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完整版第一部分)

听书学摄影

恭喜您!您已经找到了提高摄影水平最重要的途径——那就是多看优秀作品,多分析优秀作品,日积月累,细水长流,从量变到质变。慢慢的您所看到的世界会与众不同,出色的画面结构,精彩的瞬间出现时您的大脑里仿佛会有闹钟响起。<br><div>而《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途径。</div> 阿莱克斯·韦伯 拍摄<div><br><div><b>提炼结构</b><br></div><div>将画面分割并在每个分割出的区域中放入兴趣中心是这幅作品的精髓。要反应一个城市的历史和韵律,通过街头的一个瞬间一两个人物就可以。摄影师要表现的是纽约传统的一面,戴眼镜的洗衣店营业员再加上店里的环境,光影和色彩就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氛围。在画面组织上,通过线条来分割,形成了内外两个大的区域,外部可以分为上方的LED广告牌和左侧的大门部分,内部又分为镜子、褪色的柜台等多个区域,不同区域的形状和面积有所差异,创造了自然流畅的结构。而营业员、镜子里反射的她和顾客分别处于不同区域里且都被高光照射,成为了醒目的视觉焦点。从一个非常杂乱的现实场景中提炼出结构,加以组织,并等到动态元素各就各位时按下快门,是摄影中重要的一门功课。<br></div></div> 薇薇安·迈尔 拍摄<div><br></div><div><b>反差与位置安排 </b><br></div><div>明暗反差与结构安排是这幅作品的精髓。下方的劳动者作为剪影给画面带来了稳定,人物自身有了醒目的轮廓。上方的教堂暗示了精神信仰,亮度极高,跟人物之间形成反差。前景墙壁的多条斜线成为主导结构,劳动者扛着的木棍没有超过中间的斜线是最为精彩的位置安排。<br></div> 沃纳·毕肖夫 拍摄<div><br></div><div><b>摄影也可以是加法</b><br></div><div>不怕杂乱,突出形状,不断重复,反而让画面获得了良好的秩序是这幅作品的精髓。瑞士摄影家沃纳·毕肖夫报道了很多次战争,但他不愿意去拍摄血淋淋的场景,而更愿意表现在苦难中人性的光辉一面。这幅照片拍自一个战俘营,从前景的铁丝网就能看到这点,战俘们将洗过的裤子背心床单晾晒在了铁丝网上,在黑白的画面中,形成了一个个形状,沃纳·毕肖夫没有采用减法的方式,而是进行了加法,让众多的形状充满画面,而在缝隙当中等到了人物,以剪影的方式表现,这样不仅创造了强烈的视觉震撼,更通过制造某种混乱的方式实现了秩序,而晾晒的衣物和人物并置在一起,则彰显了他的摄影理念——表现人性的光辉,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br></div> 加伦·罗维尔 拍摄<div><br></div><div><b>让风景激发观众的想象</b><br></div><div>将现实元素抽象化,表达出摄影师心中的风景是这幅作品的精髓。这是著名风光摄影师加伦·罗维尔的代表作,拍摄时他首先看到了这朵形态奇特、细节丰富的云朵,在傍晚的天空下十分醒目,但需要一个能够与之相匹配的地面景物加入画面才能更和谐,于是他选择了这块裂开的巨大岩石,排除了右侧的部分,只选择特征最为鲜明的局部,并且依据云朵进行曝光,让岩石成为剪影的状态,从而形成了明与暗、柔与硬、轻与重、完整和裂开、飘动和固定的多重对比,用简约的具有设计感的画面传递出了风景的精髓,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好的摄影作品就是这样,不是直接把“美”交给观众,而是让观众能够陷入对美的沉思中。<br></div> 这是下方岩石的整体面貌,可以看到加伦·罗维尔选取的局部。 兰迪·奥尔森 拍摄<div><br></div><div><b>结构的价值</b><br></div><div>前景自行车轮子的圆形成为画面的主导结构,让混乱的现场有了秩序感。结构对于一幅照片非常重要,在我们观察场景发现理想的主体,产生了拍摄想法时,最好不要立即出手,而是要观察场景中的结构性元素,例如线条和形状,如果缺少了结构,那么画面就好像没有了骨骼一般。在这个场景中,海边渔民众多,姿态各异,很难获得秩序感。因此摄影师降低机位,等待自行车通过,用轮子的圆形作为结构,将最醒目的一个人物框入,让观众视线有效集中在这个区域,并且形成了近大远小,近处暗远处明亮的对比,让画面有了秩序。骑车人缺少的一只脚刚好由右侧画框截断的人物来补充,产生了拼图一样的开放式构图效果,现场感,瞬间感更强。<br></div> 史蒂夫·麦凯瑞 拍摄<div><br></div><div><b>人文题材中风景的价值</b><br></div><div>在拍摄风光时,把比例很小的人物放进画面可以获得良好的比例尺突出风景的气势。而在人文题材中,融入一部分风景,也能更好的交代主人公的生活环境。这一幅是史蒂夫·麦凯瑞在阿富汗拍摄的,一位农夫下地干活,在早晨低角度的暖调光线照射下,他的影子被投射在了土坯墙上,强烈的反差让影子成为了画面的视觉焦点,同时人物本身处于阴影的衬托下,他的白色帽子更加醒目。以山脚下的地平线来划分,下方占据了三分之二画面,虽然有一小部分绿色的农田,但更多的是破旧的土坯墙,体现了阿富汗人生活的艰苦条件。但与此同时远山却呈现出壮美的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结构上来说,画面里人物影子是点、土坯墙成为主导的斜线,而远山则是明暗交错的面,点线面有机结合,构成了一幅耐看的,有故事的作品。<b><br></b></div> 大卫·阿伦·哈维 拍摄<div><br></div><div><b>用近大远小强化纵深感</b><br></div><div>前景人物和马足够大,而远景建筑足够小,通过近大远小强化了纵深感是这幅作品的精髓。要想更好的用摄影的二维图片表现三维空间,那么使用小广角镜头充分靠近主体,甚至突破主体的轮廓,让他充满画框就能够形成足够大的前景,此时主体人物细节丰富,姿态清晰,给画面带来了充足的信息量,例如这幅照片中前景骑马的人。此时再加上一个远景较小的视觉焦点,就能够产生强烈的近大远小对比,从而突出场景的纵深感,立体感,强化空间的变化。这幅照片中两棵椰子树中的白色建筑就起到了这个效果,中间的女士则起到了衔接过渡的作用。此外,前景骑马人看向画面以外,马头也好像就要冲破左侧边框,给照片带来了强烈的张力。在顺光下摄影师自己的影子也进入到了画面中,这在很多名家作品中都能看到,我们平时认为的“穿帮”其实并不很重要。<br></div> 阿莱克斯·韦伯 拍摄<div><br></div><div><b>多点构图中重要的W结构</b><br></div><div>昨天每日一图中作品的纵深感通过近中远三个视觉元素实现,但如果元素数量很多如何组织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组织为上下位置交错变化的结构,类似字母W的形状,此时画面最自然流畅,不易呆板。就像这幅作品里前景位置的人物,高与低,正面侧面和背面具有多种变化,产生了良好的差异。左侧不完整的人物强化了现场感。两个圆形,一个正对观众,一个悬停在空中,展现了对瞬间的凝固,对生活的真实表现。<b><br></b></div> 麦卡·巴·安 拍摄<div><br></div><div><b>以小见大</b><br></div><div>不要为拍不到国庆阅兵而遗憾,摄影贵在以小见大。这幅作品是卡帕之后最杰出的战地摄影师麦卡·巴·安的作品,拍摄于1977年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和平协议,作为全球知名的马格南图片社记者,他完全可以进入到会议现场拍摄签字握手的瞬间,但最终成为他一生代表作的却是这一幅。一个托举着和平鸽展板的人行走在签署协议的那座埃及城市街头,虽然侧向的光线下展板本身并不足够突出,但地上的影子成为了画面真正的核心,不仅和平鸽展翅的姿态很好,而且人物的双腿迈开,腿的影子成为了和平鸽的双腿,画面生动趣味十足,同时又表达了主题,用一种委婉的摄影语言,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将这一对中东和平进展有重要意义事件铭刻了下来。<b><br></b></div> 阿莱克斯·韦伯 拍摄<div><br></div><div><b>用分割获得秩序</b><br></div><div>人数众多的集会很难拍摄,主要是因为人物多,物品乱,缺少秩序。尤其是在远距离用广角拍摄时,很难找到可以借助的结构性元素。此时一个有价值的拍摄方法就是走到人群当中,通过机位靠近来寻找结构,用形状和线条切分画面,分割出不同的区域,从而产生图形化效果,创造出秩序。例如这一幅作品就是拍摄的古巴一次群众集会,人们举着卡斯特罗的画像和标语,摄影师靠近游行的人物,用小广角拍摄,最重要的一个结构是左上角的肖像,面积最大,下方的黑白肖像其次,而另一幅卡斯特罗的肖像面积虽小但也很醒目,再加上白色的标语以及右上角手臂框出的图形,出现了多个矩形结构,它们面积大小不同,长宽比例不同,形成了良好的结构。画像上人物的面部与游行群众的面部产生了呼应。而更加有趣的就是拼图的组织方式,左侧画像中卡斯特罗缺少的那条手臂,正是通过右上角的手臂来填补的,一左一右虽然距离遥远,但让观众自己参与到了照片的完形过程中,产生了趣味。<b><br></b></div> 布鲁诺·巴贝 拍摄<div><br></div><div><b>点的位置安排</b><br></div><div>点的位置安排是构图中的基础,当大面积纯净背景前存在一个视觉焦点时,稍微将其偏离中心是最常用的手法。而当场景里有众多点的时候,如何处理呢?这一幅是布鲁诺·巴贝在摩洛哥拍摄的制皮作坊,都采用手工方式对皮子进行处理和染色,是经典的拍摄地。这个场景中墙壁上晾晒了数量众多,大小不同的皮子,形成了一个平面化的效果。在里面皮子可以被看成是点,从混乱中找到秩序最为重要,那么靠近画面上方的一系列水平排列的大块牛皮形成了主导结构,密集的点组成了一条隐形的视觉线,横穿画面。再加上墙壁上中间的垂直线条,画面里就出现了主导的一横一纵。当然,只有皮子形成的点进行不断的重复画面会很单调,此时用两个人物作为变异点,并将其放在黄金分割位置就给画面带来了活力。<b><br></b></div> 布鲁诺·巴贝 拍摄<div><br></div><div><b>挖掘图形背后的含义</b><br></div><div>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幅“三无”的片子,无摩洛哥的标志性建筑,无优美的风景,无人物的面庞,但它却是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纪念特刊的封面,也是布鲁诺·巴贝摄影集《摩洛哥》的封面,这幅照片有什么特殊之处吗?从形式上来看,墙壁上众多的手掌印和人物的手产生了相似性,人物用手遮挡住面部可能因为阳光,也可能因为不想被拍摄,但他的面孔并不重要,这只手反而更能强化手掌的图形效果。这个图形不单单代表了手,更是一种印记,暗示了历史留下的痕迹。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壮大起来,涌入北非,甚至跨过了直布罗陀海峡,统治了西班牙长达800年,后来被欧洲基督教国家驱逐。这批阿拉伯人也被称为摩尔人,给这片土地留下的文化遗产今天依然可以看到。通过海滨城市索维拉墙上的手掌印,通过图形带来的暗示,用一幅看似简单的片子,展现了这个国家最深层次的历史记忆。<b><br></b></div> 布鲁诺·巴贝 拍摄<div><br></div><div><b>双重相似性</b><br></div><div>相似性会让不同视觉元素之间产生有趣的关联。在这个波兰的乡村,房屋虽然简陋但是热爱生活的村民在墙壁上绘制了各种图案,装点了生活环境。一位穿着印花裙子的农妇放鹅回来,准备推开禽舍的门,摄影师抓住了这个时机按下了快门,因为在这个瞬间左侧的区域中,农妇裙子上的碎花图案和她旁边墙壁上的花朵图案产生了相似性,有了呼应关系,而右侧大白鹅则跟另外一处墙壁上描绘的孔雀、鸽子和公鸡的图案在色彩和形态上产生了高度相似。这样画面不仅表现了一个鲜活的生活瞬间,而且具有了趣味与秩序。左右两个区域面积不等,创造了差异,带来了变化与活力的构图。<b><br></b></div> 阿莱克斯·韦伯 拍摄<div><br></div><div><b>让照片多一份陌生感</b><br></div><div>摄影最大的特点是对现实的还原,只要按下快门就能记录下场景的面貌,但从某个方面来说这也束缚了照片给观众带来的想象空间。所以让照片多一份陌生感,才能让观众在第一时间无法判断出空间或时间等线索,那么就会更加吸引人去深入研究。这幅照片是阿莱克斯·韦伯拍摄的芝加哥专题的题首作品,画面中河水和皮划艇选手好像在空中,左侧的人物和影子空间关系也无法立即看明白,但仔细观看这两个区域都有方块结构,原来是道路顶部能够反光的弧形墙壁。这两部分画面都是反射的下方道路和旁边的河水,正好有皮划艇选手经过,让两个区域都有人物的存在。画面右侧较小的黑色部分是大桥的底部,而右下角则是芝加哥的高大建筑。其实摄影师并没有拍摄后旋转照片,只是通过自己的观察能力,找到了一个能够制造陌生的镜面反射区域,就产生了强烈的陌生感。当然画面中强烈醒目的几何结构是构图的特色。<b><br></b></div> 拉古·雷 拍摄<div><br></div><div><b>结构与秩序</b><br></div><div>要想挖掘一个城市的本色,就不能只拍摄标志性建筑,摄影师拉古·雷就深入到了孟买渔民聚居区拍摄了这里的理发店。印度街头非常杂乱,如何获得良好的秩序呢?最重要就是在画面中合理安排几何结构。这幅照片中通过偏向一侧的楼梯将画面进行了分割,右侧面积大,左侧面积小。右侧部分中上方是一个面积很大的蓝色色块,下方的理发店被分为了两个矩形结构。而楼梯左侧的区域中,通过破旧的遮阳棚又分为了上下两个部分。不同图形之间具有和谐的比例关系,并且在四个矩形当中都有人物作为兴趣中心,让观众的视线可以移动并停留。楼梯上方的姐弟俩也非常重要,他们让此处的结构加入更加自然。画框下方的一只手增加了现场感。<b><br></b></div> 哈利·格鲁亚特 拍摄<div><br></div><div><b>重要的前景</b><br></div><div>越是开阔的场景中前景越重要,例如在海边拍摄,非常容易造成画面空旷,没有视觉焦点。这幅作品中摄影师就从沙滩向后退,让岸边的长廊成为前景结构,辽阔的大海成为背景,而不同的人物置于了一个有效的结构中。通过长廊的立柱,前景被分成了三个醒目的矩形,大中小面积差异明显,长宽比例各不相同,自然而灵活。同时利用上方的遮阳棚和下方的长椅分别守住了上下画框,让观众的视线有效聚焦。每一个框架中人物也有差异,有静有动,有明有暗,在大海的衬托下展现了鲜活的生活片段。<b><br></b></div> 布列松 拍摄<div><br></div><div><b>比例尺</b><br></div><div>为了突出建筑物的高大雄伟摄影师往往会在画面中添加一个面积比例较小的人物作为比例尺,观众通过对比就能立即感受到建筑物的庞大。例如布列松1973年在意大利拍摄的这一幅,为了突出正在建设的这座桥梁的高大,他等到了一个人物从桥下通过,从而获得了比例尺。人物迈腿行走的动态给画面注入了活力,同时腿部的交叉效果跟桥梁下方的曲线支撑结构也有关联,一个支撑着人体,一个支撑着桥梁。在明暗关系上人物与背景和桥梁有醒目的反差,轮廓鲜明容易识别,能更好的实现比例尺的作用。人物位于画面右下角即将冲破右侧边框走出画面,也给照片增加了视觉张力。如果人物在左侧的框架当中,这种张力就会减弱。画面中充满曲线的几何图形成为最醒目的元素,图形之间面积不同形状不同明暗不同,充满了差异,形式感达到了完美的程度。<b><br></b></div> 布列松 拍摄<div><br></div><div><b>形式感</b><br></div><div>布列松的作品虽然是纪实题材,但画面中的形式感却非常强烈,带有一种绘画般的精致优雅。这幅照片拍摄的是1951年意大利马泰拉古城的居民,虽然看起来是房子,但其实是在石灰岩中开凿的洞室,因此这里的人也被称为洞穴居民。这幅照片中的形式感首先来自于左右三条楼梯,形成了醒目的斜线,而前景被下画框截断的小女孩看似很怪,但她却非常重要,她是一个顶点,是两条斜线的汇聚处,从而让隐形的视觉三角形得以建立,成为了画面的骨架。从更加细微的结构来说,画面上方的门窗水平排列,矩形结构有7-8处,再往下一层三个门中都有人物,到了楼梯口变为了两个醒目的人物,到了前景只有一个人物,这样视觉元素数量不断递减,也加强了指向机位的三角形结构。这样照片的内容和形式感就能有机结合,既展现了古城的风貌,关怀了贫困的居民,又让画面具有优雅的美感。<b><br></b></div> 阿莱克斯·韦伯 拍摄<div><br></div><div><b>眼睛</b><br></div><div>在画面中人物的视觉重量较大,而眼睛的视觉重量更大,一旦眼睛出现就会格外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真实人物的眼睛构建起来,但有的时候一双假的眼睛更引人注目。这是阿莱克斯·韦伯在印度拍摄的一个街头场景。这家小店遮阳用的海报上有一双迷人的眼睛,通过紧凑的构图,将眼睛放在画面上方,起到了对人类面孔的模仿作用。而下方小海报上的侧面人物也有一只眼睛,从而形成了一个隐形的视觉三角形。但场景中所有成年人都被暗部笼罩了上半身,没有面部出现,只有一个从门里走出来的孩子,她的眼睛直视相机与海报上的眼睛产生了相似性,让画面里出现了有趣的关联。虽然这幅作品没有讲述任何具体的故事,但仅仅是图形元素就已经非常吸引人了。<b><br></b></div> 布列松 拍摄<div><br></div><div><b>视线1</b><br></div><div>在构图中,人物的视线往往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虽然这是一条隐形的线,但会牵引着观众的注意力,沿着视线的方向移动。这幅作品中,画家背对我们,而模特立体的面孔,犀利的眼神第一时间就会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而后观众会跟随她的视线方向移动到画家的位置,稍作停留又会跟随画家的视线移动到画板上,最后我们才会注意到房间里的布置。布列松通过拉大两人的距离,增加了视线的长度并创造了视线的转折而不是对视,从而让观众的注意力更长时间的停留在照片里。<br><br></div> 伊芙·阿诺德 拍摄<div><br></div><div><b>视线2</b><br></div><div>人物的视线作为重要的隐形线条,是给画面构建秩序,控制观众注意力移动的重要工具。但视线不一定从真实人物的眼睛里发出,即便是雕塑绘画里的人物,也会有视线的存在。这幅作品是1979年伊芙·阿诺德在中国拍摄的参加艺考的学生,从主题来讲表现了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对于西方文化开始有了更多的接受。而从结构上来说,四个面孔非常醒目,一个是石膏像的面孔,而三个是绘画作品里的面孔,它们全部都有视线的方向。组织好这些隐形线条对于画面最为重要,如何组织呢?创造差异最为重要,左侧三个面孔的视线都指向了右侧的画作,而右侧画作里面孔的视线则向左前方延伸。这样就产生了3:1的主导的走势,而不是势均力敌的2:2。画面左右的暗部让中间的高光部分更加突出,而左画框还截断了一个人物,形成了开放式的构图,增强了现场感。画面虽然没有一个真实人物的面孔,但是结构更加出色,对于事件的交代并没有受到损害。<b><br></b></div> 2019年《听书学摄影》小班课已经顺利结束,全年共发布115期,围绕构图为核心的7大板块进行了系统讲解,累计分析名家名作超过1000幅,参加的影友都觉得收获满满。 2020年《听书学摄影》小班课已经上线,新的一年小班课将包含八个板块:<br>1.瞬间的捕捉:讲解如何捕捉决定性的瞬间<br>2.摄影眼的培养:以更务实的方式增强观察发现能力<br>3.摄影名作临摹:从名作中吸收养分,通过专项临摹实践和点评环节使其变为自己的拍摄手法<br>4.构图与形式:以经典绘画作品为切入点,从一个新的角度介绍摄影构图<br>5.向绘画取经:梳理西方绘画艺术发展历程,挖掘与摄影相通的知识财富<br>6.美的启迪:以案例的方式分析美感的本质和规律,提升摄影创作核心功力<br>7.风光人文名作赏析:经典风光人文名作详解,提高佳作赏析数量,实现从量变到质变<br>8.摄影专题赏析:经典摄影专题详解,提高用照片讲故事的能力,实现更出色的组照编排 2020年《听书学摄影》小班课从元宵节后开始持续到年底,每周更新两期,循序渐进,细水长流<br>手机一键就能听课,所有内容一直保存在线,随时随地可以无限制回放复习<br>每期提供同步图文资料,并安排命题练习和作业讲评<br>全年费用589元,开课前报名可享100元优惠,并可获得完整版《听书学摄影》每日一图。 报名后请添加尹毅老师的微信<div><br></div><div>《听书学摄影》小班课主讲:尹毅<br>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br>北京798大讲堂讲师<br>北京大学出版社签约作者<br>资深摄影图书编辑<br>著有《尼康D810/D800/D800E完全自学教程》和《佳能EOS 7D MARK II完全自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br>策划畅销书《摄影美学》(秦大唐 著)、《提问李少白》、《画里有话》、《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超越平凡的人文摄影》等<br><div><br></div></div> 关注《听书学摄影》公众号,学习摄影,解放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