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月20日上午,纪念新四军重建军部79周年暨《铁军忠魂—新四军历史陈列》试展活动在新四军纪念馆举行。</h3><h3> 新四军纪念馆展陈提升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更好地发挥党史军史等红色资源资政育人重要作用的现实抓手。</h3><h3> 认真学习党史军史新中国史,努力从中汲取精神养分,用铁军精神激励我们坚定信念、砥砺前行。</h3> <h3> 在项英和陈毅的领导下,留守在根据地的部队,在掩护、策应红军主力完成战略转移之后,进行分散突围,开始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当时,3万留守部队在20多万国民党军的大肆围剿下,分路突围,最后仅剩下1400多人,到达赣粤边的油山地区会师。他们远离党中央,孤军作战,还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深山老林里,游击队员昼伏夜行,饥寒交迫,几乎没有脱过衣,离过枪睡觉。寒冷、饥饿、缺医少药,这些都是常态,有些人看不到捱下去的希望,叛逃国民党,走向了革命的反面。这些叛逃者带着国民党军搜山、围堵、杀害自己的同志,坚守在游击区的部队面临的困难、艰难可想而知。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游击队员坚守着初心和使命,在老百姓的支援下,为中国革命保留着一点微弱的火种,而这火种也预示着黑夜终将过去,光明一定会到来!</h3> <h3> 根据中共中央“发展华中,开辟苏北”的指示,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挥师北渡,部队改称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下辖三个纵队共7000余人;与此同时,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第五纵队越过陇海路南下,1940年10月10日,南下的八路军与北上的新四军先头部队在盐城大丰的白驹狮子口桥胜利会师。两军的会师标志着新四军、八路军协同开辟苏北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已初步完成。</h3><h3>这次会师同时也是黄克诚、陈毅这两位老战友自井冈山分别后近10年的首次重逢,相见之下,分外激动,陈毅诗兴大发,慷慨赋诗: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h3> <h3>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月17日,国民政府反诬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销其番号,声称将叶挺军长交军事法庭审判。面对这一倒行逆施的行径,中共中央迅速作出反应,在苏北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h3><h3>1月2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亲笔起草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h3><h3>1月25日,重建军部大会在盐城游艺园隆重举行,1000多名新四军指战员和各界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刘少奇宣读了重建军部的命令。陈毅发表就职演说,他郑重宣布:新四军是取缔和消灭不了的。皖南事变中我们损失了军部,现在军部恢复了,皖南事变我们有几千指战员牺牲,今天一支9万人的强大力量在濒临绝境的血路上重新站立了起来。</h3><h3>新军部在盐城重建后,盐城犹如一座高耸的灯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指引着华中军民独立自主地肩负起华中抗战的重任。从此,新四军纵横驰骋在大江南北,浴血奋战,所向披靡,从胜利走向胜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