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只有一点像羲之"看王献之如何学书法

无心

<h3>王献之身边即有名师——其父王羲之,故而王献之学书法就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而其学书的方法和过程与我们当代人是大相径庭的,超出我们的想象。</h3><h3>王献之五岁就开始学书,并在当年就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当时的书法界文学界名流看到后,无不惊叹,纷纷写诗作赋以赞之,这其中就包含了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卫铄。</h3><h3> 当时东晋士族偏安于南方,五岁的年龄与我们现在的八九岁相当。</h3><h3> 关于王献之学书,唐人张怀瓘曾收录一则众人皆知的故事,说王献之学书三年后,王羲之观其习作,发现太字少了一点,随手点上了。王献之送于母亲观看,母亲说了这样一句话:“吾儿学书整三年,只有一点像羲之。”</h3><h3> 难道学书一年就轰动全国的王献之,学了三年,还不如我们俗众临帖临的好吗?如果你这样认为了,就说明脑子真的进水了。</h3> <h3>  前一段看到中书协某大腕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照此说法,王献之就是个不合格的学书者,因为他没有帖可临。好在过了不久,中书协大腕又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唯一捷径。”这句话包含三层意义,第一,推翻前面的观点,即现在又认为临帖不是学习书法的唯一方法了,还有其它方法,嗯,有进步;第二,又认为学书法是有捷径的,这也与原来说没有捷径相悖了;第三,有捷径是有捷径,这个捷径只有临帖这一条路,而没有其它捷径。唉,可怜的王献之先生,你又挨批了。</h3><h3> 照此 王献之学书法就不需要请教他的师傅王老师了,临帖是唯一捷径啊,要王羲之何用!只要把王羲之的帖拿来,不对,当时没有王羲之书法字帖,把王羲之的字拿来临就行了。</h3><h3> 问题是王献之太笨太笨了,临了三年,才只有一点像羲之,这一点还是王羲之同志亲自写的。我去!</h3> <h3>为什么要临帖?得先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临帖是因为我们身边没有具有史书级别的大家教我们笔法,我们才不得不做的事情。我们通过观察来领悟古人的握笔,行笔,结字的方法,然后动笔试一试所悟是否正确,写是为了验证自己的观察。反复观察,验证,实验,最终得到确认了,我们就学到了古人的笔法了。然后用这些笔法反复练习,以至于创作。这是临帖的目的,也是方法。</h3><h3> 所以临帖是一种不得已,而非所谓的“捷径”。当然,比没有任何根据地乱写还是好很多的。</h3><h3> 王献之还需要这样做吗?根本不需要的。他的老师王羲之先生会直接告诉他怎样握笔,怎样取势,怎样行笔以及结字的,他完全可以不用临帖的。而前面的那个“只有一点像羲之”的故事恰恰佐证了王献之根本就没有临帖这样的事实。他只是学了动作,用这个动作去写,仅此而已。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王献之之自然状态下写同样的笔画,其极限长度,粗细,甚至角度与王羲之是有差别的,这就是王献之没有一处像羲之的根本原因。</h3><h3> 王献之终其一生,写的字都与王羲之有相当明显的差别,从未与王羲之像过。大家看看王羲之的楷书《乐毅论》与王献之的楷书作品是不是相去甚远?二人在行书上的差别就更大了吧?你可以对比一下,王羲之倾向于内掖,王献之倾向于外拓。但这并不妨碍王献之成为一代宗师。可以说,如果不是李世民捧场王羲之,到现在的书圣地位有可能是被王献之占据着。(唐以前王献之的排名一直在王羲之之前,即使是唐代的张怀瓘写的六体书论,也是把王献之排在了王羲之之前)。</h3><h3><br></h3> <h3>那么我把前面故事的那句话改一下,作为本篇的结尾:献之一生四十载,没有一笔像羲之。书法之法无定法,唯有道者得真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