,有松柏气节”的抗日名将。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时,任革命军山西远征队队长。后组织西北护国军,讨伐袁世凯。1935年在南京中山陵前剖腹自戕,逼蒋抗日。被救后继续奔走,呼吁抗日。1937年9月,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共产党人合作创建山西新军。1940年任山西新军总指挥、晋西北行署主任、晋绥军区副司令员。 ⒁式甫:续模(1886年——1949年1月11日),字式甫,1909年考取太原师范学堂,中国同盟会会员,与续西峰密切联系,辛革命爆发后,参加北伐大同之役。与续西峰、续范亭、续宝峰一道,被誉为“西社续氏四杰”。 ⒂宝峰:续宝峰(1877年——1960年)出身猎户,始终追随续西峰从事民主革命,曾任国民军第3军第6混成旅1团团长,西峰殁后归乡。七七事变后复奔邓宝珊部,以六旬之身投入抗日。被誉为“西社续氏四杰"之一。<br> <h3>(以上图片均由续晋一先生提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