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3年4月去伊朗前,原以为历经两伊战争、欧美对伊朗四十年的经济封锁,见到的不是资源匮乏、经济萧条,就是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但所到之处看到的却是一片安逸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民众生活,一派祥和。</p> <h3>树荫下,摆上西瓜、煎饼等,几位朋友席地而坐,一场野餐一份温情。</h3> <h3>街头艺人</h3> <h3>祖孙三代,天伦之乐。</h3> <h3>吃在孙嘴里,甜在爷心里。</h3> <p>和谁在悄悄话!</p> <p>静坐街边,享受生活。</p> <h3>母亲怀中的孩子</h3> <h3>伊朗不用阿拉伯数字,就连车牌号都是波斯文,你看得懂吗?</h3> <h3>街上车水马龙,交通拥堵,但秩序井然,不闻喇叭声,交警在旁悠闲地翻着古兰经。</h3> <h3>行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看指示灯,走人行道。(2013年那会,上海人还在乱穿马路。)</h3> <h3>伊朗人对人很友好,看到我们外国人会主动招手。</h3> <p>尤其是知道我们是中国人,会大呼 “华为、华为”。纳闷,“华为”是啥意思啊?后来才知道,由于欧美对伊朗经济制裁,中国与伊朗之间无法用货币交易,于是伊朗“送”我们石油,我们“送”伊朗高速公路、地铁、华为手机等(回到原始社会物物交换的年代)。那时候伊朗人用的手机都是华为,而我们都还在用三星、摩托罗拉、爱立信等,所以对华为不太熟悉。</p> <h3>水果、蔬菜供应充足。</h3> <h3>看见我镜头对着他们,主动配合并示友好。</h3> <h3>摆地摊的老头也很友好:“义乌、义乌”,走近一看所卖的都是义乌小商品。</h3> <h3>主动邀请我们进屋参观。</h3> <h3>客厅铺着波斯地毯</h3> <h3>请我们到厨房喝冰镇玫瑰水加蜂蜜的饮料,很爽口!</h3> <h3>厨房电器都是中国产的</h3> <h3>位于伊斯法罕伊玛目清真寺建于1611年,被誉为伊朗最美丽的清真寺。</h3> <h3>伊斯法罕伊玛目广场,据说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广场,也是世界遗产之一。伊玛目广场周围全是巴扎。</h3> <h3>人头攒动、纵横交错的大巴扎极富生活气息,伊朗人的日常生活很大程度上依赖古老的巴扎。</h3> <h3>波斯地毯</h3> <h3>这条用真丝和羊绒花了一年多时间手工织出,稍一抖动便闪闪发光的波斯地毯非常漂亮,价格也不贵,开价五千美金。</h3> <h3>这幅画质感极强,真想买下来,但因携带不便罢了。</h3> <h3>各种银、铜、锡制品就是工匠一锤一锤敲出来的,我买了不少铜制摆盘。</h3> <h3>鲜榨水果,石榴计最可口。</h3> <h3>游览古村落</h3> <h3>伊朗的门扣有严格的规矩,男客扣左边长条,女客扣右边圓圈。</h3> <h3>亚兹德的古村落有许多风塔(类似空调的作用)</h3> <h3>古村落中的民宿</h3> <h3>进门往下走,一股凉爽袭来。</h3> <h3>大堂</h3> <h3>客房</h3> <p>穿过大堂,柳岸花明,没想到后面还有这么漂亮的厅院……</p> <h3>德黑兰霍梅尼广场以南的格雷斯坦宫,建于1848~1896年,是末代巴列维王朝接见外宾的地方。皇宫面积不大,精美的马赛克瓷砖和玻璃拼贴,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金碧辉煌。</h3> <h3>女艺匠在修缮壁画</h3> <h3>随处都有清真寺</h3> <h3>每天傍晚的祷告是教徒必须的功课。</h3> <h3>虔诚的教徒</h3> <h3>如不入内真不知道,这是一家伊朗的饭店。</h3> <h3>类似中国饭店的大堂经理悠闲的吹着口琴。</h3> <h3>祖孙三代大家族聚餐</h3> <h3>碰上了18岁少女的生日</h3> <h3>友好的分给我们生日蛋糕</h3> <p>老人与孩童</p> <h3>伊朗人喜爱阅读</h3> <h3>中学生</h3> <p>偷窥</p> <h3>在伊朗最后的晚餐,是在据说是江泽民曾经下榻过的酒店用的。</h3> <h3>这些侯车站面熟貌生,一了解都是中国人“送的”。作家童孟候问我,公交卡好用伐?</h3> <h3>伊朗街头有许多这种捐赠箱,童老师“慷慨” 地捐赠了1万元里亚尔。</h3> <h3>与书法家張森,作家童孟候在伊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