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看人类史上十大瘟疫

聂文涛医生

<h3>相比前十位的史上瘟疫,中国史上瘟疫都没有入列。十大瘟疫,有天灾,有人为。</h3> <h3>一、雅典大瘟疫:公元前430年的一天,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记录:“人们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病人裸着身体在街上游荡,寻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由于吃了躺得到处都是的人尸,狗、乌鸦和大雕也死于此病。存活下来的人不是没了指头、脚趾、眼睛,就是丧失了记忆。”直接导致了近1/4的居民死亡。</h3> <h3>二、安东尼瘟疫:多种瘟疫集体爆发</h3><h3>公元2世纪中期,伤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多种瘟疫,一起袭击了安罗马帝国。史学家迪奥卡:当时罗马一天约有2000人死去,是传染人数的1/4。最后,总死亡人数达500万,罗马本土1/3人口死亡。</h3> <h3>三、查士丁尼瘟疫:这是有记载的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开始于公元541年。君士坦丁堡 40%的城市居民在此次瘟疫中死去。大量尸体覆压了近百层,埋葬在一起。这场鼠疫继续肆虐了半个世纪,1/4的东罗马帝国人口死于鼠疫。</h3> <h3>四、欧洲黑死病:肆虐三百年,死亡近两亿。“黑死病”于1347年在西西里群岛爆发后,在3年内横扫欧洲,并在20年间导致2500万欧洲人死亡。患者皮肤出现许多黑斑,故称为“黑死病”。在随后300年间多次在欧洲流行,造成2亿人死于这场瘟疫。</h3> <h3>五、灭绝印第安人的天花: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不是枪炮,而是天花。15世纪末,美洲大陆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欧洲人到来约100年后,原住民剩下不到100万。是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这是一次最残忍的“生化战争”</h3> <h3>六、持续两个世纪的黄热病:1648年,墨西哥的Yucatan半岛爆发大规模黄热病。此后两个世纪,黄热病流行,故又称“美洲瘟疫”。</h3><h3>伊蚊传播,是出血症的重要起因。黄热病目前是世界卫生组织惟一强制免疫的疾病。</h3> <h3>七、19世纪霍乱:霍乱有7次世界性流行的记录。第一次始于1817年,被称为“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19世纪世界病”。100年霍乱导致的死亡人数无法估量,仅仅印度就死亡3800万人,欧洲在1831年就死亡90万人。</h3> <h3>八、西班牙大流感:20世纪由禽流感病毒变异引起的“西班牙大流感”。1918年3月,首先爆发于美国,在一年之内患病人数超过5亿,死亡人数近4000万。</h3> <h3>九、俄国斑疹伤寒:1917年10月,俄国斑疹伤寒严重流行,导致约300万人死亡。</h3> <h3>十、疟疾: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发生。现疟疾已成为全球最普遍、最严重的热带疾病之一,每年全球约有3亿人次发生,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h3> <h3>中国史上瘟疫也有很严重的,但无法与这些相比。这主要是来自于中国人特有的疾病防治经验。即使在从未发生过的瘟疫面前,即使缺乏微生物知识,仍然坚持扶正驱邪的基本思路,而使危害减小。谨以此文纪念我国鼠疫防治先驱者贺建国前辈,纪念家父聂国祥一生的卫生工作。感恩神农手眼历代先师。愿天下平安。</h3> <h3>瘟疫网讯万千条,心忧远方无暇聊。</h3><h3>魔王曾送天花毯,百万人死几人逃?</h3><h3>天佑武昌旧岁过,我在汉江灾难消。</h3><h3>借问新年又何如,依然繁华依然好。</h3> <h3>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h3><h3>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h3><h3>帝曰:愿闻其状?</h3><h3>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h3><h3>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h3><h3>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h3><h3>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h3><h3>帝曰:何以异之?</h3><h3>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h3><h3>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h3><h3>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h3><h3>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变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h3><h3>此皆紧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h3><h3>帝曰:治之奈何?</h3><h3>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h3><h3>帝曰: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