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章含之老师

雨真子

<h3><font color="#010101">  2020年1月26日是章含之逝世12周年。我以此文章来纪念她。12年前发生的事情恍然再现,那么清晰,就像昨天。</font></h3> <p> 章含之简历</p><p> 1935年6月11日,生于上海</p><p> 1952年3月加入青年团</p><p> 1953年考入北京外语学院英文系</p><p> 1957年1月加入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工作,在北京外语学院任教员</p><p> 1971年3月调外交部亚洲司任科员,72年7月任副处长,74年8月任副司长</p><p> 1983年5月调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p><p> 1988年1月调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两个单位合署办公)任国际组副局级研究员</p><p> 1990年8月并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先后任中心办公厅副主任兼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国际合作部负责人(正局级)</p><p> 2000年6月退休,组织人事关系由中心国际合作局转入中心老干部处。</p><p> 章含之为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养女、外交部长乔冠华夫人。曾作过毛泽东主席英文教师。</p> <h1> <b>送别章含之老师</b><br></h1><h3> 几天前整理家中的书籍,看到章含之老师送给我的那本她撰写的回忆录《厚厚的大红门》。</h3><h3> 轻轻翻开扉页“王恩华先生惠存 章含之 2002.12.26”,清秀熟悉的文字展现在面前,我的思绪回到了12年前,想起了章老师,想起了送别她时的那些往事。</h3> <h3><font color="#010101">▼:厚厚的大红门扉页</font></h3> <br> <p class="ql-block">  我与章含之老师相识于1988年1月,当年她调入我所在的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她在国际组,我在接待处,常一起承担外事接待任务,那时起,我们之间就产生了诸多的接触和联系。</p><p class="ql-block"> 1990年8月随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撤销,我们一起并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退休后,她的组织人事关系转入我任职的中心老干部处,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接触。</p> <h3><font color="#010101">▼:章含之退休通知</font></h3> <b>章含之逝世当天</b><br> 2008年1月26日8时24分,含之老师长眠于北京朝阳医院,终年72岁。<br> 当日晨,接到洪晃(章含之女儿)“母亲临危”的通知时,我们没有感到意外。因为早在两天前,也就是1月24日,中心老干部处就已经收到医院的病危报告。<br> 中心办公厅主任蒋省三与我们老干部处工作人员即刻赶往医院,并迅速向中心领导通报了章含之病情。<br> 章含之老师逝世后,蒋省三主任同我们一起研究了丧事的安排。当日下午我们即到八宝山预定了告别厅,办理了丧事中的其他事宜。随之赶到章家,将具体的安排情况向洪晃女士作了通报。洪晃谈了她对丧事的想法和安排:1.丧事由家属办理;2.要举办告别仪式并安排人员讲话。<br> 我们将当天的情况向办公厅作了汇报。<br> <b>  第二天</b><br> 2008年1月27日周日,章含之生前亲朋好友、邻居、市民等前往北京东城史家胡同51号院家中灵堂吊唁。<br> <b>  第三天</b><br> 2008年1月28日周一,上午11点,中心主任张玉台到章含之家中吊唁并慰问亲属,办公厅主任蒋省三,中心国际局局长孙兰兰及老干部处工作人员陪同。<br> 中午我草拟了讣告报送到人事局,领导审阅后将讣告中的一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修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br>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含之老师备受公众睹目和敬仰,同时也饱受着社会争议,这恰如其分的改动,不仅符合章含之老师坎坷的经历,也避免了诸多社会争议。<br> <h3><font color="#010101">▼:讣告</font></h3> 下午4点,老干部处人员前往章含之家中,向洪晃女士转达了中心领导关于章含之遗体送别的三点意见:<br>  1.由中心成立治丧办公室来安排章含之同志的遗体送别;<div>  2.本着中央关于党和国家高级干部逝世后丧事从简的原则,遗体送别时不安排人员讲话;</div><div> 3.遗体送别时不邀请媒体现场采访。 <div> 听了我们传达的这三点意见,沉思片刻,洪晃女士表示:<br> 1.她要在告别仪式上讲话,来感谢公众对她母亲的怀念,还要安排一个为章含之出书的人在告别仪式上讲话;</div><div> 2.章含之是一个公众人物,媒体是关注公众人物的,她不能阻止媒体的参加和采访,应该尊重所有人的意愿;</div><div> 3.媒体是由政府控制的,如果不让媒体采访,可由中宣部发文,如果不允许媒体采访,不要仅仅口头转达,可给她一个文字的东西,她可以贴到互联网上去;</div><div> 4.感谢中心领导对她母亲的关心,中心提出的这几点要求她做不到。讣告可由中心发,丧事由家属办。<br> 离开章家回办公室的路上,我们接到洪晃发来的短信“有个解决方案,你们做九点一场,我们做十点一场,如何?”<br> 我们将与洪晃交谈的情况,向办公厅蒋省三主任作了汇报。蒋省三即先后同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的x处长及x局长取得联系, 分别给予了答复:<br> 中组织部老干部局x处长:“关于章含之同志送别活动应按1991年中发12号文精神办理,章含之同志丧事应本着从简原则,由组织办理,家属亲友要积极配合,送别活动上不搞任何讲话,不邀请媒体采访。章含之同志丧事办理中家属的一些要求,我报告部领导再答复。”<br></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与中组部x处长电话记录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组织部老干部局x局长:“副部长以上干部的丧事安排审批,由我局承办,我们不负责局以下干部的丧事安排审批。关于章含之同志丧事安排应以1991年12号文精神办理,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连我们负责的四副两高这样级别的干部丧事安排活动中,都不安排讲话,不安排媒体采访,这样也不严肃,尤其是采访活动还可能冲淡送别活动的气氛,请你们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做好家属亲友的工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与中组部x局长电话记录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傍晚我在办公室起草了与洪晃交谈的情况汇报,并将中发1991年12号文件复印附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关于章含之遗体送别有关情况的汇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发1991年12号文件</font></h3> <b>第四天</b><br> 2008年1月29日周二,上午10点,我们随办公厅蒋省三主任当面向中心主任张玉台、副主任李剑阁作了汇报。玉台主任指示,同意家人自己办理丧事,单位协助家属办好。其他应以中发1991年12号文件和中组部老干部局意见办理,做好家属工作。<br> 下午2点,我们又来到洪晃家,转达了中心领导和中组部老干部局的意见。同意家人自办丧事,并表示:含之同志不仅是母亲,也是党员,她的丧事应按中央的文件规定办理。<br> 经与洪晃女士平和坦诚的交谈与沟通,她予以充分的理解和配合,识大体,顾大局,不再坚持个人的意见。使章含之老师的遗体送别活动避免了节外生枝,顺利地进行,结局圆满。<br> <b> 第五天</b><br> 2008年1月30日周三,九点半赶到八宝山业务室,康馆长(女)引领,洪晃选中了一款15000元的棺木, 一款6860元的骨灰盒,还观看了火化炉,了解了火化情况。预订了100个花圈,后因送花圈的单位和人员太多,远远不够,又增加了许多。<br> 我们将中心撰写的章含之生平,交给洪晃,她看后表示没有意见。<br> <b>第六天</b><br> 2008年1月31日周四,紧张忙碌地处理遗体送别前的各项工作。因送花圈的单位和人员不断增加,我们及时地与八宝山业务室联系,报送增加的单位和名单,制作花圈挽联,并将参加送别和送花圈的领导及同事名单进行统计和排序。<br> <b> 第七天</b><br> 2008年2月1日周五,肃穆的八宝山公墓,各界人士冒着凛冽的寒风前来与章含之告别。<div> 因来宾众多, 9点至11点,洪晃用两个场次的时间来为母亲举办遗体告别。<br> 章含之是公众人物,加之洪晃女士广泛的人脉关系,告别大厅里里外外摆满了花圈,数量之多,是我参加过遗体送别活动最多的一次。<br> 引人注目的黑底白字对联 “国之瑰宝一代名媛笑谈春秋犹未尽,胸含海岳满腔深情历经风雨终不悔”高高悬挂在告别大厅两侧。<br> 洪晃女士为母亲精心制作的黑白葬礼卡,代替了为她撰写的个人生平。“章含之千古”五个白色大号字下面,是她妈妈微笑着的一张照片,下面注有一段文字“我妈妈于一月二十六日早晨走了。二月一日上午十点,我们在八宝山一厅送她上路,你一定和我一样,希望她一路走好。洪晃”<br></div> <h3><font color="#010101">▼:洪晃为母亲精心制作的黑白葬礼卡</font></h3> 10时许,女儿洪晃专门为母亲挑选的莫扎特的《安魂曲》缓缓响起,低吟哀痛的乐声回荡在大厅内外。<br>  送别的人群三人一排,列成长队,随着乐声依次步入大厅。大厅正中的遗像,是章老师大学毕业时的照片。女儿洪晃、女婿杨晓平的花圈摆放在遗像前。 <h3><font color="#010101">▼:作者拍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章含之同志身覆党旗,安祥地躺在百合花中,脚下是她最疼爱的外孙女章冕送给姥姥的花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作者拍摄</font></h3> 遗体前,来宾三鞠躬。永别了!含之老师。<br>  <div>  送别结束,10点53分洪晃手捧母亲遗像缓缓走出大厅,遗体火化后,骨灰将送往上海,与父亲章士钊同葬一地。</div> <h3><font color="#010101">▼:洪晃手捧母亲遗像走出灵堂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平静、淡定、身安且心安于百合花中的章含之,笑迎世人予她的评价。是啊,非啊,褒呀,贬呀,恩恩怨怨,均泯然一笑处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作者拍摄</font></h3> 怀一份哀思,多一点理解,多一些宽容。<br>  逝者安息!<div><br></div><div> 王恩华 2020年1月26日</div> <h3><font color="#010101">▼:左一为作者 2006年于章含之老师家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2003年于章含之老师家</font></h3> <div>▼:以下照片均为作者拍摄 </div><div>告别大厅</div> <h3><font color="#010101">▼:告别大厅外摆满了花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告别大厅内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女儿洪晃、女婿杨晓平告别母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章含之生前所在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敬献了花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章含之原单位外交部、对外友协、北京外国语大学敬献了花圈</font></h3> <p class="ql-block">▼:王**、 杜润生(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张玉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敬献了花圈</p> <h3><font color="#010101">▼:王梦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陈清泰(原党组书记)敬献了花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刘中一(农业部原部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敬献了花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郁昭(安徽省原省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敬献了花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送别母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遗体火化</font></h3> <h3>▼:发放章含之抚恤金的请示</h3> <h3>▼:章含之一次性抚恤金单据</h3> <h3>▼:章含之丧葬补助费单据</h3> <b>后记:</b><br> 撰写这篇文章前,我有意识地走进了史家胡同,走近那“厚厚的大红门”<br> 来到章含之居住过的史家胡同51号院,拍摄了下面几张照片<div>▼:院落前一块石碑,“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6月立”<br></div> <h3><font color="#010101">▼:由胡同西口往东拍过去,院落左边是车库,右边是门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再由东往西拍过来,“厚厚的大红门”显现出来</font></h3> 随着章士钊、章含之以及洪晃三代主人的离去,“厚厚的大红门”紧闭着,已没有昔日忙碌的迎来送往。<br> <h3><font color="#010101">  随着主人的荣耀,“厚厚的大红门”经历过往日的宾客盈门,也随着主人的落魄,尝尽了门庭冷落的世态炎凉。 </font></h3> 乔冠华去世后,章含之默默地在这个院子里承受着只属于她的那份孤独。她曾试图从心灵上走出这个四合院,可内心里却又深情地眷恋着这个院落。她说:“守着它使我心碎,离开它使我失落”。<br>  她永远永远也难解这四合院的情结,因为这院落铸就了她一生的情感,院落中的点点滴滴均记载着她的欢乐与悲哀……。<div> (完)</div> <div> 作者简历<div> 196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服役<br> 1979年3月国家农业委员会<br> 1982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br> 1990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br>  2013年1月退休<br>  退休前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巡视员兼老干部处处长</div></div> 作者电话:1362133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