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文字就是这样一片大洼。</h3><h3> 我们都是爱着这片大洼同时也被大洼爱着的那个孩子。</h3><h3> 只要有了这种爱,无论我们走多远,</h3><h3> 最终都会回到这片大洼。</h3><h3> 我有归处,一想到此,我就觉得无比踏实和幸福。</h3> <h3>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h3><h3> 刘春霞</h3><h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h3><h3>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遂回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h3><h3>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遂回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h3><h3> ——《诗经.秦风.蒹葭》</h3><h3> </h3><h3> 深秋,霜浓露重的清晨,水边芦苇苍苍,有位恋者在秋水河畔,踟蹰徘徊,神魂颠倒,焦急地追寻他心目中的伊人,但是河水盈盈,河道阻隔,于是他不惜一切地上下求索,苦苦追寻,那伊人却似远而近,似真而幻,可望而不可即,恋者肝肠寸断,心醉神迷,真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那么------</h3><h3> </h3><h3> 伊人是谁,谁是伊人?</h3><h3> </h3><h3> 追寻者如此痴心地迷恋,刻骨地相思,我想象伊人应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好,但是纵观诗歌的角角落落,伊人的面目居然是模糊不清的,甚至连个大致轮廓都看不到,给人以雾中看花,水中望月之感,然再读《蒹葭》,伊人的形象却又清晰起来,透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朦胧中一个美妙的仙子踏着晨雾,翩翩而来,不禁恍然:“伊人”原来是一切美的化身,世人对伊人的苦恋亦是对美的向往与追求。</h3><h3> 至此莞尔,从古至今,没有人能阻挡对美的追寻,就像我们无法在清晨拒绝太阳升起一样。</h3><h3> 是了,美好的事物原是值得我们如此炽热地追寻的。</h3><h3> </h3><h3> 对美好的事物怀有天真和向往,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追寻,然而在这个忙碌而又现实的时代,大家都整齐划一的被物质裹挟,就连爱情也变得如此的直接与粗糙,哪里还有含蓄与朦胧的美感?于是很多人丧失了对美的追寻的能力,远离了这种精神的上的华贵,而这种精神上的高贵,恰恰才是真正的热爱生活。</h3><h3> 对美的追寻与热爱,就是要把灵魂注入到身体里。阅读《诗经》,务必需要美学心境。</h3><h3> </h3><h3> 伊人一会儿在水一方,一会儿又宛在水中央,远远地绽放着蒙娜丽莎般的迷之微笑,充满了神秘色彩,正应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距离产生美”这种美感因为距离的存在而变得愈发强烈,以至于情到深处必生幻。有人曾这样说过:“人类所有的美感,其实是一种陌生感和遥远感,一览无余后,就会徒生厌倦。人还有一种德行,你陌生一点,他还敬畏你,稍作熟悉,他就拿捏你。”这真是最朴素的道理。我们还经常说:“失去了才觉得珍贵,得不到的往往是最好的。”大概也正是此意,因为得不到所以才会愈加产生追求的兴趣和迫切的心情,世间万物,莫不如此。</h3><h3> 所以人与人之间总要留点距离来维持美感,哪怕咫尺之隔。</h3><h3> </h3><h3> 从成功学的角度看,《蒹葭》不是好喝的鸡汤,因为作为一个故事,它似乎缺少了一个符合大众心理的励志结尾,那个追求者寻寻觅觅,上下求索,可能从青葱到暮年一直都会在追求的路上,这不符合“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付出,终会成功。”这样的广泛认知。</h3><h3> 它不合时宜的暴露了生活的真相:生活是不完美的艺术,美好的事物总是可望难即。</h3><h3> </h3><h3>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故事,那个犯了罪的坦塔罗斯王遭到了神的惩罚,要忍受永远的干渴和饥饿之苦。当他低头喝水时,深及他下颔的湖水就无声无息的退去;当他伸手摘果子时,触手可及的树枝便一股脑的荡开去,甘泉佳果就这样可望而不可即,这就是生活的残酷,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失败是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失败,就好比你经过万千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却仅以半分之差无缘高等学府,那种痛苦无以言表,但这就是生活。</h3><h3> </h3><h3> 印度佛教中讲人生有六种苦,最后一个,也是人生最大的一种苦是“求不得”。生命中有的东西是通过努力得到的,有些是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得不到的,这也是生活。</h3><h3>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对美的追求,有时候我们的努力无关成败,只关乎经历,就好比有些故事的结局不尽如人意,但沿途的风光会让你沉醉。</h3><h3> </h3><h3>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身不能至,心向往之。</h3> <h3>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h3><h3> 张枭鸿</h3><h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h3><h3>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h3><h3>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h3><h3> ——《诗经·周南·桃夭》</h3><h3><br></h3><h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自古以来,漂亮的女子总是受到人们超常的喜爱,文学更是不吝笔墨,极尽描写之至。无论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还是“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所有精妙华美的辞藻,读起来,总不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更意浓神近,耐人玩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吟在唇齿间,便似有千万朵桃花,扑面而来。清姚际恒评论此诗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h3><h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吟咏间,仿佛看到几千年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千年的风从那片灼灼的桃林中穿过,桃枝在春风中摇曳多姿,灼灼桃花嫣然含笑,婀娜风情,似乎有醉人的馨香随风破卷,扑面而来。美丽的桃花林中,隐约闪现着一个明艳动人的妙龄女子,款款移动,莲步生香,明眸善睐,娇艳如花。这女子两颊飞红,面带娇羞,如三月桃花,韶华极胜,正直婚配之龄,即将嫁做人妇,宜室宜家。</h3><h3>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女子谓嫁曰归。描写出嫁新娘的美貌之后,诗意开始延伸,人们随之将目光投向婚后的生活,那是怎样的呢?“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宜其家室”,“ 宜其家人”。宜,和顺美满的意思,室谓夫妻所居,家为一门之内。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红烛高照,鸳鸯织锦,从此,她是另一个屋檐下的新人,堂前廊下,打理岁月,完成生命角色的转换。从陌生到熟悉,由红颜到白发。《桃夭》含蓄的将女子的“善”,掩藏在宜家宜室宜人中。试想,新人过门后,若能让一大家子都和睦幸福,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有颗善良的心,才能让公婆姑嫂叔伯接受,才能被夫家的人所接纳,日子才能和顺美满,其乐融融。</h3><h3> 从桃花到桃实,再到桃叶,三次变换比兴,勾勒出男婚女嫁、喜气洋洋、一派兴旺的景象。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反复咏唱,实际上作者很用心。头一章写“花”,二章写“实”,三章写“叶”,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由外而内,层层递进。通过桃花似的外“美”,巧妙地和“宜”的内“善”结合起来,表达着人们对家庭和睦、安居乐业生活的美好向往。“诗三百”开篇,写尽了爱情与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说明家庭和婚姻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普通的老百姓对生活的期盼,也是统治者的希望,所谓“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说白了,就是建立在“宜家”、“ 宜室”、“ 宜人”上的“宜国”。</h3> <h3> 《桃夭》蕴藏的道理,值得我们探讨深思。</h3><h3> 什么叫美,《桃夭》所表达的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还不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使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满。看来,古代就有了女子要内外兼修、尽善尽美才是美的观念。</h3><h3> 孔子也持着这样一种美学观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赞赏“诗三百”,根本原因是因为“无邪”。他高度评价《关雎》之美,是因为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合于善的要求。善与美,善是主导方面。甚至连选择住处,孔子也说:“里仁为美。”住的地方,有仁德才是“美”的地方。可见,孔子关于美的判断,都是以善为前提的。只是“尽美”,还不能说是美,“尽善”才是根本。</h3><h3> 所以,在《桃夭》中,在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艳如桃花、照眼欲明,只不过是“目观”之美,这只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只有具备了“宜其室家”的品德,才能算得上美丽的少女,合格的新娘。</h3><h3>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简短的几句诗,诉说女子一生平顺亦安乐的命运。从桃花到桃实,再到桃叶,一如她穿上凤冠霞帔之子于归那一刻,她便不再是单纯的自己,嫁作人妇,归至夫家,从此孝顺公婆,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完成生命角色的转换,亦是一个传统女子一生的归宿。自古以来,天下大信,莫过于百姓安居乐业,家庭和睦兴盛。而一个女子所有的幸福,则是遇良人,温婉贤淑,安享稳妥现世。</h3><h3><br></h3><h3> 读《桃夭》,让我忍不住想起家乡的女子,那些美丽朴实,辛勤劳作的女子。在三月的桃花雨中,她们和男人一样的下地,播种,耕耘,劳作,一副肩膀撑起半边天,她们嫣红,开花,撒下满树的芬芳,将所有的苦难开成血色桃花,开成骄傲的艳红,及美丽的梦。她们仿佛《诗经》里美丽的桃花女子,穿越三千年的时光,轻轻步出薄薄的诗笺,款款而来,一颦一笑,明媚如花,占尽了春日的风情,宛在眼前。三千年前的桃花依然灼灼盛开,三千年后的女子,她们用自己辛勤的劳作耕耘在美丽的田野上,她们把自己种成了一株株桃花树,开出了一首首妖娆的桃花诗,散发着满树芬芳。</h3><h3><br></h3><h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像小桃树那样年轻,像春日骄阳下的桃花那样鲜艳、美丽的少女,尽善尽美,永远地活在了我们心里。我们衷心祝愿她们如这夭夭桃花,宜室宜家。</h3> <h3> 《小雅.斯干》里包含的“初心” </h3><h3> 左晓明 </h3><h3> 《小雅.斯干》是一首祝贺新居落成的诗。细细品味,其中又包含多重意蕴,比之当下,也不无裨益。</h3><h3>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兮,如松茂兮”,当你读到这里,是否会想起时下一个热词,没错,它就是“绿水青山”,几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意识到了居住环境的重要性,房子不但要盖好,要“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还要“如竹苞”般生机勃勃,“如松茂”般绿意葱茏,这样想想,我们还真有点羡慕并崇拜古人呢,他们当初最朴素的愿望,竟成为我们今天最迫切的要求。近些年来,一些人打着经济建设的旗号,毁山伐林,乱开乱采,污染了我们的空气,弄脏了我们的水源,使我们久别了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令人欣慰的是,2005年8月,习近平在浙江安吉调研时,适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张,反对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牺牲生态环境,他说,“我们要留下最美好的,最宝贵的,也要有所不为,这样也许会牺牲一些增长速度”。你看,几千年前的《小雅.斯干》里,就先瞻性地提出了绿色环保的观念。</h3><h3>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从这几句里,我看到了一个“和”字,唯有做到了“和”, 兄弟姐妹之间,才会相亲相爱,才会“爰居爰处,爰笑爰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和”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都无比的重要,“尔无我虞,我无尔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和”才会天下“和”。</h3><h3>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个“和”呢?在《小雅.斯干》这首诗里,“君子”一词,出现了三次。“君子攸芋”,“ 君子攸跻”,还有“君子攸宁”,在这位无名诗人的笔下,唯有“君子”,才能做到兄弟不相欺,姐妹永相爱,才能享有这风景如画、绿意葱茏的雅居。先秦时代,“君子”代表着人格的最高理想和最高境界,人人成为“君子”,家人之间才会亲近,邻里才会和睦,社会才会和谐,国家才会和平。千百年来,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狼奔豕突,不顾礼义廉耻,寒士无立足之地,君子失去了最后的尊严,这才是一个时代最大的悲哀。“君子美庐”,多么和谐美好的一幅画面,它早早地出现在了先人的理想国里。在《小雅.斯干》里我们看到了“和谐”的观念和“安居”的意识。</h3><h3>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读到以上诗句,有人看到的是重男轻女,男孩子“载寝之床”“载弄之璋”,女孩子“载寝之地”“载弄之瓦”。但是如果联系上下文,我们会看到,无论是“维熊维罴”,还是“维虺维蛇”,在作者看来,都是“吉梦”“祥”兆,其实,这里无关性别歧视,只关不同的教育方式。“璋”是一种玉器,在古代,玉,不仅仅是一般的装饰品,“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让男孩弄璋,实际上是一种人格的培养,希望他长大后“温润如玉”,“洁身如玉”,所以《礼记.玉藻》中这样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所以,让男孩子自小弄玉,这其中有美好的希冀与祝福,正如诗中所言“室家君王”。“载弄之瓦”中的“瓦”,也不是一般的瓦片,而是一种瓦锤的游戏,“载弄之瓦”实则是一种技能的培养,可以使双手更灵巧,动作更娴熟,这样才可以做好“女红”,并且“唯酒食是议”。所以从《小雅.斯干》这看似游戏玩耍的“弄璋”“弄瓦”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类似当今的生涯设计,看到了一种朴素的教育观念。</h3><h3> 一首小诗,里面包含了多少美好的寄托,这些朴素的“初心”,今天读来,依然觉得无比宝贵。走进经典,愿我们怀着家国情怀,不忘初心,从点滴做起。</h3> <h3> 庄姜,诗经中最美的女人</h3><h3> 解月辉</h3><h3><br></h3><h3>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h3><h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h3><h3>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h3><h3>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h3><h3> ——《诗经.硕人》</h3><h3>1.</h3><h3> 这是卫人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歌。《毛诗序》曰:“《硕人》,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h3><h3> 可以这么说,庄姜应该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有名有姓的风华绝代的才女。</h3><h3> 她的风华绝代自不用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无论是曹植《洛神赋》赞美甄宓的“明眸善睐”,还是后人形容四大美人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无出其右。那不是单纯的五官的漂亮,而是一种灵动的神韵。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贵和美艳。</h3><h3> 看得出,卫国人民是真热爱庄姜,在赞颂这位美得不可方物的皇后时,他们毫不吝啬美好词句。毕竟,这位齐国公主就是他们心中的“女神”。</h3><h3> 这位就要成为卫国国母的“女神”,是真美。“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她一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高大修长的身材,绝对有模特的潜质。华美瑰丽的衣衫,如天边云霞,衬得美丽的新娘仙气十足。镜头一转,来看她的手和肌肤,“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在我的认知里,“柔荑”是形容手的最美词语,后来出现的“指如削葱根”(《孔雀东南飞》描写刘兰芝)也美,但显然步了柔荑的后尘,逊色许多。“肤如凝脂”从庄姜到杨玉环(“温泉水滑洗凝脂”),一直到现在,依然是描摩女子肌肤的,最富美感和质感的词语。</h3><h3> </h3><h3> 这位公主皇后大婚的场面,盛大无比。系着红绸的骏马欢悦疾驰,坐在华车里的女子满心期待;美丽的陪嫁女子、英俊的随行士兵,每一个人都喜气洋洋。鱼儿跳出水面,欢呼雀跃;就连水边的芦苇,都在风中摇曳,快乐地刷刷吟唱。</h3><h3> 可惜她期待了那么久的男子,终究不是她的良人。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只停留在了这场盛大美丽的婚礼上。</h3><h3> 庄姜一生无所出,她带着少女的羞涩,满心欢喜嫁的丈夫卫庄公,后来娶了陈国女子厉妫,再娶厉妫的妹妹戴妫。他专宠嬖人,对庄姜不理不问。这样一位才华非凡、容貌绝代的佳人,就这样凋谢在时光里。</h3> <h3>2.</h3><h3> 庄姜是当得上“窈窕淑女”这四个字的。</h3><h3>“窈窕”有美好意。一个女子容貌出众只能叫“美,只有品德配得上她的美貌和位置,才能叫“好”。她如果生在百姓家,应该是君子名副其实的“好逑”。可惜,她生在了帝王家,又嫁到了帝王家。</h3><h3> 好在,她有满腹才华。</h3><h3> 宋代朱熹考证说,诗经中有五首诗出自庄姜之手,《燕燕》《柏舟》《终风》《绿衣》《日月》。虽然后人对这种说法颇有异议,但</h3><h3> 《诗经·邶风·燕燕》确定无疑是她的手笔。这首诗,被清代大诗人王士祯评为万古送别之祖,周邦彦也评价为“泣鬼神之作”。</h3><h3><br></h3><h3>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h3><h3>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归,颉之颃这。</h3><h3>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h3><h3>燕燕于归,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h3><h3>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渊。</h3><h3>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h3><h3><br></h3><h3> 这是一场断肠人之间的送别。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这句诗放在这里,最合适不过。</h3><h3> 庄姜一生不能生育,过继了戴妫的儿子完。卫庄公死了以后,完即位,然后被杀。戴妫没有了依靠,只能回娘家避难。走的时候,庄姜去送她。这首诗就写于这种背景下。</h3><h3>古人对女子要求很多,比如“女子送迎不出门”。作为皇家女,庄姜却破了这个常礼,可见两人情谊深厚。</h3><h3> 一般送别,送到车上船上也就回去了。舍不得的,会送到“长亭更短亭”,会“山回路转不见君”依然极目远眺,会“孤帆远影碧空尽”仍旧舍不得离开。庄姜对戴妫,就是如此难分难舍。她送戴妫“于野”“于南”,送到“瞻望弗及”,送到背影消失在茫茫中,送到不能再送了,一个人站在苍茫中,“涕泣如雨”。像一个电影特写,一个美丽的女子乘车远走,另一个女子伫立在苍茫天地间,孤苦伶仃,哭得不能自已。这个送别场景,像极了《红楼梦》里送别探春:“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忆起当时看红楼到这里哭得不能自已的自己,再想想置身于送别场景中的庄姜,那种痛彻心扉一下子就变得具体可感。这是一场《目送》啊,像龙应台所说的,你用背影告诉我,不必追。这是何其残忍的一个句子,决绝,没有缓转的余地。这个场景,只要想一想就会心痛,遑论身在情境中的庄姜。这次送别,送走了戴妫,她是真的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谁都知道,这场生离也是死别。</h3><h3> “燕燕”一词,美到极致。这个庄姜发明的叠音词,把送别时的恋恋不舍,缠绵缱绻成了一种轻灵美好。后来很多诗都用叠词来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些叠词读起来节奏分明,美感十足。不得不说,庄姜开创了运用叠音词的先河。</h3><h3> 把目光拉回到这场送别。“燕燕”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可就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一场痛彻心扉的生死离别正在上演。这样的乐景哀情,在后来的诗歌中见得很多。而“燕燕”这种意象,也成为继杜娟以后又一种伤心痴情的鸟。就连豪放洒脱的稼轩,都在词里写到“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这凄凄切切,难分难舍的送别场面,多像当年庄姜送别自己的好妹妹戴妫。</h3><h3> 这场美丽而伤心的送别,从此镶嵌在古典诗词中,一梦几千年。</h3><h3> 而庄姜的宽厚仁慈,贤惠端庄,在这场送别里尽显无遗。毕竟,对于丈夫专宠的小妾,能做到如此真心待之,实在不易。这样的庄姜,确实也给后代统管六宫的皇后做了表率。这算是真正的“德能配位”,“德才兼备”,是应了“窈窕”中的“好”字了。</h3> <h3>3.</h3><h3> 美好的女子,有人疼惜、爱护,无论结局多难堪,也算不得“悲惨”。</h3><h3> 甄宓一生被三个男人所爱,曹植更是用《洛神赋》来表达爱意。虽野史中对甄洛多有微词,但不可否认,她得到了爱情,即使这样的爱情不够美好。杨玉环被唐玄宗捧在掌心,即使魂断马嵬坡,至少生前被呵护过。就连青楼出身的陈圆圆,都有吴三桂为她“冲冠一怒”。</h3><h3> 这样的爱情,庄姜没有。</h3><h3> 她一生中所有的幸福时光都结束于那场完美盛大的婚礼。</h3><h3> 以卫庄公的地位,在他所处的时代,都是一夫多妻的。《毛诗序》的“惑”字用得好!男女之爱,本无理由和原因,只是深深地互相迷惑。庄公惑于嬖妾,两人恩爱无边,还生下了儿子。</h3><h3> 这是个从一开始就糟透了的婚姻,可庄姜却始终宽厚、贤德,不指责、不抱怨,顾全大局,有“国母”风范。</h3><h3> 没有爱的婚姻,其实只是一床光彩夺目的锦缎被子,叠起来放在床上,是给别人看的。不敢想象庄姜盛装出嫁后了解到真相的心情,“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庄姜包容了卫庄公,可以她的身份,却不愿谄媚于庄公,以致终身独居,没有生育。</h3><h3>一个没有经历过爱情的女人,再美再好,也只是一束塑料花,既不生动,又没有香气:那如柔荑般纤细的手指,只能抓住黄昏的孤独;如葫芦籽般整齐而洁白的牙齿,咀嚼过多少寂寞?而黑白分明的美目,看着红颜一日日凋零,是否掠过一丝惶恐?</h3><h3> 《柏舟》就是在此情此景下写的吧。</h3><h3><br></h3><h3>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h3><h3>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h3><h3>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h3><h3>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h3><h3>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h3><h3><br></h3><h3> 这首诗。用柏木做的舟坚牢结实,但却漂荡于水中,无所依傍。有人认为这是庄姜以柏舟比喻自己的独居生活:一个如此美好的女子,却无依无靠,独自寂寥。“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暗夜辗转难眠,伶仃孤单。忧愁如春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饮酒邀游本可替人解忧,独此“隐忧”非饮酒所能解,亦非遨游所能避。实在难以忍受,可却又无人倾诉(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用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话说,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h3><h3> 也许是有生活吧,庄姜把愁思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以转”,“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字字珠玑,声声缱绻,对后世写忧愁影响极大,至今依然被文艺青年追捧。</h3><h3> 相较于《柏舟》的婉转表达,《终风》则直指卫庄公的狂放暴虐,无情无义。</h3><h3>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h3><h3>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h3><h3>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h3><h3>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h3><h3><br></h3><h3>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说:“《终风》,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暴,见侮慢而不能正也。”认为是庄姜遭庄公宠妾之子州吁的欺侮而作。</h3><h3> 宋代朱熹《诗集传》:“庄公之为人,狂荡暴疾,庄姜盖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暴为比,言虽其狂暴如此,然亦有顾我而笑之时,但出于戏慢之意,而无爱敬之诚,则又使我不敢言,而心独伤之耳!盖庄公暴慢无常,而庄姜正静自守,所以忤其意而不见答也。”</h3><h3>这首诗让人心疼,从骨子里疼。诗中用“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来形容卫庄公的狂暴和阴晴不定,用“谑浪笑敖”写卫庄公对自己的戏慢和不尊重。可即使他如此无情,都无法改变女子的思念之情。“寤言不寐,愿言则嚏”“寤言不寐,愿言则怀”,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多希望打个喷嚏(古人认为打喷嚏就是有人想念自己),多希望这样的夜里也有人想念自己。</h3><h3> 可这样的梦想终究落空,曾经的小女儿情怀在《绿衣》《日月》两首诗中荡然无存。那份对卫庄公的幻想和思念,终于在一日日独守空房,一年年被无视被侮辱中消失殆尽。</h3><h3>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h3><h3>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h3><h3>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h3><h3>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h3><h3><br></h3><h3> 《绿衣》当作于庄姜失位以后。忍耐和宽容贤惠并没有让她的境遇好一些,卫庄公独宠嬖妾之子,庄姜的境遇让人疼惜。《毛诗序》云:“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庄公惑于嬖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言绿衣黄里,以比贱妾尊显,正嫡幽微,使我忧之不能自己也。”</h3><h3> 《日月》读起来除了心疼还有悲愤。</h3><h3>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h3><h3>胡能有定?宁不我顾?日居月诸,下土是冒。</h3><h3>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h3><h3>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h3><h3>胡能有定?俾也可忘。日居月诸,东方自出。</h3><h3>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h3><h3><br></h3><h3> 高享《诗经今注》:“这是妇人受丈夫虐待唱出的沉痛歌声”。而《诗序》中说:“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难,伤自己不见答于先君,以至于困穷之诗也”。卫庄公薄情、滥情,使得庄姜心生悲凉。与日月倾诉,走投无路的呼吁,念及父母,这正是穷而呼天,“忧患疾痛之极,必呼父母”的人生至情。</h3><h3> 不管出身多么显贵,庄姜终究是一个女子。她也渴望爱情,也盼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命运对她终是不公。</h3><h3> 可她到底不是我们认知里的宫中怨妇。她把婚姻中的不幸化为高洁的品行与才情,写进诗文。透过她的诗文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女子。</h3><h3> 朱熹说,庄姜的诗歌早于许穆夫人六十年,这位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容颜出色,德才兼备,更是有着高尚情操。</h3><h3> “诗经中最美的女子”,她应该当得上吧。</h3> <h3>读《无衣》有感</h3><h3>李亚坤</h3><h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h3><h3>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h3><h3>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h3><h3>——《诗经.秦风.无衣》</h3><h3> </h3><h3>长歌起,风转回廊,巍巍锦绣明堂。忆当年,边城战火,万里冰雪茫。</h3><h3>人间多谤,越朱门宫墙,铁甲罗裙银枪,盼白首如霜。</h3><h3>灼灼棠棣,根骨尽在华章。雨骤风狂何妨。</h3><h3>唤男儿归来战北方,寸心寸血挽长缰。论豪气何曾怨悲凉,清平世间享。</h3><h3>良弓藏,亦无伤。叹天道何时不幽茫。惊层云,平雪浪,息夜斗,射星芒。</h3><h3>唤男儿归来战北方,寸心寸血挽长缰。论豪气何曾怨悲凉,清平世间享。</h3><h3> </h3><h3>林间月明,看层峦叠嶂。寒角旌鼓,长缨千骑卷平冈。</h3><h3>愿许天涯,携手再无思量,烈酒当饮尽觞。</h3><h3>唤男儿归来战北方,寸心寸血挽长缰。论豪气何曾怨悲凉,清平世间享。</h3><h3>良弓藏,亦无伤,叹天道何时不幽茫。惊层云,平雪浪,息夜斗,射星芒。</h3><h3>唤男儿归来战北方,寸心寸血挽长缰。论豪气何曾怨悲凉,清平世间享。</h3><h3> </h3><h3>愿天下从此烽烟忘。</h3> <h3> 第一首是秦歌《无衣》,第二首是电视剧《琅琊榜2风起长林》的片头曲《清平愿》。</h3><h3> 第一次读《无衣》,是年幼时在语文教材上,除了背诵,无甚观感;第二次读,是在大学课堂上,再见《无衣》,一瞬间,脑海里翻腾出大一军训期间去军营参观时的一个画面。</h3><h3>整洁的食堂里,一扇非常简单的屏风隔开了军人和我们。屏风的这边,是我们安静的站在门口;屏风那边,是军人们嘹亮的歌声。</h3><h3> 时间久远,歌词内容无从记忆,但那个画面却清晰如昨日。那不是多美妙的声音,因为每个人的声音都带着点哑;也不是很优美的声线,其实实在是平常不过的声音。</h3><h3> 但是我很喜欢那歌声。</h3><h3> 再读《无衣》,脑子里浮现出那个画面,那首歌的时候,我突然觉得,那天在食堂听的那首歌,一定就是现代版本的《无衣》。当然《无衣》肯定不是在大秦帝国的火头军里唱的,那年食堂里的那首歌也必须不能是他们的军歌。只是那歌声的感觉很像,整齐的统一的,混杂着各种声线,感情纯粹单一,无论他们唱的是什么,歌声里都似乎只有一句话:“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无论我们要去何方,现在我们在这里,都只是为了同一件事情,同一个梦想。”</h3><h3> 这是大秦帝国军人的手段,这是大秦帝国军人的热血,这是大秦帝国军人的梦想。</h3><h3> 我看见了大秦帝国的雄壮英伟。</h3><h3> 他们同袍、同泽、同裳,他们同仇、偕作、偕行,他们挥洒了热血,成就了梦想,然后呢?这一切总归都会结束的,结束之后呢?</h3><h3>大秦帝国短短数十年便唱起了亡国的序曲,跟随着始皇嬴政横扫六合八荒,囊括宇内四海的大秦铁骑,也不再是以往标榜的天命之师。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也不是开疆拓土的新的远方,而是自己脚下的自己的土地,甚至可能就是自己或者家人的坟场。回首望去,看见的也不是祖国蒸蒸日上的富丽,而是战火硝烟之下的遍地哀鸿生灵涂炭。无论是物质的荣耀,还是精神的光辉,他们什么都没有了。</h3><h3> 这时的他们,哪怕还在军中,要如何再纯粹地唱出“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h3><h3> 我总觉得,兵马俑里的人俑,每一张脸上,都有着大秦帝国举世无双的骄傲。只是这样的骄傲和给予这些战士骄傲的大秦帝国一样,如昙花,如流星,都消失的太快了。</h3><h3> 一个军人,一个帝国,走过了硝烟弥漫时光,在熬过了开疆拓土的艰辛,紧接而来的期盼,或者说最后的归宿,还是清平愿。</h3><h3> 只是,世事难遂人愿。无论是大秦的铁骑,还是日后强汉的劲旅,抑或是在往后的时光里出现的形形色色的精兵良将,《无衣》是他们一将功成时候的呼喊,腔管里的热血,灼灼如烈火,只烧的所有人满心满眼里是他们的志在四方。可惜创业容易守业难,燕然山的刻石勒功,泰山顶的祭天封禅,结束了也就结束了。等着时过境迁,每个人盼望的还是清平安乐的日子,只是真到了想要过清平生活的时候,恐怕又是想而不得了。</h3><h3> 唤男儿归来战北方,寸心寸血挽长缰。论豪气何曾怨悲凉,清平世间享。</h3><h3> 所以,《无衣》,我希望它的畅想,不是为了秦国几代人的统一大业,而是为了所有中原百姓免遭战火,得享清平。</h3><h3>战,理应是为了清平。</h3> <h3> 战歌</h3><h3> ——《秦风·无衣》读后感</h3><h3> 王晓真</h3><h3> 我家先生是标准的理工男,诗文不识几句,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却能常挂嘴边,原因无他,这是中国男足球迷发自内心的加油呐喊。作为中国足球的拥趸,无论战绩多差,战况多惨,哪怕颜面无存,男足球迷都不抛弃不放弃,中国没有最好的足球队,但有最好的球迷,此言得之。</h3><h3> 《秦风·无衣》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h3><h3> 《诗经》里《秦风》共十首,其风格在《国风》里独树一帜。既有慷慨激昂之唱,又有婉转缠绵之叹。《无衣》是其中的第八首,通读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辱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h3><h3> 大敌当前、兵临城下,秦人一呼百诺,喊声震天,“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这是将士们出征的动员令;“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这是士兵们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壮行歌。“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这是战士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的从军曲!全诗这三章,章与章句式对应,句与句大同小异,在重章复唱中诗意递进,一边歌唱,一边行军,一往无前。</h3><h3><br></h3><h3>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首战歌唱给中国男足最合适不过。作为一个不那么专一和痴情的伪球迷,作为亿万国人中普通的一员,对于中国男足的期许之火是永远不会熄灭的。时过境迁,日月更替,这簇希望的小火苗燃了又熄,灭了又烧。其实,对于国足,我们要求不高,只要是有精神气,输球并不可怕。有斗志,有血性,有韧劲,有面对强敌不服输的大无畏精神,那么中国球迷永远与你偕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只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输球那都不算事,我们还会来年再战!</h3> <h3> 君子修炼手册</h3><h3> 梁轩</h3><h3> “君子”一词,在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也广见于各种典籍。稍微有些文化的人都能说出“君子成人之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子之交淡如水”等关于“君子”的金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君子”有时是指有尊贵地位的人(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诗经。大东),但更多的时候是道指德上的完人。“仁人”、“志士”把成为“君子”,做为人生最求的目标。那么如何修炼成“有匪”的君子,《诗经。淇奥》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h3><h3><br></h3><h3>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h3><h3>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h3><h3>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h3><h3><br></h3><h3> 本诗共分为三章,每章都以淇水竹子起兴,“猗猗”(一读“饿)说的是“始生柔弱而美盛也”,“ 青青”(一读“精”)说的是“竹之坚刚茂盛”,“如箦”说的是竹子长的像密排的筏子。从解释我们不难看出,三章起兴句,写了竹子的生长过程,作者也明确的告诉我们君子的修炼要有过程、有步骤的,不是一蹴而就的。</h3><h3> 君子之美,本在修德。《易经》上说:君子进德修业。德在业先,立业先立德。那么如何修德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古人认为“德即心也”,人心本善,修德就是要回归本心,明代王阳明有“格物致知”之说,“知”就是良知、就是本心。王阳明曾写过这样的句子:无善无恶心本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就是去除外在的杂物,就是切磋琢磨,切掉恶处,琢掉多余,磋出本性,磨出良心。只有“诚于中”,才会“形于外”,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我们的道德光辉才圆润光亮,我们的“君子”之树才有了肥沃的土壤。</h3><h3> 君子之美,外在修貌。君子不但有美德,还要重美貌,《淇奥》上说“充耳琇莹,会弁如星”---充耳玉瑱亮闪闪,帽上美玉星一般。这样的打扮,才和君子相配,才能衬托君子内心的美好,这叫做正面衬托。我们在诗经的另外一首作品《君子偕老》中,能读到这样的句子:“玉之瑱也,象之揥也”---鬓旁耳瑱光闪闪,象牙搔头发上簪,貌是美到了极致,可是却没有美德为本,这样的人不但不能成为君子,反而会受到人们的唾弃,“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地也”---让这样的坏人,打扮的这样美,你这个瞎眼的天地还算是什么天地。《论语》上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就是本质,就是美德,文就是纹饰,就是外貌,本质和外貌比例恰当,才可以成为真正的君子。这样看来,哪些靠“颜值”吃饭的“花瓶们”可要慎之了,没有道德为本,只知描眉画眼,偷鸡摸狗,不知哪天就罚你几个亿。</h3><h3> 君子之美,实在修行。古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功就是要去实践,要有做为。我们的“君子”不像古希腊英雄那样以肌肉的健美来显示刚劲,但也绝不是“伪娘”般的存在,谦谦的外表下,是一颗铮铮的心。我们古人推崇的英雄不只是“提笔安天下”,更要能“上马定乾坤”。《淇奥》赞美的武公,不但擅长写诗(据说《诗经》上的《抑》、《宾之初筵》都是他的作品),还能“佐周平戎”“词中之龙”的辛弃疾不但有名篇留世,还有带50人夜袭金兵万人大营,擒得叛徒归的大勇。知行合一,才能谦谦君子。只有经过了实践的锻炼打磨,我们的人生才能“如金如锡”般精纯,只有经历过了实践的锻炼打磨,我们才能去掉顽石的包裹,展现“如圭如壁”的本质。</h3><h3> 经历了这样的修炼,对人才能“宽兮绰兮”,宽以待人,经历了这样的修炼,对事才能“猗重较兮”,游刃有余,经历了这样的修炼,对世才能“不为虐兮”,平和中正。经历了这样的修炼,对己才能“善戏谑兮”,笑傲人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矜持庄严相貌威武,光明正大,心胸磊落)温润如玉,谦谦之风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h3><h3> </h3> <h3> 古代隐士何其多 ——读《考槃》有感</h3><h3> 庞淑艳</h3><h3> 第一次听到隐士一词,是学习陶渊明的作品时。后又隐隐听到一些隐士之闻,今日再读《诗经.考槃》一文,发现这首诗塑造的仍是隐士形象,它描写了一位山间隐士的生活和意趣。他远离尘嚣,隐居山涧、山阿、高原,形象十分美好,硕人之宽、硕人之ke、硕人之轴,身材健硕,品行高尚。独自睡、独自醒、独自语、独自歌,自由自在。发誓不违背自己高洁的理想,发誓不忘隐居的清静欢乐,发誓不改变初衷。这可能是隐士记载的最早的诗篇。一位外在形象美好,内在心胸宽广,品德高尚之人为何要选择隐居,古代的隐士为什么这么多,我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h3><h3> 带着这个问题,首先来探讨一下隐士一词。隐士乃隐居不仕之士,士乃知识分子,即读书人。说起读书,自然想起了宋真宗《励学篇》中的几句: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读书似乎和富有、幸福、高贵、权利融为了一体。为了鼓励人们读书,宋真宗在诗歌最后又勉励后人“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励志故事出现了。为了心中的梦,为了成为人上人,读书人可谓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成为满腹经纶之士,才高达到八斗,学富装满五车。这样的人在当时的社会中肯定能够游刃有余,能够飞黄显达。但历史的记录却不是这样。他们虽胸怀天下抱负,却又在杳无人烟之地,开启了新的生活。他们人生目标完全改变了方向。到底是什么促成了他们的改变呢?</h3><h3> 也许是当时的社会过于动荡,混乱,使他们走向归隐之路。其实,大部分中国读书人的骨子里还是向往出仕的,他们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人生目标,可是当时的社会状态与他们理想中的社会大相径庭,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的击碎了他们心中的梦,有些清高的他们只能转变“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找一块清净之地,细细地品味生活中的乐趣,不再受世俗的干扰。就像陶渊明在“风波未静”之时,尝从人事,皆口腹之役。在官八十余日后,便“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上演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一幕,毅然弃官,开始归隐生活,拉开了田园生活的序幕,也留下世人广为传颂的诗篇。也许,考槃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因为春秋时期的社会同样不太平。这只是本人的一个猜测。</h3><h3> 隐士在隐居时,并不是浑浑噩噩,而是在山水之间自得其乐,尽享人生。在隐士的笔下,隐居者的生活是令人羡慕的,他们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可以“高卧东山,放情丘壑”。其实,在中国历史上,隐士有时可以收名获利,商朝末年的伯夷、叔齐,因让国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为,被孔子称之为“古之贤人”。他们的行为对后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不知是不是受了他们的影响。另外春秋时的柳下惠、鲁少连也因隐居出了名。最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卢藏隐居在距离长安最近的终南山,等待应召,可谓用尽了心机。不过后来他果然被朝廷以高士聘授高官,真正的走了终南捷径。</h3><h3> 时代发展了,对于当代的人,人们几乎不再使用隐士一词,可现实生活中,却也有极少的人远离了热闹,选择了安静,选择了远居。原因如何,这里不想多说。只想说,不管生活在何处,都要好好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