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梅花、牡丹花、菊花、兰花、月季花、杜鹃花、茶花、荷花、桂花、水仙花。<br></h3> <h3>花中之魁-梅花<br></h3> <h3>《梅花》宋 王安石<br></h3><h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br></h3> <h3>《早梅》唐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br></h3> <h3>《梅花绝句》宋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br></h3> <h3>《早梅》唐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br></h3> <h3>《寒夜》宋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br></h3> <h3>花中之王-牡丹</h3> <h3>《咏牡丹》唐 刘禹锡</h3><h3>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br></h3> <h3>《咏牡丹》宋 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br></h3> <h3>《惜牡丹花二首》唐 白居易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br></h3> <h3>《惜牡丹花二首》唐 白居易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br></h3> <h3>《牡丹》唐 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br></h3> <h3>凌霜绽妍—菊花<br></h3> <h3>《菊花》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h3><h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br></h3> <h3>《寒菊 画菊》宋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h3><h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br></h3> <h3>《题菊花》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h3><h3>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br></h3> <h3>《菊花》唐 李商隐</h3><h3>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h3><h3>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h3><h3>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h3><h3>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br></h3> <h3>《咏菊》唐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h3><h3>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br></h3> <h3>君子之花—兰花</h3> <h3>《咏幽兰》清 康熙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br></h3> <h3>《兰》宋 陆游
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
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br></h3> <h3>《蕙》宋 陆游
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
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br></h3> <h3>《兰花诗 古风》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br></h3> <h3>《广群芳谱》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br></h3> <h3>花中皇后—月季花<br></h3> <h3>《月季》宋 张耒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伶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h3> <h3>《所寓堂后月季再生》宋 苏辙
何人纵千斧,害意肯留卉,
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苗。
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h3> <h3>《月季花》 宋 杨万裹
只道花开无十日, 此花无日不春风。 </h3><h3>一尖已剥胭脂红, 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 更有梅斗雪霜中。 </h3><h3>折来喜作新年看, 忘却今晨是季冬。<br></h3> <h3>《月季花》 明 张新
一番花信一番新, 半属东风半属尘。 </h3><h3>惟有此花开不厌, 一年长占四季春。</h3> <h3>《月季》宋 苏轼
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
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br></h3> <h3>繁花似锦—杜鹃花<br></h3> <h3>《宣城见杜鹃花》唐 李白</h3><h3>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br></h3> <h3>《杜鹃花得红字》宋 真山民</h3><h3>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br></h3> <h3>《杜鹃花》唐 方干</h3><h3>未问移栽日,先愁落地时。</h3><h3>疏中从间叶,密处莫烧枝。
郢客教谁探,胡蜂是自知。</h3><h3>周回两三步,常有醉乡期。<br></h3> <h3>《杜鹃花》唐 成彦雄</h3><h3>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h3><h3>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h3><h3>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br></h3> <h3>《菩提寺南漪堂杜鹃花》宋 苏轼</h3><h3>南漪杜鹃天下无,披香殿上红氍毹。
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br></h3> <h3>花中娇客—茶花<br></h3> <h3>《山茶花》唐 贯休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h3> <h3>《闽城岁暮》元 萨都剌</h3><h3>岭南春早不见雪,腊月街头听卖花。
海外人家除夕近,满城微雨湿山茶。<br></h3> <h3>《山茶》明 归有光</h3><h3>虽是富贵姿,而非妖冶容。</h3><h3>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h3> <h3>《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坠地戏作》宋 辛弃疾</h3><h3>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
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
试问花留春几日?
略无人管雨和风。<br></h3> <h3>《山茶花》清 段琦</h3><h3>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
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h3> <h3>水中芙蓉—荷花<br></h3> <h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br></h3> <h3>《赠荷花》唐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br></h3> <h3>《采莲曲》唐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br></h3> <h3>《曲池荷》唐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br></h3> <h3>《荷花》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br></h3> <h3>十里飘香—桂花<br></h3> <h3>《咏桂》唐 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br></h3> <h3>《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br></h3> <h3>《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br></h3> <h3>《咏桂》 宋 杨万里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br></h3> <h3>《咏岩桂》 宋 朱熹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br></h3> <h3>凌波仙子—水仙花<br></h3> <h3>《水仙花》元 杨载
花似金杯荐玉盘,炯然光照一庭寒。
世间复有云梯子,献与嫦娥月里看。</h3> <h3>《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宋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h3> <h3>《水仙花》宋 刘克庄
岁华摇落物萧然,一种清风绝可怜。
不俱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
骚魂洒落沉湘客,玉色依稀捉月仙。
却笑涪翁太脂粉,误将高雅匹婵娟。</h3> <h3>《水仙花》宋 刘邦直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蛾眉篸一枝。<br></h3> <h3>《水仙花四绝》明 杨慎
乘鲤琴高采掇新,蔚蓝天上少红尘。
黄姑渚畔湔裙水,不是人间妒妇津。<br></h3> <h3>《水仙映月图》</h3> <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letter-spacing: 0.3px;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color: rgb(133, 4, 4);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4, 255, 254); line-height: 1.6em !important;"><font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span style="font-size: 18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摄影/后期/编辑:野猫</span><b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font-size: 18px;"><span style="font-size: 18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音乐:来源网络</span><b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font-size: 18px;"><span style="font-size: 18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谢谢浏览!</span></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