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滕更医生与天台山农民褚克善的莫干山传奇

褚先统

<h1><b>  救死扶伤不分你我 ,医者仁心岂分国界。百年之前,一位外国医生在浙江创建了肺病医院和麻风病医院,成为浙江传染病防控的先驱者。梅滕更老院长,不仅创建了当时闻名全国的广济医院,还在莫干山山脚下创建了麻风病院,现任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教授感慨地说,“那时,麻风病比现在的艾滋病不知恐怖多少倍。我时常在想,一位英国医师和他年仅19岁的妻子,背井离乡服务浙江医疗卫生事业45年,还收治麻风病人,真是了不起”。</b></h1><h1><b> 为了防止传染病散播和便于患者休养康复,他把肺病医院建到宝石山上,把麻风病医院建到宝云山上;在德清莫干山,他不仅建起了麻风病医院,而且建了有休假特色的临时医院。肺结核、麻风和梅毒,是世界上三大慢性传染病。麻风病由麻风杆菌传播,主要侵犯人体皮肤、神经及内脏等器官,一旦得病,致使神经末梢坏死,导致毁容、残疾,甚至死亡。20世纪初,杭州流行过麻风病;广济医院的病例档案,见证了杭州麻风病的病史。</b></h1><h1><b> 梅滕更致力于收治麻风病人,并且提高治疗水平。1921年,英国医学博士苏达立受教会派遣来到广济医院,他与梅院长一起“两手抓:一手抓援助,争取到英国国际麻风救济会的援助资金,大大改善了病院的环境设施;一手抓人才,先后请了不少世界著名的麻风病专家来杭工作。为浙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梅滕更是历史上的和平使者。“为全人类创造和平昌盛的未来”,梅滕更医生正是服务于此。战争没有赢家、和平没有输家。缔造和平、创造昌盛,且是政治家的最大智慧。梅滕更所做的事,正是“消弭国界和文化隔阂”的事。我们纪念白求恩,也应纪念梅滕更。</b></h1><h1><b> 梅滕更成己为人、成人达己。作为医生,他悉心倾听患者心声、关心患者疾苦,时时刻刻把患者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做到“技为患者所用,情为患者所系,利为患者所谋”。向小患者鞠躬的梅滕更,是“医者仁心”的楷模,应该成为今天医生们学习的典范。百年前,杭州有一所广济医院。1869年由英国圣公会设立,20世纪初被国内外同行誉为“远东最好的医院”,同时也是浙江省包括骨科、神经内外科等多个学科的发源地。1885年至1925年,医院附设的广济医校是国内最早的西医学校之一。这所杭州广济医院就是如今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医二院)。</b></h1><h1><b>  英国博士梅藤更26岁来杭州,1881年至1926年任广济医院院长。梅滕更就是广济医院和广济医校的创始人,英国传教医师,仁医仁术的典范。广行济世,广慈博爱;济人寿世,救死扶伤。艰难时世,梅滕更医生以45年之韶华,将优渥的情怀播撒在中国杭州的大地上。 </b></h1><h1><b>  一张旧照片记录了这样一幕场景,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向梅医师鞠躬,梅医师也深深鞠躬回礼,体现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及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医患关系在任何时候都是相互的,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才能互利双赢。梅滕更医生有句名言:好医生应具备三个条件“脑里的知识,手上的技能,心中的良知"。因为心中有良知,才有了老小互相鞠躬照,从鞠躬到尽瘁,梅滕更医生成为“医者仁心”的典范,医务人员学习的榜样!黑白两色里的一老一少,定格了遥远的温馨,传达出患者把健康乃至生命都托付给医生的感激,也体现了医生对病人尊重和关爱。</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17年保俶塔左右两边的广济医院疗养院和肺病医院</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1937年杭州广济医院大门口</b></p> <h1>浙二院长王建安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加纳总统时,专门把这张经典的老照片作为礼物,赠送给了总统。</h1> <h1>浙二医院王建安院长与奥巴马总统互赠的礼物</h1><p class="ql-block"><br></p> <h1><b>  浙二医院门诊楼门口,两尊一老一小互相鞠躬的雕塑,实为查房时小患者彬彬有礼向广济医院院长梅医师鞠躬致谢,深谙中国礼数的梅医师也深深鞠躬回礼。感人的照片,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在一张百年老照片上,在遥远的黑白画面里,两个人——一老一少、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一洋一中、一医一患,他们双手合一,相互鞠躬行礼。小伢儿四五岁的样子,穿着长衫;大老外年过半百,戴着礼帽。这是梅滕更医生巡查病房时发生在廊道里的一个场景。那位小病友自是可爱,而梅医生不是更可爱吗!瞧他们鞠躬,那么诚挚,梅医生的腰都弯成标准的90度了。</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梅滕更还要求医生作出表率,在医院里不能大声说话,有交流需一旁轻声私谈;见面不能冷漠不语,须相互问候;行走不穿硬底鞋,避免发出声音。虽然都是些小细节,却反映出了医护人员对患者无微不至的仁爱。</b></p> <h1><b><font color="#ed2308">杭州广济医院总院旧址</font></b></h1> <h1><b> 苏格兰风笛是一种充满喜感的乐器,音色与中国唢呐相似。1881年,梅滕更把这充满喜感的“风笛”,不远万里,吹向中国,吹向杭州。梅滕更(1856一1934),英国苏格兰人,基督教圣公会传教医师,医学博士,广济医院院长。集普世、仁爱、敬业、睿智、经营、管理、交际、开拓、创新于一身,1926年退休回英国。位于苏格兰墓碑上"仁爱而劳"的四个中文字,概括了梅滕更医生一生的“仁医、仁术、仁心”。</b></h1><p class="ql-block"><br></p> <h1><b><font color="#ed2308">广济医校校舍</font></b></h1>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广济医院第二任院长苏达立博士</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广济医院具有很大的公益慈善性质,几乎不收诊金,是真正的非营利医院;要持续发展和维持运转,一靠院外经营,二靠各种资助。除了英国圣公会提供部分资金外,梅滕更努力争取各个基金会的帮助,以及官绅的捐赠。上图是浙二医院的前身杭州广济医院旧址旧照。梅滕更从英国基督教圣公会争取到1700英镑的拨款后始建了新的广济医院。止1926年梅滕更退体回英国时,广济医院有床位500张,住院病人4000例左右,手术室3个。广济医院已成全国最大、技术最强、管理最先进的西医医院之一。</b></h1><h1><b> 抗战期间,广济医院与其他几处慈善机构一起庇护两万多难民,直到日军占据广济医院,时任院长的英国人苏达立不愿为其服务,日军刺刀抵背押他做手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被送往战俘集中营,医院由日本人经营,广济麻风医院无人过问。病人四散逃难,只剩下18名肢体残疾病人无家可归,在医院附近挖野菜度日。</b></h1><h1><b> 抗战结束,医院被当局归还给苏达立管理。政潮翻滚,195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医院,(现更名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管后外籍管理者与医生撤离。</b></h1><h1><b> </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杭州广济医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浙二医院解放路院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浙二医院滨江院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浙二箫山区蜀山街道新院区效果图</b></p> <h1><b>  百年名院百年品质,从广济医院到现代化三级甲等浙医二院的变迁。浙二医院从解放路院区到滨江院区再到箫山院区。一座落户箫山蜀山街道祝家桥社区,投资30亿元,规划500亩的浙二新医疗中心将在五年后投入使用。浙二医院的管理理念:让每一位医生仁爱、渊博、创新。</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个医院能长久矗立在患者心中,医生与患者之间彼此信任的桥梁,都是源于医院有温度的品质和服务。“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是浙大二院始终如一的价值观,横亘于岁月,渗入了一代代医护人员的血脉,化入一日日平实日常的言行。</b></p> <h1><b>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梅滕更对 莫干山情有独钟,上图是莫干山一号别墅,裸心堡城堡图片。别墅并不是梅滕更夫妇独自享受的,广济医院的外籍医生,中方高层、教会领袖、重要捐助者都可到此度假疗养。因为心中有一座山,所以爱得有高度。</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医者仁心与天台山和合文化</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 rgb(1, 1, 1);">  梅滕更莫干山一号别墅和绿荫旅馆的忠实守护人褚克善(庆仁),</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浙江省天台县白鹤镇下西山村人。</b><b style="color: rgb(1, 1, 1);">天台大路褚,褚氏人物之忠义、爱国、仁德的楷模。褚老人勤劳向善、忠义爱国,深得梅滕更医生、张静江(又名张人杰,曾任国民党主席,浙江省政府主席)、周庆云及名人马一浮、马寅初、陈一鸣的信任和佩服。是天台山和合文化的践行和传播者。</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梅滕更医生与天台山农民褚克善的莫干山情缘(</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本节参考作者朱炜文章)</b></h1><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一位很平凡的老人,以他的恪守本分、勤劳向善,被誉为“莫干山避暑处女地的早期建设者之一”。他,就是出生清末、历经大半个二十世纪的“护山”老人褚克善(庆仁)。</b></h1><h1><b>  在很多老山民的记忆里,有一位姓褚的老人,与妻每到夏天则雇人从远处挑水煮茶,用两口大水缸作茶桶,置于莫干山1号门口,供往来山中者解渴;又在山中广植树木、义务护林,上横、剑池、芦花荡的柳杉,乃至山上不少别墅庭院内的风景树,都是他手植或被请来指导,如今存者皆参天大树或亭亭如盖矣。</b></h1><h1><b>  </b><b style="color: rgb(1, 1, 1);">褚老人名克善字庆仁,浙江省天台县白鹤镇下西山村人。</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b>据天台褚氏宗谱记载:褚克善(字庆仁)系天台县大路褚,褚氏第二十四世孙。4</b><b style="color: rgb(1, 1, 1);">岁丧母,9岁丧父,家境十分贫困,自幼失学,11岁跟族人学篾匠手艺,22岁出师,游走于其时环莫干山地区的吴兴、安吉、武康诸县,叫卖自编竹类器皿。此时他的同母异父之兄老沈正在梅滕更的山地开荒筑路兼做莫干山1号看屋人。山居清苦,所住看屋人小屋连像样的窗户都没有,又冷又潮,但老沈得其所哉,后被梅滕更带至杭州广济医院看仓库。1910年光景,28岁的褚克善上莫干山碰运气,被梅滕更相中为莫干山1号第三任看屋人,时称小老沈,于是落户炮台山。看屋人,在西方文化里也称看门人,有敬重之义,《论语》里称执鞭之士。那时的看屋人大多要求是单身汉,拖家带口怕看不好屋。每每梅滕更上山避暑前,都会有信差带口信给褚克善,梅先生几月几号到。为迎接东家,尽心的褚克善总要将房屋内外、四周道路、球场、花圃打扫清洁,有时候口信得到晚了,他会连夜肩插灯笼把石阶缝隙里新长出的杂草拔尽。这份工作,梅滕更每月会给他八块银元的工资。每当梅医师来莫干山一号度假时,褚克善都会手提铜锣到周边各村居边走边喊:“梅先生上山啦,有病的快去看啊!”一夜过后,从庾村、青草塘后山、各条山路上,有被背着的、被抬着的、自己拄着拐杖的,缺医少药的山民纷纷赶来。他们相信并认可梅先生的医术,更重要的是梅先生看病从不收诊金。梅滕更在山上经常为山民义诊,碰到小孩子还会送些炼乳、糖果和香皂。1924年夏,在梅滕更的支持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广济医院莫干山临时医院在老礼拜堂(门牌号379,现已倒塌)开张,院中各种设置完备,门诊室、外科室、病理室、药房均井井有条,聘广济医院医师苏达立(英国传教医师,后任广济医院院长)、沙近德、赫度上山主理其事,药房药剂师毛文烈并沈定焜、钟志和助理之。此外,驻院护士、工役等不下十余人。除山中来院求诊者外,更有来自武康、德清、安吉、孝丰、吴兴、泗安等地患者,远近莫不称便叫好。</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男人是梁,女人是瓦。褚克善直到32岁才娶妻,妻子洪彩玲祖籍舟山定海,比他小13岁,在19岁那年嫁入褚家,从此相依相守,勤俭持家,相夫教子。 1926年夏,梅滕更退休回英国临行前,赠送了褚克善夫妇很多带不走的物品。梅夫人还嘱咐洪彩玲,“你们有事情可以写信到英国来”,又专门送了一顶毛线圆顶帽子给褚家的长子褚定浩。褚家人至今保存着梅滕更赠给父亲的一盏台灯、一把小茶壶和一面铜锣。</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还有两件小事可见褚克善珍惜个人信用。梅滕更去后,临近冬天时,褚克善忽然想起梅滕更留下的一头奶牛老了,他怕奶牛死在山上,无法向东家交代,便一个人赶着奶牛,从莫干山上一直走到杭州小河,交付后的第二天,牛就死了。今天的人肯定觉得不可思议,一头牛而已,何至于如此,但褚克善就是这般忠看屋之职而守信,无论主人变更甚至无主。 1928年,国民政府下令没收了莫干山1号(后归还),梅滕更之子梅雪亭打算请佣人褚克善至上横看215号别墅,褚克善不愿走。</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1931年,张静江(又名张人杰,曾任国民党主席及浙江省政府主席)从梅滕更手中买下了莫干山1号,又将房子转入江南汽车公司改做绿荫旅馆。此前,南浔周庆云曾有意购之,每次来看房,都会硬塞给褚克善一块银元,有一次讲道:“小老沈,你太老实了,不然的话,我上海给你一个工厂管管,你就发财了。 ”褚克善答:“周先生,我生来就是做下等人的命。 ”周庆云付之一笑。江南汽车公司董事长张静江对褚克善很看重,不仅赠地基许老人建小屋居住,又赠宝剑(剑鞘为鲨鱼皮)、手书一副落款“张人杰”的对联供老人收藏,而且出资让老人的长子褚定浩、次子褚定侯读书,以期改变命运。张静江在芦花荡的静逸别墅落成后,张静江有意请褚克善身兼绿荫旅馆与静逸别墅的看屋人,领两份薪水,却被褚克善以分身无术恐难胜任为由婉言谢绝了。但张静江就是信任褚克善,又不想他为难,便托他代为寻找看屋人。褚克善不久领来了天台县同乡潘继义。潘继义也是个手艺人,非常规矩,张静江对这个人很满意,知潘继义会翻簧工艺,特赠潘继义一个比象牙还漂亮的竹簧首饰盒。</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从前上莫干山只武康路一条道,尤其避暑季节,上下行人摩肩接踵,昼夜不绝。烈日当空,汗流浃背,无处歇脚,若遇雷雨暴风,更是无处躲藏,十余里山路行人十分辛苦。早晚天凉快,所以早上天快蒙蒙亮时就有人上山了,褚克善夫妇每天也是天不亮就起来烧水。炮台山山泉有限,旱时断水,褚克善雇人去三鸠坞下面唐家坞溪涧中挑水烧茶,用缸作茶桶。寒来暑往,褚家小屋前不知响彻了多少避暑客的欢声笑语,承载了多少轿夫挑夫的汗水泪水。</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1935年夏,天气特别热,莫干山罕见高温,节孝牌坊下热死了一个卖鲞鱼的小贩,山中哗然。褚克善怜悯死者,又念及行人之辛苦,自告奋勇向东阳工匠头人马逢春、翁进火、鲁楚红建议在牌坊处造一凉亭,后莫干山东阳同乡会采纳了此建议,并牵头操办,由大家集资。三鸠坞姚家阿娘捐助地基,热心人士捐助资金,褚克善也捐助了5块银元(是他半个月的工资)。此凉亭建在上山方向右侧,水泥柱子,坐凳,两开间,上覆汉瓦,内侧又隔成两小间,召一对东阳夫妇居此,开了一个小店,卖香烟、火柴、草鞋、汽水等,亭中悬一方匾,名“石壁亭”,并公示有助款人姓名、金额。</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但好景不长,风云再变。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江南汽车公司内迁贵阳,绿荫旅馆被迫歇业,褚克善停薪8年,可是这位温厚的老人没有一丝埋怨,仍然恪尽职守。生计无源,靠在荫山集市易柴、卖自种蔬菜度日。即便如此,夫妇俩还极力帮助上山的避难者,请他们住自己家。凡过往行人听到路人,但遇饥渴,不论生人熟人,都待茶待饭,且是无偿的。甚至有没处安顿者,在褚家一住几年。那时褚克善夫妇每年会养一头猪,到过年时杀了,烧成红烧肉,自己的孩子都还没有吃,却一户一大碗先送给高路的邻居和一些难民。对于同乡、近邻、路人甚至乞丐,夫妇俩莫不体恤,口碑颇佳。庾村往南路去有一个地名三眼桥,传闻天台人月和在此地掘到了横财(实是路中央露出了一只甏影,路人猜测藏有金银),而其人寄居褚克善家,盗贼欲抢之,有知情人即劝阻,你们若去炮台山抢,会吓着老沈伯老沈娘的,罪过的。以致有为人善良,盗贼不侵之说。</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日军侵扰莫干山,褚克善担心莫干山1号的牌子过于引人注目,必首当其冲,遭受巨大损失,于是忍痛敲掉了门牌。局势紧张时,甚至还萌生过用木板钉门窗封屋的想法。抗战胜利后,新任上海市长吴国桢坐轿上莫干山避暑。轿夫在绿荫旅馆门口小憩,褚克善例行招呼轿子上的人和轿夫喝茶,吴国桢不以为意,下轿惊见老人家中挂着张静江(张人杰)的对联,乃不敢不对眼前的老人肃然起敬。 1946年,江南汽车公司总经理吴琢之来山察看产业,见绿荫旅馆安然无恙,对老佣人褚克善直竖大拇指。交谈中,吴琢之得知旅馆房间内的被子、床单、蚊帐等物品因被老人藏于地板隔层下亦保管妥当,这真是意外之喜。这些物资,后足足装了四五卡车,运回南京总部。1948年7月,江南汽车公司重开绿荫旅馆,褚克善继为看屋人。</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莫干山解放之初,莫干山住民盗伐绿荫旅馆四周树木猖獗,褚克善夫妇俩日夜守护在山中,向他们百般求情,并设法在树上钉粗铁丝以防止刀斧砍伐,但还是有4棵大松树被立时砍倒。为防范于未然,褚克善找人写信告知江南汽车公司,乃有1949年6月7日江南汽车公司要求杭州市军管会传达莫干山公安局严厉制止给予保护。</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褚克善虽然目不识丁,但为四个儿子取的名字着实不同凡响,曰定浩、定侯、定相、定坚,并努力创造条件培养他们成材。定浩大学毕业,后成为工程师。次子褚定侯(字勇深)有情有义,曾在古堡边栽种了一棵枫树,为路人提供乘凉与浪漫的一隅。1941年12月27日,这位意气风发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在第三次长沙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22岁。央视《重读抗战家书》栏目里有一封信就是褚定侯的绝笔。痛失次子褚定侯后,两位老人毅然支持三子褚定相(召南)从军去抗美援朝并捐金戒子一只。 1954年夏,画家陈一鸣上莫干山休养,听闻褚家人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迹,特为两位老人画了两张速写,题“莫干山上的光荣爸爸、光荣妈妈”。这一年,褚克善72岁,洪彩玲59岁。翌年,夫妇俩又将幼子褚定坚(亚伟)送去参军,保家卫国。</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1959年,马一浮初上莫干山,与褚克善有过一番言谈。两位老人年纪相仿,马一浮深为褚克善出语简朴且真诚所感动,乃作《炮台山老树歌》,序中特别提及“有居人褚姓,尝为当时种树工,阅世稍久,颇能应对”。同年,马寅初上山途经褚家小屋,与褚克善谈天,别有所悟,盛赞不到炮台山,是为未到莫干山。褚克善以一篮自种的西红柿赠之,马寅初翌日遣秘书拎了一只大蛋糕来,作为回礼。</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1962年,江南汽车公司因鞭长莫及,将绿荫旅馆及70余亩山林无偿移交给莫干山管理局。1963年,杭州青年上莫干山曾向褚克善学种树,褚克善之孙褚天安效法少年褚定侯在炮台山手植了一棵迎客枫并作句:“春夏绿荫一片,秋冬红霞万朵。”孙辈不忘祖德,绍继好家风,褚克善深感欣慰。</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1974年,褚克善(庆仁)以92岁终,他的一生虽然没有隆隆烈烈,却实实在在做了一世好人。 1979年,洪彩玲辞世。按两位老人的遗愿,合葬炮台山上。纵观莫干山避暑地历史,褚克善老人实为这块处女地的早期建设者之一,亦是天台山和合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b></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b></p>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编辑: 褚先统</b></h1><p class="ql-block"><br></p>