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友金轶事(美篇)

大城县杜铁林

<h3><font color="#010101">文章作者:王毓香(大城县权村中学退休老教师)</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美篇制作:杜铁林(杜友金长孙)</font></div> <h3><font color="#010101"> 杜友金遗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美篇制作:大城县杜铁林</font></h3> <div> 杜友金轶事 </div><div> 一. 苦难的人生<br> 1893年1月22日,正是农历壬辰年的腊月初八,在冀中</div><div>平原子牙河东,河间县杜权村(1949年划属大城县)一个农</div><div>家小屋里,一个可爱的男孩降生了。爷爷杜善述(字希前)</div><div>高兴地说:“今年是龙年,这个孩子就叫龙儿吧!”外面北</div><div>风呼啸,大雪纷飞,爷爷手捻长髯若有所思的沉吟着:“这</div><div>孩子生不逢时,恐怕有些命苦呀!” 爷爷的话恰巧有些灵验,龙儿在一生中遇到了人生的三大不幸: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然而坎坷的人生铸就了他知难而进、富有同情心</div><div>的性格。<br> 龙儿弟兄三个,排行老二,上有三个姐姐。先祖是权村</div><div>富户,也是书香门第。到他父亲杜鸿图(字益轩)持家时,</div><div>家道逐渐败落。他八岁那年没了母亲,孩子们个个哭得死去</div><div>活来。过了五期爹把龙儿和已出嫁到河间县九高庄村(今属</div><div>大城县)的大女儿佟叫到跟前说:“佟啊,这么多孩子我顾</div><div>不过来呀!老三由你大娘照顾了;老二龙儿只能麻烦你了,</div><div>你看行吗?”大姐爽快地说:“爹,放心吧!我们也是这么</div><div>想的。”爹说:“太好了!龙儿,过来,快给你大姐磕头吧!”大姐忙说:“自个兄弟,我照顾是应该的。”从此龙</div><div>儿在九高庄姐姐家,度过了快乐的少儿阶段。<br>杜权村是行政村,在子牙河东1公里,当时俗称大权村,上</div><div>千户人家,人们至今按居住姓氏把权村分为:陈家头、王家头、高家头、周家头、杜家头。<br>九高庄在权村村南偏西,相距不过十华里。九高庄虽然是仅</div><div>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但占有面积却不小——各家各户的</div><div>房屋建在杏树、枣树、桑树之间,故此形成了绿树成荫的偌</div><div>大村庄。原来这里是献县纪晓岚的“十果园”故园,生长着杏、桃、梨、葡萄等多种果树。后来纪家衰落,转到崔家,</div><div>又转到子牙河北岸的小九宫村李姓人家。于是李家迁来人家</div><div>在此安居立村。这里的果树大多都有两百年的历史了,古朴</div><div>沧桑,林深鸟鸣,美不胜收,俨然世外桃源。<br>龙儿的大姐夫李崇墉家,靠近子牙河南堤,在果树间建村立宅,环境格外优美。夏天,浓荫遮蔽鸟叫蝉鸣,枝繁叶茂苍翠欲滴,蜂飞蝶舞。秋天,硕果累累,果园飘香。冬季,龙儿和</div><div>伙伴们踏雪捉鸟,破冰叉鱼。龙儿在九高庄生活得很快活,</div><div>亲人的体贴,优美的环境使他淡忘了幼年的忧伤。大姐利用</div><div>闲暇的时间,给龙儿讲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草船</div><div>借箭,水浒传的英雄人物等故事,用这样的方法启发他童年</div><div>的心灵。<br>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1910年,龙儿19岁了,他自以为</div><div>长大成人了,很想出去闯荡一番,听人说当兵也是一条出路。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婉转地告诉了爹、大娘和大姐。在他(她)们还没有察觉事情的原委时,龙儿就投奔了河间老乡冯国璋</div><div>的队伍,在曹锟所辖的部队当了兵。他当兵报名时写上了早</div><div>已想好了的“杜友金”这个名字,意思是人世间友情像金子</div><div>一样珍贵。就这样“杜友金”名字正式出现在军队花名册上。经过大清末代,民国初期的十年行伍生涯,他走遍了中国半</div><div>壁山河,也从一个普通士兵晋升为排长。骑马射击、双手打</div><div>枪都身手不凡。武汉驻防的岁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 满清政府被推翻,袁世凯篡了位,军阀混战,割据一方,生</div><div>灵涂炭。杜友金厌倦了这种打打杀杀的生活。1920年曹锟占</div><div>领北京时。看到离家乡很近了,便请假探亲,从此离开了军</div><div>阀队伍,回到阔别十年的故乡。<br><br><br></div> <h3>飞龙吉祥</h3> <h3>昔日冀中平原的谷子丰收</h3> 二.水陆码头的集头和戏班的班头<br> 杜友金从天津坐船,沿子牙河水路到了家乡西边不足三华里的留各庄码头。他回乡心切,没顾上领略沿途风景,迫不及待地回了家。爹爹看到十年渺无音讯的儿子突然回来了,真是喜出望外。看到爹和大娘身体尚好,他心里非常高兴,只是不见哥哥和弟弟,连忙询问。爹说:“你哥在你走后,也偷着当了兵,你弟弟跟人去了新疆,都没有音信。咳,你们一个个都让我太伤心了!”说着,眼泪汪汪。杜友金看到父亲悲苦消瘦的面容,心里阵阵酸楚,强忍着热泪说:“爹,你别难过了,我不是回来了吗!明天我把姐姐们都接来欢聚一堂。”第二天杜友金去九高庄把大姐接来,又把筱庄村的二姐、王刁村的三姐都接来了。族人和邻居闻讯,都来看望,大家异口同声的说:“这回好了,你可回来了,千万不能再走了!” 杜看到艰难的家庭状况,毅然坚定地说:“大娘、叔婶们、爹,我不再回部队了,要在家尽晚辈一片孝心。”<br> 杜友金用带回来仅有的一点积蓄,赎回典当出去的耕地,开始了辛苦地农耕生活。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和前烟村刁庆龙、刁庆和的妹妹结了婚。杜友金的农家小院再次充满了勃勃生机。<br> 杜友金本村族兄杜宝谦烟药生意做得好。他为了帮助杜友金,就资助他做烟药小本生意,好给生活带来一些贴补。过了一些时间,杜友金觉得做这种生意不算正经买卖,就洗手不干了。由于他经历了十年的行伍生涯,增长了很多知识和经验,加之才思敏捷,性格开朗,为人豁达,很快在留各庄镇有了名气。成为留各庄集市的集头、留各庄镇庙会的第一会头。<br> 子牙河弯弯曲曲,是水路运输的一条干道,润育了沿岸无数个繁华小镇。其中留各庄码头就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子牙河流经留各庄码头时,自南向北形成两条河道:一条直线河道在镇东侧,河道较窄,只有10多米宽。平时没水,在上游发大水时才有水;另一条是主河道,在镇西侧,有40米宽,水且深,常年水流不断,是繁忙的水运航道。两条河道上都建有木桥可以通行。<br> 在两条河之间的陆地称之为河套,其东西向最宽处800余米,南北向约1500米,留各庄镇的码头、集市、店铺就坐落在河套的南端。建有三条主要商业街,有商户84家,是区公所所在地。清末著名太监崔玉贵的哥哥捐建的药王庙也建在这里。无论天津,还是衡水的船只,都在这里靠岸交易或补充供给。留各庄镇也是陆路交通要道,沧州、保定、河间、任丘的商旅都经常光顾这里。每逢集日,北有赵北口,南有泊镇、沧州等地商贾前来贸易,这里更是北方粮食的重要集散地,所以留各庄镇在晚晴和民国年间十分繁华。<br> 每逢留各庄码头的庙会,杜友金就邀来任丘的万顺和戏班唱戏助兴,把庙会张罗得红红火火。唱大戏更是庙会的一项重要活动。后来几经交往,杜友金就与任丘戏班班主杨茂林结为异姓兄弟,并在杨茂林的帮助下,办起了自己的戏班。两个戏班活跃在河间、任丘、大城一带。每到留各庄庙会,他就把姐姐们和外甥李彦修(住九高庄村),刘增祥(住筱庄村),宋巨忠、宋巨傲、宋巨亭(住河间王刁村)和内侄刁玉尊(住前烟村)接到家里。安排她(他)们逛庙会、听大戏,家里充满了欢乐。<br>  杨茂林先生自幼拜师习武至32岁,清光绪年间在皇宫做护卫,此人身材魁武,有一身好武功,刀枪剑戟样样精通,好打抱不平仗义执言。因而也得罪了不少人,被人诬陷“私通共党”,被国民党通缉2年有余。在1935年8月,第29军132师赵登禹的队伍进驻河间、任丘。不久,得知杨茂林情况后,找到他。经过攀谈,决定聘为部队武术教官,又结盟为弟兄。师长赵登禹要求部队以日军为假设敌人,在杨茂林的指导下,他和士兵一起练习大刀术,苦练杀敌本领。因为杨茂林不能一身二任,于是就把万顺和戏班交给了杜友金。<br>  杜友金接管杨茂林万顺和戏班的事,各地的会头、商贾、名门望族等都热心支持。杜友金的戏班根据票友和戏迷的要求,又聘请了梨园的一些名流加入,戏班办得越来越火爆。在河间、任丘、文安、大城一带,人人翘指称赞。<br>  任丘的长丰、梁召、鄚州一带,过去被称为“硬地”,所谓“硬地”就是比较动乱。然而杜友金戏班经常在这里演出,没有闹事的,还深得百姓欢迎。杜友金广交四方豪杰,继杨茂林之后,和在任丘一带的社会名流髙世一、高顺成、牛子冕结为异性兄弟。杜仗义疏财,乐于助人的性格,更增加了他的人格魅力,所以人们送他是济困扶危的“赛秦琼”。 <h3>看戏</h3> <h3>戏台演出</h3> <h3>人们崇拜的秦琼</h3> 三.安顿剧团内外,合民情,顺民意。<br>杜友金不是有很多钱财的富豪,他也从不迷恋金钱和官爵。他领戏班子挣来的钱,既没置房子,又没买地,而是常用来施舍给更需要帮助的穷苦人。<br>杜友金戏班里有孤苦伶仃,或因卖身学艺的,或因体弱多病的老伶等需要照顾的人。他都设法给予安慰和资助。对名优,则给予高薪俸待遇。尤其是对色艺俱佳的女名角,维护她们卖艺不卖身的节操,决不许有人胡搞乱搞,败坏班风。他根据演员的个人表现设奖惩制度,台下连叫三次好的,给予奖励;连续不断叫好四次以上给高戏薪,戏班成员都各尽其责。<br>戏班成员与老板像一家人,杜老板与他们亲密无间。有一次大家坐马车在赶场的途中,一名女花旦呼叫杜老板,杜赶紧骑驴过去,她不好意思地说:“老板,张剧务偷摸我身上。” 杜友金笑着说:“他可能是手冷了,想暖暖手吧,和你闹着玩儿呢!” 她说:“不是,他坏!” 于是杜友金把剧务叫到一旁说:“你跟着我待腻歪了,是㗑?不愿意在这儿干,我不拦你,但规矩不能破坏。想走,言声!” 那剧务讷讷连说:“以后我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br>戏台上右侧,和台下前排设雅座,是专为贴台的达官贵人、各方豪杰、亲戚朋友们设置的,这也表示剧团对这些人们的友谊和尊重。 杜友金和盟兄杨茂林戏台旁设粥棚,每天早晚两次救济难民(包括在家礼的穷苦人和杆子帮兄弟)。杆子帮视杜友金为当家的,戏台上下有搅乱闹事的,杆子帮哥们儿就群起玩儿命对抗,直到事态平息为止。<br>  杜友金戏班的会计是本村杨海泉,毛笔榜书很有功底,书写海报很拿手,人称“飞笔杨”。因他对戏班贡献大,杜友金把自己的几亩好地送给了杨海泉耕种。剧团内外是祥和的,秩序井然的。剧团所到之处,人们热烈欢迎,啧啧称赞。 四.为人仗义,广结朋友<br>有年春天一个上午,杜友金骑着毛驴从留各庄集市上回家,突然在王权村富荣园子停了下了,原来发现路边躺着个人,一动不动,其实那人是饿得走不动了。他发现人还有气,问明了原因,便拿出了带给家里老人吃的点心给那人吃,还给了些钱。<br>这事被王权村王益臣亲眼看所见,他对其子语重心长地说:杜友金是什么人?他是咱们这一带的名流绅士,是任丘长、梁、鄚最敬重的人物。可他从不小看任何人,连讨饭的穷人都管,无怪乎大家称他“赛秦琼”。 杜友金为了照顾各路朋友和穷人用餐方便,在任丘、河间他常走的路线上,几个要好的饭店开设了账户。他告诉老板,凡是打我名号在这里吃饭,请把帐记下,由我承担!他每年逢庙会和春节,就转上一圈,结清全部饭款。<br>他出行有骑驴的习惯,只要人们一旦听到他的小驴叫声,就会迎出来,热情欢迎。杜友金到了河间县城,一定住在九高庄表弟李某开的驿馆里,觉得这里像家一样的亲切。这个驿站是杜友金托河间著名律师杜彦卿疏通关系,协助表弟办起来的。这表弟有时请来舞狮队,在门前热闹一番。有时他也让自己的梆子班名优来唱堂会,为驿站增添喜庆。<br>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常有的人趁火打劫,不如意的事时有发生。有一次,杜友金来到一家饭店,把驴拴在店外。稍后,饭店伙计想牵驴喂草的时候,发现驴不见了,慌忙进来禀告。他若无其事地说:“急什么,会回来的!” 店主忐忑不安地说:杜老板,真会回来?他回答说:“兴许还会有人给送上门来呢!” 果然,没到一顿饭的功夫,真有人牵着驴喊着求见杜老板,那人看见杜友金就下跪,央求说:“杜掌柜,杜老爷,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不知天高地厚,冒犯了您,师傅叫我亲自赔罪,我甘愿接受惩罚,您老还生气的话,就剁掉我这只手吧!” 杜友金微笑着说:“我哪有那么狠心,你既然知错了,就回去告诉你师傅,多个朋友多条路,没事了,起来快回去吧!” 在一个月色朦胧夜晚,杜友金从任丘骑驴回家看望伯母,荒野中,觉察到前面有两个人鬼鬼祟祟。杜友金知道,是遇到劫道的歹人了,他相信自己不会有什么冤家对头,就高声喊:“前面二位弟兄想去哪里呀?别和我开玩笑,我是杜友金,要回权村老家,咱们搭个伴吧!” 前面二人听到喊话后,马上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了。这是杜友金靠人格的魅力化险为夷的一件小事。 杜友金也有走“麦城”的时候。原来在留各庄镇上一个负责税务的势力小官,看到杜友金名声超过了他,立生嫉妒之心。扬言道,“杜友金算个老几,我早晚给他个样儿看看!”他时时寻找机会,要给杜友金个寒碜。<br>1936年腊月的一天,他路遇杜友金,就板着脸说:“听说你是仗义疏财的人,你明天给我扛两袋面,拿二十块大洋来,我好过个肥年。” 杜友金一听,这分明是找碴儿,就忍着气说:“ 我想你不缺我这点东西呀!再说我现在手头也不方便呀!” 税务官说:“什么方便不方便,看来你成心不想给我这个面子了。好吧!你可别后悔!” 杜友金毫不含糊地说:“我杜友金从没吃过后悔药。我一不偷,二不抢,该拿的税,分文不少,怕什么!” 税务官气急败坏地说:“好吧!咱们走着瞧!” 说完,就怒冲冲地去了县城,把杜友金曾经做过烟药生意的事说成了当天的事情,夸大其词地诬告到国民党河间县政府,于是1936年腊月杜友金被抓捕入狱。 河间府知名律师杜彦卿得知老乡落难的消息后,心急如焚。就想方设法地营救,还专门拜访了驻河间的国民党第29军132师师长赵登禹将军。将军说:“杜友金的事,我的教官杨茂林已经告诉我了,我和杜友金也是连锁弟兄,请你放心,我会想法营救的。有我们的面子,杜友金不会被他们亏待的。”<br>1937年春,日本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更加明目张胆。5月的一天,赵登禹找到县长王长伟,毫不客气地说:“都什么时候了,还关押着仁人义士。杜友金就是被人栽赃陷害的,像他这样的人,我看赶紧放了好。”王县长听赵将军这么一说,只好将杜友金放了出来。杜被释放回家的消息不翼而飞,众亲友纷纷登门庆贺。 五.举起抗日的旗帜<br>1937年7月7日。日寇在北平卢沟桥发动侵华战争,驻宛平的29军奋起反击。22日,赵登禹率132师前往北平南苑承担防务。7月28日,日军动用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向赵登禹部队进攻,赵将军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9岁。杜友金、杨茂林得到赵登禹牺牲的消息后,捶胸顿足、泪流满面。<div><br>  “七七事变”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抗日武装“河北游击军”在地方党的领导和号召下,很短时间发展为十二个路、三个游击师、三个直属团、一个模范营,共二万人。就大城附近而言,五路司令高世一(任丘人)三千人,活动在苟各庄、史各庄一带;游击第一师长高顺成(任丘人),五千人,活动在任丘、河间、大城、高阳、雄县一带。(吕正操著《冀中回忆录》57页)</div> 大城县刘固献的刘继光、张零居的张义臣组织起千余人抗日队伍,隶属高顺成部,刘、张为为正副旅长。因为他们臂上佩带蓝色三角符号,所以群众称他们为“三角军”。<br>这年44岁、血气方刚的杜友金,在百姓惶惶不安大敌当前之际,联系本村杜彦清、杜恩浩、杜宝谦等族人,商量成立权村联庄团事宜。在许多亲友的支持下,联合了大城县的蓦门村、苦水务村,和同属于河间县的大高庄子村、石家坞村、东西窑头村,成立了一个以杜友金为团长的联庄团,聘请大高庄村大学生高崇岳为文书。此时,高崇岳真实身份是东北绥芬河的地下党员,因为组织被破坏,暂时回乡。后来,河大青三县交界村庄也建立“河大青”联庄团,高崇岳又被大城县里坦镇绅士梁炳君推荐为文书。一则高是梁的外甥女婿,二则“河大青”联庄团人多。高为了利于今后抗日工作,故“遵命”而为。高崇岳后化名郭力,解放后担任长春汽车制造厂厂长、国家一机部副部长等职务。 刘固献刘继光一家曾在河间县北曹村(现隶属大城县)居住,和杜友金有亲戚关系,更主要的是抗日爱国的志向相投,双方走的很近,至今人们还把权村联庄团称为“三角军”。<br>1938年5月,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军区成立。吕正操任冀中军区司令员。5月中旬,冀中军区一分区19大队进入河间县留各庄一带,收编联庄团、三角军。杜友金积极支持,很快接受八路军了收编。这一带,唯有大城县白马堂联庄团马廷范拒不接受收编。八路军在几经交涉无果的情况下,19大队、25大队通知杜友金等原来首领配合,包围了白马堂联庄团,烧毁联庄团团部,缴获全部武器弹药。暗通日本鬼子的马廷范逃往青县。八路军收编河间、大城地方武装工作得以顺利进行。<br>  在攻破了白马堂联庄团之后,“河青大联庄”改编成冀中军区一分区独立团,段春波任团长,高崇岳任二营指导员,刘继光被任命为营长,杜友金被任命为连长。改编后的队伍要转移到太行山培训,杜友金妻子生了重病,致使他未能随部队上山,只好滞留在家。部队开拔前,他把佩带的手枪交出。队友常春泽、杨世如等许多有志青年,从此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 六.救济高崇岳,扶助韩仰山、史永林<br>杜友金对抗日队伍是十分热爱和崇敬的,他说:高崇岳、韩仰山、史永林都是我们这一带抗日队伍的重要人物,我们应该鼎力支持。杜友金在一次统一战线征粮会上,义正辞严地说:“一个人活着光为自己,不管他人的死活,简直就是猪狗。我也当过十年的兵,是为军阀争地盘卖命。现在抗日救国的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什么?没有他们,我们不就成了亡国奴吗?我们这些人不上前线杀敌,再不支援他们,还算有良心的中国人吗?” 大家在他的带动下,纷纷做出来自己的贡献。<br>  高崇岳1939年夏天在任丘、河间、大城一带活动,他需要什么东西,杜友金就给什么,要多少就给多少,不打折扣。 大城县抗日大队政委韩仰山,通过高崇岳介绍认识了杜友金。韩仰山(1918-1999),徐水县人,1939年11月调任大城县委常委兼县委军事部长、县大队政委。韩仰山在大城南部活动时没少得到杜友金的慷慨援助。在1942年秋末的一天,韩仰山率领几个人潜伏在权村北洼高家坟地里,看到杜权村刘玉荣,让他捎信儿给杜友金,给他送些吃的和用的。杜接信后,立马照办。韩政委他们经常到杜友金家里隐蔽休息。韩仰山解放后历任上海市委调查部部长、国家安全局顾问等职。 史永林是河北省大城县蓦门村人,敢作敢为,有豪爽气概。抗战后当了“三角军”,后来在大城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了一支几十人的“东挺支队”进行抗日工作,活动在河、青、大一带,颇有声望。杜友金给予了有力的各种支持。<br>据杜友金的儿媳,已95岁高龄的高凤梅回忆说:“我知道,那时称为高参谋、赵区长的,和蓦门史永林,等抗日领导经常深夜来家,在我家藏身和吃住,公爹总是毫不含糊的支持。他说‘国难当头,这是每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应当做到的’” 七. 智救王平同志脱险<br>  1944年10月1日(农历八月十五),中共大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原三区区委书记王海山在三区前吕召庄召集三区,新九区干部开会,传达县委、县政府工作意见。散会后,王海山及三区干部转移到周庄子(原属大城县,今属青县)。王海山和区委书记王渭、副区长王锡忠、区治安员王振忠,助理员王平(女,又名王群、王羡)等8人住在姓宋的堡垒户家。后被叛徒、密探杨全平发现,报告给了里坦据点的汉奸。 <br>早饭后,大家正准备开会,突然村外响起了枪声,里坦伪军300多人的部队包围了村子,大家马上钻进了保垒户家的地道。这个地道是新挖的,洞口在磨棚里,与主地道不通,下洞后立即用玉米秸盖好洞口。半小时后,洞口玉米秸不知怎的被人挪动,洞里透进光来。他们估计已经被敌人发现,于是商量一边突围,一边撕毁文件。王海山说:“我们要赶紧冲出去,别等着敌人一个个掏窝,冲出去,还有生的可能。” 突围中,除王连华脱险外,王海山、王振忠、王渭三人不幸中弹身亡。王锡忠、王平等4人均被捕,被敌人押进大城县里坦据点。<br>王平的父亲王玉峰得知王平被捕后,筹了一些款项,急忙找到杜友金帮忙解救。他说:“您是名扬任、河、大的‘赛秦琼’,再难的事没有你办不成的。这回小女有难,你可想法救出来呀!拜托,拜托!”杜友金诚恳地说:“钱,请拿回去。这件事请放心,我一定尽力办就是了!”<br>  虽然说里坦镇据点伪军司令杜福祥是他的本族侄子,但杜福祥是为日本鬼子干事的。他怕凭自己的力量办不好这事,于是想了个万全之策。他知道杜福祥从小最听奶奶的话,就找到他的奶奶,假装惊恐地说:“大婶子,大事不好了,杜部队把您的外甥女当成八路抓起来了,关在岗楼里。虎儿(杜福祥奶名)从小听您的话,你去保,准能成。”老太太说:“这么远的道我怎么去啊!” 杜友金爽快地说:“我送您去啊!”<br>杜友金和杜福祥的奶奶来到里坦据点,伪军们都认得杜司令的奶奶,一路畅通无阻地进了司令部。值班的副官也是杜权村的,说杜司令外出“扫荡”了。杜奶奶怒冲冲地说:“虎儿不在,我就找你。你们抓的任前庄子那个闺女,是我外甥女,不是八路军,赶快放人!” 副官有点犹豫,杜友金插言说:“老太太的话你还不信吗?把老太太气坏了,有个好歹,你担得起吗?”听杜友金这么一说,再加上他的情面,哪敢怠慢,就顺坡下驴地说:“既然抓错了, 放人好了!” 就这样,王平同志被营救出来。<br>  后来,王平同志回忆说:“我和王锡忠等同志被捕。王锡忠被汉奸杀害,我是父亲托人营救出来的。”其实,这个所托之人就是杜友金,他是用智慧营救了王平同志。 八.救人于水火之中<br>  日伪时期的某日,有一打板算卦先生在野固献村招揽生意。苟二赖子要算上一卦。那先生问道:“你求什么。”他说:“求财!”先生问他的生辰八字,又让他抽签占卜,最后面带难色地说:“不敢冒昧,恕我直言,你的财运暂时不旺……。”待先生索要卦金时,苟二赖子马上变了脸:“我看你不像是算卦的,倒像是八路军的密探。” 算卦先生一看事态不妙,就急忙说:“卦金我不要了,请多担待,我口误。” 苟二赖子说:“你说得倒轻巧,想溜,没门!跟我到岗楼见车队长去!” 不由分说就把算卦先生连推带搡地带到了岗楼。苟二赖子说:“这是我盘问出来的八路军密探!”车振环队长也不分青后皂白,让伪军把算卦先生打的死去活来。 杜友金得知后,骑快马赶到岗楼,对车队长说;“二赖子认错人了,这人不是八路军密探,是我任丘一个盟兄的弟弟,他只是靠算卦混饭吃,听说跟二赖兄弟为卦礼犯了口角,你给我个面子吧!”车队长见杜友金出面保释,明白几分,说:“杜掌柜,亏你来的及时,再晚些他就没命了。”杜友金把算卦先生救了出来。 1943年的秋后某天,杜权村来了一位卖香油的老汉。这天,杜福祥回老家来看他奶奶,奶奶为孙子包饺子吃,香油少了。杜福祥便命令护兵去买香油。两护兵寻声找到卖香油老汉,打了一瓶香油就走,掌柜的忙喊:“老总,你还没给钱呢!” 伪军蛮横地说:“我这是给杜司令家打油,你还要钱,真是胆大包天,你活腻歪了吧。” 卖油老汉吃了一惊,急忙挑起担子就走。一伪军上去拦住他说:“别走,我看你不像做买卖的,倒像八路的密探。” 两伪军不由分说就把掌柜的捆起来,拖到了陈头的权村小学,绑到了椿树上。一番毒打,还不解气,就用揹大跨的方式摔卖油老汉,每摔一次,就听卖油老汉,我的雅耶!雅耶!的惨叫声(雅:既是妈的意思)。一会功夫,已经把老汉折腾地半死,伪军还要拉出去埋了。小学校董王树平目不忍睹,低声对陈钟瀛校董说:“快去看看杜友金在家吗?求他来讨个人情吧!不然卖油的命就没了!”<br><br> 杜友金知道后,急忙赶到学校。大声喊道:“弟兄们住手!这掌柜的是我的表亲,他哪里是八路军的探子,他这个人就是财迷转向,只知道赚钱,不识好歹,就连我打他的油也不少要钱呢!这回弟兄们让他长点儿记性了!”杜友金说着就掏出一沓钱来,塞到伪军手里。伪军一看是杜友金,不再说什么了,只好放人。杜友金和陈钟瀛架着卖油掌柜去了药铺,杜友金嘱咐大夫说:这人疗伤费用由我承担。卖油掌柜拉着杜友金的手,激动地说:“原来你就是人称“赛秦琼”的杜友金啊,我永生不忘您的救命之恩!” 杜友金为人仗义,正气凛然,为此许多人在危难之际多求助于杜友金。在日伪时期,一个北乡人一家借住在杜权村杜连起弟弟家,外乡人的女儿长得有点姿色,在里坦岗楼当伪军的杜小锤看上了这个姑娘,就在一个风高月夜把这个姑娘抢了去。姑娘的父亲拜托房东求杜友金营救。<br>杜友金第二天就骑马到里坦岗楼面见杜小锤,把杜小锤狠狠地 训斥了一番,给他讲了一番做人的道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喜欢这个姑娘可以,但你不应该强抢人家姑娘呀!光棍可以当,太霸道了不行,兔子也还不吃窝边草呢!” 杜小锤被杜友金说得目瞪口呆,连连称“是”。结果这位姑娘被解救回家,外乡人感激涕零。 九.德高福厚,音容宛在<br>1945年春,任河县、大城一带的日寇汉奸陆续被驱除,人民欢欣鼓舞。杜友金的剧团连演了几场大戏,稍后解散了剧团,他毕生的积蓄大部分,用来安置了演职人员。土改时政府根据他家实际情况,定为上中农成分。1949年任河县撤销,权村一带划归大城县。杜友金过上了普通的农耕生活。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秋天的一个上午,一位军官,有手牵战马警卫员的陪伴,由村干部杜嘉训指引,到村东头药铺里拜见了杜友金,随后,随杜友金去家里叙旧、慰问。王长柏感谢杜友金抗日时期给予地保护和资助;感谢其在河间临被国民党杀害之际,杜友金说服执法人员做了假枪毙动作,得以生存的救命之恩;还言明,他已经向大城县政府介绍了杜友金的抗日功绩,还给杜友金留下王长柏在政府机关工作地址,表示以后遇到困难就去找他,并嘱托村干部杜嘉训,请村里对杜友金多加关照。杜嘉训对人们介绍说,看望杜友金的这人,就是革命干部王常柏。<br>  王常柏同志1923年出生于大城县韩家庄,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历任自卫队指导员、区武委会主任、抗联主任等职。建国后,历任河间县县长,沧州地委副书记,天津市委常委,保定地委书记,承德地委书记、石家庄地委书记,河北省委常委,1975年被调至中央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农林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农业部副部长等职。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7月30日在北戴河逝世,终年71岁,为革命工作奋斗一生。 杜友金为人仗义,乐于助人。很多人在危难之际曾得到过他的帮助。他平生做了许多默默无闻的好事,却从不张扬。<br>新中国建立后,他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政策。嘱咐在北京工作的儿子杜国增,要做好本职工作,多为国家出力。儿子明白父亲的心意,经过党组织的培养和考验于1958年7月1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防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杜友金的外甥宋巨亭,河间县王刁村人。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解放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在重庆成为解放军某医院的一名医生。<br>杜友金大姐的二孙子李思红,在权村镇供销社工作时,经常听到这位舅爷的教诲:“好好工作,勤勤恳恳。”李思红进步很快,工作不久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杜友金看到晚辈们的进步,心里由衷地高兴。 杜友金有一子三女,五个孙子一个孙女。他经常告诫他们:“做人要本分,不贪不义之财,不做害理之事,多为人做积德行善之事。”他常说:“德高福厚。” 杜友金84岁高龄时无疾而故,正寝寿终。巧的是他生于农历壬辰年腊月初八(1893年1月22日),逝于农历丙辰年的腊月初八(1977年1月26日),来去皆为腊月初八,这一天民间称为成佛成道的好日子。 这位老人去世40多个年头了,在我记忆里老人依然和蔼可亲,我的父辈和家乡的人们每每讲起他为人仗义的桩桩往事,就在我脑海里浮现出这位老人的音容笑貌,人们称他为开明士绅。“文革”时乡亲们没有对这位老人些许不敬,而且竭力爱护他,安排他看管生产队的枸杞果园,过着安逸的幸福生活。 杜友金的长孙杜铁林告诉我,他爷爷曾经告诉他的人生秘诀是:人要居安思危,诚心待人,积德行善,人品比什么都重要,德结福,善结缘。<br>至今,一些人们还时常赞许杜友金一件件精彩的过去。<br><br> 作者:大城县权村中学退休教师 王毓香<br>2018.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